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理论第一阶段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3717842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92
- 大小:77.13KB
成像理论第一阶段复习题.docx
《成像理论第一阶段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像理论第一阶段复习题.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像理论第一阶段复习题
第七章X线成像理论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A1/A2型题
1.应用光或其它能量表现被照体的信息状态,并以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技术是
A.扫描
B.激发
C.摄影
D.影像
E.成像系统
答案:
C
2.下列与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无关的是
A.被照体原子序数
B.被照体密度
C.X线质
D.散射线
E.被照体面积
答案:
E
解析:
被照体面积对X线信息的形成没有影响。
3.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锐利度
C.宽容度
D.颗粒度
E.失真度
答案:
C
解析:
宽容度是胶片特性曲线的感光特性,不是照片影像的要素。
4.下列不属于X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的是
A.密度
B.失真度
C.颗粒度
D.对比度
E.锐利度
答案:
B
解析:
失真度属于几何因素,其余均为物理因素。
5.关于光学密度,叙述正确的是
A.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阻光率
B.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透光率
C.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
D.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倒数
E.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对数
答案:
C
解析:
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透光率,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阻光率,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
6.影响X线照片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照射量
B.管电压
C.摄影距离
D.被照体厚度
E.被照体面积
答案:
E
解析:
前4项都是影响因素,被照体面积与照片密度无关。
7.X线穿过人体后,强度分布出现差异,称为
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天然对比度
D.吸收对比度
E.影像对比度
答案:
B
8.关于公式
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X线透过物质后的分布差异
B.μ为吸收系数
C.d为X线传播的距离
D.KX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E.μ随管电压升高而降低
答案:
D
解析:
物质不同,则μ不同,KX就不同。
9.关于公式
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X线对比度
B.(μ’-μ)为对比度指数
C.d为X线传播的距离
D.KX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E.随管电压升高(μ’-μ)降低
答案:
D
解析:
物质不同,则μ不同,KX就不同。
10.关于X线对比度叙述错误的是
A.是透过物质后X线强度的差异
B.符合指数规律
C.受X线吸收系数影响
D.与人体吸收无关
E.对比剂可改变对比度
答案:
D
解析:
正是人体对X线的吸收形成了X线对比度,故选D。
11.不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是
A.X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
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C.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
D.人体组织的密度
E.X线波长
答案:
A
解析:
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是:
①线吸收系数μ;②物体厚度d;③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Z;④人体组织的密度ρ;⑤X线波长λ。
12.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强度差异,称为
A.人工对比度
B.天然对比度
C.X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
答案:
C
解析:
X线照射被照体时,因被照体组织的厚度、原子序数和密度的不同,使透过物体两部分的X线强度不同,产生X线对比度。
13.X射线通过人体后,透射线强度与原射线的关系是
A.指数衰减关系
B.线性衰减关系
C.与距离平方成正比
D.康普顿散射效应关系
E.透射线强度是原射线强度的一半
答案:
A
解析:
X射线通过人体后,透射线强度与原射线的关系是指数衰减关系,即I=I0e-μd。
14.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
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胶片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天然对比度
答案:
D
15.关于光学对比度,叙述错误的是
A.依存于被照体对X线的不同吸收
