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总说明完整.docx
- 文档编号:23690676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62
- 大小:123.18KB
道路总说明完整.docx
《道路总说明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总说明完整.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总说明完整
目录
图表名称
图号(编号)
页数
总页次
序号
图表名称
图号(编号)
页数
总页次
封面
1
0
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横断面图
9-1
1
103
目录
1
0
沥青路面排水设计图
10-1
1
104
第一篇中英文摘要
1
1
水泥路面排水设计图
11-1
1
105
第二篇总说明书
4
5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图
12-1
1
106
第三篇路线及其说明书
4
9
水泥沥青路面接缝构造图
13-1
1
107
路线平面图
1-4
4
13
第六篇桥涵及其说明书
2
109
路线纵断面图
2-4
4
17
箱涵一般构造图
14-2
2
111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1
18
圆管涵一般构造图
15-3
3
114
纵坡及竖曲线表
1
19
第七篇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
1
115
逐桩坐标表
2
21
概算说明
1
116
第四篇路基及排水
1
22
总概算表
3
119
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
1
23
第八篇总结致谢
1
120
路基设计表
5
28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3-3
3
31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31
31
62
路基排水构造图
5-5
5
68
路基超高加宽表
6
74
超高方式图
6-1
1
75
路基土石方数量调配表
5
80
边坡防护图
7-4
4
84
第五篇路面及排水
1
85
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16
101
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横断面图
8-1
1
102
[摘要]本设计是山岭重丘地区一级公路方案设计,根据给定的交通量确定道路的等级。
第一,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主要控制点进行选线工作。
第二,初步拟订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比选,确定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定线工作,然后进行设计工作,其中包括:
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绘制一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图,最后进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路面设计(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最后根据路面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路表排水设计和路面内部排水设计。
第三,进行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关键词]初步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及路面设计;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Abstract]Thedesignishighmountainsheavyareafirst-classhighwaydesign,accordingtothetrafficvolumewilldeterminethelevelroad.First,accordingtotheterrainandgeologicalconditionsandmajorcontrolpointsinthealignmentwork.Second,theinitialdevelopmentofthetwoOftheprogrammeandthenproceedtoplanselection,setabestsolutiontothealignmentwork.Third,thedesignwork,including:
graphicdesign,ProfileDesign,roadbeddesign(thestandardcross-sectionsidentifiedroadbed,renderingthegeneralembankment,Cutting,half-filledhalf-dugroadbeddesign,afinalcalculationofthenumberofpassers-byRockanddeployment),theroadbedanddrainagedesignandroaddesign(rigidandflexiblepavementsurface),thefinaldesignofthestructureinaccordancewiththeroadconditionsRoaddrainagedesigntableinternaldrainageandroaddesign.Second,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andbudget.
[Keywords]preliminarydesign;graphicdesign;ProfileDesign;RoadbedandpavementDesig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andbudget
第二篇
总说明书
2.1、任务依据
2.1.1、任务依据
根据所给的参数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考虑到该路段处于山岭重丘地区,线性设计较为简单,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10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5%,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5%。
路基的宽度为26m,路面宽度16.5m,双向行车道4条,停车视距110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2.1.2、设计标准及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L018-97。
10、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1、桂岚《道路勘测设计》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12、张维权《道路勘测设计》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徐吉签陈学武《交通工程总论》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4、黄晓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5、刘正武《土木工程材料》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1.3主要技术指标
