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限时规范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3643116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2.63KB
8限时规范训练.docx
《8限时规范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限时规范训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限时规范训练
8.文言文阅读
(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 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
其仕在官,有名绩矣。
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
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
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
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巡抚金公钅共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
及试,报罢①。
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
江宁故巨邑,难治。
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
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
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
其考自远来县治。
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
皆曰:
“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考乃喜,入官舍。
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
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注】①报罢:
科举落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园江宁西城居之 作:
修建
B.巡抚金公钅共一见异之异:
觉得……与众不同
C.事无不举矣举:
提出
D.极山林之乐极:
尽情享受
解析 举:
成功。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3分)( )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
③至棂槛器具,皆精好 ④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⑤皆知贵重之 ⑥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解析 应排除句③和句④,这两句分写袁枚随园的建筑器具和他奖掖后进。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袁枚文章出色并有声望,但被排挤外放做知县,于是写文章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尽自己的才能创作诗歌。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的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文章写袁枚的父亲匿名到民间察访儿子为官的情况,可见出袁枚父亲正直的品格和爱护儿子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袁枚有为官的才能。
解析 错在“于是写文章显示其才能,而不愿升迁”,应为“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
答案 A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袁枚刚到陕西,就遇到父亲过世而返回,后来一直居住在江宁。
(关键词:
甫、遭、终)
(2)等到做了知县,显示了才能,可是官职最终得不到升迁。
(关键词:
著、卒)
(3)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能表述清楚,因此许多读书人仿效他的诗体。
(关键词:
世人、悉、达、仿)
【参考译文】
袁君是钱塘人,名枚,字子才。
他任职期间,在官场中有名望政绩。
辞官之后,在江宁西城修建了一个园林居住,称“随园”。
当时人叫他随园先生,这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字号。
祖父名锜,父亲名滨,叔父名鸿,都因为贫困而到各地去当幕僚。
袁君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成就。
二十一岁,从钱塘抵达广西,到巡抚衙门中探望担任幕僚的叔父。
巡抚金钅共大人一见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叫他写一篇《铜鼓赋》试试才学,袁君很快就完成了,文词很瑰丽。
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金钅共就举荐了袁君。
当时共举荐了二百多人,袁君年龄最小。
结果应试落榜。
乾隆三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了举人,第二年成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学习期满,改派到江南做县官,最后调任江宁知县。
江宁本是大都市,不易治理。
当时尹文端任总督,最了解袁君的才能;袁君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不久辞官回家,后再次起用,被派往陕西;刚到陕西,遇到父亲去世而返回,此后一直居住在江宁。
袁君本来因文章出色入选翰林院,也有声望,但出乎意料地被排挤外放;等到做了知县,显示了才能,可是官职最终得不到升迁。
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迹,都有他的游踪。
那瑰丽奇异、幽邃旷远,全都表现在诗文之中,自我怡悦,随兴抒意。
各地的读书人来到江南,都要前往随园投赠诗文,几乎每天都有人去。
袁君的园林馆舍,有花、竹、水、石,幽深宁静,景色秀丽,至于建筑、器具,也都很精美,用来款待客人的东西很丰盛。
袁君殷勤好客,乐意和人交往,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总要把它说出来。
后辈人的诗文,即使只有片言只语是美的,袁君也定能列举出这些字句,诵读给他人听。
袁君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
至于写作诗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功力,一般人心里想说而难以表述的意思,袁君都能表述清楚,因此许多读书人仿效他的诗体。
所以《随园诗文集》,从朝廷达官到市井小民,都懂得珍重它。
海外琉球国,也有人来寻取这部书。
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时论认为,一百多年来,充分享受山林的乐趣、获得文章的盛名的,恐怕没有及得上袁君的。
袁君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
他的父亲从远方来到溧水县衙所在地,怀疑儿子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
大家都说:
“我们县年轻的袁知县,真正是个好官啊!
