关注学生薄弱点 提高复课针对性.docx
- 文档编号:23752121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228.36KB
关注学生薄弱点 提高复课针对性.docx
《关注学生薄弱点 提高复课针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薄弱点 提高复课针对性.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注学生薄弱点提高复课针对性
关注学生薄弱点提高复课针对性
——从学生答卷错误谈2010年中考复习策略
宝鸡市教研室王宣忠
一、200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简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2009年中考实行的仍是物理化学合卷,全卷满分12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化学试卷结构同2008年中考试卷结构完全相同。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4个小题,其中化学占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其中化学包括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三个大题,分为8个小题,总计36分。
试卷的题型、题量、各大题的分值与《陕西省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基本吻合。
试卷的易、较易、较难、难题比例基本符合中考说明中3:
3:
3:
1的要求。
(二)几个特点
中考化学试题与去年试题相比,试卷结构及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中考命题原则。
与2008年中考试题相比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试卷结构相对稳定,各主题在试题中比例略有变化。
2009年化学试卷的题型、题量、各大题的分值与2008年试卷完全相同,考查的内容涉及的都是课标内容中五个一级主题的核心知识,各主题在试题中所占比例对比如下:
2008年
2009
科学探究
28%
22%
身边的化学物质
26%
32%
物质构成的奥秘
11%
12%
物质化学变化
23%
24%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
10%
2、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核心素质。
虽然整套试题选取的材料涉及面较广,但考查的内容都落在初中化学最核心、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同时,在题目设置时很好地回避了仅靠单纯死记硬背、简单记忆就能得分的设问,突出了化学学科中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能力考查。
这样的以基础知识立意,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命题思路,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对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有很好的指向作用。
3、注重实验考查,突出学科特点。
试题充分考虑了化学的学科特色,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从全卷设置来看,对实验知识的考查涉及到了基本实验操作、溶解、过滤、制取气体等初中化学中大多数的实验内容,不仅注重了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而且还重视了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特别是对新课程倡导的实验探究也从探究实验的多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彰显了新课程要求的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特色。
4、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情感体验。
试题中多处联系社会热点以及生活实际,通过来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新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第8题治理渭河污染建议的讨论、第10题治疗H1N1型流感药物原材料成分的分析、第15题以环境保护及新能源利用和化肥合理使用为切入点、第16题以食物营养素及航天员服装材料和飞船壳体材料直接设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与试题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体现了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做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5、巧妙设置平行题,体现考查的公平性。
与2008年试题相同,在第15题设置I、II两个平行试题,关注了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的适应性,体现了对考查对象的公平性。
从今年该题目的设置以及学生选答比例的统计情况来看,此题设置非常成功。
6、社会反响良好。
考试结束后,各校教师及学生普遍反映本次考试化学试题试卷结构科学、合理,难度适当,无繁、难、偏、旧试题,语言表达严谨规范,特别是通过联系一些重大事件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
总之,2009年中考化学试题注重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探究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人文性,将会对今后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2009年中考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宝鸡地区)
宝鸡地区由渭滨区承担了全市的理化试卷的评卷工作,试卷份数53000余份,阅卷时间从6月25日到7月1日,共7天。
我们在评卷时,严格按照省上下发的评分标准,对开放性试题可能出现的答案经过整体阅卷前的预评做了充分的修正与估计,对于一些经过商议后认为合理的答案也给予肯定。
1、各题的得分率统计及学生答题中的主要错误:
从机读阅卷统计结果来看,第Ⅰ卷选择题得分率均在50%以上,很好地体现了重视基础知识的命题原则。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各题的得分情况(所列为全市A卷24184份试卷统计结果)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评价:
本题考查了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率很高,说明老师与学生都重视了实验的复习,效果很好。
9.渭河被称为“陕西的母亲河”.长期以来,渭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
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治理污染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C.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
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评价:
此题以保护渭河水的网民建议引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问题分析,综合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就可轻松做答,有一些学生在B、D的选项上有些疑问。
10.“达菲”是治疗甲型HI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莽草酸属于混合物
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10:
5
C.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水分子
D.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评价:
此题以治疗甲型HI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的原材料化学式考查了物质分类、化学式的意义等学科知识,虽然情景很新,但题目的落点是化学知识中最基本的判断。
错选A的学生较多,说明对混合物与化合物两个概念不很清楚;错选B、C的学生反映出对化学式中角标的含义不清楚,或是因为答题粗心,将B中的质量比看作了原子个数比。
本应是一道基础题目,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
11.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B】
C+O2点燃CO24P+5O2点燃2P2O5CH4+2O2点燃CO2+2H2O
A.反应物均是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生成物均为气体.