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车速
km/h
100
路基宽度
m
26
路面宽度
m
16.5
路拱坡度
%
2
路线长度
km
2.292898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个
0.872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800
直线最大长度
m
612.166
平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
%
43.637
最大纵坡
%
0.792
最短纵坡长
m
512.699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m
8300
竖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
%
16.475
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梁宽度
大、中桥
m
涵洞
m
4.5
小桥涵、路基
1/100
地震基本烈度
度
VI
2.2、设计主要过程
2.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
1、性质:
该工程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8标段)公路路线、路面及桥梁初步设计,属于山岭重丘地区,地质条件良好,为一级公路。
2、作用:
该工程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成都与重庆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2、总体设计的原则
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线形设计时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地使用了较高的技术指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同时根据具体的地形,做好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和路基、路面排水等综合设计。
桥梁和涵洞设计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原则选择涵洞,以满足安全排水,满足农田灌溉,综合利用的要求确定尺寸。
2.2.3、工程概况
2.2.3.1、路线的基本走向
路线起点设在A点,终点设在B点,路线布置分为两个方案,其中方案一为本人的推荐方案,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终点B点的桩号为K2+292.898,全长2292.898m。
2.2.3.2、占用土地情况
本拟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的为坡顶)以外3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2.2.3.3、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配合
本项目在测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妥善处理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的关系,并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从自然与社会组成的大环境着眼,综合考虑了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遵循既保障运输,又尽可能保护环境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4、方案比较:
公路在交通运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造价、工期、运营效果等,并直接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选线是综合考虑了多个可行的方案,在满足长远规划的前提下,综合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做方案比选时,要不断深入认识、调查研究,在任何时候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加深方案比较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水平。
从行车舒适上讲,纵坡坡度太大,变坡点太多,对行车不利;从技术经济上讲,大填大挖,过多的拆迁工程不仅增加投资费用,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方案一在线形上比较平缓、顺适、平直,工程量不大,方案二线形不如方案一顺适平直,建设费用大,高差大,综上所述从方案一比方案二优越,故本设计选用方案一为推荐方案。
2.2.5、设计标准
本初步设计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地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为依据,按标准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及相关图表示例进行编制。
2.2.6、平面图设计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考虑了路线平、纵、横的组合与协调,力争使平面线形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畅。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拆迁,少占耕地,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
全路段共设了平曲线2个,JD1偏角为右12º58’8”半径R1=1603m,JD2偏角为左24º11’7.2”半径R2=800;路线总长度为2292.898m。
2.2.7、纵断面设计
本路线纵断面设计考虑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水位,纵断面设计受地形、设计水位及周围城镇等条件的控制。
按照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填挖方尽量达到平衡,注意平、纵组合,进行放坡和定坡,然后设置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各要素。
本路段共设置竖向变坡点有2个,路线最大纵向坡度为0.792%,最小坡长为512.699m,均满足山岭重丘地区一级公路设计要求。
2.2.8、横断面设计
本路段路基为整体式路基,路基的总宽度为26m,其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m(硬路肩)+2x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x3.75m(行车道)+3m(硬路肩)+0.75(土路肩)。
该路段在曲线上设置了超高,不设置加宽,超高方式为绕道中分带边缘旋转。
2.2.9、路基防护、排水设计
