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 1.docx
- 文档编号:23693439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0.89KB
《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 1.docx
《《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 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1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
(1)
总目录
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1.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12.β-酮硫解酶缺乏症13.生物素酶缺乏症14.心脏离子通道病15.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6.Castleman病17.腓骨肌萎缩症18.瓜氨酸血症19.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20.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21.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22.先天性肌强直23.先天性脊柱侧凸24.冠状动脉扩张25.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6.Erdheim-Chester病27.法布里病28.家族性地中海热29.范科尼贫血30.半乳糖血症
31.戈谢病3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33.Gitelman综合征34.戊二酸血症型35.糖原累积病(型、型)36.血友病37.肝豆状核变性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39.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0.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41.遗传性低镁血症42.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4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4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7.亨廷顿病48.HHH综合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49.高苯丙氨酸血症50.低磷酸酯酶症51.低血磷性佝偻病52.特发性心肌病53.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4.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5.特发性肺纤维化56.IgG4相关性疾病57.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58.异戊酸血症59.卡尔曼综合征6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61.莱伦综合征62.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63.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64.淋巴管肌瘤病65.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66.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67.枫糖尿症68.马方综合征69.McCune-Albright综合征70.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71.甲基丙二酸血症72.线粒体脑肌病73.黏多糖贮积症74.多灶性运动神经病75.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76.多发性硬化77.多系统萎缩78.强直性肌营养不良79.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80.新生儿糖尿病81.视神经脊髓炎82.尼曼匹克病83.非综合征型耳聋84.努南综合征85.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86.成骨不全症87.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型)8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89.波伊茨-耶格综合征90.苯丙酮尿症
91.POEMS综合征92.卟啉病93.普拉德-威利综合征94.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95.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96.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9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98.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9.丙酸血症100.肺泡蛋白沉积症101.囊性纤维化102.视网膜色素变性103.视网膜母细胞瘤104.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105.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106.镰刀型细胞贫血病107.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Silver-Russellsyndrome108.谷固醇血症109.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110.脊髓性肌萎缩症111.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12.系统性硬化症113.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114.结节性硬化症115.酪氨酸血症116.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7.威廉姆斯综合征118.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119.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20.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21.X连锁淋巴增生症
