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
- 文档编号:2365867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91KB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一节“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
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帆尔赛和约》;对奥。
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对苏俄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
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
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二、本课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设备
自制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我们必须先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1.1919~1922年,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2.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人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苏联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
础上,1928年开始了社会主义五年计划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
通过国家于预经济,暂时缓和了危机带来的灾难。
德国和日本则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4.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
但是,在英、法、美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势力日益猖撅,战争危机迫近。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冲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既对立又共处的社会体系。
第二,1918年11月,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并发展。
第三,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力量;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妄图支配世界。
协约国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
战争动员人力总共达6500万人,直接消耗军费1860亿美元,加上陆地和海上的财产损失以及其他间接损失计为2500亿美元之巨。
军人死亡900万人,伤2200万人,其中70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
人民死于炮火、疾病和战争引起的贫困的又不下数千万人。
仅就死亡于战场上的人数而言,这场战争超过了自拿破仑战争至1913年巴尔干战争历次战争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力量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战争结局是协约国打败了德国及其盟国,但是协约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胜利之后,英法反而由于美日两国的发展相形见绌了,美日极大地左右了巴黎和会的进程和结果。
英国是取得重大胜利的国家。
德国殖民地大部为英国夺取,土耳其的中东领地也几乎尽落英国之手。
海军是英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它在战争中击溃了德国海上力量,保持了英国作为海军强国的地位。
但19世纪末以来便动摇了的英国海军“二强标准”,即英国海军力量必须超过世界第二、第三两个海军强国联合力量的标准,战后进一步动摇了。
英国也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战死87.5万人,伤200多万人,商船毁损不下900万吨,船舶及货物损失价值7.5亿英镑,国内公债由战争开始时的6.5亿英镑增加到80亿英镑,另欠下美国9亿英镑,约合42亿美元。
法国是工业大国,它的工业基础远较日本和意大利雄厚,其生产能力战前等于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总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对外投资之巨仅次于英国占世界第二位,多达200亿美元,它还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
但法国是战争中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阵亡150万人,北部和东北部最发达的10个省遭受严重破坏,矿区、工厂、房屋、公共建筑、铁路、公路、桥梁都化为废墟,其中包括9000家工厂,近100万幢建筑物,1000英里铁路,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200万人无家可归,此外欠下美国战债34亿美元。
不过,战后法国毕竟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在德国被打败之后法国俨然成为陆军大国。
意大利没有战绩可言,战争中死亡65万人,军费支出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此外欠下英美外债计40亿美元。
意大利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战前只是北部地区有比较发达的纺织业等一些轻工业,战争期间与战争有关的冶金工业等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战争一停止这些工业部门就陷入了困境。
意大利在战胜国大国中是最贫弱的一个。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对德宣战,实际是借机在亚太地区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以对德作战为名出兵中国山东,占领胶州湾和胶济全线,夺取山东大部分地区;并在英国海军配合下夺取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德属岛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空前有利的时机,这是因为亚太地区欧洲商品来源断绝以及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大宗军火的结果。
从1915年起,日本出口激增,到1919年出口增长了3倍以上,外贸盈余和海运收入累计达32亿日元以上,日本由战前长期入超国一跃而为大量出超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战时对外贸易的大发展带动了日本工业的大发展,冶金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六倍,机器制造业产值增长六倍半,电力工业飞快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工业生产发生结构性变化,为日本国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使日本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有力竞争者。
就日英经济实力而言,战前日本经济力量远不足以同英国相抗衡,经过四年战争,日本不仅在中国有力地排挤了英国,其对华贸易额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18.9%跃升到1918年的38.6%,就是在英国殖民地印度、马来半岛和自治领澳大利亚等地也无不充斥日本商品。
这是英国对外贸易大幅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战人数达474.4万人,约11.6万人在服役中死亡,计耗战费320亿美元。
但是欧洲交战国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以及它们在世界市场竟争力量的削弱,给了美国扩展对外贸易的大好时机。
战争结束时,世界对外贸易总额减少40%,美国外贸出口却增长了两倍,进口增加80%,战时出超累计达118亿美元。
同时美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增长,1914年至1918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32%,小麦产量比1913年增加1/3达到10亿蒲式耳。
战争还使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债权国,1914年美国欠外债37亿美元,战争结束时欧洲欠下美国战债100亿美元,美国的海外投资从35亿美元上升到70亿美元9,世界黄金储备的40%近45亿美元集中在美国手中。
就美英力量对比而言,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20亿美元,战后英国反欠了美国42.77亿美元10,同时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在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传统市场,这时也几乎全为美国占有。
英国在中国的市场也受到美国极大侵蚀,美国对华贸易战时比战前增长两倍以上。
在军事上,战时美国在大西洋作战的海军舰只是作为英国海军第六分舰队参加战斗,战争结束后,美国立即提出要建造“相等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一国所有的最强有力的海军”的计划,它使英国独占了250年的海上霸权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这反映了美国的实力和野心。