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
由于本路段的填挖高度比较大,挖方边坡防护采用人字形骨架并植草防护,挖方一级边坡比为1:
0.75,二级边坡的第一级1:
0.5,第二级1:
0.75;填方边坡防护采用三维网及植草防护,填方一级边坡比为1:
1.5,二级边坡比为1:
1.75。
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1路基排水:
本路段没有设置平坡,纵坡均大于0.5%,路基纵向排水畅通。
填方路段两侧在防护道外均设置了底宽60cm的梯形排水沟,排水沟采用厚度为15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
挖方路段设置同样设置了上述尺寸的梯形边沟,并采用厚度为15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
2.2路面排水:
本路段的路面均采用双向排水,路面路拱横向坡度分别为行车道为2.0%;在设置超高路段均采用单向排水,其超高值为3%,排水畅通。
2.2.10、筑路材料
本路段所处地区为山岭重丘地区沿线,筑路材料种类比较多,储量较丰富。
1、石料:
沿线山岭,石质较好的石料丰富,就地取材,取用的石料均达到石质、矿石较好,石质坚硬,这样就可以满足路面,排水等工程石料的需要。
2、砂料:
由于本路线附近有河,可直接利用的河底的砂子。
3、粘土:
沿线粘土储量丰富,品质较好,是良好路基,路面的基层材料。
4、水泥:
均向建材水泥厂采购。
2.2.11、施工组织设计
本路段系一级公路,投资规模大,工程艰巨,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短,时间紧迫。
需严密组织,协调一致,精心施工,方能高速、优质、按期竣工。
为此提出以下施工方案。
2.2.11.1、路基施工:
1在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杂草、树木、淤泥等进行清除,碾压后再填筑路基。
2水塘路段施工时,先排干水或围堰清除淤泥,再填筑路基,浸水部分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3涵洞和路基土石方工程要同步开工,根据施工需要,先修好的路可以作为运输材料的道路。
4取土场取土时要注意水土保护工作,以防止水土侵害农田、村庄,运土时要避免沿线洒落,影响周围环境。
5填方路基完成后,路堤边坡应尽快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挖方路基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以方便施工,加强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6路基填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达不到要求的土杜绝用于填筑路基。
7挖填交接处的边沟出口应注意设沟引流,防止对路堤边坡坡脚的冲刷。
8路基施工时,应同时开挖道路两侧边沟、排水沟,以防止泥土侵入农田、村庄等,破坏生态环境。
9涵洞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疏通原有的河、沟、渠,以避免造成堵塞河危害。
10施工期间或施工结束后,对已被破坏的辅道、机耕路等要重新恢复,施工便道可根据当地群众的意见进行处理。
11施工期间需要保护好沿线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对已破坏的要重新埋设。
12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最后一遍的碾压沉降量。
13路基填方路段的自然方与实际土方的换算系数为1.09。
2.2.11.2、路基防护施工:
1路堤边坡:
路基边坡填筑成型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坡面。
2路堑边坡:
挖方路段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
对于深挖和多级阶梯边坡路段更应注意边坡施工的方法和安全,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3本标段路属于山岭重丘地区,土石方量大,结合地质情况,本标段路基土石方以机械工
为主。
挖方:
土方使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压实采用12-15t的光轮压路机。
2.3、新技术采用及计算机运用情况
本次设计在新技术采用方面,在设计阶段综合利用了AutoCAD2004,纬地、海地等先进的设计软件作为辅助。
2.4、其他说明事项
公路建设因开挖山体、土石方填挖等工程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
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可以把这种不利影响减小到较小的程度。
为保护生态平衡,避免和减少交通噪音、废气对环境污染等公害,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进行了周密地勘测,避免和减少了水土流失。
本路段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路线设计时尽量少占耕地,尽可能地远离较大的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等,以降低大气污染、噪音等对人群的影响。
2、路线设计与当地的规划相结合,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的规划相冲突。
3、沿线进行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
第三篇
路线及其说明书
路线设计说明书
3.1、筑路性质与作用
本路段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路线、路面初步设计,属于山岭重丘地区的高等级公路,此路线设计的远景年限为15年,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
该路主要用于沿线交通运输的方便,方便成都与重庆及沿线城镇人民的生活条件,对成都与重庆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次设计是在所给地形图比例尺为1:
2000,以及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9840辆/昼夜,设计一条高等级公路,有利于两个城市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
3.2、路线走向及工程慨况
3.3、本段是成都至重庆高等级公路线路及路面初步设计,本合同路线起始于A地,桩号为K0+000,全长为2292.898米,终点桩号为K2+292.898。
由于设计路线是封闭道路,故在路线中设计了人形通道,此位置设计了通道保证道路的通行。
3.3、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理
本区位于四川省,属于压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春温多雨,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气候对本路段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路基土方及构造物要不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
本路线属于山岭重丘地区,有陡坡、深沟,地形变化相对复杂,相对高差20多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对边坡陡的地段采用护面墙的措施,对薄弱的软土可采用换土的措施。