资料
(1)
资料
(1)目录
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1.【21-羟化酶缺乏症】
概述
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编码21-羟化酶的CYP21A2基因缺陷导致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障碍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经典型患者可发生肾上腺危象,导致生命危险;高雄激素血症使女性男性化,导致骨龄加速进展、矮身材以及青春发育异常,并影响生育能力。
病因和流行病学
21-OHD由位于染色体6p21.3区域内的CYP21A2基因突变引起。
国内外的多数研究提示新生儿筛查发病率为1/20000~1/10000。
临床表现
21-OHD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失盐和高雄激素血症两大类。
新生儿起病的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表现,如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喂养困难、腹泻、慢性脱水、皮肤色素沉着和生长迟缓等。
肾上腺危象常是21OHDSW型在新生儿期的首发表现,表现为严重低血钠、高血钾、低血容量性休克,可伴有低血糖,由应激诱发。
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导致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严重的高钾血症则可引起致命的心律失常。
高雄激素血症在不同年龄表现不一。
其他表现包括皮肤和黏膜色素增深,以乳晕和外阴为显,部分患儿可无此改变。
NCCAH儿童期和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临床呈不同程度的高雄激素血症表现,也有仅表现为生长加速和骨龄快速进展。
辅助检查
1.血清17-OHP17-OHP升高是21-OHD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和主要治疗监测指标。
2.基础血清皮质醇和ACTH经典型患者血清皮质醇降低伴ACTH升高。
3.雄激素各雄激素测定值需按照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期建立的正常参照值判断。
4.血浆肾素浓度或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肾素在21-OHDSW型升高,但诊断特异性不高。
5.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用于除外46,XY性发育异常疾病。
6.影像学肾上腺的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肾上腺肿瘤或其他肾上腺(发育不良)病变鉴别。
女性应完善子宫、双附件B超,2岁开始需检查骨龄。
7.基因诊断21-OHD的基因诊断无论对生化诊断明确或者不明确的鉴别诊断都十分重要,并且能诊断杂合子携带者,对遗传咨询也非常重要。
诊断
21-OHD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包括17-OHP在内的各相关激素浓度来加以判断,基因检测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目前国内较多地区已开展21-OHD的新生儿筛查,对于足跟血筛查17-OHP阳性者,需按照筛查共识操作。
NCCAH患者血清皮质醇正常或在正常下限。
ACTH正常或临界高值。
用17OHP基础值诊断具不确定性,基因检测极其重要。
鉴别诊断
常见的需要与21-OHD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
1.11β-羟化酶缺陷(CYP11B1基因突变)
2.17α-羟化酶缺陷症(CYP17A1基因突变)
3.先天性遗传性肾上腺发育不良
4.肾上腺皮质肿瘤
5.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
1.治疗目标按照21-OHD不同类型制定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包括替代生理需要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合理抑制高雄激素血症,尽可能恢复正常生长发育的轨迹,达到理想的终身高,改善远期生殖健康。
2.糖皮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是基础用药,需要终生的替代治疗。
3.盐皮质激素治疗需要在防止失盐危象同时,关注盐激素敏感性的年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发生医源性高血压。
4.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于性早熟严重,骨龄超前明显,预测成年身高损失较多者,可考虑生长激素治疗。
并发症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替代不足的症状,如纳差、乏力、头晕等,近期有无应激及肾上腺危象的发生,还需要询问有无替代过多的症状,如贪食、体重增加、无力等。
监测血压、电解质、血糖、ACTH、17-OHP、睾酮、雄烯二酮、肾素浓度或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LH、FSH等评价原发病控制情况,调整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剂量。
此外,还需要关注糖脂代谢、骨密度等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
2.【白化病】
概述
白化病又称眼皮肤白化病(OCA)、泛发性白化病、白斑病、先天性色素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
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的部分或完全的色素缺失。
本病有遗传异质性,与黑素形成及转运相关的多种基因均可导致疾病表型的发生。
病因和流行病学
中国人群发病率约为1:
18000。
临床表现
分为泛发性白化病和局限性白化病两种。
泛发性白化病又分为7型。
