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教学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3720039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5.23KB
教学经验教学论文.docx
《教学经验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经验教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经验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精品课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五、教学经验
----教学论文
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核心,作为教师,必须研究数学思维规律,重视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活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法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做练习时依样画葫芦,不去领会解题方法和实质。
这反映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惰性,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学习态度问题,他们能想问题,但不善于想,就不愿多想;他们想钻研问题,但不知怎样钻研,就不愿深入钻研。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全面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思维条件,让学生产生主动、活跃的思维。
1、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激发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实际操作,手脑并用,不但能使学生感知事物的本质属性,还有利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学生多动实践,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吸收知识,发展思维。
例如:
兔妈妈对小兔说,我们的萝卜地里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我们准备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萝卜,,还剩多少个?
这题,首先用媒体出示萝卜地种的萝卜,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数数,同桌说说怎么算?
数算出还剩多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互动,学生会知道每行9个,5行就是有5个9,从而算出总数是45个;送了15个,就是从45个里拿出15个,就求得还剩30个。
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思维得到了发展。
2、智力游戏,趣味活动,活跃思维。
组织学生开展智力游戏活动,安排一些趣味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巧算年龄、规律填数、简单推理、数字谜、一笔画。
。
。
。
在这些实际运用中使学生爱数学、用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思维习惯。
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变式练习来训练学生,多渠道、多角度求解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把握教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1、培养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思维的基本成分,有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证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们建立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对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有很大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于小学生凭借形象进行思维的能力远远超过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教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做到眼手口脑并用,发展形象思维。
把教学法内容直观化,学生获得的概念透彻牢固,以培养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抽象和概括的特点,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表现得最明显。
小学生初具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如“某校男生人数比全校总人数的1/3多72人,女生比全校人数的3/5少20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法分析解答:
第一种用画思维线和思维图的方法求解,第二种用画线段图方法求解。
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直观图象来得到解题方法的。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提出第三种解法:
设男生人数占全校的1/3(少算72人),女生人数占全校的3/5(多算20人),那么1/3+3/5=14/15与全校人数单位“1”差(1-14/15),因为少计算了(72-20)=52人,所以52人的对应分率是(1-14/15),求出全校人数,很快算出男女生人数。
这种解题思路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状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3、培养数学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不受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
它具有跳跃性、试探性,可以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预感问题或情境的结果。
因此,在数学活动和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培养学生这种大胆尝试、勇于判断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开拓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作为一种学习班技能传授给学生,要靠平时的训练与积累。
在数学学习班和活动中,要求学生掌握综合、分析、观察、比较、转化、归纳、演绎、假设、试探、联想等思维方法。
如综合法思路的具体思维过程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先选择两个有直接联系的已知条件,组成一个简单应用题,推究到所求的问题。
这一思路从已知条件到末知,由简单到复杂,容易接受,适合于中低年级。
分析法思路的具体思维过程是所求问题出发,寻找解答问题的两个必要条件,如果条件中还是末知的,再作为新的问题推究下去,直到所需的条件都是已知的。
一些较难的复合应用题,运用分析法思路来解答,容易找到解题途径,中高年级应重视培养分析法解题。
转化法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归纳法从具体特殊的关系中,总结出一般化规律;假设法在假定条件中,找出矛盾与差异,通过消除差异解决问题;联想法通过分析,比较找相似,经过尝试得出规律;等等。
把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把它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解题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弄清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数量对应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要思路;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技巧;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促进思维发展。
浅谈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基于这些目标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获得了点滴肤浅的认识。
下面结合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浅谈一下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是每一个课堂教学的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自然地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如教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我通过课件显示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让学生看看游乐园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因为游乐园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他们纷纷举手,争着说自己的所见,而我顺势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如“看木偶戏的有多少人?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有多少人在玩丢沙包?
”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致非常高。
二、了解信息,发现问题。
低年级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都是图画和对话的形式呈现的。
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会看题、读题,了解题中提供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教会学生看题、读题。
如教学例2,我先用课件显示面包房买卖面包的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采集数学信息,知道具体情景中人物的对话(师傅:
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
左边一小朋友:
我们买了22个面包。
右边一小朋友:
我们买了8个面包。
)就是题目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很快就提出了“还剩多少个面包?
”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接着,我把学生采集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组合成一道纯文字的完整的题目(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22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
)让学生读读,这样,由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三、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主动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上述的例2问题求“还剩多少个?
”我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再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把学生汇报的算法板书出来:
(1)54-22=32(个)
(2)54-8=46(个)(3)22+8=30(个)
32-8=24(个)46-22=24(个)54-30=24(个)
或54-22-8=24(个)或54-8-22=24(个)或54-(22+8)=24(个)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灵活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展示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因此,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让学生讲述每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24,不同的是算式不一样,因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当然,在教学中不要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只是让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或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在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获取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为巩固所学的解题技能技巧,教师务必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例如可以设计过三关的“挑战台”,第一关“基础知识面对面”,题目如:
小明有28个气球,小红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15个,还剩多少个?
第二关“基本技能现场演”,题目如:
学校会议室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第三关“综合能力展示台”,题目如:
小明今年7岁,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比小明大多少岁?
通过有趣、紧张的游戏练习,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数学主题活动中,发现并提出现实的生活问题,并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运用分解法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接触的实际问题,其数量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
两步应用题是最简单的复合应用题。
而掌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实际也就掌握了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如何利用分解教学法,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呢?
