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docx
- 文档编号:23725394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06.13KB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
1、选择题
1.“汉代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出他们的优势。
……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中正的官吏,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这反映的社会深层次问题是
A.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的加剧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门阀世家的壮大
2.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
“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
材料表明唐代(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3.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每年春季阴历二月二的那一天,清朝皇帝都要沿袭从周朝传下来的礼制,在先农坛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众臣围观,仪式庄严隆重;同时,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如图)材料表明
A.清朝皇室依靠劳动自食其力
B.清朝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
D.自周至清经济政策丝毫未变
5.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6.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
综合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出现雇佣关系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7.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8.《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9.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
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该材料表明当地
A.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B.日益成为江南棉织业的中心
C.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雇佣关系
D.商业发展突破了官府的控制
10.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
C.隋朝D.南宋
1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12.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
“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
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
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
”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商品经济向农村开始渗透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3.有学者指出:
“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14.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
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
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16.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
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准实施“火耗归公”:
“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
”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
“加耗”合法化的政策()
A.使清朝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剧
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
C.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
D.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17.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
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
(樊树志《晚明史》)由此判断,牙行
A.对市镇经济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B.是操纵市镇经济的地方黑恶势力
C.属于官方管理工商业的职能部门
D.与商帮活动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
19.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
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
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 )
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
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
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20.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
但《大明律》中却规定:
“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21.《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22.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
“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
”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3.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
它反映出当时湖州地区
县名
镇名
乌程
乌镇南浔菁山妙西
归安
菱湖埭溪练市双林
安吉
马家渎递铺梅溪
长兴
四安和平合溪水口阜塘
德清
塘栖新市
武康
三桥埠上柏埠
孝丰
若干
A.自然经济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农耕经济衰弱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4.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
“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
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
”这一段话
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C.表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B.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
25.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6.
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市(市署、平准署)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的卖出等。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
官吏
令
丞
录事
府
史
监事
典事
价人
掌固
人数
1—3
2—6
1—2
3—9
3—16
1—6
1—4
1—10
1—3
官品
六、七品
八品
无
无
无
九品
无
无
无
A.官市的政治属性 B.城市建设的成就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管理的规范
27.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C.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8.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
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
29.
宋人诗云: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30.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
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二、非选择题
31.
(14分)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其盛非宋州可比。
——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二: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
材料三:
隋唐时,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王建《夜看扬州市》诗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李绅《宿扬州》诗曰: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
(2)唐朝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
(4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并概括指出明清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4分)。
3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波义信先生把南宋时杭州的商品集散和流通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的市场圈。
一环市场圈由杭州和它的近郊区组成;二环市场圈是杭州的中距离商业运输圈,它直接供应杭州150万人口的日常需要物资,如米谷、薪炭、油脂、鱼肉、生鲜食品、原料、建筑材料、茶、盐等,其范围涉及明州、衢州、镇江、黄池等地;三环市场圈是杭州的远距离商业运输圈,它联络全国,甚至波及海外。
其实各个城市都能够划分出大小不等的市场圈。
市场圈是通过商品的消费和商品的吐纳构筑的。
如果说市镇的兴起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市镇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的辐射带动。
……这些市镇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城市的周边,依次递进,构成了市场网络的联结支点。
它们的兴起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是分不开的。
——李晓《宋代城镇综合经济功能的增强与城乡经济一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8分)
材料二 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12分)
材料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很难依靠经营小块土地脱贫致富。
如果把农民增收看作一个分子式,分母为农民数量,分子为增收渠道,则只有缩小分母,扩大分子,才能提高其绝对值。
新的实践正呼唤着新的农业革命和全方位的农村变革,其核心是解放农民,减少农民,投资农民,富裕农民,根本出路是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城镇的高预期收入客观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巨大的“拉动效应”。
农民转移进城能获得较高预期收入,这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水平。
更重要的是,城镇化“收入效应”还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进城不仅使农民能够接受现代化的社会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等素质,而且还能够利用他们熟悉城乡经济而成为城乡经济社会互动的“经纪人”,输送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知识和致富的新理念。
因此,城镇化是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理想选择,是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的重要传导机制,是农民依靠自身力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宋元梁、肖卫东《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淡出研究》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化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有哪些积极影响?
