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PCM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662380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50.26KB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PCM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docx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PCM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程设计PCM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PCM系统设计与仿真报告
潍坊学院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PCM是脉冲编码调制的简称,是现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
本课程设计利用MATLAB集成环境,对信号进行PCM编码调制,建立13折线A律PCM编码器模型,进一步绘制出对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时域波形图,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分析PCM编码调制,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并了解如何运用于语音传输,光纤传输等领域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2000,使用工具软件为MATLAB7.1。
本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运用A律PCM译码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该设计运用MATLAB的M文件来编写程序,根据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收到的码组(极性码除外),使用A律译码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从而输出一个与发信端抽样值接近的脉冲,通过计算,得出理论值与实际值近似,成功达到了设计效果。
在该平台运行程序完成了对脉冲编码调制以及对结果的观察。
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了对信号进行PCM编码的目的。
目录
1、引言1
2、系统介绍1
3、PCM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2
3.1、抽样2
3.2、量化2
3.3、编码5
3.4、设计与仿真6
4、心得体会6
5、参考文献7
1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已可将话路滤波器和PCM编码器集成在同一芯片上,这使PCM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数字通信领域中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某些需要PCM编码器的实际应用中,如数字交换机中的信号音的产生和实现,单靠PCM编解码芯片来完成整个编解码功能,在电路设计和实现上都显得烦琐和笨拙,相反如果运用软件方法来实现PCM编解码芯片的部分功能并与PCM编解码芯片相结合来共同完成整个电路设计上的编解码,不仅设计简单,灵活方便,而且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以PCM为代表的编码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PCM的主要优点是:
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小;传输特性稳定,尤其是远距离信号再生中继时噪声不累积,而且可以采用压缩编码、纠错编码和保密编码等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另外,PCM还可以在一个信道上将多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传输。
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PCM在通信系统中都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信号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MATLAB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1.1课程设计目的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我们进一步学习PCM编译码器原理;在通信系统仿真软件MATLAB平台上,采用M文件设计A律PCM码译码器。
对设计项目进行调试;对译码器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结合编译码理论进行分析等。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课程设计要求
设计译码器前,首先以理论作指导,构思设计方案。
再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在MATLAB软件平台上运行,得到正确程序,并且进行调试、仿真和分析。
然后对结果进行处理,输出结果和分析结论应该一致,而且应符合理论。
最后,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2、系统介绍
1、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
PCM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
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下图为PCM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序列,再由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m(t)。
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变换器)。
前者完成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变换。
PCM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
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编码。
2、PCM编码原理
(1)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
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在一个频带限制在(0,f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1/2fh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抽样,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完全恢复原信号。
或者说,如果一个连续信号
f(t)的频谱中最高频率不超过fh,当抽样频率fS≥2fh时,抽样后的信号就包含原连续的全部信息。
抽样定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在抽样前后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把高于二分之一抽样频率的频率滤掉。
这是抽样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2)量化
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
一个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得到已量化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它仅为有限个数值。
如下图所示,量化器输出L个量化值
,k=1,2,3,…,L。