(一)切实打好基础。
达尼洛夫告诫我们: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老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
第一种情况,运动是由上往下进行的,第二种情况,运动是由下往上进行的,前者是开始,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行到终点,升到顶峰。
”任何复合应用题的复杂数量关系都可以转化成几个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也就是说,解答复合应用题可以化成解答几个简单应用题来完成。
因此,低年级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才能为解答复合应用题打好基础。
由于两步应用题的特点是:
题中只提出一个主要问题,解答这一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一个由题里直接给出,另一个则是间接给出。
这个间接条件必须根据它与题中其他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求得。
求得间接条件的问题通常称为“中间问题”。
解决了中间问题,也就为解决两步应用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所以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之前,教师大胆尝试进一步摸清学生对简单应用题掌握的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简单应用题的复习、巩固或补缺工作。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是根据两个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提出可能解决哪些问题;二是根据一个已知条件和确定的问题,如何补充另一个条件。
体现学为主题,放给学生尝试。
(二)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两步应用题以及与它相关的两个一步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
“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
二
(1)班同学买了22个面包,二
(2)班同学买了8个面包。
还剩多少个?
”“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
二
(1)班同学买了22个面包,这时还有多少个面包?
二
(2)班同学买了8个面包。
还剩多少个?
”比较这两道应用题,所给条件相同,要求的最后问题也相同。
不同的是,前者是一道两步应用题,问题只有一个,后者是由两道相关的一部应用题组成,有两个相关的问题。
它们的关系是:
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这第一个问题(这时还有多少个面包?
)是解答第二个问题(还剩多少个?
)的条件。
从两道应用题来看,这第一个问题正是所要寻的中间问题。
解答了中间问题,间接条件也就可以求得。
这时两步应用题也就转化成了两个一步应用题。
所以寻求中间问题就成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也就是教学难点。
以下是我指导学生尝试探求中间问题的一些做法:
1.由两个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导入两步应用题,例如:
“22个同学在看木偶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解答这道两步应用题前,先提出两个相关的一步应用题“22个同学在看木偶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
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用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解答两步应用题(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的关键在于提出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人?
)即中间问题。
如何提出中间问题呢?
这就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关系进行分析,要求的问题是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解答这问题的两个条件:
原来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这个条件直接给出,“走了6人后还剩几人”这个条件题目没有直接给出,这个题给的间接条件就是我们所寻求的中间问题——(还剩多少人)找到中间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图示。
引导学生尝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绘图分析问题与条件的关系:
原来有多少人(22人)
走了6人后还剩多少人?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走了多少人(6人)
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
在指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22–6+13=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其运算顺序是否符合题意,与分步解答是否一致。
从运算顺序看,上式是同级运算,从运算顺序看,同级运算一般从左至右进行,运算结果也是因此就要先算22-6=16,再算16+13=29其结果与分步计算相同。
2通过变换已知条件导入两步应用题。
(准备题)例“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学生解答后,教师则加进一个条件“还有7人在旁边看”其它条件和问题不变。
仍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指导学生分析这一题的数量关系,是求总数的应用题,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两个部分数。
一个部分数“还有7人在旁边看”,题里直接给出,另一个部分数“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题里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其它数量给出:
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
“正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是题目给的间接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中间问题,用乘法计算。
在列出综合算式前,先让学生分析算式:
3×4+7=。
这里有两级运算,从运算顺序看,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结果也是19。
最后还针对上述问题,变换条件分析,虽然问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但前者的两个条件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均由题中直接给出,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一步求得结果。
后者两个条件,一个还有7人在旁边看直接给出,另一个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要通过求“几个几是多少”这个中间问题间接得到。
可见计算方法与题给出条件密切相关,条件变了,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3专题训练,着重分析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提出“中间问题”,教学过程可以安排专题训练。
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如读题,领会题意和关键词句,数学术语的基础上,可志门训练学生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出来;并根据题中数量关系训练学生尝试提出“中间问题”,列出算式;再训练学生从两个一步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这种训练着眼于分析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列出综合算式,并不计算;这样节约时间,力量集中,有利于突破难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比较贫乏,思维比较具体,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
所以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确定计算方法。
1.教具、实物演示方法。
例如:
黄花有68朵,红花比黄花多18朵,黄华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教学时,可先把问题分解为两个相关的问题:
(1)红花有多少朵?
(2)黄华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课前教师准备两捆68根和一捆18根的小棒。
课堂上用一捆68根小棒代表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用18根代表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
这样就是已知小数及两个数的相差数,求大数用加法计算【68+18=86(朵)】,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
“黄华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这是再拿出一捆代表黄花朵数。
演示:
三捆合起来,就是黄花和红花的朵数。
通过上述演示,学生容易理解,要求他们解答两种花的朵数,必须先求红花有多少朵,再求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2.线段图示法。
例如:
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
二
(1)班同学买了22个面包,二
(2)班同学买了8个面包。
还剩多少个?
可用线段直观地表示做的面包总数,然后分成三段,分别表示二
(1)班同学买去的、二
(2)班同学买去的和剩下的面包数。
如图:
二
(1)班22个二
(2)班8个还剩?
个
54个
从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求剩余的应用题,解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列成算式:
(1)54-22-8=24(个)
也可以列成算式:
(2)54-(22+8)24(个)
用分解法解应用题,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破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经验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