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docx
- 文档编号:23705896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5.81KB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docx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
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
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型制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
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
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
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
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二)、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
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檩作横向连接。
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
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
因此,许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
但其历史是悠久的,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
(三)、井干式结构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的结构。
井干式结构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以承脊檩。
我国早在商代墓椁已使用了井干式结构。
这种结构耗费木材量大,建筑的绝对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的。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型制
(一)、基本单元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单元为“间”。
两榀相邻梁架之间,由四根柱子围合的面积称为“间”。
每座建筑物都是由一间或许多间组合而成。
建筑物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就由间的大小和多寡,以及间的组合方式而定。
这样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可组合成宫殿、寺庙、陵墓、宅院、园林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类型的建筑极其组群。
(二)、结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是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部使用了悬臂出挑构件和斜向支撑。
(三)、构造方式各节点采用榫卯结合。
这种构造方式使构架在承受水平外力(地震力、风力等)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四)、面阔与进深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多为矩形。
以常见的矩形平面建筑而言,其较长的一边叫做“宽”,较短的一边叫做“深”,沿“宽”的方向,每相邻两根柱之间的距离叫“面阔”,一个面阔即为一间的宽。
沿“深”的方向每相邻两柱间的距离叫“进深”,一个进深即一间的深。
一幢建筑,沿宽的方向所有间的面阔之和叫“通面阔”;沿深的方向所有间的进深之和叫“通进深”。
面阔俗称“开间”。
民间建筑常用三开间(俗称一明两暗)或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常用五开间或七开间;特别重要的建筑用九开间;建筑中各开间的名城因位置不同而异。
正中一间叫做“明间”(宋代称“当心间”);明间左右两侧相邻的间叫“次间”;次间外侧位于建筑物两端的间叫“梢间”。
九开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
整个建筑的四周或前后可以设廊子。
各间面阔在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
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心间最宽,次间次之,梢间同次间宽或更次之,廊最窄,这样可以突出当心间的地位,加强中轴线。
当然业有各间相等或各间不均的。
(五)、院落的组成宫殿、庙宇或住宅,常由若干座建筑围合而成。
最主要的建筑物居中,多为南向,称“正殿”(或正房、上房)。
在正殿(或正房)之前分列左右相向布置的建筑叫做“配殿”(或厢房)。
与正殿(或“正房”)相对布置的建筑称“前殿”(或“倒座”)。