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
评价:
本题通过让学生观察三种物质与氧气反应对比,考查了物质分类、反应时的现象以及物质的存在状态等知识点。
学生答卷情况较好,从错选的情况看,个别学生对单质的概念不清楚,或对物质的存在状态(如:
P2O5等)不清楚,或对物质燃烧时的现象缺乏记忆。
1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台价都没有变化
评价:
此题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以及元素化合价判断等多个知识点。
由于给出的图示比较直观,而且各微粒的数目恰好与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一致,使学生容易分析出正确答案,正选率较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该反应的类型判断错误,这实际上还是学生对物质类别的判断上有问题,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是纯水,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评价:
此题涉及了饱和溶液、溶解度、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等多个知识点,这也是中考试题的一个特点,试题少,还要有尽可能大的覆盖面,因为来自生活的经验(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学生较为熟悉,得分率较高,否则,现在较为淡化的“溶解度”概念会是错选B的学生更多一些。
14、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C】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
评价:
此题主要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属初中化学的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
本题是第一卷中难度最大的题目,体现了试题的区分度,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在复习时应对这部分内容给以重视与加强,采取适当的方式克服这一难点。
第二卷情况分析
阅卷过程中,我们每天抽取300份左右的试题,对二卷的15——22题逐一登记学生的得分并将典型的错误进行记录、收集,最终共抽取样本2300余份,对主观性试题的得分及答卷情况进行了统计。
下面是各小题的得分及答题情况统计:
15.(每空1分,共3分)I、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1
题计分。
I.2009年第四十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右图漫画深刻地
反映了这个主题的意义所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的危害很大,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有CO或SO2或NO2(答名称也可)
(写一种即可)。
(2)资源的过度开发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化石能源面临
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探索和使用新的能源,未来最理想的绿色燃料是氢气或H2。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锈蚀,钢铁锈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或铁与潮湿的空气接触。
Ⅱ.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块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
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NO3、NH4H2PO4等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KNO3或NH4H2PO4(答名称也可)(写一种即可).
(2)取少量配方中的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的pH=6.2.则该溶液显酸或弱酸性。
(3)NH4NO3和NH4H2PO4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原因是混合时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
评价:
作为第一道主观题,题目设置的比较基础,学生容易进入状态。
从学生选作情况来看,选答Ⅰ、Ⅱ两小题学生各近一半,此分叉题设置比较成功。
此题平均得分2.12,难度系数0.71,属容易题。
典型错误:
Ⅰ.
(1)一些学生未注意到题目要求填写的是“气体污染物”,错填为灰尘、垃圾等答案,还有些错把二氧化碳当成污染物,还有的错填为汽车尾气、一氧化氮、臭氧等错误答案。
(2)对最理想的绿色燃料缺乏了解,错答为可燃冰、天然气、干冰、乙醇等答案,或答题不准确,错填为氢、氢能源等,还有些学生错填为氧气等。
对于钢铁锈蚀的原因分析只考虑到了一个方面,如答为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钢铁接触到了水(或水蒸气)等,还有的答成了钢铁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另外,还有些学生所答非所问,答成了没有涂漆、表面没有氧化膜或没有电镀等。
Ⅱ.
