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64616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65.97KB
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docx
《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2018.4.9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1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0页,共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土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使气味上达
于天,祖先神灵于是安而飨之。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
熏衣与
被,以取芳馨。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不过是融A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
新制。
到两宋,香事兴盛发达。
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
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中土香事发展演变,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二是香具的变化。
影响香具变
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
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
后者便是因供养器具与日常生
活用器之别而有了香炉的式样和风格之别,或者说俗与雅之别。
设于寺院为公众所用者,自
然不以难为标准;设于桌案为士人所用者,自求古朴典雅。
两宋,香妒传统式样完成它最后
的演变,并且新创的形制几乎都成为后世发展变化的样范。
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自唐代始,宋人则把香事的日常化、诗
意化推向极致。
宋代士人之焚香,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更没有仪式化的成分,
而是本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
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从水沉香的使用可知当时用香的大概情况
。
南北朝时期沉香已
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
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霍香、郁
金、麝香为多。
宋人重沉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水沉香也是核心。
调和众香制作香饼,从
两宋的香方来看,基本原则与现代调香工艺多有相通。
而宋人艳称的“龙涎香品”也是以
水沉香为本,杂以脑麝香花而制成的舍香。
为宋人所喜者又有“蒸沉”,即用蒸馏香水的方
法薰制水沉香,调配出个性化的香气。
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
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
本草学的发展此际达到一个高潮,
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
牡丹、梅、菊等各有专谱,“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
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
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不过寻
常所用毕竟以线香为多,大众化的佛事活动更是如此。
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的雅尚,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
递送的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趣。
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富贵之家,
一面多以香之祛除异味的功用为要,一面又以香具制作的日益新巧以及古嚣的应用蔚然时
尚,而把它用作室内陈设,焚香倒在其次了。
进入现代社会,香事被国人遗忘了好久。
近年出现了“香文化”热,面对久违的香事,
我们应去追索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始末源流,了解焚香之真味、合香之情趣。
(摘编自扬之水《小阁幽
窗,是处都香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土久远的香事有祭祀的传统,即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祭飨祖先神灵;也有实用的
传统,即焚香祛除秽气,获取芳馨。
B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人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沉香就与霍香、
郁金、麝香等成为合香的主要原料。
c.水沉香是制作“龙涎香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宋代制作香饼的核心原料,从它的使
用可了解宋代用香的大概情况。
D.宋代把一些园艺花卉用作合香的新原料,创新了合香的制作,形成了重要的特色,
这与当时园艺学空前发达密切相关。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香具的变化是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除了香具
的用途之外,另一个就是香料。
B.香炉因用途不同,在式样和风格上有雅俗之别。
两宋,香炉传统式样完成最后演变,
新创的香炉形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c.焚香历史悠久,魏晋时期就已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直到明清仍未曾断绝。
宋代,
焚香甚至成为士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D.明清官绅富豪之家应用古器以及制作新巧的香具是时尚,但这些器具已失去了焚香
的功用,只是被当作室内的陈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人的外来香事并没有在中土自成体系,而是被吸收同化,
融入到中土传统的香事习俗中。
B.宋代合香技术在原料使用以及制作方法上比前代更具多样性,调和众香的基本原则
与现代调香工艺存在不少相通之处。
c.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在人们平常用香中居多,在大众化佛事活动中更是广泛使
用,但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
D.明清士人力求保持宋代香事的清韵,但由于宋人焚香没有仪式化成分,这种清韵在
明清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可有可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
崇祯四年进士。
授韩城知县,有异政。
遭父丧,三年不入内
寝,事母尽孝。
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
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
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又
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
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
征,民不沾实惠。
帝并采纳。
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
“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
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
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已又陈安民
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通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
帝即命议行。
十六年秋,出
察江防。