B.受胶片特性影响
C.被照体的天然差别是基础
D.是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E.单面药膜与双面药膜对比度无差别
答案:
E
解析:
双面药膜产生的对比度是单面药膜的2倍。
16.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不包括
A.胶片γ值
B.摄影距离
C.X线量
D.被照体因素
E.X线管电压
答案:
B
解析:
照片对比度与胶片γ值,X线质和线量及被照体因素有关。
17.关于胶片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影响照片对比度
B.胶片γ值决定对比度的大小
C.使用增感屏可提高对比度
D.冲洗条件对对比度无影响
E.γ值不同则对比度不同
答案:
D
解析:
冲洗条件直接影响照片的对比度。
18.射线因素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高千伏时对比度低
B.增加mAs可改善对比度
C.显影处理不改变照片对比度
D.照片灰雾可使对比度降低
E.散射线会降低对比度
答案:
C
解析:
暗室处理也是照片对比形成的重要环节。
19.被照体因素对照片对比度无影响的是
A.被照体的原子序数
B.被照体的密度
C.被照体的面积
D.被照体的厚度
E.组织中的空腔或对比剂
答案:
C
20.决定照片对比度的最大因素是
A.胶片因素
B.冲洗因素
C.射线因素
D.屏/片组合
E.被照体本身因素
答案:
E
解析:
胶片r值、冲洗条件、射线的质、屏/片组合和被照体本身等因素都影响着照片的对比度。
其中决定照片对比度的最大因素是被照体本身因素,被照体本身没有对比,其他因素则无法发挥。
21.利用以下何种手段使组织结构影像产生对比最明显
A.利用天然对比
B.利用生理功能
C.利用人工对比
D.利用专用设备
E.利用高反差胶片
答案:
C
解析:
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密度明显高或低的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入需要检查的器官内或其周围,显示器官内部或外部的结构形态,可以观察其正常表现或异常改变。
借助人工对比使特定器官形态显示的X线检查方法称为造影检查。
22.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使用方便
B.刺激性小
C.理化性能稳定
D.易于吸收与排泄
E.以上都是
答案:
E
解析:
对比剂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与人体组织密度对比相差大,显影清晰;②无毒性,刺激性小,副作用少;③理化性能稳定,长久存储不变质;④易于吸收与排泄,不在体内存留;⑤使用方便;⑥价格低廉。
23.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是
A.管电流量
B.管电压
C.焦-片距离
D.焦点尺寸
E.显影加工
答案:
D
解析: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许多,诸如:
焦点的尺寸大小、放大率大小、使用增感屏和被照体运动等均可影响照片清晰度,在A、B、C、D、E五项中,焦点尺寸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
24.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A.10
B.1
C.1/10
D.1/100
E.1/1000
答案:
D
解析:
照片透光率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等于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
如果照片密度值为2.0,则其阻光率为100,因为透光率为阻光率的倒数,所以该照片的透光率为1/100。
25.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
A.阻光率
B.光学密度
C.透光率
D.对比度
E.颗粒度
答案:
C
解析:
照片透光率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等于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
26.密度分辨力又称为
A.密度函数
B.密度响应曲线
C.低对比度分辨力
D.高对比度分辨力
E.密度细节可见度
答案:
C
解析:
为区分密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的差别,常将空间分辨力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即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物体微小差别的能力。
27.关于光学对比度叙述错误的是
A.指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B.依存于X线对比度
C.双面药膜的对比度是单面药膜的2倍
D.主要受胶片γ值等因素影响
E.与被照体因素无关
答案:
E
解析:
光学对比度与被照体的原子序数、密度、厚度等有关。
28.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物理因素不包括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颗粒度
E.失真度
答案:
E
解析:
X线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为: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和失真度。
前四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29.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
B.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加
C.被照体厚度、密度增加,影像密度增加
D.摄影距离增大,密度降低
E.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
答案:
C
解析:
照片影像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加而降低。
