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修改剖析.docx
- 文档编号:23642784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59KB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修改剖析.docx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修改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修改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修改剖析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报告
一、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建设的现实背景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综合素质强的劳动大军,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各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劳动者思路上来。
国家六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各项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学习、活动、生活三方面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综合素质教育与训练,是职业学校适应时代用人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使学生进到企业成为“能用、好用、重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到社会成为“独立、自强、奋进、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
(二)、创建的条件分析
我校围绕“为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关爱管理工作,把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技术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素质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开展德育特色学校建设,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高度重视德育,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2010年由校长亲自主持,立项开展的题为《中职学生人性的实践性研究》(自治区一级)课题已基本结题,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已构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德育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德育工作制度》和《“一对一”学生管理办法》,指导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2、精心打造师资队伍,形成强大的教育团队
学校不仅有学生管理科、校团委、各教研室、班主任共同参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队伍,还组织了学校其它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共同担任学生社团和兴趣班的指导老师,形成了一支“全员参与、各显已长、管理规范、秩序严明”的强大的教育团队,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3、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构建素质教育平台
一是根据素质教育目标及学生成长需求,结合教职工的专长和优势,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组织和兴趣班,以每周五下午为主要授课和活动时间;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是与优秀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吸收企业文化,将其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教学过程。
4、素质教育内容丰富,方法途径不断创新
学校根据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学校和班级存在的典型问题精心设置教学,整合设计了以德育课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基于生命、生存、生活、生态、感恩、合作等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不断创新素质教育方法途径,改革了学生德育评价模式,采取德育课程学习、操行、平时表现的3:
3:
4的评价考核方式;二是注重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德育,要求各课程教学尤其是文化基础教学和实训教学必须在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中设计德育的显性或隐性教育内容;三是结合学校专业建设示范作用突出的特点,宣传师生在全国和广西技能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和技能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好学上进,提高素质和能力。
5、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育人,注重贴近现实生活,融入企业文化元素,构建具有经贸特色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将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接,通过系列文化建设加以实现。
为此学校以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班为主体的校园课余文化建设活动,师生参与率已达98%;举办学年度文化艺术节、礼仪规范及技能比赛;开设校企合作岗位对接专班,按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锻炼,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育人成效突出。
近三年,我校30名学生获全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潘杰娟、关小玉等多名学生获“广西职业教育新时代刘三姐”及文明风采活动等其它项目奖;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中职学校技能比赛,共夺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66个。
校文艺队、运动队屡获县级以上一二等奖和男女团体第一名等优异成绩,显示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示范作用。
2011年至2013年,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和比赛15000人次,获校级奖励6000人次,获省级奖励90人次,国家级奖励6人次。
二、建设具体做法
(一)、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整合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形成德育新模式。
通过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实践适合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德育教学模式,使学校的德育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贴近社会现实.
2、构建了校园以社团和兴趣班为主,专题专活动为辅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系。
通过以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班为主体的校园课余文化建设活动,探索实践有助于中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外活动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3、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的关爱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引导,实施“一对一”关爱工程。
通过行为规范教育研究,以制度规范,榜样引导等方式,探索实践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二)、建设的具体做法
