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689869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859.01KB
安全生产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docx
《安全生产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教学教育方案计划教案
安全生产教育教学教案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是提高他们素质和防范灾害能力,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发生伤亡事故,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原因。
根据我国历年职工因伤亡事故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可见控制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伤亡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安全教育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因此,安全教育对减少伤亡事故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使广大劳动者正确地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检修,认识和掌握不安全。
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律,并正确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加以治理和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安全生产。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常识
1、什么是安全?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平安无损。
1)通俗来讲,安全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生命得到保障,生体、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
2)从本质上来讲,安全就是预知和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定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
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和不卫生条件,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的前提下进行。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3、安全生产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一项带根本性质的大事。
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重要的还是一项政治工作。
因此,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所谓方针,是指导一个领域、一个方面各项工作的总原则。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社会生产过程中人民生命安全健康,以及保护国家、集体、人民财产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我国法制建设与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涉及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许多实体的有关内容,以及配套的有关条例、部门规章、技术规程及标准等法规。
安全生产法规按其内容划分,可分为安全技术法规,职业卫生法规和安全管理法规三类。
2、安全管理法规,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有哪些?
安全管理法规是国家根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而制定的有关条例、部门规章及管理办法规定。
它是指国家为了搞好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所规定的管理法规的总称。
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有: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乡镇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
3、《安全生产法》何时颁布实施?
其立法目的是什么?
2002年6月29日,《安全生产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第七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它是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的核心。
其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是我国境内的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4、《安全生产法》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5、对待安全问题,职工的权利
(1)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操作;
(2)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
(3)对漠视职工安全健康的领导者,有权批评、检举和控告。
6、《劳动法》立法目的及意义:
目的: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意义:
(1)、有利于理顺劳动关系,在权衡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环境。
(2)、有利于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缩小贫富差距,通过法律手段引导国家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对的各种挑战。
(3)、有利于用人单位顺应劳动关系立法变化的趋势,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推进用人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创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减小人事相关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促进用人单位长远稳定发展。
(4)、有利于充分调动、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为企业、为社会多创财富,多做贡献,以缓和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社会矛盾,进而为国家稳定,企业盈利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7、《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1)完成劳动义务的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8、《消防法》的颁布实施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事故管理
1、事故可分类为哪几类?
事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产事故,另一类是非生产事故。
2、生产事故:
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害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故。
生产事故按人和物的伤害与损失情况可分为:
(1)伤亡事故;
(2)设备事故;(3)未遂事故;
3、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1)事故可以预防;
(2)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4)全面治理的原则;
4、“四不放过:
原则:
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过处罚不放过。
5、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1)安全色:
是用来表达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和分辨安全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以防发生事故。
我国安全色标准规定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安全色的用途和含义
颜色
含义
用途
红色
禁止
停止
禁止标志
停止信号:
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人们触及的部位红色也表示防火
蓝色
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指令标志:
如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道路指引车辆和行人行驶方向的指令
黄色
警告
注意
警告标志
警戒标志:
如危险作业场所和坑、沟周边的警戒线
行车道中线机械上齿轮的内部安全帽
绿色
提示
安全状态
通行
提示标志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
行车和车辆通行标志
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装置的位置
(2)对比色:
它是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
安全色与对比色的共同应用
安全色
对比色
红色
蓝色
黄色
绿色
白色
白色
黑色
白色
(3)安全标志及分类
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的,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记称为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安全标志本身不能消除如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措施。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每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
第四章、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亦称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为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
2、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生产、设备、工艺、人员的特点来确定,要有侧重点。
(1)安全思想教育;
(2)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3)安全技能教育;(4)安全案例教育;
3、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对新招收、新调入的职工、来厂实习的学生或其他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
4、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介绍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实施等;
(2)讲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
(3)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爱护劳动保护用品和关于文明生产的要求;
(4)实行安全操作示范。
5、什么是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第五章、电气安全技术
1、电为什么会致人死伤?
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能量。
电流通过人体时就叫作触电。
2、电击和电伤是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
电击和电伤
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由于人体触及带电的导线、漏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放电,都可能导致电击。
电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伤害、电光眼等不同形式的伤害。
3、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触电者的健康状况
电流为50mA时,就会使人呼吸困难,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后就可致命。
4、电击触电可分哪几种情况?
