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部分篇章.docx
- 文档编号:2368157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2.70KB
幼儿教育部分篇章.docx
《幼儿教育部分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部分篇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部分篇章
幼儿教育部分篇章
第二节幼儿的睡眠
一、幼儿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对幼儿的健康十分重要,它能消除幼儿一天中脑力、体力活动造成的疲劳,使神经系统、骨胳和肌肉、内脏器官等得到休息。
尤其是睡眠时人体生长激素大量分泌,有助于促进幼儿身高的增长以及大脑皮层的发育。
因此,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保证幼儿的睡眠,一方面要保证幼儿睡眠的时间,另一方面要保证幼儿的睡眠时的质量。
一般来说,幼儿年龄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越长。
幼儿的睡眠时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幼儿睡眠时间较长,躺下即可人睡,而有的幼儿睡眠的时间较短,夜晚入睡迟,中午毫无睡意,让他们提前睡觉或午睡是十分困难的事。
重视幼儿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注意不要让幼儿睡前听一些较惊险的故事,或看一些情节较紧张的电视,应使幼儿能轻松愉快的人睡,这样可以避免睡眠中出现的夜惊或梦魇,使幼儿睡眠过程中平稳踏实。
二、幼儿睡眠的准备
为了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
1.活动安排上的准备
睡眠前可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户外散步、桌面游戏等,提醒全体幼儿排尿,检查幼儿的衣袋,防止幼儿将小物品带到床上玩耍。
2.睡眠环境上的准备
寝室里新鲜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较暗的光线、安静的环境以及舒适温暖的寝具是幼儿高质量睡眠的保证。
3.幼儿心理上的准备
睡前,教师应注意保持幼儿愉快轻松的情绪,使幼儿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中安然人睡。
教师不应在睡前批评或恐吓幼儿,也不得给幼儿讲激烈的、易引起悬念的故事。
4.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幼儿的睡眠同其它活动一样,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区别对待。
例如,对于需要睡觉时间较长的幼儿、脱衣动作较慢的幼儿、年龄较小的幼儿以及体弱多病的幼儿,应让他们提前进人睡眠室,提前睡觉而对于那些精力旺盛、体质较好、不喜欢睡觉的或上床后爱与他人逗玩的幼儿,可分成儿组依次上床睡觉,这样便于教师管理,也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三、幼儿的睡眠卫生
1.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1)培养幼儿独自人睡的习惯
初入托幼园所的幼儿,常会出现睡眠问题。
其原因主要在于:
幼儿首次离家来到新的环境,内心异常焦虑幼儿在家庭中养成了睡眠需要人陪着或哄着的习惯,否则就难以人睡。
对于人睡困难的幼儿,保教人员应有耐心,努力理解幼儿,满足他们的要求。
教师可以坐下来,轻拍幼儿,陪伴他们入睡,使幼儿对新环境产生安全感。
也可以让幼儿将家里陪睡的小被子或毛绒玩具等带来陪着自己人睡。
当幼儿适应新环境以后,教师可逐渐减少陪伴幼儿的次数,也可视幼儿的具体情况逐渐拿掉陪伴幼儿的玩具,让幼儿学会独立人睡。
(2)养成幼儿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的习惯
托幼园所应执行一定的生活作息制度,使幼儿逐渐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应促使幼儿家庭配合工作,使幼儿在家庭中也能逐渐养成按时人睡、按时起床的习惯。
(3)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
托幼园所和家庭都应注意幼儿的睡姿,引导幼儿不趴卧、不跪卧、不蒙头睡觉,鼓励幼儿侧卧或仰卧,以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的健康。
2.掌握排尿规律,及时提醒幼儿排尿
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排尿规律,注意有尿床习惯的幼儿,观察他是每天尿床还是偶尔尿床。
偶尔尿床的幼儿大多由于白天玩得过于劳累、喝水或喝汤过多等缘故。
有尿床习惯的幼儿应进行身体检查,防止器质性病变。
教师应逐渐掌握幼儿尿床的具体时间,以便及时叫醒幼儿排尿。
平时教师应掌握幼儿膳食的干稀情况,灵活掌握提醒全体和个别幼儿排尿的时间和次数。