(1)一些学生不清楚复合肥料应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以上的肥料,错选NH4NO3的学生较多,把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结合理解成了复合肥料;
(2)没有从题目给出的pH=6.2读出题意要填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错答为饱和性,还有个别学生心里看起来清楚,却错答为H性;
(3)答题中叙述不清,抓不住要点,如错误答案有酸与碱会发生反应,对环境有很大污染;或对两种肥料反应认识理解不清,不少学生认为这两种肥料在混合施用时发生的是中和反应,还有的答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降低肥效;或答案想当然,如错答为会与碱反应使土壤变得更硬,会使土壤板结成块等。
16.(每空1分,共3分)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丰寓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生活,促进科技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据有关报道,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糖类、脂肪摄入量过多的问题。
在各种食物中,富含糖类的一种食物是米饭或面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神七”航天员所穿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有涤纶、聚氯乙烯、羊毛,尼龙、丝棉以及其他高科技材料。
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涤纶或聚氯乙烯或尼龙(写一种即可)。
飞船的壳体材料采用铝合金,原因是铝合金密度小或硬度大或强度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写一条即可)。
评价:
此题以“中国学生营养日”以及“神七”航天员的航天服及飞船壳体材料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很好地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此题平均得分2.13,难度系数0.71,属容易题。
典型错误:
(1)没有注意到要求填写的应是“一种食物”,如错填为面粉、淀粉、土豆等富含糖类但不能直接食用的物质,还有的学生错填成了水果、香蕉、苹果等具有甜味但却是以维生素为主的各种水果,还有的学生答成了黄豆、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类的物质。
(2)有些学生对合成材料的概念不清楚,错选为羊毛、丝棉;还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错填为羊毛衫、复合材料等题目中所述材料以外的物质。
在飞船的壳体材料采用铝合金的原因分析中,有些学生心里似乎知道,但由于表达不准确而失分,如不少学生填成了铝密度小且质量轻或铝的质量轻等答案,还有些学生答成了铝外部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铝不易熔化、铝延展性好或价格低廉等错误答案。
17.(每空1分,共3分)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中A处的元素符号是Cl.
(2)①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的数值为5。
(3)②中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Na+。
评价:
许多类似题目是给出一张卡片,分别指出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再让学生对该元素作出有关判断,而此题提供三种元素的信息卡片,能引导学生进行很好地对比分析,显得很有新意。
此题平均得分2.46,难度系数0.82,属容易题,是Ⅱ卷抽样中得分最高的试题。
典型错误:
(1)部分学生将题目中要求填写的③中A处的元素符号误填为①中的元素符号“N”,还有不少同学铝、氯不分,错填为Al;
(2)由于不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不清楚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的规律,致使错填为8、2或X-7/2等答案。
(3)主要错误一是离子符号书写不规范,如Na+1、Na1+、
等,还有的学生对钠离子所带电荷的大小及电性不清楚,错填为Na-1、Na1-、Na+2等;还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或不清楚离子符号的含义,错填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或核电荷数等。
18.(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为证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中既有
也宥CO,可以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接着将导出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即证明有CO存在。
评价:
此题考查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与化学方程式以及CO还原氧化铜时的反应现象,属初中化学里非常重要内容,尤其是反应现象的描述。
此题平均得分2.44,难度系数0.61,属较容易题。
典型错误:
第一空的答卷中主要错误有对实验现象叙述不清,如水变浑浊或石灰在水中不易溶解等,还有的学生将浑浊二字错写为浑烛等。
第二空答卷中,不少学生所填答案非所问,如CO2+H2O==H2CO3、C+O2==CO2等,还有的学生错把石灰水成分当成了生石灰或石灰石,如CO2+CaO==CaCO3、CO2+CaCO3==2CaO+3CO(自编方程式)等,此外,由于未标出沉淀符号而丢分的学生也较多。
第三空答卷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错把题目要求填的现象写成了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是回答的现象叙述不规范,如典型错误有有红色物质(或晶体)出现、有红色的铜出现、氧化铜变红、铜被置换出来了等;三是答出了莫名其妙的现象,如有大量白烟生成、有淡蓝色火焰、铜被还原为黑色、氧化铜变蓝等无根据的现象。
19.(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g、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学习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
你认为Hg与其他四种金属的不同之处是
常温下Hg是液体而其余均为固体。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Mg或镁.