患者出生即有临床表现,因全身皮肤色素缺乏,皮肤毛细血管显露,皮肤薄而柔软,呈白色及红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
患者对紫外线高度敏感,常出现日光性皮炎、光化性唇炎、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疾病。
毛发呈纯白、银白、黄色、金色或茶色。
眼睫毛及眉毛呈白色或淡黄色。
视网膜、虹膜颜色减退,瞳孔颜色减退。
白天畏光明显,夜视正常,同时还可以伴有其他视觉改变,如视野敏锐度下降、视网膜中央凹发育不良、视交叉处神经路径改变、眼球震颤。
OCA1A是经典型的酪氨酸酶阴性的OCA。
辅助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可见表皮黑素减少,但黑素细胞数目正常。
可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检查并记录矫正视力、视功能、眼底。
红外视频眼震仪(VNG)可以对眼球震颤的振幅、震频、震强及波形进行较为精确地量化检测,并进行波形分析。
诊断
1.根据泛发性皮肤及毛发色素脱失,眼部色素脱失加上眼震颤的临床表现,易于诊断。
但因为存在不同类型之间的临床表型重叠,故基因诊断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2.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产前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胎儿头皮或皮肤毛囊活检电镜诊断:
(2)通过胎儿镜直接观察诊断:
(3)产前基因诊断:
鉴别诊断
白化病主要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白癜风
2.脱色性色素失禁
3.斑驳病
4.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5.Angelman综合征
6.Hermansky-Pudlak综合征
7.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治疗
白化病通常不影响寿命,发育、智力水平、生育能力均正常,但光敏感会限制患者户外活动。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白化病患者皮肤不会被晒黑,但很容易被晒伤,需要应用衣物遮蔽及外涂防晒霜,防止因为日光照射而产生病变。
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出门时应撑伞或戴黑色墨镜,以保护眼睛,减轻畏光。
皮肤涂防晒霜,以防止皮肤过早光老化。
视力及视野改变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纠正。
眼球震颤可以通过接触镜或通过外科手术矫正,头部一些特殊的体位可以减轻眼震颤。
斜视可以通过遮盖健侧眼睛进行纠正。
同时需定期进行全身皮肤检查,警惕皮肤肿瘤的发生。
3.【奥尔波特综合征】
概述
奥尔波特综合征(本文后称Alpor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胶原病,为编码型胶原蛋白α-3链、α-4链和α-5链的基因COL4An(n=3、4、5)突变导致的基底膜病变。
最常累及肾脏,其次累及眼和耳。
由于上述突变导致器官胶原结构异常,进而表现为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包括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常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眼部异常。
病因和流行病学
由于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发病率尚不清楚。
Alport综合征病理机制的分子基础是编码型胶原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其α-3链、α-4链或α-5链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肾小球、眼及内耳基底膜的型胶原结构和功能损害而致病。
临床表现
Alport综合征可于儿童期早期起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肾脏、眼部改变及听力受损。
肾脏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其中血尿常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可在运动后或发热时出现肉眼血尿,更常见于青少年型。
听力改变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随病程逐渐加重,但需注意进展为ESRD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患者不一定会出现明显听力下降,因此不能将听力下降视为Alport综合征固有特征,否则容易造成漏诊。
眼部异常表现为近视、青年环和白内障,但缺乏特异性。
三种具有诊断意义的眼部改变包括:
前圆锥形晶状体、后多形性角膜萎缩和视网膜斑(视网膜中心凹区域周围的白色或黄色颗粒)。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电测听早期表现为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3.眼科检查
4.组织病理改变
5.基因检查
诊断
Alport综合征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家系分析及基因诊断。
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有家族史,同时存在高频范围听力下降、前圆锥形晶状体、或后多形性角膜萎缩、或视网膜斑;病理检查发现肾脏GBM出现广泛的增厚、变薄以及致密层纵裂分层的特征性改变,肾脏或皮肤组织型胶原免疫染色发现型胶原α-3链、α-4链和(或)α-5链缺失或异常分布,则高度提示本病,确诊需要检测COL4A3、COL4A4或COL4A5基因缺陷。
鉴别诊断
1.需要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IgA肾病和薄基底膜肾病鉴别。
2.如同时存在肾炎、感音性耳聋病史及家族史者,还需与Epstein综合征/Fechtner综合征进行鉴别。
3.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同时造成听力下降及肾功能异常,需仔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帮助鉴别。
治疗
Alport综合征暂无根治疗法。
目前治疗以支持和肾脏替代治疗为主。
1.非特异性药物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可以通过抑制RAAS活化、调整球管反馈,降低肾小球高滤过而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和疾病进展。