单相触电:
当人体成为带电体和大地之间的一段导体时称为单相触电。
当带电体为正常带电体时称为直接触电;当带电体为意外带电体时,称为间接触电。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触及两个带电导体(相线)而引起的电击叫两相触电。
由于两相触电时人体承受的是线电压,因此比单相触电危险更大(220/380V)。
且多为直接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是由于较大的事故接地电流引起的在接地体附近的地面上产生一个较高的电压梯度而导致的人身触电事故。
5、触电伤害的影响因素
(1)触电电流大小;
(2)触电持续时间;(3)电流途径;
(4)电流种类;(5)人体阻抗;(6)健康状况等;
6、电流大小对触电伤害的影响
感觉电流:
人体能感觉到的最小电流。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工频交流电,感觉电流仅为1mA(男1.1,女0.7)左右。
接触大于此值的电流时,虽无直接危险但可能导致间接事故。
摆脱电流:
触电后人能够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平均男性16mA左右,女性10mA左右(50%)。
少数人可达20mA以上(5%)。
故20mA以上被认为是危险电流。
致命电流:
可导致人触电死亡的电流。
一般认为50mA左右即可引起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7、持续时间对人体触电的影响
触电电流超过摆脱电流,时间越长,伤害程度就越重。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能量积累效应50mA·s可以作为临界值。
(2)与心脏周期有关每个心脏周期之间有一段很短的间隙(0.1~0.2s),称为心脏易损期,在心脏易损期,很小的电流即可引起心室颤动。
(3)人体电阻下降电流作用持续时间越长,因紧张出汗等原因会造成接触电阻下降,导致电流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8、什么是电气事故?
有哪些种类?
电气事故:
是由失去控制的电能作用于人体或电气系统内能量传递发生事故而导致的人身和设备的损坏。
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事故、雷电灾害、射频辐射危害和电路故障五类。
预防电气伤害事故的方法有接地、电工作业管理、绝缘、保险丝、电闸、漏电保护器、电气操作人员上岗资格。
为防止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不可以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
电气火灾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
9、新工人安全用电的要求有哪些?
工厂里的人有很多,每个工人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也多。
但作为新工人必须掌握如下用电安全基本知识;
(1)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3)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容丝容断飞溅伤人。
(4)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
一定要保证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不得有任何断开的地方。
否则接地或接零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5)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安装的电气设备,如果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
(6)在使用手电、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由于这些工具操作人员需要直接用手把握,同时又是到处移动,极不安全,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7)工作台上,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V。
(8)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9)在一般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临时线。
(10)在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火灾、暴躁事故的操作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便及时导除集体的静电。
(11)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杠、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m之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12)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m以内,禁止人员入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
(1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四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
(14)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施,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施,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绝缘
1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切断电源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发现电气设备或线路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尽快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
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2)高压应该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3)切断电源的特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4)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11、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带电体后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不发生任何损害的电压。
安全电压限值是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导体之间都不得超过的电压值。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24V、12V和6
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
凡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
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通常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为安全电压的电源。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与二次之间有良好的绝缘;其间还可用接地的屏蔽进行隔离。
安全电压边应与一次边保持双重绝缘的水平。
安全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必须与较高电压的回路保持电气隔离,并不得与大地、保护接零(地)线或其他电气回路连接。
安全电压的插销座不得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有插错的可能。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边和二次边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元件。
如果电压值与安全电压值相符,而由于功能上的原因,电源或回路配置不完全符合安全电压的要求,则称之为功能特低电压。
应用功能特低电压须配合补充安全措施。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50V。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
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12、触电急救知识
(1)解脱电源是触电急救的关键,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2)伤情判断触电者解脱电源后,如果无太大的生理伤害,只需休息观察。
否则应就地进行紧急救护。
(3)心肺复苏当伤员呼吸或心跳停止,可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通畅气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4)必要时及时转院。
第六章、机械安全技术
1、机械造成的常见事故
(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防护网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2、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事故有哪些?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绞伤和物体打击)
例如:
例如:
机械设备中的齿轮、带轮、滑轮等
(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压伤、砸伤和挤伤)
例如:
锻锤、冲床、切板机等
(3)刀具造成的伤害。
(烫伤、刺伤、和割伤)
例如:
车床上的铣刀等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伤害。
(5)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
(电击)
(6)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7)其他的伤害。
造成机械操作岗位事故的原因有:
零件材料缺陷及材料选择不当、基础设计不当、强度计算不准确、结构设计不当、操作控制设计不合理等。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哪些?
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安全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当然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要求为:
(1)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例如机械加工时要求女工戴护帽,如果不戴就可能将头发绞进去,同时要求不得戴手套,如果戴了,机械的旋转部分就可能将手套绞进去,将手绞伤。
(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运行。
(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特别是对紧固的物件看看是否由于振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6)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
(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9)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工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并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4、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
(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
(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
(8)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
(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
5、机械生产伤害的类型及对策
机械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大类不安全因素。
一类是机械危害,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危害;另一种称为非机械危害,它包括了电气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温度危害等。
在机械行业,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
(1)物体打击:
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
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
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
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
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
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
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
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
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教学 教育 方案 计划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