30.与胶片将X线强度差异转换为光学密度的因素无关的是
A.荧光体特性
B.胶片特性
C.显影加工条件
D.观片灯亮度
E.X线对比度
答案:
D
解析:
观片灯亮度影响光学对比度。
31.关于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与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A.被照体的差异是基础
B.受荧光体特性影响
C.与胶片特性无关
D.与观片灯因素有关
E.取决于医师的知识、经验等
答案:
C
解析:
胶片特性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等,因而是有关的。
3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答案:
A
解析:
X线成像的信息源是X线。
如X线摄影、DSA、CT等。
33.X线能使胶片产生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色作用
答案:
C
解析:
X线照射到胶片时,可使感光银盐发生感光作用,形成显影中心。
34.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由大变小的顺序是
A.骨、脂肪、肌肉、空气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脂肪、骨、肌肉、空气
D.肌肉、骨、脂肪、空气
E.肌肉、脂肪、骨、空气
答案:
B
解析:
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按骨、肌肉、脂肪、空气的顺序由大到小。
35.关于X线管焦点叙述错误的是
A.灯丝电子撞击的面积为实际焦点
B.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
C.实际焦点由主焦点和副焦点构成
D.有效焦点为圆形
E.有效焦点标称值没有单位
答案:
D
解析:
有效焦点是长方形,大小为a×bsinα。
36.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1.0
B.1.0mm
C.1.0mm×1.0mm
D.1.0cm
E.1.0cm×1.0cm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36号出版物(1982年)规定,标称有效焦点的尺寸用无量纲数字来表示。
37.关于焦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在阳极上撞击的面积是有效焦点
B.实际焦点在X线中心方向的投影是主焦点
C.有效焦点标称值是以㎜为单位
D.实际焦点包括主焦点和副焦点
E.有效焦点是圆形
答案:
D
解析:
电子在阳极上撞击的面积是实际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中心方向的投影是有效焦点,是矩形;有效焦点标称值是无量纲数字。
实际焦点包括主焦点和副焦点。
38.关于有效焦点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像面的不同方位上实际焦点的投影
B.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C.在X线管靶面下垂直方向上水平投影的大小
D.从灯丝正面发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
E.有效焦点为一矩形,大小为a×bsinα
答案:
D
解析:
从灯丝正面发射出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称为主焦点;从灯丝侧面发射的电子所形成的焦点为副焦点。
主焦点与副焦点形成实际焦点。
而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称为X线管的有效焦点。
39.关于焦点叙述错误的是
A.灯丝正面的电子形成主焦点
B.聚焦槽的形状和深度影响主副焦点大小
C.主焦点与副焦点共同构成实际焦点
D.有效焦点标称值的单位为毫米
E.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36号出版物(1982年)规定,标称有效焦点的尺寸用无量纲数字来表示。
40.关于照射野的X线量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近阴极端量多
B.近阳极端量少
C.沿球管短轴方向对称
D.关于球管长轴对称
E.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小
答案:
E
解析:
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X线量多。
★41.分辨率为5LP/mm时,线对宽度为
A.0.5mm
B.0.2mm
C.1.0mm
D.0.1mm
E.2.0mm
答案:
B
解析:
由分辨率公式:
R=1/2d计算可知:
分辨率为5LP/mm时,其线对宽度为0.2mm。
42.关于焦点的极限分辨力叙述错误的是
A.焦点大分辨力低
B.焦点面上X线量分布为单峰时分辨力高
C.可用星卡测试
D.R=1/2d
E.对成像结果无影响
答案:
E
解析:
极限分辨力越高成像效果越好。
☆43.关于焦点的MTF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值为0
B.大小与焦点大小无关
C.越大越好
D.是表示对比度的参数
E.为1时表示影像消失
答案:
C
解析:
MTF介于0与1之间,大焦点的MTF低于小焦点,越接近1越好,表示分辨力,为0时影像消失。
44.关于焦点的散焦值叙述错误的是
A.描述焦点极限分辨力随负荷条件相对变化的量
B.管电流大则焦点变大
C.一般大于等于1
D.散焦值越大越好
E.散焦值等于1时焦点成像性能稳定
答案:
D
☆45.根据公式H=F×b/a,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H表示几何模糊
B.F表示焦点尺寸
C.b表示焦-片距
D.a表示焦-肢距
E.H=0.2mm为模糊阈值
答案:
C
解析:
b为被照体与胶片间的距离,即肢-片距。
46.关于几何学模糊,叙述错误的是
A.焦点尺寸越大,影像越模糊
B.应使被照体靠近胶片
C.0.2㎜是半影模糊阈值
D.应减小焦-肢距
E.使用小焦点
答案:
D
解析:
应增大焦-肢距,以减小放大率。
47.关于
叙述错误的是
A.H表示半影模糊
B.F表示焦点大小
C.b表示焦-肢距
D.M表示放大率
E.