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
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
其人。
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
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
左都督胨弘范、太仆少卿马招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懋第濒行言:
“臣
此行,生死未卜。
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
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
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
更望时时蓥顿士马,必能
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
”懋第衰蛭入都门,至则馆之鸿
胪寺。
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
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
还出都。
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
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
改馆太医院。
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
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
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
懋第曰:
“此非吾弟也。
”叱出之。
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
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
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
塞充军食/
B.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
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c.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
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D.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
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
B.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
C.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仪礼等事。
D.闰月,农历中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懋第关心民
生,多有建言。
他有感于民不聊生,向皇帝建议禁止军队劫掠、官员
剥削百姓,请求朝廷体恤民情,这些意见多被采纳。
B.左懋第心忧社稷,竭忠尽智。
他在请命出使清廷之际,仍不忘向皇帝提出整兵备战
的建议,认为应先安定江南,才能扼守黄河,进而渡河作战。
C.左懋第大义为重,爱憎分明。
堂弟左懋泰降清之后,曾经前来探望,左懋第大声呵
斥他,说他不是自己的弟弟,并将其赶出门去。
D.左懋第忠贞不二,宁死不屈。
清廷不同意改葬崇祯帝,他便在住处祭拜,听闻南京
沦陷,他放声大哭,最后因为不肯降清,在顺治二年被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l)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
(2)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
秦山禹甸①。
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
孤帆远。
我歌君乱雪。
一送西飞雁。
[注]①秦山禹甸:
指会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上会稽,祭大禹
”。
②乱:
古代乐曲、辞赋
的末章。
此处作动词,唱和。
8.词的上片“阳关…秦山禹甸”两处用典,对全词的情感抒发分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
析。
(6分)
9.古人认为这首词下片末三句“超脱”,“超脱(高超脱俗)”体现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l)《庄子·逍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寒蝉等的论
说的句子是“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这两句,
写出了山路极其曲折、迂回的情形。
(3)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范仲淹表达自己思念故乡,但因战争没有取
胜而不能返回的句子是“____,____。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I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新年康乃馨金光
说实在话,这样的天气她坐在这儿很委屈。
可委屈有什么用啊,生活就是这样艰辛,只
有这样坐着,每天看着一个个人从车站走出来,站在她面前拨打电话,然后付费,她才能有
收入。
她只有17岁,这个年龄应该上高中。
可不行,她得坐守这个讨厌的电话亭。
自从她爸
爸出了车祸,她守在这儿已经三年多了。
她想,她还得继续守下去。
守到什么时候,鬼知
道。
现在是除夕夜,远处早已有爆竹在响了,透过铁皮房的窗口往外望去,能看到天空中不
时升起的礼花。
铁皮房里冷极了,她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两手搓着,哈着气温暖有点儿僵
硬的双手,但这几乎没什么作用。
她的世界就是这两个平方米,一天到晚看着人来人往,每张面孔她都陌生,偶尔会有一
个人在她面前停留一下,拿起放在窗口的电话拔打,然后问多少钱,她就看看计价器上显示
的时间,说出准确的价格。
对面的人匆匆付账,没有人多看她一眼。
母亲下岗了,弟弟要上学。
母亲就把她爸爸生前经营的电话亭交给了她,自己到菜市场
卖菜。
在这儿,没有人肯向地说一句多余的话。
她还兼营着一些畅销杂志,没事的时候总爱
低着头翻看。
她从来都是轻轻地仔细翻动着,怕把杂志翻旧了奏不出去。
杂志看起来很新,
可哪一个角落都有她的目光:
但这会儿和往常可不一样,她异常孤单,听着远处不时响起的
爆竹声,她多想锁了铁皮房回家啊。
可她不能,后面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趟向东或向西的火车
经过,说不定会有一些下车的人要来打电话,她得这样待着,直到最后一趟车驶过。
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邢女的一袭长发,紧紧地依偎在男的胸前,留下长长的影子慢
慢地晃动着。
她起先看的是那对恋人,等他们从她的窗口走过,她便盯着那影子看,直到影
子完全从她的视线里消失。
她又转回目光,搓着手,看远处不时升腾的礼花。
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
电话里传来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声音:
“朋友们,再过五
分钟,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期待这一美好的时刻吧!
”电话里,妈妈说的什么她
一点儿也没听到。
“你好,打一个电话好吗?
”突然,一张微笑的脸出现在窗口,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小伙
子。
她一愣神,立刻笑着点了点头。
她想,今天是除夕夜,很多人从外地匆匆向家里赶。
她
故意把脸侧向一边,不去听他的声音。
电话很快打完了,小伙子放下电话,依然微笑着看地:
“冷吗?
”
“不冷。
”她也笑笑,望着那张笑脸。
“我不信,肯定冷。
”他调皮地说着,然后掏出钱包,拿出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了她。
“对、对不起,找不开。
”她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零钱找他,她有点儿抱歉。
小伙子头一抬,指着她身后的杂志说:
“那我买你一本杂志吧,这样总能找开了。
”
“那也找不开。
”
小伙子有点儿为难了,踌躇了一会儿,毫无办法。
她说:
“你走吧,不收你钱了。
”
小伙子不好意思了:
“那怎么行啊?
”
“咋不行,你快回家吧,家里人等着你呢。
”
小伙子沉默了一会儿,只好向她点了点头,离开了。
地重新把计价嚣归了零,正要抬头眺望远处的礼花,忽然看见刚才小伙子递过来的那张
百元钞票躺在电话机旁边。
她一愣,立刻拿起钱,门一关追了出去。
幸好,小伙子还没有走
远,她一喊,他停了下来。
“钱忘记了!