在幼儿睡眠中,教师应经常检查尿床幼儿的被褥,发现尿湿,及时更换。
3.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在幼儿睡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睡眠情况,一方面要注意幼儿的被子是否盖好,睡姿是否正确,有无蒙头睡觉,蒙头而未睡的幼儿是否在被子下面玩玩具或拆弄被褥、身上的衣服或是否在玩弄生殖器等,若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帮助与引导。
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及早发现突发疾病的幼儿,如注意观察幼儿睡得是否安稳、小脸颜色是否正常、体温是否正常、有无拉稀、流鼻血等现象,若发现幼儿的身体有异常表现或以患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节幼儿的着装
一、幼儿衣着选择的主要原则
人人都需要着装,不同年龄的人在着装的要求上会有所不同。
幼儿的服装除了能保暖和梅馆外,还要求服装具备舒适、方便和安全的功能。
舒适是指服装的大小与宽松适度、面料柔软、吸食透气、款式简单、不妨碍幼儿的生长。
方便是指服装便于幼儿穿脱和运动。
安全是指服装的扣子、带子等不会导致意外事故。
总之,保暖、舒适、方便、安全、美观使幼儿服装的基本原则,幼儿的服装应依此购买和制作
二、幼儿衣着面料的选择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排含量多,因而婴幼儿的贴身内衣应选用纯棉的面料。
纯棉的内衣吸湿性、透气性好而且柔软、保温,十分适宜婴幼儿。
而尼龙化纤织物吸水性差,汗水附着在皮肤上,易导致微生物的繁殖,****发酵,诱发幼儿过敏和湿疹,而且化纤织物对幼儿皮肤的刺激性较大,故不宜做贴身内衣。
婴幼儿内衣也不宜用丝织品、毛织品,因为丝毛中含有蛋白质成分,易使过敏体质的孩子出现湿疹。
婴儿的外衣面料也最好是用棉制品,这样,在成人抱婴儿的过程中也能使婴儿感到舒服,不至于擦伤婴儿娇嫩的皮肤。
较大幼儿的外衣面料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主要以舒适、结实为主。
三、幼儿衣着款式和大小的选择
幼儿衣着款式的选择应该简洁、方便、安全,大小宽松适度,色彩明亮、欢快和醒目,充满童趣。
(一)上衣
幼儿上衣的领子、袖子的款式及长短、宽在都应氏和幼儿的身材特点。
幼儿的脖子短,因此,衣领最好选择圆领或翻领,这样既保暖又便于头部活动。
衣袖不可过长,否则影响幼儿的活动。
衣服扣子应光滑无棱角。
为了便于穿脱,衣服的纽扣应在幼儿的前襟处。
幼儿的义务应少装饰,尤其应避免装饰性的小球、小动物、带子、金属标志等悬挂在衣服上,以免引起安全问题。
(二)裤子
幼儿的裤子可以是松紧的束腰裤,也可以是背带裤。
松紧带的裤子便于幼儿穿脱,但较小的幼儿不太会将内衣塞入裤子中,冬季腹部容易受凉。
对此,教师应注意提醒和经常检查幼儿的裤子是否穿的得当。
同时,还应该注意松紧带的松紧程度,避免过紧,以保证幼儿腰部血液循环的畅通。
对于穿背带裤的诱饵,教师应多给予照料,多提醒幼儿注意背带的安全,同时,也应该注意背带的长短,及时进行调整,以免影响幼儿躯干的增长。
幼儿裤腿的长短和宽窄应适中,果场火过宽的裤腿都会影响幼儿的活动,有时还会带来危险。
男幼儿裤子的前开口不应有拉链,以防伤及生殖器。
(三)鞋
幼儿足部皮肤薄嫩,保护机能差,肌肉和韧带较柔嫩、松弛,足弓不牢固,足骨尚未骨化,易变形,因此,幼儿穿的鞋大小应适中,软硬要适度,而且应轻便、舒适、透气好,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运动。
幼儿鞋的大小以在后跟处能伸进一个手指为宜,鞋跟高以1厘米左右为宜,鞋底应较柔软而且有弹性,并具备防滑的特点。
如果有二所穿的鞋不属实,则会使幼儿的足部肌肉松弛、足弓塌陷、足骨变形,甚至引起骨盆的变形。
较小幼儿的鞋带最好使用尼龙扣或松紧带,较大的幼儿可穿系带的鞋,但鞋带不宜过长。
幼儿夏天穿的凉鞋应特别注意其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幼儿脚面皮肤受磨、脚底起泡、挫伤脚趾等现象出现。
幼儿最好不穿皮鞋。
皮鞋弹性差,伸缩性小,鞋帮和鞋底较硬,易压迫足部血管和神经,影响幼儿足底、足趾的发育,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冬季易生冻疮,还会磨破足部皮肤。
四、穿脱衣服的方法
(一)穿脱衣服的原则
1.鼓励并帮助幼儿学习独立穿脱衣服,对年龄较小的诱饵,教师应在困难处给予帮助。
2.督促幼儿赵金事件穿脱衣服,防止幼儿边穿边玩。
3.教师除检查每个幼儿穿衣的情况外,还应教会幼儿自我检查。
4.在秋冬较寒冷的季节,幼儿穿衣时应尽量减少胸部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以免着凉,因而,应先将毛衣或棉衣穿上,再穿袜子、裤子等。
脱衣时也应是最后脱毛衣或棉衣。
(二)穿脱上衣的方法
1、穿开襟衣服
(1)分辨里外和前后。
(2)双手抓住衣领向后甩,将衣服披在肩头。
(3)用手攥住内衣袖子,穿外衣袖子。
(4)翻好衣领,将衣服的前襟对齐。
(5)系口子,可自下而上进行。
(6)认真检查扣子是否一对一的系好,领子是否翻好,是否平展。
2、穿套头衣服
(1)将头钻入领口。
(2)将衣服正面转到胸前。
(3)找到两只袖子并一一穿上。
