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 第十一十二单元.docx
- 文档编号:23690789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93KB
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 第十一十二单元.docx
《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 第十一十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 第十一十二单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第十一十二单元
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五) (第十一、十二单元)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9·山师大附中模拟)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
晋国韩献子说:
“国饶,则民骄佚”(《左传·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
这表明当时( )
A.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
B.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
C.重义轻利是主流思想
D.社会经济对道德有制约作用
D [“国饶,则民骄佚”大意是说国家富饶了,则百姓容易骄纵放肆,“民生厚而德正”大意是说民生富庶则会品德端正,再加上“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可见这些思想家都看到了经济发展对道德的制约作用,故D项正确。
]
2.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
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
A.实行察举制 B.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
D [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从汉文帝开始的,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和等第,故A项错误;独尊儒术目的在于推崇经过其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不是“养士”,故B项错误;“推恩令”是主父偃建议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措施,故C项错误;太学是董仲舒为了培养统治人才而建议汉武帝兴办的,故D项正确。
]
3.(2018·新余一中四模)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A [从“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儒学逐渐回归先秦孔孟学说,故A项正确;B项是在汉代,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
4.(2018·钦州三模)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B [程朱理学是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错误。
]
5.有学者指出,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这说明程朱理学( )
A.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
B.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
C.破除了宗教的精神束缚
D.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
A [根据材料“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可以得出程朱理学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故A项正确。
]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
”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C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顾炎武认为应当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才能“教化可行风俗可善”,可见他是强调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A、B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只是说明了目的,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
]
7.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在《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中指出:
《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C [根据材料可知,比奥认为《诗经》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即《诗经》具有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C项正确。
]
8.(2019·重庆调研)宋书版刻风格多样,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江西刻本则欧、柳兼具。
清末民初,西泠印社仿刻宋版字体、拼版印刷,是为“仿宋体”的由来。
据此可知( )
A.宋代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B.宋代书法崇尚唐楷法度
C.宋体是书法和雕版技术的产物
D.仿宋体具有多种字体字形
C [“宋书版刻”说明使用雕版,故A项错误;宋代书法“尚意”,故B项错误;使用雕版且用“欧体、颜体或者兼用”,故C项正确;仿宋体即是一种字体,故D项错误。
]
9.《墨梅图》(下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D [该画是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故A项错误;该画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B项错误;从绘画和题诗中无法看出中西间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画中梅花自如绽放,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画家清净自立的道德修养,深受理学影响,故D项正确。
]
10.“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歌曲《说唱脸谱》反映了( )
A.人物画的多样技法B.京剧分为四大行当
C.戏曲贴近民众生活D.脸谱程式化的特点
D [根据材料中“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一张张脸谱美佳佳”等信息表明脸谱具有多样化和程式化的特点,D项正确;A项与戏曲脸谱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而是强调京剧脸谱程式化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戏曲贴近民众生活,排除C项。
]
11.(2018·哈尔滨三中模拟)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面前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智者能言善辩
A [智者高尔吉亚能够说服“议事会”“顾问委员会”“审判官法庭”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
]
12.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B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知识是美德之本,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知德合一”学说是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的反思,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格拉底反对希腊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
13.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认为:
在上帝的创造物中,人占据最高地位,因而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
这说明他( )
A.具有反宗教的理性精神B.注重人的哲学化研究
C.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先河D.意欲使人摆脱神学束缚
D [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与材料中“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相符,故D项正确。
]
14.(2019·皖中名校联盟)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
上述变化表明( )
A.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宗教改革打击天主教会
C.古典作品受到高度重视
D.印刷引入促进文化繁荣
A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因素,14-16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出现了题干中所叙述的现象,故A项正确。
]
15.(2019·泸州诊断)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如下表)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米开朗琪罗
《哀悼基督》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但丁
《神曲》
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
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
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
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
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
C [从表中可知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封建实力比较强大,故C项正确。
]
16.《圣经·新约》中称:
“心里相信,就可称义。
”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
这种“曲解”( )
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C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加重了天主教会的危机,使民众的传统信仰发生危机,故A、B、D三项错误。
]
17.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
这一现象( )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
D [根据材料“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强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并不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德意志统一完成于1871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故D项正确。
]
18.17至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
自然神论的提出( )
A.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 B.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
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
D [“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表明自然神论者的主张实则彰显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帝不再是高高在上和不可知的,这必然有利于人文精神与理性意识的发展,故D项正确。
]
19.(2019·天津质检)汪太贤在《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中说:
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是在“人的发现”过程中“孵化”出了自己的法治。
这段话意在强调( )
A.“人的发现”的作用
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D.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
A [从材料中西方社会人文精神和法治出现的过程,可知都突出了“人的发现”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的发现对于西方社会的影响,没有涉及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B项错误;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没有体现“西方社会是在‘人的发现’时候塑造了它的人文精神”,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的发现”对人文精神和法治的影响,没有涉及人文和法治的相互影响,故D项错误。
]
20.自从卢梭发表小说《爱弥儿》之后,法国年轻人模仿小说中的情节,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
路易王太子也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教育他的儿子,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
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
A.卢梭的启蒙学说得到普遍认同
B.雇佣劳动制度已遍及法国城乡
C.理性主义是法国社会普遍共识
D.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观念变化
D [根据材料中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学一门手工匠人的工艺”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
东迁依靠晋、郑两国。
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
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
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
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周围成熟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
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
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
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
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
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
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
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
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
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7分)
[解析] 第
(1)问中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力;根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
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主阶级兴起,生产力发展较快,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凸显。
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
第
(2)问中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
根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二“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
根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根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得出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
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
[答案]
(1)原因:
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凸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
(4分)
影响:
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主张:
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
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3分)
评价:
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
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
(言之有理即可)(4分)
22.(15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
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
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
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
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7分)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6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2分)
[解析] 第
(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按才干选拔”“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汉字……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古代选官制度的知识,列举不论出身或机遇,按才干选拔官员的制度即可。
第
(2)问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作答;第二小问原因要联系魏晋以来儒学的危机以及宋明理学家复兴儒学等知识作答。
第(3)问在总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儒学发展演变的特点从尊重传统、与时俱进等角度作答。
[答案]
(1)因素:
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
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7分)
(2)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
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6分)
(3)特质:
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2分)
2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
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
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
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
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
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
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
[解析] 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等信息从理学体系建立、合理性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从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来分析归纳即可。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和材料二“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得出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根据材料一“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和材料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
第二小问,可以从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内涵:
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合理性等。
(3分)
影响:
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奠定了明清政治走向专制和封闭的理论基础;传到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等学派。
(4分)
(2)差异:
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等。
(3分)原因:
中国:
君主专制、人治,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占主导;西方: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并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5分)
24.(2018·皖南八校三模)(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
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
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 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抑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这两个角度进行切入即可。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
(3分)
论证:
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
在经济领域,15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等级考阶段仿真模拟卷5 第十一十二单元 高考 历史 一轮 等级 阶段 仿真 模拟 第十一 十二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