”她走上前递给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伙子接过钱,反复在双手中递换着。
“不为什么,这是你的钱
呀。
”她淡淡地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小伙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消失在车站广场……
早晨,阳光洒满了车站广场。
她在爆竹声中醒来,这才意识到是新年了。
她打开那扇冰
冷的铁皮房门,向外张望,忽然愣在了那儿:
门前站着一位邮差,正要举手敲她的铁皮门。
那邮差手里捧着一束正在怒放的康乃馨,递给她,然后拿出一张签单让她签字。
她懵懂地签
了字,邮差转身就走。
她喊住了邮差:
“谁送的?
”邮差指着花儿说:
“他没留名字。
”她便
去看那束花儿,发现花丛中有一张小卡片:
“但愿新年花盛开。
”落款是“昨夜归人”。
她的
头“嗡”的一声.眼泪突然顺脸而下。
这是她真正的新年,有人知道了她的存在。
这时,一位老者走过采,拿起电话。
打完了,问道:
“姑娘,多少钱?
”
“免费。
”她高兴地回答,“今天是新年。
”说完,看了一眼面前的老人,咯咯咯地笑了
起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车祸去世,母亲下岗,弟弟要上学,为了分担家庭的压力,三年前“她”便
开始守着电话亭,今年过年也得守,为此“她”感到很委屈。
B.电话亭一天到晚人来人往,除偶尔有人拨打电话外,却没有人多看“她”一眼,肯
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这里折射出当下人际关系的冷漠。
C.小说写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她”痴痴地盯着那对恋人看,直到他们的影
子完全从“她“视线里消失,这里写出了少女内心对爱的渴望。
一
D小说多次描写除夕夜远处的爆竹声和升腾的礼花,与“她”坐守的狭小、冰冷的
铁皮房形成了鲜明反差,衬托出人物境遇凄凉孤单、精神空虚。
E小说写“她”新年早晨惊喜地收到一束怒放的康乃馨和一张温馨的小卡片,
巧妙地
造成了情节的突转,这一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在刻画“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新年康乃馨”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6分)
(4)“她”坐守电话亭三年多,小说只截取新年这个时间点来讲述故事。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
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
(25分)
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1933年9月,16岁的徐舜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组,毕业后到
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工作。
这一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轰炸杭州笕
桥,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
1944年9月他被派往美国学习航空,参加了FD-l飞机的
设计工作,学成回国后从事运输机设计等工作。
1949年春,徐舜寿所在的南昌第二飞机制
造厂被迫迁往台湾,他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投身新中国航空工业
的发展和建设。
建国初期,中国的航空工业极其薄弱。
为摆脱这一落后局面.1953年国家把航空工业
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为航空工业提出了“由修理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的战
略发展方针。
1956年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在沈阳创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首批受命
组建飞机设计室的有徐舜寿、顾诵芬、陈一坚等,同时还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百名科技人才
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未涉足飞机设计。
徐舜寿被任命为设计室主任。
当时空军航枝普遍使用的螺旋桨、后三点起落架式的雅克-Il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
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
为了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经过反复思考和仔细分析论证,徐
舜寿认为,第一架飞机应当是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后定名为歼教1飞机)。
这不但是培
养新飞行员的需要,也是新中国设计队伍建设的需要。
况且,中国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
维修飞机的经验,并成功仿制了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7高亚音速战斗机;同时,
我国已经具有制造喷气歼击机的工业基础。
徐舜寿很重视苏式飞机的研究,到任后也倡导设计人员认真研究苏联各类型号的飞机和
各种技术手段,而他的设计思路并没有被苏式飞机框住,他的想法是“学习苏联、参考英
美”,稳步前进。
因而,他在后来歼教l的设计中,选用了美英式的两侧进气方式,而没有
沿袭苏联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
这种两侧进气的布局先后被用到我国的强5飞机以厦一乐列
新的战斗机上,后来苏联自己设计的飞机也改用了两侧进气。
1958年7月26日.正式试飞。
首飞成功后,叶剑英元帅特地从北京赶到沈阳参加了歼
教1的庆功会,并观看了歼教的精彩飞行表演。
这一年大跃进开始了,飞机设计室曾提出设计超音速歼击桃的设想,初始方案尚比较实
事求是:
马赫数1.4,升限18000米。
由于形势变化,飞机设计指标一路攀升:
马赫数急剧
上升至1.8.2.0。
看到不尊重科学规律的种种现象,徐舜寿大胆直言:
目前我国还不具备