穿套头衣服的关键是找到正面、领子和袖子,承认英帮助尤尔在衣服的正面作出极好,易便于幼儿穿时方便,并在此处作重点检查。
3、脱上衣
⑴开襟上衣
脱开襟上衣应先将扣子解开,然后从背后逐一拉掉两只袖子。
较小幼儿在解开扣子后,可由成人将其袖子脱下。
⑵套头上衣
先将两只袖子脱掉,在钻脱领口。
(三)穿裤子的方法
(1)辨别前后。
为了教幼儿分辨前后,家长应在幼儿裤子前片绣花、绣名字、缝兜或在膝盖处绣上明显的记号。
(2)双手提好裤腰。
(3)先伸一条腿,再进另一条腿。
(4)提裤子。
(5)将内衣塞进裤子里。
冬季应检查幼儿穿裤子的情况,防止幼儿将腿伸进外裤和毛裤之间。
同时还应注意检查男幼儿有无将裤子穿颠倒。
(四)穿袜子的方法
(1)分辨袜子的不同部位,如袜尖、袜底、袜跟、袜筒。
(2)手持挖通,袜底放在下面,袜尖朝前。
(3)两手将袜筒推叠到袜后跟,再往脚上穿,先穿脚尖,再穿脚跟,最后提袜筒。
幼儿常会将袜跟穿到脚面上,应及时指导和纠正,还应教会幼儿将袜筒包住衬裤的裤脚,为穿毛裤作准备。
(五)穿鞋的方法
(1)分辨左、右鞋,并将左鞋和右鞋放正。
(2)两脚分别穿上鞋,用手提后跟。
(3)系鞋扣或鞋带。
幼儿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鞋带和鞋扣,发现鞋扣松开应及时帮助或提醒幼儿系好。
第四节幼儿的排泄
幼儿生活在文明社会中,他们必须遵守一切社会文明准则和规范。
在排泄方面,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知道大小便去厕所,不随地大小便,以及养成一切与排便有关的文明习惯。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指导和适当的训练。
一、婴儿排尿排便的指导与训练
婴儿排尿排便的训练应从其出生其逐步开始进行。
训练婴儿排尿排便的关键是让婴儿主动意识到大小便,并能逐渐学会控制,婴儿大脑皮层和相应器官的逐渐成熟,以及对婴儿的适当指导和训练,是婴儿学会排尿排便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
此外,成人的耐心也使婴儿学会控制排尿排便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婴儿排尿的指导与训练
婴儿排尿的指导与训练就是让婴儿在产生尿意的时候,能主动控制,并将尿液排在便盆或厕所里,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1、1岁以内婴儿开始使用尿布时,成人应注意给婴儿勤换尿布,让婴儿感受到干尿布与湿尿布的不同,为婴儿感受尿意打下基础。
在婴儿排尿时,成人可以发出某种固定的声音,让孩子将此声音与排尿建立起联系,并逐渐学会用此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尿意。
成仁还应该注意婴儿的饮食量、出汗情况、季节与气温的特点以及婴儿的身体活动情况,以便较准确地把握给婴儿把尿的时间。
2、1岁以上
这个年龄段是排尿训练的最佳时期。
此时,婴儿膀胱的储尿能力和括约肌的收缩能力有所增强,能在短时间内憋住尿液,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提供了条件。
训练排尿的最佳季节是温暖的春、夏季。
这些季节的便盆不凉屁股,尿湿的裤子也容易晾干,而且婴儿排汗较多,,排尿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成人掌握婴儿排尿的时间。
训练排尿时,成人应注意观察婴儿的表情和姿势,婴儿在排尿前,通常伴有打冷战、发愣、下蹲等表现。
成人觉察后,应及时提醒婴儿坐盆排尿。
成人还应注意将便盆放在固定、易拿的地方,便于帮助婴儿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也便于婴儿及时找到便盆。
婴儿在排尿时,成人除了发出某种声音外,还应教会婴儿用语言表达尿意。
在训练排尿期间,应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的安定和祥和,减少动荡不安和紧张,同时,还应注意不可强迫婴儿排尿。
(二)婴儿排便的指导与训练]
与控制排尿相比,帮助婴儿学会控制大便的训练要容易得多。
成人在训练婴儿排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婴儿排便前的动作表现。
婴儿在排便前常常排出有臭味的气体,同时伴有身体用力的动作和发出市井的声音,成人应及时将婴儿放在便盆上。
2.成人应尽可能地帮助婴儿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防止婴儿便秘。
成人可以让婴儿在饭后坐在便盆上,利用婴儿的结肠反射将大便排出。
让婴儿多参加身体活动,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有利于婴儿排便。
3.应避免婴儿在排大便时吃东西或玩耍。
排便是一种条件反射,需要婴儿专心致志,如果婴儿在排便时吃东西或玩耍,就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不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而且,较长时间坐盆,还会造成婴儿肛门脱出和腰部、臀部的疲劳,不利于婴儿的健康。
婴儿每次排便的时间应为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不可过长。