”袁君的父亲这才高兴地进了县衙。
在担任江宁知县的时候,曾经早晨治理政务,晚上邀集读书人一起饮酒赋诗,著名的轶事更多。
江宁的贸易场所中,有人把袁君所审理的案件,编为歌曲,刊刻流播四方,袁君认为这些不值得一谈,后来决意不要别人记述他做官治事的成绩。
袁君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谢世,享年八十二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15分)
杨烈妇传
[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
“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
”侃曰: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杨氏曰: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
“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
“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皆笑。
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若杨氏者,妇人也。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济:
成功
B.侃率之以乘城乘:
登上
C.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
固守
D.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旌:
旗帜
解析 “旌”:
表彰。
答案 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D.不犹愈于家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解析 A.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
B.介词,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关系;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用如“乎”,可译为“呢”。
C.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D.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介词,可译为“跟”“同”“和”等。
答案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氏在叛贼兵临城下、其夫李侃不知所措时挺身而出,协助其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以弱胜强,击退叛贼,保住了城池。
B.李侃被流矢射中回家后,杨氏责备他身为一县之长尤其不应该临阵脱逃,并激励他立即回到城头,捐躯报国才是死得其所。
C.文中以李侃等守御之臣的行为与杨氏作对比,表现了杨氏的深明大义、勇烈果敢,谴责了这些深受国恩却弃城而逃的官员。
D.作者借孔子的话来评价杨氏,认为她虽为妇人,却有仁人之心,勇者之行,对此当之无愧,从而抒发了对杨氏的礼赞之情。
解析 李侃不在“弃城而逃的官员”之列。
答案 C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
(2)应该一起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
(关键词“相与”“以”“忍”)
(3)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对待。
(关键词“爨”“食”“无”)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克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军队几千人抵达项城。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获拘系这里的壮丁和妇女,而后到陈州会师。
县令李侃不知所措。
他的妻子杨氏说:
“你是县令,叛贼到犯就应当坚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
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
”李侃说:
“军队与钱财都没有,该怎么办?
”杨氏说:
“如果不坚守,县城将会被叛贼抢夺去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
把可能落入叛贼手中的财物夺过来,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官府的庭院里召集差吏百姓,杨氏说:
“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差吏百姓那样。
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
于是杨氏宣布号令说:
“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叛贼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击中叛贼的,奖赏他万钱。
”征募到了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对待。
杨氏让李侃对城下的敌人喊话说:
“我们项城的父老,坚守道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
即使攻克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消耗军力,没有什么好处。
”叛贼都笑了。
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
杨氏责备他说:
“你不在,那么谁还会固守阵地呢!
你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是胜过死在家里吗?
”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武器,也没有险固的高城深沟。
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而攻克项城。
此时守城士兵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正好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
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
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
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上奏李侃的功劳,朝廷下令升任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今还健在。
作为妇人女子,奉养父母公婆能做到竭尽恭敬孝顺,对奴婢下人和幼辈能做到体恤慈爱的,那就是品德贤良了。
至于明辨战阵部署、进攻防守之道,勇猛刚毅,这即使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朝廷施恩表彰的那些承担防守、抵抗叛贼使命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人,论其勇气,他们不能进攻;论其才智,他们不能坚守;论其忠诚,他们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像杨氏,只是个妇女。
孔子说“仁者一定是有勇气的”,杨氏当之无愧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徐光启传
[清]查继佐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上海人也。
光启幼矫鸷,饶英分。
其为文层折于理、于情,进凡思五六指,乃属笔。
故读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
甲辰,成进士,选庶常。
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
时方东顾,四处进兵。
光启疏上:
“此法大谬!
”策杨经略镐必败,且曰:
“杜将军当之,不复返矣!
”及全覆,叹曰:
