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3664646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50K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大方纵横,有目空一切之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确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忱和广袤的社会内容。
2.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3.补充注音:
谢?
4.补充注释:
风流:
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
豪气简直能淹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
原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
回头向北望。
可堪:
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5.思索问题:
〔1〕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
厌声韵。
〔2〕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6.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夫抗金义军,担当掌书记职务。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坚决,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自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闭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
从今以后,他接着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传播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见。
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他们对起义军也始终胆怯。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协助地方官处理政务。
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忱,却报国无门。
辛弃疾很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我们今日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
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
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
当时蒙古已崛起,金那么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其次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踊跃为北伐作打算,可他的看法不能被韩?
胄一伙接受,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概为复原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7.听课文录音带或者老师范读,疏通文字。
8.讲读课文。
〔1〕阅读上片。
让同学分出层次,老师讲析。
①分两层。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扰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爱和憧憬,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
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②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其次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
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单。
不得山东,那么河北不行取,不得河北,那么中原不行复。
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憧憬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假如遇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纳的意思。
③同学朗读上片。
总结:
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隐挖苦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忱。
〔2〕阅读下片,分析层次。
老师讲解,学生探讨用典的作用。
①第一层:
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打算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始终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办祭天大礼的故事。
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述,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沟通的诗句。
②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需做好打算,不能草率从事。
③其次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是其次层。
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四周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充满的扬州以北地区参与抗金斗争。
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复原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仍旧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洞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喧闹。
④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快速谋求复原,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遗忘了自己是宋宝臣民。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复原中原的不满。
⑤最终三句是第三层。
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
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
廉颇原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
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探讨,明确。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
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
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接着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9.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10.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
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
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严密联系。
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运用很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劝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特长。
11.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指责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踊跃抗金,复原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
运用典故,非常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附录]
〔一〕重点内容图示。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阔:
写景,赞美山河美
〔过渡句〕
下阔:
写人,怀古发感慨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阔:
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下阔:
力表自己抗金的看法
〔二〕作者介绍。
苏轼〔036~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1056年〔仁宗嘉?
元年〕与父苏洵、弟苏辙进京,次年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号称三苏。
同年,因母丧返川。
1060年,苏轼再入京,次年,任凤翔府签判。
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还朝,值史馆,次年,苏为卒,扶丧回川。
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苏轼又返朝。
历任官职,直至1073年,才通判杭州。
1075年起,历知密州、徐州、湖州。
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突遭逮捕,审讯,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他经营东坡,务农,号东坡居士。
苏轼原来一帆风顺,为什么会遇到坎坷呢?
当时朝廷政局多变。
王安石两相两罢,有一些乘时而起的小人,得了权势。
在新政首领王安石等人或隐或罢之际,假如苏较得到朝廷重用,岂不是于他们不利?
于是,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从苏轼知湖州的谢表中嗅出了苏轼对皇帝不忠的味道来。
御史李定等人,更在谢表之外,搜罗苏轼的诗作,加以分析,罗织罪名,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
因为苏武谢表中有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其中新进二字,正好触犯了李、舒辈的忌讳。
苏轼的诗作中,反映民间疾苦,他写过旧妇那么,反映过变法中的确存在的问题,表示对新政的不满。
因为说了真话,让李、舒辈抓到了把柄,苏轮自被逮讯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管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川流不息〔包括章爆、王安石等〕,最终,神它才确定不杀苏武,而以贬满了事。
总之,苏武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
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困难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理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
少年时聚众二千参与农夫领袖耿京的起义抗金军,失败后,南归。
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民政的长官〕,在政治军事上都能采纳踊跃的措施,以利国便民。
朝廷当权者疑忌他,落职后长期没有得到任用,从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达二十余年〔在这时期只一度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做过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
在镇江任内,他特殊重视抗金的打算工作。
可是朝廷对他不重视,不能久于其位。
最终怀着复原中原的宏愿,抑郁以殁,他是南宋最出色的爱国词人。
著有《稼轩词》〔一名《稼轩长短句》〕,总计600多首,辛词题材广袤,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
他的爱国词作情辞大方,爱憎清楚,艺术感染力很强。
他还以多彩的画笔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描绘农村风光,赞美壮美山河,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推动了南宋前期词风的改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关于赫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所反映的思想心情。
《宋词赏析》中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入世与出世的思想冲突,是无可奈何心情下的故作达观,其心情不免趋于消极。
他是见江山照旧而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而徒伤老大,于是引发人生如梦的感慨,从而借酒浇愁。
张志岳那么在《文艺百家》〔1979年第1期〕中撰文认为,这句话不能作单纯消极的理解,而是作者面对现实,表现得比拟安静和旷达。
从作者遭受看,写这首词时他已被贬多年,而他对王安石的新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了新的相识,对宋神宗,那么似有知遇之感。
因此,他的词并不针对什么详细的境遇,而是用人生如梦来概括二十多年的仕途,虽有感慨,更有不作详细计较的旷达看法,这看法又促使他能够借酚月来感发江月是能了解我的那种坚持志向的精神。
〔四〕有关常识。
有关词的学问:
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
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
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
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连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
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
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
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
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受,特殊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见以诗为词、无言不行入,无事不行言,不愿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风格昂扬、取材广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 口北 怀古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