常称为重建电平或量化电平。
当量化器输入信号幅度x落在
与
之间时,量化器输出电平为
。
这个量化过程可以表达为:
这里
称为分层电平或判决阈值。
通常
称为量化间隔。
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均匀量化:
用这种方法量化输入信号时,无论对大的输入信号还是小的输入信号一律都采用相同的量化间隔。
为了适应幅度大的输入信号,同时又要满足精度要求,就需要增加样本的位数。
但是,对话音信号来说,大信号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增加的样本位数就没有充分利用。
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就出现了非均匀量化的方法。
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
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
也小;反之,量化间隔就大。
它与均匀量化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
首先,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实际中常常是这样)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其次,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
因此量化噪声对大、小信号的影响大致相同,即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
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际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
通常使用的压缩器中,大多采用对数式压缩。
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缩律是
压缩律和A压缩律。
美国采用
压缩律,我国和欧洲各国均采用A压缩律,所谓A压缩律也就是压缩器具有如下特性的压缩律:
,
。
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压扩特性图如下图所示:
A律函数13折线压扩特性图
这样,它基本上保持了连续压扩特性曲线的优点,又便于用数字电路实现,本设计中所用到的PCM编码正是采用这种压扩特性来进行编码的。
表113折线时的
值与计算
值的比较
0
1
0
1
按折线
分段时的
0
1
段落
1
2
3
4
5
6
7
8
斜率
16
16
8
4
2
1
表1中第二行的值是根据时计算得到的,第三行的值是13折线分段时的值。
可见,13折线各段落的分界点与曲线十分逼近,同时按2的幂次分割有利于数字化。
(3)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
当然,这里的编码和译码与差错控制编码和译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属于信源编码的范畴。
在现有的编码方法中,若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
通信中一般都采用第二类。
编码器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
逐次比较型、折叠级联型、混合型。
在逐次比较型编码方式中,无论采用几位码,一般均按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码的顺序排列。
下面结合13折线的量化来加以说明。
段落序号
段落码
量化级
段内码
8
111
15
1111
14
1110
7
110
13
1101
12
1100
6
101
11
1011
10
1010
5
100
9
1001
8
1000
4
011
7
0111
6
0110
3
010
5
0101
4
0100
2
001
3
0011
2
0010
1
000
1
0001
0
0000
表2段落码表3段内码
PCM编译码器的实现可以借鉴单片PCM编码器集成芯片,如:
TP3067A、CD22357等。
单芯片工作时只需给出外围的时序电路即可实现,考虑到实现细节,仿真时将PCM编译码器分为编码器和译码器模块分别实现,在13折线法中,无论输入信号是正是负,均按8段折线(8个段落)进行编码。
若用8位折叠二进制码来表示输入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其中用第一位表示量化值的极性,其余七位(第二位至第八位)则表示抽样量化值的绝对大小。
具体的做法是:
用第二至第四位表示段落码,它的8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8个段落的起点电平。
其它四位表示段内码,它的16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每一段落的16个均匀划分的量化级。
这样处理的结果,8个段落被划分成27=128个量化级。
段落码和8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段内码与16个量化级之间的关系见表3。
(4)译码
PCM译码器是实现PCM编码的逆系统。
其中各模块功能如下:
D/A转换器:
用来实现与A/D转换相反的过程,实现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从而达到译码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最起码的步骤。
瞬时扩张器:
实现与瞬时压缩器相反的功能,由于采用A律压缩,扩张也必须采用A律瞬时扩张器。
低通滤波器:
由于采样脉冲不可能是理想冲激函数会引入孔径失真,量化时也会带来量化噪声,及信号再生时引入的定时抖动失真,需要对再生信号进行幅度及相位的补偿,同时滤除高频分量,在这里使用与编码模块中相同的低通滤波器。
2.3文本输入法简介
MATLAB语言是当今国际上科学界(尤其是自动控制领域)最具影响力、也是最有活力的软件。
它起源于矩阵运算,并已经发展成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机语言。
它提供了强大的科学运算、灵活的程序设计流程、高质量的图形可视化与界面设计、便捷的与其他程序和语言接口的功能。
MATLAB语言在各国高校与研究单位起着重大的作用。
MATLAB的含义是矩阵实验室(MATRIXLABORATORY),主要用于方便矩阵的存取,其基本元素是无须定义维数的矩阵。
MATLAB自问世以来,就是以数值计算称雄。
MATLAB进行数值计算的基本单位是复数数组(或称阵列),这使得MATLAB高度“向量化”。
经过十几年的完善和扩充,现已发展成为线性代数课程的标准工具。
由于它不需定义数组的维数,并给出矩阵函数、特殊矩阵专门的库函数,使之在求解诸如信号处理、建模、系统识别、控制、优化等领域的问题时,显得大为简捷、高效、方便,这是其它高级语言所不能比拟的。
美国许多大学的实验室都安装有MATLAB供学习和研究之用。
在那里,MATLAB是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MATLAB中包括了被称作工具箱(TOOLBOX)的各类应用问题的求解工具。
工具箱实际上是对MATLAB进行扩展应用的一系列MATLAB函数(称为M文件),它可用来求解各类学科的问题,包括信号处理、图象处理、控制系统辨识、神经网络等。
随着MATLAB版本的不断升级,其所含的工具箱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成为涉及数值分析的各类工程师不可不用的工具。
MATLAB5.3中包括了图形界面编辑GUI,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在指令窗通过文本形的指令进行各种操作”的状况。
这可让使用者也可以象VB、VC、VJ、DELPHI等那样进行一般的可视化的程序编辑。
在命令窗口(matlabcommandwindow)键入simulink,就出现(SIMULINK)窗口。
以往十分困难的系统仿真问题,用SIMULINK只需拖动鼠标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这也是近来受到重视的原因所在。
2.4系统功能简介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A律PCM译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运用A律PCM译码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该设计运用MATLAB的M文件来编写程序,根据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收到的码组(极性码除外),使用A律译码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从而输出一个与发信端抽样值接近的脉冲,通过计算,得出理论值与实际值近似,成功达到了设计效果。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