“吾姑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
”
天启改元,辽警。
起光启知兵。
一再投书辽抚熊廷弼,曰:
“今日之计,独有厚储守器,精讲守法,而善用火炮为最良。
”且曰:
“足下欲空沈阳之城,并兵合势,亦无不可。
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
”盖自廷弼受命而东,其指在守,与光启颇合。
只以庙无成画,议论纷沓,群以党事相左,挠廷弼者众。
未几,沈、辽相继失守。
光启请急用前法,坚壁广宁。
十一月,遵化不守,都城惊甚。
光启应召平台,曰:
“臣故言之而不意其或验也。
”急请晋升垛守,毖火器,走敕招徕。
及事定,请终练兵、除兵器之说,不果用。
辛未八月,大凌河兵覆。
光启疏万全之策,云:
“用战以为守,先步而缓骑,宜聚不宜散,宜精不宜多。
”陈车营之制甚悉。
不果。
时廷臣酷水火,光启中立,不逢党,故此置若忘之。
独天子知其学主自尽,将之以诚,不任气,特手敕以原官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八月,病,乞休,不许。
病剧,诫家人:
“速上《农政全书》,以毕吾志。
”卒,年七十有二,赠少保,谥文定。
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
尝曰:
“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大指率以退为进,曰:
“此先子‘勇退’遗教。
”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
(节选自《罪惟录》,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同官魏南乐不协 协:
和洽
B.起光启知兵知:
主持,掌管
C.请终练兵、除兵器之说除:
修治
D.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权:
掌权
解析 权:
权衡。
答案 D
1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光启“以退为进”策略的一组是(3分)( )
①策杨经略镐必败 ②厚储守器,精讲守法
③空沈阳之城,并兵合势④请急用前法,坚壁广宁
⑤晋升垛守,毖火器⑥陈车营之制甚悉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解析 ①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③是辽东巡抚熊廷弼的御侮之策;⑥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末,东疆危急。
徐光启上书朝廷坚决反对“四处进兵”的做法,后又多次写信给辽东巡抚熊廷弼力陈自己的御侮之策。
B.徐光启曾先后预言杜将军全军覆没、遵化失守,事态发展的结果无不显示了他对战争形势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C.徐光启一生秉承先父“勇退”的遗训,多次提出注重防守的策略,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他所提出的防守策略始终都没能实施。
D.朝廷党派纷争势同水火,徐光启保持中立而不逢迎任何一方,只尽己所能钻研学问,并诚心做事,他的这种态度和做法赢得了皇上的器重。
解析 “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事实。
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晋升垛守,毖火器,走敕招徕”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
答案 C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故读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
(2)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导致丧失军队的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
(3)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参考译文】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是南直隶上海人。
徐光启小时候矫健勇猛,很有超群的天分。
他写文章在情理上层层转折,深入思考总是要想到五六层意思,才开始动笔。
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文章)的。
甲辰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被选任庶吉士。
在礼部担任考试官,和同官魏南乐(关系)不和洽,他上书朝廷请病假回家,在天津种地。
当时正是东疆形势危急的时候,明军分四路进兵。
徐光启上书说:
“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预料经略杨镐一定会失败,并且说:
“杜将军抵抗清军,不会再返回了。
”等到全军覆没,徐光启叹息说:
“我姑且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们有的就应验了。
”
改元天启那年,辽东边防告警。
朝廷起用徐光启主管军务。
徐光启多次写信给辽东巡抚熊廷弼,说:
“现在的计策,只有大量地贮藏防守的器械,精心地演习防守的方法,并且善于用火炮为最好了。
”并且说:
“您想使沈阳成为空城,形成合兵进攻之势,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决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
”从熊廷弼接受命令到辽东,他的规划也是防守,与徐光启的想法非常吻合。
只是因为朝廷没有确定的计策,议论纷纷,大臣中因为党派的意见相违背,阻止熊廷弼这样做的人很多。
不久,沈阳、辽阳相继失守。
徐光启请求赶快使用以前的方法,加固广宁的营寨。
十一月,遵化失守,京城非常恐慌。
徐光启应召到平台见皇上,说:
“我原来说的这件事,想不到它有的应验了。
”急忙请求加高土堆的防御工事,妥善准备火器,派人拿着诏令四处奔走,招集散兵和逃亡的百姓。
等到战事平息,徐光启请求朝廷把自己训练士兵、修整兵器的方略贯彻到底,但他的请求没能实施。
辛未年八月,明军兵败大凌河。
徐光启上书万全的计策,说:
“用兵作战采取防守的策略,应先用步兵后用骑兵,军队应当聚集而不应该分散,应当精良而不应该庞杂。
”徐光启陈述排兵布阵的方略非常详尽。
但这些方略都没能实施。
当时朝廷大臣间斗争非常残酷,势同水火,徐光启保持中立,不逢迎党派的任何一方,因此各党派都把他放在一边,像忘记了他似的。
只有皇上了解他做学问尽己所能,用诚心做事,而不任性,特地手草诏书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朝廷军机要务。
八月,徐光启得病,请求退休,皇上没有同意。
病情加重,他叮嘱家人“赶快献上《农政全书》,来完成我的心愿”。
徐光启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赠封少保,赐谥文定。
徐光启性格宽厚仁慈,做事果断,不喜欢逢迎讨好,一生致力于有用的学问,完全拒绝各种不良的嗜好。
他曾经说过:
“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主要意思都是以退为进,他说:
“这是先父‘勇退’(勇于退让)的遗训。
”因此他在权衡各种重大政事时,没有不根据这个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5分)
穷鬼传
[清]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
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
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
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曰:
“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
“汝来将奈何!
”麾之去,曰:
“子往矣!
昔者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
子往矣,无累我。
无已,请从他人。
”穷鬼曰:
“先生何弃我甚耶?
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限时 规范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