这样布置的建筑所围合的空间称为“院”。
正房(或上房)两侧可附有套间,叫做“耳房”。
一个院四面均有房屋者称为“四合院”,只有三面有房屋者,叫做“三合院”。
(六)、“步”的概念梁架上相邻的檩与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即水平投影距离)清代称为“步”或“步架”。
各步之总和业就是通进深。
大木作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
如柱、梁、坊、斗拱、檩、椽等。
而负责制作组合、安装这些大木构件的专业称作大木作。
柱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一、柱的分类
(一)、按柱的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
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此外还有人像柱、束竹柱等
(二)、按柱的断面形式分中国古代建筑中大多使用圆柱。
此外尚有方柱、八角柱、凹棱柱等断面形式。
(三)、按柱所在位置及功用不同分类按柱所处位置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具体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檐柱位于建筑最外围的柱柱叫檐柱。
其主要功能为承载屋檐部分的重量。
2、金柱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除顺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以外,都叫金柱。
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
相邻檐柱的金柱称外围金柱(又叫“老檐柱”)在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称里围金柱。
若一座建筑中没有用里围金柱,则外围金柱即简称金柱。
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的屋面重量。
在重檐建筑中,金柱上端向上延伸,直达上层屋檐,并承受上层屋檐重量,这样的金柱叫重檐金柱。
3、中柱位于顺着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叫中柱。
中柱直接支撑脊檩,将建筑物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
中柱常用在门庑建筑中,而殿堂建筑一般不用,以扩大室内空间。
4、山柱位于建筑物两山的中柱叫山柱。
山柱常用于硬山或悬山建筑的山面。
在门庑建筑或民居中常可看到。
5、童柱下端落在横梁(如桃间梁、桃间顺梁、趴梁上),上端象檐柱或金柱一样乘托梁坊的柱叫童柱。
因其下端不落地,所以柱均比较性。
这类柱常见与重檐或多重檐建筑中。
6、角柱凡位于建筑物的转角处,承托不同角度的梁坊的柱叫角柱。
角柱按其位置不同,又有角檐柱、角金柱、重檐角金柱、角童柱之分。
7、雷公柱雷公柱有两种,一种是庑殿建筑正脊两端用于支撑向外挑出的脊桁的短柱子叫雷公柱,另一种用于园攒尖或多角攒尖建筑中的保顶中心下方,用由戗支撑的短柱子也角雷公柱。
二、柱网的地盘分槽形式柱网的分槽形式即是柱网的布置形式。
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可分为四种地盘分槽形式。
(一)、金厢斗底槽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柱网形式叫做金厢斗底槽。
其梢间内侧设有中柱。
(二)、分心斗底槽沿建筑物面阔方向只用一列中柱将建筑物等分围前后两部分的柱网形式叫做分心斗底槽。
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
(三)、双槽用两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一般中间进深较大,前后两区进深小且常常相等的柱网布置形式叫做双槽。
(四)、单槽仅用一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成不相等的两区的柱网形式叫做单槽。
除了上述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外,在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中使用了“满堂柱”的柱网布置形式。
在建筑物四周用柱网形成周圈回廊的称做“副阶周匝”,简称“副阶”。
这种形式常用于较隆重的建筑物上,如宫殿、塔等。
另外,在秦、汉时期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发现有仅在平面中央设一根柱子的,汉文献中称为“都柱”。
估计这可能是人类半穴居时代的遗风。
当然这种建筑的规模都是不大的。
三、柱的“生起”与“侧脚”
(一)、生起建筑物檐柱的柱高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这种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
即五开间建筑物的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
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