4.婴儿成功地排除大便后,成人应对其进行赞扬和鼓励,不要对婴儿的粪便表现出厌恶的神态,防止婴儿出现心理性便秘。
二、婴幼儿排泄的卫生
(一)鼓励和引导婴幼儿自己排尿和排便
成人发现婴幼儿有排尿排便迹象后,应及时指导他们排泄,并对婴幼儿成功地排尿排便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对排尿排便的自信心。
对偶尔不小心将尿或粪便排到裤子上或床上的婴幼儿应给予理解,不指责,并消除婴幼儿因排泄失误而造成的紧张感,稳定婴幼儿稳定排便的信心。
二)及时排尿、排便,不憋尿、不憋大便
婴幼儿有尿意就应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失去收缩能力,而发生排尿困难或感染。
同样,当婴幼儿产生便意后也应该及时排便,防止粪便长时间积存,出现便秘。
当婴幼儿因贪玩憋尿、憋大便时,成人应及时提醒他们排泄。
(三)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排泄习惯
(1)培养婴幼儿用语言表达大小便的习惯,
(2)培养婴幼儿专心排大便的习惯,避免婴幼儿在蹲坑或坐盆是玩耍。
(3)培养婴幼儿便后用卫生纸擦拭的能力和习惯,女友而笑便后,也应学会用卫生纸擦净外阴的尿液。
(4)培养幼儿便后冲厕的习惯。
(5)培养幼儿便后洗手的习惯。
(四)注意幼儿厕所与便盆的清洁卫生
托幼园所的厕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消毒。
婴幼儿使用过的便盆应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
(五)保教人员应仔细观察婴幼儿的排尿、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婴幼儿排尿的次数、数量于当日的饮食量、天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若婴幼儿喝水不多却多次排尿,同时伴有血尿、尿痛的现象,应怀疑是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及时请医务人员进行检查。
婴幼儿排便的情况也能反映出其身体的健康状况。
若婴幼儿连续几天未排便,说明婴幼儿便秘,教师应督促婴幼儿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多运动并帮助婴幼儿排便。
若婴幼儿的粪便油酸臭味,很可能是食量过多或消化不良,应教育应由而少吃零食,不暴饮暴食。
若发现婴幼儿拉稀而且排便次数较多或是大便的颜色异常,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第五节幼儿的盥洗
一、盥洗的重要性
盥洗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使幼儿毛发、皮肤保持清洁,提高皮肤的各种功能,减少皮肤被汗液、皮脂、灰尘污染的机会,提高皮肤的抵抗力,维护身体的健康。
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幼儿日常盥洗的内容
(一)洗手
洗手前幼儿应先卷衣袖,轻轻拧开水龙头,将手心、手背、手腕浸湿,然后搓肥皂,最好搓出泡沫,是手心、手背、手指缝都被肥皂洗到,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关好水龙头,最后再用毛巾将手擦干。
注意方面:
用流动水给幼儿洗手。
吸收时,要求幼儿双手略向下,避免水顺着手臂倒流弄湿衣袖。
冬天洗手后应擦油。
教育幼儿认真洗,不玩水,不敷衍。
(二)洗脸
将毛巾洗湿拧干后,用毛巾先擦里、外眼角,然后擦前额、脸颊、鼻孔下放、口周围、下巴、脖子及耳朵。
其间应清洗毛巾1~2次,以保证毛巾的清洁。
冬季洗脸后应擦油,以保护幼儿的皮肤。
这里应注意:
用流动水给幼儿洗脸。
前额、眼角、鼻孔、口周围、下巴等处是幼儿洗脸时经常遗忘的地方,教师应及时提醒幼儿。
(三)刷牙
刷牙前应先漱口,将放有牙膏的牙刷在刷牙杯里沾湿,然后顺着牙缝竖刷,里外都应刷到,刷牙后应彻底漱口,并将牙刷涮干净,最后,再将牙刷的毛端朝上、牙刷柄向下放入牙刷杯中。
这里要注意的是:
幼儿在练习刷牙阶段可以暂不使用牙膏。
教会幼儿从后向前挤牙膏。
教师和家长应督促幼儿认真刷牙,尤其是牙的内面也应仔细刷。
三、幼儿盥洗过程中的照料、检查与指导
(一)全面照顾、及时督促、仔细检查
盥洗环节较易出问题,例如地面游说,有可能会将幼儿滑倒,幼儿玩水将衣服弄湿等,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促、仔细检查,使此环节既能达到清洁的目的,又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盥洗前应向幼儿强调盥洗的纪律要求、卫生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应分小组进行盥洗,避免盥洗室人多拥挤。
对个别衣袖卷不上、不会洗手、肥皂眯眼的幼儿,教师应给予帮助。
幼儿洗手后,教师要检查每个幼儿的手洗得是否干净,包括手指缝、手背、手指甲、手腕等。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1)培养幼儿勤洗手的习惯。
应培养幼儿饭钱或便后洗手的习惯;幼儿外出游戏归来也应该督促其洗手,使幼儿养成手脏了就应洗手的好习惯,随时保持手的清洁。