1、整合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形成德育新模式
(1)实施德育课程改革。
整合德育教学内容,改革德育教学模式。
从教学内容方面,将《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以及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安全教育》等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
结合学生的实际按专题(或模块)重组,按学期分年级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有针对地进行专题性教学,教学中突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
从教学形式方面,采取集体备课,使用多媒体设施,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最大程度地集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智慧,集合社会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案例,提炼、精讲主题。
充分发挥课堂德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2)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德育。
注重在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强调课堂尊重礼仪,即强调师生的相互尊重,包括课前后的礼仪、课堂手机管理、课堂言行仪态自律等;执行课前思想、纪律、安全、职业操守的训导;强调教师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内涵的切入和点拨。
使德育渗透于学科课程教学中。
(3)改革学生德育评价机制。
实行学生三三四德育考核评价方式。
在学生德育成绩评价方面,由过去单一的课堂考核成绩评价方式,改革采用3:
3:
4的方式。
即学生操行评定成绩和平时表现各占3,德育课考核成绩占4的德育评价体系。
强化学生自教、自管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自觉规划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实践活动。
2、构建了校园以社团和兴趣班为主,专题专活动为辅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系
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拓展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的综合素质教育途径,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与技能素质等主题教育活动,建成1个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1)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培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
(2)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形式,开展文艺表演、体育赛事等活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其适应、热爱校园生活,具有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康体魄。
(3)社团活动与能力培养健全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社团规范、健康发展,为学生搭建成长锻炼平台。
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筹备“社团建设成果展”。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会、团委、社团协会等组织的工作实践,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4)技能训练与技能素质将学校原有的年度技能大赛升级建设为技能节,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训练和比赛活动,提高技能水平,锻炼实操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素质。
3、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生人性关爱制度,实施“一对一”关爱工程。
发挥管理育人作用,在加强班级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后进生转化和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的关爱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引导。
一方面继续完善自新生入学开始就“一对一”结对跟踪的管理制度(专业课老师“一对一”下专业班级宿舍管理,做好本专业新生和稳定工作;党员“一对一”班级跟踪管理,协助指导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片区人员“一对一”结对跟踪管理,做好片区新生的稳定工作;);另一方面规范实施学生社团“一对一”指导制度,突出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
同时完善制度运行实施的监控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行之有效。
三、贡献与成果
(一)建设的效果评价
学生的心态特征、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处事方式明显改观;校园风气,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1、创建前,德育课堂教学是根据教材进行的学科教学,很多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超越学生的阅历和关注兴奋点。
教学中大量与人的发展所需要习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成为教条,学生不仅得不到体验或实践,而且说教式的灌输令学生厌倦,再加上教学形式的单一,德育课堂就是很多学生的“睡堂”。
课程教学的显性教育功能效果甚微。
创建后,德育教学内容整合了德育、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凸显人性的教育内容。
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针对前期调查分析中显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问题,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划分教学模块,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制作模块教学课件,强调内容的生活化及形式的多样化,注重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的环节,使德育课堂成为师生谈心,同伴交友,小组合作的平台。
学生在谈和做之中快乐学习,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之间教书育人。
2、创建前,学生课余时间大多无所事事,退学、网隐、焦虑等不稳定问题频繁,同学之间的摩擦甚至是打架事件时有发生。
创建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众多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各种社团、兴趣班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学会沟通与合作。
3、创建后,学生礼貌、谦让、互助、清洁等良好习惯在制度的“硬”管理和榜样的“软”引导下逐步养成并得到巩固。
学生流失率在下降,打架现象几乎不再出现。
(二)建设成果描述
1、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德育教学模式。
一是通过整合课程,分年级进行模块教学。
分年级教学模块具体如下:
一年级教学模块:
(1)让梦想从经贸起飞…
(2)学习改变命运之时间管理
(3)健康心理,人生基石
(4)做情绪的主人
(5)学会交往,沟通你我
(6)仪容仪表间伴随你我
(7)个人礼仪
(8)感受道德之美,成就幸福人生
(9)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10)抵制诱惑,健康生活
二年级教学模块:
(1)团队精神——相亲相爱一家人
(2)睿智谱写美丽人生
(3)提高法律意识学法守法
(4)我国的分配制度
(5)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我们的节日之清明节
(9)“五一”、“五四”专题教育
(10)家和万事兴之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德育。