(二)、侧脚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把最外一圈柱子(即檐柱)的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一圈柱子略向内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
宋代规定面阔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进深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
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位置的情况。
楼阁式多层建筑的楼层柱,在下层柱侧脚上在加侧脚,并逐层依此向内收进。
侧脚只有外圈的檐柱才采用,里面的金柱、中柱是不采用的。
四、柱的“收分”与“卷杀”
(一)、收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的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的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
做出收分的柱子显得稳定、轻巧、视感舒适。
小式建筑的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为7∕1000。
(二)、卷杀为使柱子外轮廓线挺拔、优美、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1∕3柱高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这种做法叫做“卷杀”。
有的在柱子下段也有卷杀。
五、柱础与石质柱础是柱脚下面垫的一块石头,用以保护柱脚。
柱础有各种形式,并可雕上多种花纹和图案。
石质是柱脚底下,柱础上面一种垫状构件,木制的称为木质,铜制的称为锧,石制的称为石质。
枋枋是连接柱头或柱脚的水平构件,它是一种辅助性构件,可以加强构架的整体稳定性。
一、额枋与平板枋额枋简称“额”,它是柱头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并可承托斗拱和横向梁架。
位于檐柱头上的额枋又称“檐枋”。
额在汉至唐的时期称为“楣”。
隋代以后,楣多放在柱头顶上,乘托斗拱和梁。
隋唐时期,楣开始放在柱头之间,上皮与柱头平,两端插入柱中。
有得做上下两道楣,上的旧做法为“檐额”;清代称“阑额”,下层楣叫做“由额”,而称随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清代称阑额为“大额枋”,由额为“小额枋”,大、小额枋之间为“由额垫板”。
阑额和柱头上水平放置的一块长度与每间面阔相同的木板,宋称“普拍枋”,清代叫“平板枋”,上面乘托斗拱。
二、脊枋与金枋在正脊处,脊檩(桁)下面的枋子叫“脊枋”。
在脊檩(桁)与脊枋间有“脊垫板”。
位于檐枋和脊枋之间,沿屋面坡度逐层放置的枋子都叫做“金枋”。
按金枋所处的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之别。
每根金枋对应一根金桁。
在金枋与金桁之间为金垫板。
脊枋或金枋的两端或交与金柱、或交与瓜柱(包括金瓜柱或脊瓜柱)、或交与梁架的侧面。
三、箍头枋(又称“搭脚大额枋”)箍头枋是檐枋的一种特殊情况,即檐枋的一种。
在建筑物的梢间或山面的转角处与角柱相交的檐枋叫“箍头枋”。
在多角的亭子建筑中,与角柱相交的檐枋都是箍头枋。
箍头枋有单面箍头枋与搭脚箍头枋之分。
单面箍头枋用于悬山建筑的梢间;而搭交箍头枋用于庑殿式、歇山式建筑的转角或多角形建筑的转角处。
箍头枋也有大式、小式之分。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箍头枋的外伸端部常做成“霸王拳”的形状;无斗拱的小式建筑中则做成“三岔头”的形状。
四、穿插枋位于抱头梁或桃间梁下,连系檐柱与金柱的枋叫“穿插枋”,位于桃间梁下的,也叫“桃间随梁”。
位于角檐柱和角金柱间的叫“斜插金枋”。
五、天花枋及天花构造天花枋是承托天花的主要构件之一,它与天花梁共同构成室内天花的承托构架。
其中,位于面阔方向的称为“天花枋”,位于进深方向的称为“天花梁”。
天花枋与天花梁断面不同,但其上皮均与天花上皮平。
天花上另一种半圆形断面构件叫做“帽儿梁”,常与“天花支条”连做,沿面阔方向布置。
其作用相当于现代吊顶中的大龙骨。
贴附于天花枋或天花梁侧面的天花支条又叫“贴梁”。
六、雀替雀替又叫“角替”,置于梁坊下与柱交接处,可加固梁坊与柱的连接,缩短梁坊的净跨距离。
雀替在宋代叫做“绰幕枋”雀字是由“绰”字演变而来,替是“替木”的意思。
雀替主要有以下几类:
1、雀替。
指的是普通雀替。
2、大雀替。
常用于喇嘛教建筑。
它比普通雀替大,长而且厚,下面用柱支撑。
3、小雀替。
出头很小。
4、通雀替。
在梁下立中柱,上安穿越柱头的长雀替。
5、骑马雀替。
在建筑物末端,或廊子及垂花门侧转角的开间较窄,常使两个雀替连为一体,称为骑马雀替。
6、花芽子。
常用在廊子上,刻成卷草等图样。
四川叫做“弯门”,使用很普遍。
南方常用雕刻很华丽的弯门,不过弯门做的很长时,就变成了花罩。
7、龙门雀替。
这是一种非常华丽的大型雀替,柱旁雀替下设有梓框,雀替上装设三伏云等雕饰件。
七、地栿地栿是连接柱脚的水平构件,以加强柱下部的整体刚度。
在开门处也做为门槛。
在栏杆下面,须弥座上,有一层水平条带,也叫地栿,用以安装栏杆。
梁梁和柱一样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不过梁是水平放置的构件。
它的公用是承接其上部构架和屋面的荷载,并将其穿到柱上。