2.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召开,27个战胜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但是美、英、法三国政府的首脑操纵了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目的不同,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又要防止法国势力过分膨胀,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尽管各国心怀鬼胎,但都根据身身的实力提出切身利益要求。
3.《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
(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教材19页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
第一,关于领土问题。
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1935年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决定归属德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为不设防的非军事区;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德国保留东普鲁士,但泽被宣布为国际联盟管理下的“自由市”;西里西亚部分领土划归捷克斯洛伐克。
总之,德国丧失了约l/8的领土。
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根据国联盟约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三,关于军事问题。
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十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第四,关于赔款问题。
由于战胜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矛盾,所以和约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但赔偿总额及各战胜国应得的赔款数额的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以前予以确定。
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
此外,巴黎和会把处理“俄罗斯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在东线的军队,建立由波兰、爱沙尼亚等国组成的“防疫地带”,防止苏俄革命影响的扩展。
和会还批准了武装干涉苏俄、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计划,划分了各国在苏俄的行动范围。
巴黎和会实际成为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司令部。
巴黎和会带有浓重的复仇色彩。
这次和会在1919年开幕的日子──1月18日是1701年宣告成立的普鲁士王国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
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霍亨索伦王朝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
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
其次,巴黎和会缔结的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和约,是把战败国踩在脚下的和约。
巴黎和会强令德国对协约国提出的和约不得进行口头谈判,不得有任何保留,为迫使德国无条件接受和约还发出了以24小时为时限的最后通牒和协约国大军开进德国的威胁。
尽管德国强烈反对强加给它的和约,但它还是不得不签字了。
第三,巴黎和会缔结的和约是掠夺性和约。
以《凡尔赛和约》为例,它使德国疆域缩小14.3%,可耕地减少14.6%,铁矿减少74.5%,煤矿减少26%,商船由750万吨减少到50万吨。
协约国的赔偿要求更是对德国极尽搜刮之能事,大大超出了德国的国力,为保障支付赔款的种种措施还使德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第四,巴黎和会缔结的和约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这更是应当强调指出的。
对德和约签订后,1919年9月10H,协约国在巴黎圣日耳曼宫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11月27日,在巴黎近郊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依和约》;1920年6月4日,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
8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同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和约》。
《凡尔赛和约》和这些条约构成了战胜国列强在战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
4.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
凡尔赛体系的内部矛盾:
在欧洲国家中,战胜国除英国外,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对巴黎和会签订的和约和它所建立的秩序完全满意,战败国不满更是不言而喻了。
巴黎和会给战后欧洲留下的主要问题有:
新秩序带来的少数民族问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的法国安全问题以及德国对和约的不满问题。
凡尔赛体系内部的矛盾一开始便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块不是“结束战争的战争”,战后秩序只不过是孕育帝国主义间新的冲突的起点。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新兴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几百年来总是小国并入大国的进程,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它使中欧和东欧的少数民族数量,由5400万人下降到1680万人8。
同时也说明,即使在这样大的革命变革之后,少数民族问题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至于协约国支持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说到底是出于它们的战略利益的考虑。
在划定新兴国家边界时,虽说有一个民族自决原则,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民族混居杂处状况,即使把居民情况当作基本依据,也难以泾渭分明地把不同民族划分开来。
何况战胜国总是偏袒它的同盟者,完全无视德国居民的利益。
这就制造出一些新的民族问题。
在中欧和东欧国家中,除奥地利外都存在民族问题。
波兰的3200万人口中,有乌克兰人380万,德国人100万人以上。
另有东普鲁士的近200万德国人被“波兰走廊”与德国分割开来,但泽的17万德国人被迫脱离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总人口1430万人,少数民族多达460万人,其中德国人330万人。
分散在中欧和东欧各国的德国人总数达760万人,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分散在邻国的总数达180万人,仅罗马尼亚一国就有马扎尔人150万人。
南斯拉夫有少数民族170万人。
虽然各新兴国家根据和会要求,都签署了保护少数民族条约,实际上,一纸条约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
正是这些少数民族问题,日后成为在欧洲不断引起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缔结《凡尔赛和约》以后,法国人说,这项条约“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9。
这反映了法国人对德国重整旗鼓的担心和对法国安全的忧虑。
法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在巴黎和会上力图从领土、军事和财政三个方面摧毁德国。
领土;把莱茵河左岸从德国分割出来建立法国的安全边界;军事:
限制德国军备,莱茵河右岸非武装化,对德国实行占领;财政;要求德国不仅赔偿战争给法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还要赔偿军费。
结果,巴黎和会对法国的要求大大打了折扣。
作为补偿,美英两国分别同法国签订了安全保障共同防御条约。
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凡尔赛和约》,美英的安全保障最终化为泡影,法国的安全依然悬而未决。
法国抱怨的是:
“德国舰队的毁灭使英国完全解除了对德国袭击的恐惧,美国远隔重洋安全更属无虞,唯独法国半个世纪内已两次受德国侵犯,除了国际联盟以外,安全没有一丝保障,而克雷孟梭早就说过“你不能相信国际联盟”10。
但是一个100%按法国的要求彻底摧毁德国的和约,不仅会使德国更加无力支付法国要求的赔偿,也会更加激起德国的不满和复仇情绪,实际上,也未必是法国之福。
凡尔赛体系无法解脱的矛盾表明:
在帝国主义和会上谋求法国的安全,无异于缘木求鱼。
《凡尔赛和约》最令德国无法接受的一是战争责任问题,一是领土划分把众多德国人分割了出去。
在巴黎和会上,5月7日德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长勃洛克道夫—兰佐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承认德军已被打败,但他反对把战争责任全部推到德国身上,只承认“德国对欧洲出现战争气氛负有某些责任”,不同意“胜利者要我们承担罪责,像罪犯一样受到惩罚”。
德国国内更是群情激愤,出现反以《凡尔赛和约》的浪潮。
德国总理谢德曼在国民议会上强调:
“如若认为这种单方面战争责任的论调是错误的,又要代表德国去签署此条约从而加以确认,那岂不是违背自己的荣誉和良心吗?
