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docx
- 文档编号:23738786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0.08KB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docx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具体史实以及选官制度演进的史实,理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
2、重点:
不同朝代官制的设置和作用;难点是演变围绕的核心、所要解决的矛盾以及演变的趋势。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中央集权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
汉初和并存,后来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平定叛乱,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在地方上设立负责监察地方官吏;
2、唐朝:
在地方上设置了许多,名为藩镇,实际上政治上有较大,经济上控制着,军事上拥有,已发展成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宋朝:
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壮充实;行政上中央派担任地方官,同时设负责监督;财政上中央派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掌控;
4、元朝:
地方实行制。
(1)内容:
①构成:
除、、等由中央直接管理,隶属于省,其他地方设,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长官由任命,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管理。
②行省职权:
行省拥有、大权,但行使时受节制。
(2)作用: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巩固了;
②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变)
1、汉朝:
实行中外朝制度,汉武帝启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也叫內朝),掌握决策权,外朝由原来的“三公九卿”组成,负责执行。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逐步形成、、的三省体制;
3、隋唐时期:
实行三省六部制。
(1)构成:
①三省:
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②六部:
指在省下设吏、、、兵、刑、六部。
(2)特点:
分散削弱相权,皇权独尊;
(3)作用:
①三省相互,一方面分散削弱了,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③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4、宋代:
二府三司制。
宋初设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作为最高军事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两者合称为“二府”,另设“三司使”(包括盐铁、户部和度支)分割宰相的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权,使得相权遭到进一步削弱,皇帝得以独揽大权。
5、元朝:
设中书省作为机关,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威胁皇权,甚至可以左右。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
实行,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为汉朝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2、魏晋南北朝时期:
实行,依靠步入仕途,不注重提高才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使政权垄断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隋唐时期:
科举制。
(1)形成过程:
隋文帝废除,开始采用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
①它把、和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扩大、提高;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大大加强了。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演变主要是为了解决那两个矛盾?
这两种矛盾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1)元朝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2)在中央机构的权力分配中,唐朝尚书省和元朝中书省同属于________机关。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项:
A.决策B.审核C.行政D.监察)
(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变化。
这三大制度的不同点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四“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
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4)材料四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材料四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突破难点
1.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
中正:
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中正编订的本地士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
一是:
“家世”,即每人父亲和祖父姓甚名谁,任何官爵,任职情况,本人直系亲属姻亲的官爵大小,类似于今天的家庭出身和状况。
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
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品的分类,受班固评议古代人物的影响,将人物等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这也正是九品的九个等级。
这九品并不是当时官阶的九品,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九品中正制主要影响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
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
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2.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
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练习反馈】
1.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4.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
……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皇帝制C.郡县制D.行省制
6.“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
7.“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
8.《宋史•职官志》记载: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9.唐太宗在位时曾说: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10.“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
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
11.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12.“周亚夫,汉文、景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13.据《文献通考》记载: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
”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
14.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
“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
”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
15.阅读图一、图二。
图一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图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1)从图一可以看出,唐朝中央政府机构三省的运行机制是()→门下省→()。
(2)从图一我们还可以看出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踪社会热点)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焦点之一。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和借鉴?
(4)唐朝的中央政府机构与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机构相比有何相似之处?
又有何根本不同?
(5)根据以上信息,你能说一下唐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吗?
【真题回放】
1.(2014北京卷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2.(2014年上海高考10题)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3.(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24题)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4.(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5.(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7.(2013年山东高考9题)《周礼·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8.(2013年山东高考11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9.(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10.(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1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13.(2012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1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15.(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6.(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
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7.(2016·全国Ⅱ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
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8.(2016·海南卷)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
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19.(2016·北京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
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
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
20.(2016·江苏卷)“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
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1.(2016·浙江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
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
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22.(2014四川)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23.(2014山东)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4.[2014·福建卷](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
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
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
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
(分6)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10分)
参考答案【合作探究】
1.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发展趋势:
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权力越来越大;相权越来越小,皇权越来越大。
2.
(1)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唐朝的中书省执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它的长官和尚书省、门下省的长官同为宰相。
(2)C
(3)①盛行的时间不同:
分封制为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于元,行至今。
②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
分封制中的诸侯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郡县、行省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由皇帝与中央直接任免。
③影响不同:
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