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748815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30KB
《六国论》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六国论》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国论》练习
一、古文体常识回顾
论:
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既可以阐明事理,提出主张,也可以辨别是非,反驳谬误。
表:
古代的一种文体,即给皇帝的书信、奏章。
如:
诸葛亮《出师表》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如:
韩愈《师说》
疏:
作为一种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如: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政治家。
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博通六经、百家之说,精于古文写作。
苏洵善作政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恣肆汪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比较记忆: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作品集《嘉佑集》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作品集《东坡全集》
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作品集《栾城集》
三、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四、字词疏通理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
弊在赂秦也。
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紧扣题目,明确论题,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
“”和“”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逻辑严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第二段主要运用进行说理,论证了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
共用五组对比,对比一: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对比二: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对比三;先人得土地内之难与子孙失土地之易。
对比四:
六国割地之繁与所得平安之短。
对比五:
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容无厌。
通过对比说理,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句式: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第三段主要运用和两个层面论证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句式: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五、寓意/主旨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六国论》练习答案
一、古文体常识回顾
论:
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既可以阐明事理,提出主张,也可以辨别是非,反驳谬误。
表:
古代的一种文体,即给皇帝的书信、奏章。
如:
诸葛亮《出师表》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如:
韩愈《师说》
疏:
作为一种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如: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政治家。
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博通六经、百家之说,精于古文写作。
苏洵善作政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恣肆汪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比较记忆: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作品集《嘉佑集》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作品集《东坡全集》
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作品集《栾城集》
三、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四、字词疏通理解
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战不善,弊在赂(贿赂)秦。
(句式:
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道理、原因)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全都)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盖(表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使动,使……保全)。
故曰:
弊在赂秦也。
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紧扣题目,明确论题,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逻辑严密。
秦以(介词,用)攻取之外,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丧失),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主谓之间,取独)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拿)以予人(句式:
省略句),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越)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矣。
至于(到达)颠覆,理固宜然(按理本来应该这样)。
古人云:
“以(介词,拿)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正确)之。
第二段主要运用正反对比进行说理,论证了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共用五组对比,对比一: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对比二: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对比三;先人得土地内之难与子孙失土地之易。
对比四:
六国割地之繁与所得平安之短。
对比五:
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容无厌。
通过对比说理,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结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坚守道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这)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介词,用)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语气词)。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之。
洎(等到)牧以(因为)谗诛,(句式:
被动句)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消灭)灭殆(几乎)尽之际,可谓智力(智慧和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确实)不得已。
向使(假如)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判断)。
第三段主要运用事实说理和假设推理两个层面论证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久积的威势)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治理)国者无(通“毋”)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
被动句)!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如果)以(凭借)天下之大(句式:
定语后置),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五、寓意/主旨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练习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