(2)培养幼儿每天洗脸、洗脚、洗屁股的习惯。
(3)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4)培养幼儿经常洗头、洗澡、换衣的习惯。
(5)培养幼儿勤剪指甲(趾甲)、男幼儿勤剪头发的习惯。
第二节幼儿常见病的预防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上感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鼻咽部炎症。
体弱儿常反复发生上感。
(一)症状
1.上感症状轻重不同。
较大儿童多为鼻咽部症状。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乏力,可有发热,一般经3~4天可自愈。
年龄较小(3岁以下)可出现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病程从1一2天到10余天不等,有的可因高热出现惊厥。
2.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3.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喘憋等症状时需及时诊治。
(二)护理和预防
1.护理
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
饮食应有营养、易消化。
对高热病儿可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法,使体温降至38C左右。
2.预防
应加强锻炼,多组织幼儿在户外活动。
早晨坚持用冷水洗脸。
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穿戴不宜过暖,并根据季节变化,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幼儿的营养需要,但不宜饮食过饱或过于油腻,以免消化不良使抵抗力下降。
幼儿活动室及卧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冬春季节,少带幼儿到公众场所,避免与上感患者接触。
二、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许多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婴幼儿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胃肠负担较重,加上婴幼儿免疫功能亦不完善,因此容易发生腹泻。
对于发育迅速的婴幼儿来说,腹泻严重影响了机体对营养的吸收严重腹泻时,由于机体脱水,可影响到生命。
(一)病因
1.感染。
因吃了被细菌、病毒、霉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夏秋季多见。
秋季,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可在托幼园所流行。
肠道外感染,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也可发生腹泻。
2.饮食不当。
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婴儿。
如饮食过多、过少、突然改变饮食,个别婴儿对牛奶过敏,也可发生腹泻。
3.腹部受凉,贪吃冷食冷饮,可引起腹泻。
(二)症状
1.腹泻症状轻的,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不影响食欲。
2.腹泻严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
起病急,一日泻十至数十次,呈水样便,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
因大量失水,使机体脱水,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三)护理和预防
1.护理
(1)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2)己有脱水,无论程度轻重,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元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根据袋上注明的量,倒人适量凉开水,搅匀后即可饮用。
(3)不要让腹泻的小儿挨饿。
仍在吃母乳的婴儿,可继续喂母乳。
巴加固体食物,可根据病前的饮食情况,确定食物的种类和量,但烹调宜软、碎、烂,少食多餐。
2.预防
合理喂养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合理断奶。
要悉心照料婴幼儿,避免腹部着凉。
要做好日常饮食卫生工作,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保证清洁卫生。
当发现腹泻患儿时,应进行隔离治疗,要做消毒工作。
三、龋齿
(一)病因及危害
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腐蚀牙釉质,就形成龋齿。
