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3单元.docx
- 文档编号:23662362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58KB
四年级数学3单元.docx
《四年级数学3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3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3单元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题
三乘法第一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本节课我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经历计算过程,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3.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预习提示
课件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计算:
144×5=44×25=
完成后,说一说计算过程,回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
教师强调说明:
在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数的对位。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自学读题,了解相关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例: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这台磨面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小组共同完成。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准备展示。
我知道的数学信息是:
问题是:
列式为:
教师出示例题及相关的场景图,提问:
求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追问:
为什么要用乘法?
这首乘法式子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我们尝试笔算。
观察算式,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再板书竖式。
试着用竖式算一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说说是怎样算的,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讨论:
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4”去乘158,得到的积是多少?
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去乘158,得到的积是多少?
最后的得数3792是哪两个数相加的和?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笔算,同时指名板演。
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快乐闯关:
280×13309×14409×31
272×24281×13407×12
完成后,小组内结合算式互相说一说笔算方法。
教师出示课件快乐的小金鱼等内容,给与指导。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
结合算式,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如何笔算?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思考,认真完成。
遇到问题,可寻求老师或学生帮助。
做15页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反思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师:
谁来说说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过程?
回想下,你是怎样学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第二课时因数有0的乘法
课题
第二课时因数有0的乘法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我学会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掌握口算整百、整十乘整十数。
2.我会用简便方法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我正确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预习提示
口算题卡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1、口算
40×90=60×30=80×70=20×30=
30×23=40×50=2×70=8×60=
2.笔算
790×4=
1、我们用口算题卡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
2、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时,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谈话导入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解决问题:
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间安排自助餐。
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
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我知道的数学信息是:
问题是:
列式为:
小组共同完成。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准备展示。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根据列式用竖式计算,我用简便方法竖式计算:
150×18=150×20=
分析: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方法是(
)。
小组代表板演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说说笔算方法。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完成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说说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我们做17页练一练,交流订正。
做17页练一练,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乘法估算
课题
第三课时乘法估算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我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我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预习提示
计算器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估算。
29×51≈98×18≈105×68≈
结合本题,我们说说估算方法。
谈话引入
师:
春天是人们出游的好季节,人们在春天出游可以呼吸春的气息,一览春的美丽景色,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春天,出游的话你最喜欢去哪里玩呢?
展示目标。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出示:
估算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看图并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提出问题:
估算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我从图中知道的信息是:
问题是:
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我们都知道火车长长的,有好几节车厢,每节车厢都能做好多人,咱们现在来例题,教师给与启发性指导。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我们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教师:
请同学说说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你是怎样估算的。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18页试一试(知识延伸)
(1)如果这列火车挂了19节这样的车厢,估算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实际计算1919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我们探讨交流,共同订正。
教师出示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我们总结乘法估算的方法是: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我读题后,认真完成,合作探究。
做19页练一练的1、2、3题,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第四课时连乘
课题
第四课时连乘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能用我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学会应用数学。
学习重难点
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预习提示
口算卡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1.计算
235×16 430×8
2.口算
讨论:
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时应注意什么?
复习导入,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师: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简单三步计算应用题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我了解到的信息是:
问题是:
列式并解答为:
方法一:
方法二:
合作解决,在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
出示例题,说说书中的信息。
根据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我们展示列的算式,明白这个结果就是近似数,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1.先说出下面各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540×30-785(512-256)×78
372+18×26144÷18×72
2.新世纪电影院有35排座位,每排有38个。
扩建后将有40排座位,每排有45个。
扩建后将增加多少个座位?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题意,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列示并说出解题思路。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完成21页练一练。
我们完成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乘法运算律
课题
第五课时乘法运算律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我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我们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1.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能选择最简捷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2.体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简便性。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预习提示
计算器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1.合唱队同学站队排练,站了4行,每行6人,一共有多少人?
2.我会列式解答。
看列式,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习题,根据列式,引出新课。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出示: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观察这几个算式,我发现了:
出示书中的算式,用计算器计算填上适当的符号。
总结乘法交换律以及字母表达式。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分析:
我了解到的数学信息是:
问题:
列式为:
做23页的试一试,计算下面每组题。
(1)(36×4)×25(28×5)×6
36×(4×25)28×(5×6)
说一说,我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及问题,为解题打下基础。
总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字母表达式。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做23页的试一试
独立完成,小组探究。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结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说两个算式的关系。
215×20=20×215(7×125)×8=7×(125×8)
合作解决问题。
体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简便性。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做23页的练一练。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
课题
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共同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根据具体情况,我会选择合适的算法。
3、我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预习提示
计算器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我学到了
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景图,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提示:
屏风是什么样的?
计算时,我有什么启示?
小组内交流探究,我发现了:
试着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出示24页情景图。
教师给与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出示24页试一试
(25+40)×6(50+25)×4(26+74)×30
25×6+40×650×4+25×426×30+74×30
观察竖着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通过计算我们又发现了什么?
由此引出: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上面的规律我们可以写成:
得出定律叫做:
总结乘法分配律,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1、把相等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18×36 95×a
a×95 45×(2×5)
(45×2)×5 (a×c)×25
a×(25×c) (20×5)×(25×4)
20×25×4×5 36×18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 )=( )×32
15×125×8=( )×( × )
40×(63×25)=( × )×( )
20×25×5×8=( × )×( × )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5×125×8 25×38×4 125×25×8×4 25×16
引导小组解决问题。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我们组织语言,自由发言。
小结:
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及简便应用。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自主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做P25的3题
反思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积的变化
课题
第七课时:
积的变化
课 型
新授
年级
四年级
执教
学
习
目
标
1.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我能进行简便计算。
2.我们经历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简便计算。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预习提示
计算器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导入
·
知
识
准
备
(3)
明确学习内容。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7×10=400÷10=
37×100=400÷100=
我们口算后,看看结果的特点是:
我知道了:
37×10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400÷10可以说把400缩小10倍……
我能用“扩大”和“缩小”来描述下面算式。
35×7056×3090÷104000÷100
教师引导学生知道扩大和缩小的意义。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我会写给一个数“扩大”和“缩小”倍数的算式。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写给一个数“扩大”和“缩小”倍数的算式。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做P29页练一练的1、2题
我们先读题,再分析后做题。
出示P29页练一练的1、2题。
全班订正,教师给与指导。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总结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
·
巩
固
预
习
做P29页练一练的3题
有能力的同学可完成4题。
教师给予指导。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我的收获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