研制这一种飞机的条件。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敢于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是极其难能可贵
的。
徐舜寿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l、初教6、强5、歼6、轰6、运7---伍修权
将军曾撰文回忆他:
“生于江南水乡,为了发展我国航空工业,足迹遍及全国,并且长期生活
在北方。
每次调动,他从不讲条件、地点,往往只有一句话,只要搞飞机,到哪儿都行。
”
解放初期,国内有关飞机强度计算方面的书籍很少。
1953年,四局的情报资料部门新
到了俄文版《飞机强度学》。
徐舜寿看到后,当即着手将其翻译出来,供我国航空院校和飞
机设计部门使用。
设计室成立初期,飞机设计资料奇缺,徐舜寿要求设计人员收集当时国内
已有的苏联米格和雅克飞机的各种资料,每次有人去北京出差,他都会嘱托购置和预定美、
英等国的航空期刊、书籍,引导青年技术人员不断学习。
为了尽快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他把能请来的专家都请来,给设计人员授课,待授
飞机设计的经验。
文革中他被逼写汇报材料时这样写到:
“开始设计歼教1,X后,经常请些
教授来讲课。
我当时在心里是有一张名单的:
风洞试验x××,气动力学x××,操纵稳定
xxx.结构强度×x×等等。
”徐舜寿故意隐去了这些专家的姓名,显然担心这些人受到
牵连。
据顾诵芬院士回忆,这些隐去的人都是我国出色的专家、教授。
(摘编自张盛秋《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等)
相关链接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当得知有部分年轻工程技术人员被牵累时,徐舜寿在党的
会议上坚决反对把一批离校不久的年轻人划为右派,担心飞机设计事业会陷于瘫痪。
而后,
徐舜寿被认为有“右倾思想”而遭到批判。
(XX百科)
②在徐舜寿的领导下,飞机设计室成为培养飞机设计师的摇篮。
后来我国成立了多家飞
机设计机构,其技术骨干几乎都来自这个飞机设计室。
这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
国工程院院士,如顾诵莽、屠基选、管德、陈一坚等。
(周日新《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奠基人
——徐舜寿》)
③在飞机设计与航空理论的研究上,徐舜寿和昊大观都是我的导师、楷模。
(陈一坚
《陈一坚自传》)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抗战时,日军进攻上海轰炸笕桥,具有航空背景的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
”,这
种爱国情怀一直激励着他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贡献。
B.为改变我国航空工业落后的局面,国家高度重视飞机设计室的创建,把它列为重点
建设项目,并从各地调集了近百名飞机设计人才。
c.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飞机,并不是对现成飞机的
模仿,而是在收集、研究国外飞
机资料的基础上,优选技术手段,形成自己的方案。
D.为了尽快提高设计人员的能力,完成歼教1飞机的设计,徐舜寿亲自翻译了俄文版
《飞机强度学》,还请专家来设计室进行指导。
E.凭着年轻人的热情,设计室成立不到两年,便在1958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架喷
气式歼击教练机,开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
(2)徐舜寿为什么认为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飞机“应当是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
请简要分
析。
(6分)
(3)作为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在航空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6分)
(4)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说,徐舜寿是他的“楷模”。
徐舜寿哪些方面的表现堪称“楷
模”?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球队两场比赛攻入10球,但仅有l球是来自前锋线,主教练对此____,
他坚持的打法就是团队协作多点开花。
②他很早就是村里的富裕户,却主动挑起村里的苦担子,带着农民开山铺路,培育产
业,三十多年____,感动了无数人。
③面对要求减产以阻止石油价格下跌的呼声,沙特阿拉伯____,比起
油价,这个产油大国更关注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A.不以为意安之若紊熟视无睹B.不以为然安之
若紊置着罔闻
C.不以为意甘之如饴置若罔闻D
.不以为然甘之如饴热视无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
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B.欣赏音乐会时,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观众们最容易犯规的恐怕就是在一部交响乐
的乐章与乐章之间不能鼓掌。
c.针对商标权纠纷和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
为均是微信侵权处理的重点。
D.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这处古村落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岁月深处,像慈母般等待一代
又一代的游子回归乡情乡味。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绿色金融不单单只是针对某个企业的几笔特定的绿色贷款,也不是仅仅针对某个地区或
某个行业的发展所设立的几项绿色投资基金。
应当说,绿色金融不是点的概念,也不是面的
概念,而是一个体系建设下的立体概念。
在这个概念下,上至宏观屡面的制度保障,下
至微
观层面的融资评估,都要纳入统一的考虐,不仅要考虑金融行业内部银行、证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语文 毕业班 质量 检查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