3.4、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本一级公路设计考虑和研究了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量做到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景观,并通
过一定辅助措施和方法给予一定的改善。
在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运用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线形的连续性、形态的优美性以及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尽量避免深挖高填影响环境,对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环境敏感区采取避让措施。
实在难于避让地段则尽可能以挖方形式通过或采取保护措施,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亦可美化环境。
路附近有村庄,尽量靠近村庄但不破坏房屋,便于人们的交通,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
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填方边坡采取了保护,补救的措施。
取土坑区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且采取植树、种草及必要的护坡措施。
对边坡和取土坑通过种草、植树等绿化措施使公路两旁得到进一步美化亦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3.5、纸上定线
公路因为其灵活性在交通运输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施工技术、造价、工期、运营效果等方面,并且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选线时,应尽可能多考虑几个可行的方案,在满足现实和长远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经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以以下原则来确定路线带:
①.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主观、客观条件相适应;
②.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③.注意和农业的配合;
④.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⑤.注重水文和地质问题;
⑥.综合考虑路和桥涵关系;
⑦.合理的方案平曲线短捷顺适
有利的线位:
纵断面平衡均衡
明确的走向:
横断面经济稳定
3.5.1.路线方案概况
本次设计选线以按地形来布线,在山岭重丘区,地形是影响线位的重要因素,以地形控制因素,以纵断面为主导,综合平面和横断面安排路线。
一条公路从起点到终点有多种走法,本次设计初拟定了两条路线。
方案I:
共有2个转点。
方案II:
共有2个转点。
3.5.2.方案的综合比选
从平面图可知,本路线是此路段地形中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根据混合交通折算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9840辆/昼夜,属于一级公路。
综合公路等级与工程量,方案I的优点明显。
方案Ⅰ的优点:
本路线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工程量小,路线比较顺畅,经济上优于方案II,技术经济指标合理。
方案Ⅱ的缺点:
工程量较大,而且填挖出现很大的不平衡,造价太高且穿过乡村。
从经济上,工程上,造价上,国防上选择了方案Ⅰ。
3.5.3、结论
本次设计采用方案Ⅰ作为设计方案。
方案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造价和运营服务效果,要有广阔的视野和经济头脑,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路线方案,在做方案比选时,要不断深入认识,要敢于否定自己已有的方案,在任何时候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加深方案比较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水平。
在路线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权衡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因本人经验和能力所限,所选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以提高设计水平。
3.6、设计依据
根据所给的参数,由规范查得此路段的设计车速为100km/h。
是山岭重丘地形的一级公路。
整个路段纵坡不得高于5%。
为排水的需要不得低于0.5%。
道路车道数为4道,路基宽度为26米,行车道宽16.5米,停车视距110米。
所有的设计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行。
本次路线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参照张雨化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邓学均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测量学》等参考书进行设计。
3.7、平面定线
3.7.1、定线任务: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并通过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3.7.2、定导向线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的布局阶段选定的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的地形,拟定路线各种可能走法。
根据等高间距h=2.0米,选用平均坡度i=5%,按a=h/i计算等高线间平距,a=2/5%=40米,在地形图上即2cm,用圆规从A点开始放坡,通过调整,接近B点越近越好。
连接个等高线上的点,分析研究这条折线和避让地物,以及工程艰巨的情况,从而选择出应穿或应避让的特征点作为中间控制点,连接各点,作为该路线的导向线。
3.7.3、修正导向线
参照导向线定平面线,注明平曲线半径,量出地形变化特征点桩号和地面标高,绘制纵断面图,参考地面线,设计理想纵坡,量各桩的概略设计标高,在平面试线各桩的横断面方向上点出与概略设计标高相应的点,然后看这些点的连线是否具有理想纵坡,半填半挖,为修正导向线,在修正导向线的横断面图上,用路基模板逐点找出最经济的或起控制作用的最佳路基中线及其可活动的范围,这些点的连线是一条有理想纵坡,横断面上位置最佳的平面折线,即二次修正导向线。
3.7.4、定线
在二次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以点连线,以线交点,以转角控制导向线方向,以交点之距离最后落实交点位置。
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说明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