主要的梁两端放在前后两金柱上;若建筑物没有前后廊,则可放在前后两檐柱上(T3-10)。
梁的长短随房屋进深而定。
一、梁的分类
(一)、按梁的外观,梁可以分为直梁和月梁两大类。
顾名思义,直梁是指梁正投影的上下两边线为两条平行的直线。
而月梁的梁肩呈弧线,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雕刻,外观秀巧(图3-21)。
汉代称为“虹梁”。
(二)、按梁的位置和功用分类1、在抬梁式构架中,层叠而置,并向上逐层缩短的梁,与各层瓜柱组成梁架。
梁架中最下面的一根梁最长,叫做“大柁”;“大柁”上面的一根梁叫“二柁”;再上面一根梁叫“三柁”。
在清代,各柁按本身所承檩(或桁)的总数来称呼,分别叫做“几架梁”。
如所承共有七檩,则称“七架梁”,其上一层称“五架梁”,再上一层为“三架梁”。
这是因为从自大柁始,每向上升一架,则梁的两端各收进一个步架。
+宋代的梁称为“栿”,以每根栿本身所承椽子的总数来命名。
因为一步架为一椽,所以,清之七架梁,宋称六椽栿;清之五架梁,宋称四椽栿;清之三架梁宋称平梁。
2、三架梁及角背和脊瓜柱三架梁两端搁置在五架梁五架梁上面的瓜柱上,三架梁上正中立脊瓜柱,支撑脊檩。
所谓瓜柱指在抬梁式构架中立在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支起,并使之达到所需要的高度的构件。
若其本身之高大于本身之柱径长,称为“瓜柱”;反之,小于本身之径或长宽者,称为“柁墩”。
瓜柱按其所处位置不同,又有金瓜柱、脊瓜柱,交金瓜柱等名称。
角背是保持瓜柱稳定的辅助构件。
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柱径2倍时,均需要安设角背,而脊瓜柱必须安设角背。
3、四架梁与六架梁四架梁、六架梁系用于卷棚顶(也叫“元宝脊”)上。
卷棚顶没有正脊,脊部做成圆弧形,下用月梁支撑,月梁两端各设一根脊瓜柱,承受月梁传下的荷载。
4、桃间梁在带有斗拱的大式建筑中,位于檐柱和金柱之间,将檐柱与金柱拉结起来,并将端部挑出于檐柱之外,刻做成桃形的梁叫做“桃间梁”。
5、抱头梁抱头梁用在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中,它的位置与大式建筑中的桃间梁相同,也是位于檐柱和金柱之间,梁头放在檐柱上,梁尾托在金柱(或老檐柱)上。
二、梁头形式在汉代明器中显示的梁头为垂直截割,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使用的是批竹梁头,宋元建筑中常用蚂蚱头,明、清建筑中则多用卷云或桃尖。
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
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
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
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
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
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
如:
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
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
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
(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
(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
)桁、檩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
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一)、正心桁:
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
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
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
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
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
(一)、梢檩:
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二)、扶脊木:
叠置于脊桁上的构件,断面为六边形。
其两侧与脑椽相交,所以需剃凿出椽窝。
它的作用是栽置脊桩,扶持正脊,安插脑椽。
(三)、垫板:
每种桁檩下面均设有相对应的枋,作为瓜柱之间的连接件,其上皮与瓜柱上皮平。
桁檩与枋中间为相应的垫板。
(四)、生头木:
在房屋转角处的正心桁(或檐檩)背上需另加一个三角形的构件,叫“生头木”(也叫“枕头木”)使檐口线由正身向屋角逐渐起翘。
(五)、替木和攀间:
唐代用“替木”托木专。
宋代撩檐木专下或用替木,或用通常的撩檐枋,而平木专和脊木专下使用“攀间”相托。
攀间使由素枋结合替木和斗拱组成的各梁架间的重要连接件,是相邻两榀梁架上的蜀柱间起联系拉结作用的横木。
由两材攀间、单材攀间。
捧节令拱、实拍攀间等组合形式。
这类构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金枋、脊枋。