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发生反应,该金属是Ag或银,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3===Cu(NO3)2+2Ag(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
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可燃性。
评价:
此题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作了较全面考查,题目设置灵活。
此题平均得分3.20,难度系数0.53,属较难试题。
典型错误:
第
(1)小题主要错误有有的学生没有答到要点上,如用它可以做温度计或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或Hg有毒、或凝固点降低、或稳定性好等;还有的写出的性质或结论是错误的,如Hg既不是金属也不是非金属、Hg是非金属、Hg不与任何气体反应、Hg也叫酒精可作温度计等荒唐答案。
第
(2)小题第一空错选Fe的学生较多;第二空的错误主要有一些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填金属,错填为金属对应的盐,如AgNO3、Ag2SO4等,还有不少学生没有作出正确判断,错填为其它金属或它们对应的盐。
第三空错误主要有一是反应的盐错选为了难溶性的AgCl,如Mg+2AgCl==2Ag+MgCl2等;二是化学式写错或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Mg+AgNO3==MgNO3+Ag、Cu+AgNO3==Cu(NO3)2+Ag等;三是写出的置换反应不是题目中要求的,如Fe+CuSO4==Cu+FeSO4等;四是有许多五花八门的答案,如Fe+Ag==FeAg等。
第(3)小题答卷中主要错误有学生答题时没有抓住要点,回答叙述不清,如错填为化学性质、氧化性、燃烧性等;或不清楚应该填什么,乱填一气,如耀眼性、发光、性质稳定、延展性等。
20.(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NaCl固体,应选择的仪器是
②⑤(填序号)。
(2)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滤纸,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B(填字母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
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①③⑥⑦或①③⑥(填序号)。
评价:
试题给出中学化学中常见仪器,进行溶解、过滤、制取氧气实验的仪器选择和分析,学生思考容量大,学科内综合性较强,很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中的基本实验技能。
此题平均得分3.57,难度系数0.72,属容易题。
典型错误:
第
(1)小题选择仪器时,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只选②或只选⑤漏选的学生较多,还有不少学生多选了仪器③等。
第
(2)小题的第一空不少学生将“滤纸”二字写错,如错写为虑纸、铝纸、
纸等,还有的错选为④、坩埚、蒸发皿等仪器;第二空有些学生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错写为“饮流”或错填为搅拌、加速溶解等;第三空仪器选择时,忘记选铁架台而漏选③的学生较多,可能是由于平常实验中常是手持试管进行实验等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因此平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的酸和碳鞋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出的CO2不纯.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①持续均匀产生气泡
②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适合实验室制取CO2
(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与迁移】
(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制出的气体要纯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
CO2的理由是能够迅速产生大量CO2
评价:
本题以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酸和碳酸盐选择的探究实验过程分析,很好地体现了对新课程要求的探究实验的考查,题目设问涉及到了从“提出问题”到“拓展与迁移”等探究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答题时再次重温了探究性学习的体验。
从学生答卷来看,学生对探究后结论的文字表达还存在较大问题,失分普遍。
此题平均得分3.70,难度系数0.43,属较难题,是抽样中难度最大的试题。
典型错误:
【方案设计】回答不选浓盐酸的原因时,学生的主要错误有一是没有答出要点,如浓盐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有危险或浓度大,反应速度快,不便于收集;二是答题想当然,写出的原因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浓盐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用浓盐酸反应会产生难溶物并附着在反应物上,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实验与结论】第
(1)小题的答卷中,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没有看出命题意图,没有注意所填内容应与表中所列实验A、B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作对比,没有答出要点。
如①只填出有气泡放出或有气泡不断产生等似是而非的答案;②中只答出能长久产生CO2,便于收集,宜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或能产生CO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没有落脚到反应速率的比较上。
第
(2)小题的主要错误有将CaCl2的化学式错写为CaCl,或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或漏写气体符号等,还有些学生将反应物选错,如写成了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等。
【拓展与迁移】第
(1)小题主要错误是不少学生没有注意到此处的因素是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需考虑的因素,错答为装置的气密性要好等装置的要求;还有些学生写出的是与题意无关的答案,如是否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要小、能否持续放出气体、参加反应酸的浓度、反应物要适量等。
第
(2)小题主要错误有一些学生没有答理由,写的是化学方程式;还有的学生没有答出“迅速放出气体”的要点,如错误答案有为了迅速灭火,易发生反应、能达到灭火的要求;还有的学生不知题目所云,所填答案文不对题,如相互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生成的CO2可以灭火、CO2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可用于灭火等。
22.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l7g.
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
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注学生薄弱点 提高复课针对性 关注 学生 薄弱 提高 复课 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