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
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PCM编码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采用均匀量化时,其抗噪声性能与量化级数有关,每增加一位编码,其信噪比增加约6dB,但实现的电路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占用带宽也越宽。
因此实际采用的量化方式多为非均匀量化,通常使用信号压缩与扩张技术来实现非均匀量化。
在保持信号固有的动态范围前提下,在量化前将小信号进行放大而对大信号进行压缩。
通常的压缩方法有13折线A律和μ律两种标准,本课程设计采用的是A律13折线。
从而成功实现了该课程设计。
系统仿真模型
以MATLAB的Simulink为工具平台,根据PCM系统的组成原理,在Simulink模块库中找出相应的模块,选择合适的模块以及设置适当的参数,建立了PCM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图示如下:
仿真波形
信号源的波形
PCM编码的波形
PCM译码时经过D/A转化并用A律扩张后的输出波形
译码后恢复源信号的输出波形
由以上数据波形可以看出在PCM编码的过程中,译码输出的波形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其波形基本上不失真的在接收端得到恢复,传输的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的传输过程。
总结
利用MATLAB软件完成了一个完整的PCM通信系统设计,充分发挥了SIMULINK功能强大,建模简单,参数易于调整的特点。
结果表明,基于SIMULINK仿真模型,能够反映模拟通信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其可视化界面具有很好的演示效果,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学习通信系统理论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在通信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理论的教学,但是深奥的理论难以理解,很有必要以某种可见的、图形化的形式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MATLAB的引入带来了直观的感受,提供了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和可视化的分析环境,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以及各种速率的系统,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通过MATLAB语言对PCM调制系统的采样、量化、编码的仿真与计算,使得分析PCM调制系统变得直观简单。
3.2源程序的运行与解释
该程序主要是通过MATLAB软件里的M文件,结合A律13折线和PCM译码器进行编程,实现译码输出。
源程序代码为:
x=input(‘输入编码信号向量形式:
’); %输入PCM编码信号
a=input(‘输入信号范围a:
’);
b=input(‘输入信号范围b:
’); %a,b为输入信号范围
delta=b/2048;%量化间隔
n1=x
(2)*2^2+x(3)*2^1+x(4)+1;%将二进制码转换成十进制码,求得信号落在第几个段落区间
ifn1==1
a1=0;b1=16;
else
a1=2^(n1+2);b1=2^(n1+3);
end%求该段落区间的范围
delta1=(b1-a1)/16;%将该段落平均分成16份
p=x(5)*2^3+x(6)*2^2+x(7)*2^1+x(8);%p为该信号落在第几个段内区间
a2=a1+delta1*(p);b2=a1+delta1*(p+1); %求得段内区间范围
disp(‘译码器输出为:
’)
ifx
(1)==1
y=(a2+b2)/2*delta%根据极性输出PCM解码值
elsey=-(a2+b2)/2*delta
end
3.3程序输入与输出结果
程序的编码输入与译码输出如下:
>>q_pcm
x=[10011101]
a=-2048
b=2048
>>y=
29.5000
3.4输出结果分析
输入编码信号的向量第一个1是极性码,代表为正.后面的001代表的是在第二区间,其中第二区间的范围是16~32,把第二区间分成16份,每个量化区间为1,最后四位
1101代表的是第二的区间的第13个量化间隔。
译码输出为:
(3-1)
该计算结果与程序输出结果相同,所以结果正确[6]。
设计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1、运用MATLAB仿真抽样信号的频谱,分析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抽样情况、验证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不同量化电平情况下的信噪比的计算,对PCM调制系统中的非均匀量化的压扩技术和编码进行仿真与计算。
2、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采样频率和抽样脉冲的参数,以防波形的失真,采样频率fs一定要大于等于2fH条件。
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会引起译码波形有一定的延时现象。
3、在设计滤波器时,要看系统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到底是处于在哪个频率范围,再根据其他参考参数和系统各项技术要求,决定是要设计哪种类型的滤波器。
心得体会
设计过程中,弄懂了A律13折线和PCM译码的原理,了解这些后总个设计思路就呈现在眼前,自己的信心也倍增。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充分掌握了PCM编码的工作原理及PCM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MATLAB的SIMULINK,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PCM系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技能。
我们进一步掌握了PCM编译码的工作原理及PCM系统的工作过程;加强了运用仿真软件MATLAB平台,采用M文件编程的能力;学会了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
更好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打破了一直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方式,增加了我们的兴趣,并且体会到成功给大家带来的喜悦。
让我明白: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对自己有信心,认真思考,悉心求教,自然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会做得更好。
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系统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让我体会到了系统设计的艰辛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徐素妍曹坤梅基于MATLAB语言的现代通信仿真分析
2孙学军通信原理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3李建新刘乃安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讲解人民邮电出版社
5孙屹李妍MATLAB通信仿真开发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
6邱晓林基于MATLAB的动态模型与系统仿真工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课程设计 PCM 系统 设计 仿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