上述材料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0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
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的理由。
(2分)
试卷答案
1.B
土地兼并。
解题关键是“社会深层次问题”。
材料是A和D的表现,不是“深层次问题”,材料与C无关,一般认定是土地问题才是“社会深层次问题”。
故答案为B。
2.C
3.A
4.C
5.D
6.C
7.B
8.C
9.C
10.D
11.D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班固认为“农”和“货”都是“生民之本”,“食足货通”才会“国实民富”,据此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
A错在忽视商业;B二者指农业和商业;C说法本身错误。
12.C
13.D
14.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依据“恐霖雨至”可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从图中耕梨的形状可判断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说明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①③④正确。
材料没有关于铁犁牛耕出现时间的信息,②错误。
故本题选A。
15.D
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题干中强调的是唐代前期和后期南北方兴修水利的情况有所不同,其描述没有体现出问题中变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南北方兴修水利数量的不同,不能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失衡,故B项错误;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是在南宋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中唐代前期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而唐代后期则是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这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故D项正确。
16.C
由材料内容可知,加“耗”合法化索引清朝腐败问题受到制约,不能如过去一样,随意的征收,故A项错误;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地方政府的腐败,随意的加收赋税,不是为了征收官员的薪俸问题,故B项错误;将所有的税收都集中在一起,不能随意的征收,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故C项正确;此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与中央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17.D
依据所学,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说明A理解正确;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说明B理解正确;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说明C理解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材料无从体现,所以应选D。
18.A
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秩序,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
19.A
依据材料“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可知,A项符合题意。
20.B
《大明律》只是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不能说明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龙凤在古代是封建皇族象征,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维护的是皇权,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大明律》规定主要体现是强化皇权,不是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官府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并不是规范行业秩序,故D项错误。
所以应选B。
21.B
闭关锁国政策。
题目中涉及的是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以前对世界盲目无知的描述,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造成的,长期不和外界交流的结果,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不符合题意。
22.C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解决此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正向选择,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选择,由材料中的“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可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由“乃棉花尽归商贩”,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可知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二是排除法,明朝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顶峰,所以③项错误。
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的产生,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所以排除④项。
23.B
24.C
25.C
26.A
材料表格中体现官吏管理市场职能,实质上反映出了唐朝官市的政治属性,故A项正确;城市建设的成就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繁荣属于现象,不是实质,故C项错误;市场管理的规范属于材料反映出直接信息,不是实质问题,故D项错误。
27.C
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B项错误;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
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D项错误。
28.A
29.D
30.B
31.
(1)从北方黄河中下游向南方、沿海、运河沿岸地区发展(2分)
(2)商业大都会、手工业发达、外商云集、水运发达、夜市繁华(任4点,4分)
(3)原因:
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发达。
(任2点,4分)
新特点:
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任2点,4分)
32.
(1)特征: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中心城市带动商业市镇兴起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域分工明显。
(8分,答出4点即可)
(2)趋势:
19世纪尤其是18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
(4分)
发展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逐渐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4分)
扩大原因:
欧美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工业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工业化进展缓慢。
(4分)
(3)有利影响:
城镇化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各方面能力素质,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加强城乡经济的互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8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
启示:
城乡经济是一个整体,城乡经济互动才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3.古代商业的发展·唐宋城市发展·中国近代城市·近代化·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城市化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
第一问,回答时注意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况,可以从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城市数量增加、功能变化等角度归纳。
第二问,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特点可以从城市兴起的地点、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角度来分析。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欧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最先在东南沿海的经济重心开始的,随着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近代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分析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其对自然经济的作用、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归纳。
第三问,首先,新航路开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23 岳麓版 必修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农耕 经济 综合测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