2.肾脏替代治疗
3.耳鼻喉科处理
4.眼科处理
5.患者管理
6.遗传咨询患者及基因携带者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4.【肌萎缩侧索硬化】
概述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局限性分型包括进行性球麻痹(PBP),连枷臂、腿,进行性肌萎缩(PMA),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ALS以进行性发展的骨骼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般中老年发病,生存期通常3~5年。
病因和流行病学
大约90%的AL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中国ALS的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发病率约0.6/10万人,患病率约3.1/10万人。
临床表现
ALS是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球部、四肢、胸腹部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
而眼球运动神经和括约肌功能一般并不受累,但在有些患者晚期也可能会被累及。
20%~50%的患者可以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5%~15%的患者甚至会发展为额颞叶痴呆。
发病后平均3~5年因呼吸衰竭死亡,但5%~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
辅助检查
通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在脑干、颈、胸、腰骶4个区域中寻找上、下运动神经元共同受累的证据,是诊断ALS的基础。
查体发现在同一区域,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体征是诊断ALS的要点。
1.神经电生理检查当临床考虑为ALS时,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确认临床受累区域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并发现在临床未受累区域也存在的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同时协助排除其他疾病。
2.神经影像学检查
3.基因检测
诊断
ALS的早期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的生物学确诊指标。
详细的病史、细致的查体和规范的肌电图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影像学等其他辅助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鉴别诊断
在ALS的诊断过程中,根据症状和体征的不同,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常见的有颈椎病、腰椎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平山病、成人脊髓性肌萎缩、肯尼迪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治疗
尽管ALS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
治疗上除了延缓病情发展和对症治疗的药物外,还包括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等。
1.药物治疗
(1)利鲁唑:
化学名为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
该药是目前唯一证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用法为50mg,每日2次口服。
(2)其他药物:
依达拉奉在部分国家被批准可以用于早期ALS患者的治疗,众多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临床试验也仍在进行。
临床上也常使用多种维生素治疗。
2.营养管理
3.呼吸支持当ALS患者出现呼吸肌无力时,需要尽早考虑治疗的方法,与患者和家属就无创通气、有创通气以及后期的处理达成共识。
在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前,建议定期检查肺功能。
4.综合治疗ALS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多科协作,涉及神经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理科、康复科、营养科等,护理人员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天使综合征】
概述
Angelman氏症候群(天使综合征)(AS)是一种由于母源15q11-13染色体区域的UBE3A基因表达异常或功能缺陷引发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或智力低下,语言、运动或平衡发育障碍,快乐行为(如频繁发笑、微笑或兴奋),小头畸形,癫痫等。
病因和流行病学
母源UBE3A基因的表达或功能缺陷导致AS。
AS在我国多为散发报道,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表现
患者在新生儿期常无异常表现。
首发症状是6月龄左右出现发育迟滞表现,但典型临床表现多在1岁后出现,临床确定诊断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按照临床表现出现频率不同分为:
均出现的表现(100%患者)、经常性表现(80%以上患者)、相关性表现(20%~80%患者)3类。
1.均出现的表现正常孕产史和出生头围;无出生缺陷和生化指标异常;颅脑MRI/CT除轻微皮质萎缩、髓鞘发育不良外,多无结构异常;运动里程碑落后而无倒退;6~12个月出现严重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显示为无或极少量词汇,重复性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强于表达性语言能力;运动或平衡障碍常表现为共济失调以及四肢震颤;异常的行为特征表现为频繁大笑或微笑、明显的兴奋动作或快乐举止、常伴拍手或多动。
2.经常性表现头围增长落后,随访至2岁仍表现为小头畸形;3岁前常出现癫痫;异常脑电图:
特征性高波幅棘-慢波。