檩下只用垫板和枋,合称”一檩三件“。
不再用替木、攀间。
椽椽是按垂直与桁檩的方向,置放与桁檩之上,用于承受望板(屋面板)和瓦的构件。
一、椽的分类
(一)、脑椽:
最顶上一排屋脊处的椽子叫“脑椽”。
(二)、罗锅椽:
又叫“蝼蝈椽”“顶椽”。
它是卷棚式屋顶位于两根顶金桁(即脊檩)之间的椽子。
(三)、花架椽:
位于金步上的椽子。
花架椽按位置不同有上中下之分。
(四)、檐椽:
一端位于金桁上(或重檐建筑的承椽枋上),另一端伸出在檐桁之外的椽子叫“檐椽“。
伸出檐桁之外的部分叫“出檐”。
(五)、飞椽(也叫“飞子”):
附着与檐椽之上向外挑出的椽子。
飞椽后尾呈楔形,钉附在檐椽之上。
椽子一般为圆形断面,而飞椽用矩形断面。
(六)、板椽(又称“连瓣椽”):
用于圆形椽尖顶檐步架以上部位。
因圆形椽尖式建筑檐步以上部位越来越小,已不能使用单根椽子,故将各间椽子合并为几块梯形或三角形板块,以板代椽。
二、附件
(一)、大连檐:
钉附在飞椽椽头上的横木,断面呈直角梯形,长随通面阔,高同椽径。
它的作用在于把檐口处的飞椽连在一起,以保证飞椽的相对位置固定。
(二)、小连檐:
钉附在檐椽椽头上的横木,断面也是直角梯形,长随面阔,厚为板厚的1.5倍,宽同椽径。
作用为将檐椽固定在檐口的相对位置上,避免其游移。
(三)、闸挡板:
用以堵塞飞椽之间空挡的闸板。
其厚同望板,高同飞椽高,宽为飞椽空挡净宽加两侧入槽尺寸。
闸挡板与小连檐配合使用。
如安装里口木则不再用小连檐和闸挡板。
(四)、里口木:
刻以看作是小连檐和闸挡板的结合体。
其长同通面阔。
高为小连檐厚加飞椽高,宽同椽径。
里口木需按飞椽位置凿出凹口,飞椽即从凹口内穿出。
里口木用材较费,加工麻烦,且笨重,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采用。
(五)、椽碗:
封堵檐椽间空挡的挡板。
椽碗侧立钉在檐檩中线内侧,其外皮与檩中线齐,檐椽即从碗洞内穿过。
碗椽系在檐柱间安设装修,以檐柱为界划分室内外时才采用。
若在金柱上安设装修,以金柱为界划分室内外时,则不设椽碗这一构件。
椽碗可以封堵檐椽间空挡,分隔室内外空间,防止鸟雀钻如室内,也有防寒保温的作用。
(六)、椽中板:
当在金柱间设装修,划分室内外时,需在金檩上安设椽中板。
其作用与椽碗相同。
它位于檩中线外侧,里皮与檩中线齐。
并夹设在檐椽与花架椽之间,故名“椽中“。
其长随通面阔,厚同望板,宽1.5椽径或按实际定。
(七)瓦口:
承托底瓦和盖瓦的构件,钉附在大连檐上。
七总长按通面阔。
明间正中应以底瓦座中。
瓦口高为椽径的1/2,厚为高的1/2。
其他构件一、蜀柱与叉手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的名称,又叫侏儒柱。
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柱,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拱、矮木和驼峰。
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攀间,柱角处装木沓。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木专。
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
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木专,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
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二、驼峰驼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间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
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
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
半驼峰比较少见。
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上使用了半驼峰。
三、托脚托脚是支撑平木专的构件。
唐至元代使用较多,明清时期已极少用。
四、替木替木设置于栌斗或令拱斗口上(也有直接设在柱头上的),与枋平行,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即增加了构件连接的强度,又可缩短构件跨据。
最早在汉代已出现这种构件。
宋代,檐下替木通常连续,实际成了撩檐枋。
明清官式建筑中已不使用。
五、平座与滴珠板平座是指楼阁式建筑上由楼层向室外挑出的平台或走道部分。
它主要由平台,栏杆和斗拱组成。
滴珠板又叫燕翅板。
滴珠板是清代的叫法,指的是平座外沿的挂落板,由一些竖向木板拼接而成。
其高度同平坐斗拱高,厚度为沿边木厚度(2斗口)的1/3。
滴珠板下端常做成如意头形状,如意头宽为板高的1/2,或按总面阔划定。
翼脚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屋角的转角部位向上翘起,使两个方向的檐部在立面上形成优美、轻灵、流畅的曲线,宛似鸟翼,故称为“翼脚”。
从平面上看,在两个方向各形成一条向45度(在矩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 中国古 建筑构造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