答案:
C
解析:
b表示肢-片距。
48.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为0.05,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答案:
D
解析:
X线放大摄影中随着放大率的增加,焦点面积产生的半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也越趋明显。
人眼可观察到的模糊界限一般为0.2mm。
因此设计各种焦点的最大放大率时应受该数值的制约。
焦点最大放大率:
M=H/F+1=0.2/F+1=0.20/0.05+1=5
49.几何学模糊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焦点面积大小
B.焦-片距
C.焦-物距
D.物-片距
E.准直器(遮线器)
答案:
A
解析:
形成几何学模糊的原因有焦点面积、放大率等因素(H=F×b/a),但其根本原因是焦点面积的大小。
50.准直(遮线)器的作用是遮去不必要的
A.软射线
B.硬射线
C.散射线
D.α射线
E.原发X线
答案:
E
解析:
准直(遮线)器的作用是减少病人的受照射X线量,屏蔽不必要的原发X线。
5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球管发射锥形X线束
B.入射于曝光面的大小为照射野
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
D.X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E.锥形X线束的中心部分为中心线
答案:
C
解析:
X线摄影时,照射野的大小由被检部位的大小决定,被检部位越小,照射野也越小。
过大的照射野对病人的辐射防护及影像质量都是无利的。
52.X线中心线以外的线称
A.平行线
B.垂直线
C.轴线
D.斜射线
E.中心线
答案:
D
解析:
中心X线以外的线称“斜射线”。
53.关于影像变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分为放大变形、位置变形和形状变形
B.远离胶片端放大多
C.X线中心线方向和角度对变形有较大影响
D.一般中心线应垂直于胶片
E.变形与被照体位置无关
答案:
E
解析:
变形与中心线、被照体、胶片三者的位置有关。
54.防止影像变形的措施错误的是
A.X线中心线方向和角度对变形无影响
B.被照体靠近胶片
C.中心线应垂直于胶片
D.中心线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
E.使被照体平行于胶片
答案:
A
解析:
X线中心线方向和角度对变形有较大影响。
55.关于
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放大率
B.a表示肢片距
C.b表示焦片距
D.影像放大对像质的影响大于变形
E.放大对成像是有害的
答案:
A
解析:
a为焦-片距,b为肢-片距,影像放大对像质的影响小于变形,有时要利用放大达到特殊目的。
56.国际放射学界公认的半影模糊阈值是
A.0.2㎜
B.0.25㎜
C.0.3㎜
D.0.5㎜
E.0.05㎜
答案:
A
☆57.已知所允许的放大率为1.2,则焦点为
A.1
B.2
C.3
D.4
E.5
答案:
A
解析:
F=0.2/(M-1)=1。
58.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应等于或小于
A.0.01
B.0.05
C.0.1
D.0.3
E.0.5
答案:
D
解析:
由于X线管的焦点是面焦点,肢体离开胶片,半影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这会导致影像清晰度的下降。
为此,X线放大摄影使用微焦点(0.1~0.3)X线管。
使半影控制在0.2mm以内,则不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59.放大摄影能将细小结构显示清楚,其原因是
A.空气滤过散射少
B.照射野小清楚度高
C.将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
D.焦点面积变小
E.模糊阈值变大
答案:
C
解析:
放大摄影能将细小结构显示清楚,其原因是将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
比如:
原细小结构为8LP/mm,眼睛的视觉分辨率因而无法辨认,经放大后,将8LP/mm变成了4LP/mm,此时眼睛可将其辨别出来。
60.为防止影像变形,应遵守的原则是
A.使被照体与胶片平行
B.被照体远离中心线
C.被照体远离胶片
D.应减小焦-肢距
E.中心线应垂直于被照体入射
答案:
A
解析:
被照体平行于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61.关于散射线,叙述错误的是
A.随管电压增大而加大
B.与被照体厚度有关
C.照射野大,散射线多
D.主要来源于康普顿效应
E.对照片密度对比度无影响
答案:
E
解析:
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降低。
62.关于散射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线波长越长,产生散射线越多
B.X线强度越小,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物体越薄,产生散射线越多
E.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增大
答案:
C
解析:
原发X线穿过人体时,产生波长较长而方向不定的散射线;物体受照射面积越大、越厚,产生的散射线量越多;kV越高,X线波长越短、X线强度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下降。
63.有关X线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球管发射锥形X线束
B.X线束入射被照体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
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
D.摄影中的X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E.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为中心线