3.相关性表现枕部扁平;喜吐舌;吸吮或吞咽障碍;婴儿期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巨大下颌;牙间隙宽;频繁流涎;过度咀嚼动作;斜视;皮肤色素减退,与家人相比头发和眼睛颜色浅(仅见于缺失型);下肢腱反射亢进;上举或弯曲上肢,尤其是行走时;步基宽;对热敏感性高;异常睡眠-觉醒周期、睡眠少;迷恋水、纸、塑料;进食相关行为异常;肥胖(多见于年长、非缺失型患者)脊柱侧凸;便秘。
辅助检查
1.遗传学检查遗传学检查为该病确诊手段。
具体包括DNA甲基化分析。
2.脑电图AS具有相对特征性的EEG异常,常能在临床症状明显前及基因诊断前提示本病,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
诊断
符合AS临床诊断标准共识和(或)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母源UBE3A等位基因存在表达或功能缺陷时,即可给予诊断。
AS临床诊断共识标准包括均出现表现(几乎全部患者均出现的表现)、经常性表现(超过80%患者出现的表现)以及相关性表现(少于80%患者出现的表现)。
均出现的表现包括发育迟滞、语言障碍、运动或平衡障碍,通常是步态障碍和(或)肢体颤动、行为独特包括频繁大笑/微笑;明显的快乐举止、易兴奋性,往往伴有手颤和运动过度行为等。
经常性表现包括头围发育延迟、癫痫发作以及特征性异常脑电图(高波幅棘-慢波等)。
相关性表现包括平枕/枕骨凹陷、下颌突出、宽嘴、齿缝稀疏、频繁流口水、过多的嘴部动作、肤色及发色浅淡、运动时屈曲手臂、睡眠障碍等。
鉴别诊断
目前认为,AS需要与如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Mowat-Wilson综合征
2.Pitt-Hopkins综合征
3.Christianson综合征
4.Rett综合征
治疗
该病迄今尚无特效治疗。
主要工作在于诊断后健康管理。
目前主要是针对临床表现进行积极地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助于提高AS患儿的生活质量。
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需要采用特殊奶嘴和其他方法管理患儿吮吸能力弱或不协调的情况;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目前暂无推荐药物;对于出现社会破坏性或自我伤害等不良行为的患儿,建议采用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应在适当的时候尽早使用辅助沟通工具,如图片卡或交流板,以改善患儿言语障碍的情况;利用胸腰椎夹克和(或)手术干预来治疗脊柱侧凸症状。
有一些基因治疗正在积极开展中。
6.【精氨酸酶缺乏症】
概述
精氨酸酶缺乏症是由于精氨酸酶1(AI)缺陷而引起的尿素循环代谢障碍性疾病。
以高精氨酸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病因和流行病学
编码精氨酸酶1的ARG1基因突变是导致精氨酸酶缺乏症的病因。
精氨酸酶缺乏症在美国的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00~1/300000。
日本的发病率约为1/350000。
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表现
精氨酸酶缺乏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认知能力的退化、身材矮小。
它与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不同,高氨血症较为少见或表现往往比较轻微,新生儿期发病的病例少见报道。
婴儿很少出现严重的高氨血症或高氨血症昏迷,但也会因高蛋白饮食或感染或禁食等应激状态导致严重的高氨血症,从而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拒绝进食、呼吸困难、运动障碍、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
幼儿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动作笨拙、易跌倒等症状。
如未经及时诊断和治疗,症状则进行性加重,出现痉挛性瘫痪、昏迷、惊厥、精神和生长发育迟滞等症状。
超过一半的患儿有癫痫发作,可不伴有高氨血症。
大部分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但也可表现为单纯局灶性癫痫、复杂局灶性癫痫、全身性强直、失神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
该病神经系统外的表现罕见,主要影响肝脏。
肝脏损伤可表现为轻度的肝细胞损伤,甚至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肝衰竭。
肝内胆汁淤积导致新生儿期黄疸、肝大、肝纤维化。
脊柱的畸形,比如侧弯和前弯,可能与肌肉的痉挛状态有关。
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2.血氨基酸筛查
3.尿液有机酸筛查
4.脑脊液氨基酸检测精氨酸水平升高。
5.酶活性检测
6.基因检测
7.脑电图检查
8.头颅MRI
9.肝脏组织病理学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如身材矮小、四肢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认知功能落后或高氨血症表现(呕吐、嗜睡),可怀疑本病。
血氨是检测精氨酸酶缺乏症等尿素循环障碍的关键线索。
精氨酸升高,其中精氨酸水平高于正常3倍以上可提示本病。
精氨酸与鸟氨酸比值可作为诊断精氨酸缺乏症的重要依据,比值大于0.8,提示精氨酸酶缺乏症。
精氨酸酶活性测定是诊断精氨酸酶缺乏症的重要依据。
而红细胞精氨酸酶测试和ARG1基因分子检测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可引起高氨血症的其他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痉挛性脑瘫、瑞氏综合征。
治疗
精氨酸血症是尿素循环中治疗效果较差的一种类型,和其他引起高氨血症的尿素代谢障碍疾病一样,降低血氨浓度,避免精氨酸摄入是治疗的关键。
主要措施包括:
1.饮食疗法
2.高氨血症
3.增加氨的旁路代谢
4.对症治疗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抽搐,物理治疗帮助肢体功能恢复。
5.其他肝移植、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等尚处在研究阶段。
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
概述
窒息性胸腔失养症,又称热纳综合征(JS),是一种罕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罕见病诊疗指南版 罕见病诊疗指南版要点 罕见 诊疗 指南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