龋齿的病变过程比较缓慢,开始时牙釉质不光滑、色泽灰暗,容易堆积牙垢,而感觉不到疼痛进一步破坏到牙本质时,则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会感到疼痛当龋洞扩大到牙髓时,会经常发生剧痛。
龋齿不仅影响咀嚼能力,而且可诱发牙髓炎、齿槽脓肿,并进一步危害全身健康。
(二)预防
1.定期检查牙齿。
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从两岁半开始即应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顺着牙缝竖刷,刷上牙自上而下,刷下牙自下而上磨牙的里外要竖刷,咬合面横刷刷牙时间不要太短,要使牙齿里外及牙缝都刷到。
为幼儿选择头小、刷毛较软、较稀的儿童牙刷,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每次刷牙后将牙刷清洗干净、甩干,刷头向上放在干燥的地方。
3.教育幼儿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4.婴幼儿饮食中供应充足的钙。
常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可以清洁牙齿。
5.纠正幼儿某些不良习惯。
如托腮、咬舌、咬唇、咬指甲、吃手指等,以预防牙列不齐。
若乳牙该掉不掉影响恒牙萌出,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以保证恒牙正常萌出。
四、弱视
(一)病因
弱视是指视力达不到正常,但查不出影响视力的明显眼病,验光配镜也不能矫正。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弱视的原因包括:
1.先天性弱视。
2.斜视性弱视。
斜视是指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仅一眼视轴指向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表现为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
由于斜视,大脑视觉中枢难以形成正常的视觉形象,出现复视(双影),为排除这种视觉紊乱现象,大脑就抑制来自偏斜眼的刺激,偏斜眼逐渐形成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
两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与(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称屈光参差。
4.形觉剥夺性弱视。
由于某种原因,某只眼因缺少光刺激,视觉发育停顿。
(二)危害
正常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觉,即物体虽然在两眼视网膜上单独成像,但大脑能将其融合成一个有立体感的物像,称双眼单视功能。
儿童弱视,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
缺乏立体视觉将难以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的技巧,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治疗和预防
弱视、斜视的治疗愈早愈好。
因此,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弱视和斜视,就成为恢复患眼正常视觉功能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应定期给幼儿查视力,并在生活中悉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他们有视觉障碍的表现,如经常偏着头视物,或有斜视时,应及时通知家长,早带孩子去眼科诊治。
五、急性结膜炎
(一)病因、症状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
以春夏季多见。
细菌性结膜炎一般常有脓性及粘性分泌物,早上醒来时上下眼睑被粘住,眼睛怕光,疼痛,有异物感。
病毒性结膜炎症状略轻,眼分泌物多为水样。
结膜炎的发炎部位是眼球表面及上下眼睑。
内侧的结膜发炎,表现
为白眼珠发红,故名"红眼病"。
(二)护理和预防
1.护理
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洗眼睛。
白天点眼药水、晚上用眼药膏。
忌包扎眼睛,以免分泌物无法排出。
2.预防
急性结膜炎传染性很强。
要重视预防和隔离消毒。
教育幼儿不用手揉眼睛。
手绢、毛巾等要专用,用后煮沸消毒。
用流动水洗脸。
成人为患儿滴过眼药须认真用肥皂洗手。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病因
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由于机体缺乏促进骨铬钙化的维生素D而使骨骼发育出现障碍。
佝偻病患儿发育缓慢、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教育 部分 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