答案:
C
解析:
X线摄影时,为减少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应将照射野缩小到能容下肢体被检部位。
64.关于滤线栅栅比叙述正确的是
A.栅比越大透过的散射线越少
B.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C.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宽度之比
D.栅比为单位距离内铅条的数目
E.栅比表示单位体积中铅的重量大小
答案:
A
解析:
滤线栅的栅比(R)定义为栅条高度(h)与栅条间隙(D)的比值,即:
R=h/D。
栅比越大,透过的散射线越少。
65.关于滤线栅叙述正确的是
A.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
B.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
C.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D.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
E.使摄影条件减小
答案:
D
解析:
栅密度越大,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强;栅比为栅条高度(h)与栅条间隙(D)的比值;使摄影条件加大。
66.下列物质可用做滤线栅板填充物的是
A.钨
B.铝
C.锌
D.铜
E.铁
答案:
B
解析:
其余各项的物质原子序数较大,对X线吸收太多。
67.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
A.55kV
B.60kV
C.65kV
D.70kV
E.75kV
答案:
B
解析:
在普通摄影检查原则中,一般摄影管电压超过60kV时应使用滤线器。
68.关于滤线栅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滤线栅置于焦点和被照体之间
B.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栅焦距相等
C.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的中心
D.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铅条排列间隙平行
E.原发X线与滤线栅铅条平行
答案:
A
解析:
在X线摄影中,应将滤线栅置于胶片和被照体之间。
69.X线摄影中,使胶片产生灰雾的主要原因是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光核反应
D.电子对效应
E.康普顿效应
答案:
E
解析:
X线摄影中,因康普顿效应而产生的散射X线向四方传播,到达前方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到达侧面的散射线,对工作人员的防护带来困难。
70.滤线栅摄影中照片上密度出现一边高一边低,原因可能是
A.滤线栅反置
B.侧向倾斜
C.上栅焦距偏离
D.双重偏离
E.下栅焦距偏离
答案:
D
解析:
双重偏离可造成胶片不均匀照射,照片影像一边高一边低。
71.滤线栅摄影中照片影像中心呈现一定密度,两侧无密度原因可能是
A.滤线栅反置
B.侧向倾斜
C.上栅焦距偏离
D.双重偏离
E.下栅焦距偏离
答案:
A
72.同一部位,放大摄影条件与常规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条件相同
B.需降低曝光量
C.需增加曝光量
D.很难确定增和减
E.两者必须使用同种增感屏
答案:
C
解析:
放大摄影时,因被照体与胶片的距离增大,透过被照体的直进射线的强度仍遵循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衰减,故需增加曝光量。
73.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1倍,则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答案:
D
解析:
根据距离对X线衰减的平方反比定律可知,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1倍后,若其他条件不变,管电流量应增加至原管电流量的4倍。
74.通过对线对测试卡的摄影,可以测量
A.密度
B.光晕
C.灰雾度
D.感光度
E.分辨率
答案:
E
解析:
空间分辨率的表示单位是LP/mm,可通过线对测试卡测得该值。
75.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观察条件,不包括
A.观片灯亮度
B.照明用电源电压
C.肉眼的MTF
D.室内照明条件
E.环境明暗程度
答案:
B
解析:
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观察条件是指观片灯亮度、肉眼的MTF、室内照明条件及环境明暗程度。
76.X线照片模糊的分析,错误的是
A.模糊度也称不锐利度
B.相邻两组织影像密度过渡的幅度
C.阳极端影像锐利度大于阴极端
D.模糊随物片距离的增大而加大
E.焦点的移动,不会引起影像模糊
答案:
E
解析:
焦点的移动,光源面加大,是造成影像几何模糊的原因之一。
其余四个选项的描述与分析都是正确的。
77.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可能性最大的是
A.检查床颤动
B.暗盒漏光
C.屏-片接触不良
D.患者移动
E.摄影时间长
答案:
C
解析:
当胶片尺寸大于暗盒尺寸,或增感屏粘贴不平造成屏-片局部接触不良,是造成影片中某一部分出现模糊的常见现象。
检查床颤动、患者移动、摄影时间长会造成影像的整体模糊。
暗盒漏光会使影像某一边缘部分过度感光。
78.摄影中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照体固定
B.选择适当的呼吸方法
C.缩短曝光时间
D.缩短焦-片距
E.肢体应靠近胶片
答案:
D
解析:
X线摄影中,减小运动模糊的方法之一是尽量增加焦点至胶片间的距离。
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像 理论 第一阶段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