”并说:
“谁签署这个条约,谁的手就要烂掉”。
最后,德国虽然被迫不得不无条件接受了《凡尔赛和约》,然而这只能更加激起德国人对和约的反感。
在逻辑上,战争责任条款是《凡尔赛和约》的基础。
劳合·乔治和克雷孟梭都坚持协约国有道义上的权利,要求德国偿还协约国所付出的强加给它们的战争代价。
结果,根据和约赔偿条款,协约国以“道义”的名义,把一切当时能拿走的德国财富几乎都“拿”走了,一时不能拿走的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拿走,《凡尔赛和约》成为最具掠夺性的和约。
列宁说:
“这个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德国是不能接受被奴役的地位的。
关于领土变迁,德国原希望一切通过民族自决。
实际情况却是德国的大块领土没有经过公民投票,也不顾居民的实际情况便被分割出去,“特别是把但泽和东普鲁士同德国主体分割开来一事,引起了怀恨在心的德国人的不满”。
同时和约“明确禁止德国、奥地利合并的条款,在许多德国人看来似乎背离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的战争责任条款表明,《凡尔赛和约》的基础在道义上和事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一开始便暴露了这个和约的脆弱性,而且这种不满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成为它们活动的温床,“对希特勒的崛起发挥了作用”。
1920年2月,希特勒在慕尼黑提出的第一个纳粹纲领开宗明义便要求:
“联合一切的日耳曼民族去组成一个伟大的德国”,“取消凡尔赛和圣日耳曼的和平条约”。
《凡尔赛和约》推动了法西斯分子的崛起,法西斯分子最终摧毁了凡尔赛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不能不说《凡尔赛和约》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脚。
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首先,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德国失去了一切非日耳曼人的地区。
奥匈帝国解体:
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
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其次,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土耳其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思考:
为什么列宁说二‘靠帆尔赛和约》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
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帆尔赛和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
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第三,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有力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5.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国际联盟
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巴黎和会上列强经过激烈争吵,1919年4月28日,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920年1月,帆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主要机构有:
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等,还设有国际法庭和国际劳工局等常设机构。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但其具体规定对各国并没有什么约束力。
由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这样,国际联盟从建立后就为英法所操纵。
二、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第一,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而在亚太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海军力量已被消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192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世界黄金储备的40%,并大力扩充了海军力量。
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的时机,乘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势力,战后,通过巴黎和会,日本把既得利益加以确定。
日本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第二,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三国为夺取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疯狂的造舰竞赛。
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到1924年,美国主力舰的数量计划达到38艘,超过英国当时的32艘。
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困难,也实施扩大海军的计划,要把它的海军力量保持在美国海军的70%左右,美、英、日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大战刚刚结束,各国反战情绪高涨,加之英日同盟的存在,美国急于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来限制竞争对手,拆散英日同盟,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夺取新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开幕。
参加会议的除美国、英国、日本外,还有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共九个国家。
会议被美、英、日三国所操纵。
3.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第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知道凡尔赛和约》中,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一切权益让给日本。
第二,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较量,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
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就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
条约还规定:
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帼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它以体面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为美国垄断资本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一大障碍。
第三,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五国海军条约》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胜利,头号海军强国英国的海上优势丧失,日本扩充海军的计划受到限制。
第四,《九国公约》。
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中心就是争夺在中国的霸权。
由于中国代表的坚持斗争,在有关国家的干预下,中国在会外同日本就山东问题签订了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但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这时才得到纠正。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夫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士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人公约。
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由此可见C项是正确选择。
4.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