注重在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强调课堂尊重礼仪,即强调师生的相互尊重,包括课前后的礼仪、课堂手机管理、课堂言行仪态自律等;执行课前思想、纪律、安全、职业操守的训导;强调教师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内涵的切入和点拨。
使德育渗透于学科课程教学中。
三是建立了德育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双考核制度。
实行学生三三四德育考核评价方式。
在学生德育成绩评价方面,由过去单一的课堂考核成绩评价方式,改革采用3:
3:
4的方式。
即学生操行评定成绩(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在班级管理和日常行为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和平时表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表现综合评定)各占3,德育课考核成绩占4(由教务科组织,德育教研组出题考核)的德育评价体系。
强化学生自教、自管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自觉规划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实践活动。
2、建立起激励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1)校园文化体系管理分三级实施,学校整体层面、部门层面及各专项层面。
由学校党总支负责学校整体层面的决策和部门、专项面策划的审核,负责监督考核,并组织或指导职能部门开展全校性文化活动;职能部门负责活动经费、制度完善及专项层面的管理;各专项层面包括41个社团、29个兴趣班,以及不同的主题文化活动。
校党总支对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规划,决策实施。
规划决策方面:
是在逐年总结,听取各部门、指导教师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活动思路。
已形成制度并规范开展的特色文化系列。
分年度进行的活动有:
文化艺术月活动、体育运动会等;分学期进行的活动有:
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汇演等;分专题进行的活动有:
红五月大合唱比赛、弘扬传统文化朗诵比赛、礼仪规范比赛、新生杯篮球比赛、篮球争霸赛、班际拔河比赛、教室文化设计比赛、雷锋志愿服务月专题活动等;分周进行的活动有:
每周星期五下午社团展示活动等;以及周末、每天下午课外时间社团、兴趣班自主开展活动等。
细化指导方面:
每项活动或比赛,不仅有明确职能部门负责,同时落实具体的指导教师,校党总支负责指导职能部门完善制度和管理,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社团、兴趣班或专项活动,学生骨干以优秀执行者的榜样引导同伴,他们或负责执行指导教师的指令,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创新性地开展活动。
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不同侧面的文化建设,如技能竞赛类活动由教务科和相应的专业教研室负责,体育竞技类由学生科负责,心理、文艺、趣味类由团委负责,带有综合性质的则由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教师有必须指导一个社团、兴趣班或活动的明确要求,但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任务;要求在校学生至少参与其中之一个社团、兴趣班或活动项目,学生可依专业学习和心智成长需要自由选择。
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分别列入教师工作和学生操行考评,这样,在充分尊重师生主体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扩大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普及面。
(2)校园文化体系注重兴趣、专业和正面人性引导相结合。
①内容和形式的确定。
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一是党总支或职能部门根据中职教育目标确定;二是教师依本身特长或兴趣提出,经二级(职能部门、党总支)审核后确定实施;三是学生自主提出,经三级(指导教师、职能部门、党总支)审核后确定实施。
②贯彻先做人,次做事,再学技的理念。
首先从整体内容设计方面突出这样的教育理念。
有“一对一”结对关爱、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等侧重引导学生自信、独立、友爱、互助内容的;有航模、武术、街舞及各种棋类和球类等张扬学生健康情趣内容的;还有计算机硬件维修、网络技术、家电维修、数码产品维修、汽车维修等技能延伸或补充的。
其次,从具体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执行这样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要求学生讲礼貌、多包容、会合作、能吃亏、不怕苦和累,在这基础上,做事易成,学技能精。
(3)校园文化体系以全面普及与梯次提升相结合为运行模式。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在德育中的功能,要求每位在校学生每学期参加一个社团、兴趣班或专项活动。
采取骨干学生为榜样引领普通学生成员,二年级学生帮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日常活动。
文化艺术月,由团委统筹安排,指导社团轮流集中开展展示活动,为所有参与学生提供展示才艺,舒张自我的平台,同时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每年3月和10月,分别举行春、秋学期校级比赛活动,一方面阶段性检验和表彰活动效果,另一方面选拔参加省级技能和各种文化艺术比赛的选手,将校内活动向省级竞赛提升,同时在一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掀起小高潮。
每年11-12月则在全校大张旗鼓地开展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月活动,浓厚的活动竞赛氛围、丰硕的成果展示将全年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向高潮。
(4)校园文化体系以硬件保障与软件优化相结合为鼓励机制
项目组实施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立了“有固定时间、有活动场地、有专业师资、有专项经费、有展示舞台”的五有保障机制。
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安排社团、兴趣班,以及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参与当地或省级活动与比赛。
如志愿者服务队到当地养老院开展服务活动,文艺队、舞蹈队在市中职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展示并参与比赛,护校队到当地武警消防中队接受培训教育,组织社团负责人到当地大专院校取经学习交流,邀请当地报社新闻采编人员到校为记者团、广播站、文学社等成员开展讲座,营销协会与企业营销人员座谈,积极选拔选手参加省、市级,甚至是国家级技能、文化艺术类比赛等。
3、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生人性关爱制度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一对一学生管理实施办法》,突出了学校管理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注,人性需求的关爱,形成体系,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
(1)、做好新生安抚、帮助工作,新生稳定工作取得好成效,新生入学稳定率达℅。
(2)、开展关爱帮扶活动,为名心理存在各方面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使他们放下包袱,愉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3)、为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共安排了名困难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伙食费用和生活费用,为他们完成学业解决后顾之忧。
(4))、对于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每月补助不同数额的伙食费。
项目的实施,从课堂到课余,围绕突出对学生健康人性发展的引导和张扬,在校园形成了文明守礼、和谐进取、奋发有为的氛围。
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与人顺畅地沟通交流,学会理智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能积极、专注地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去,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能。
四、典型案例
一、德育课课程改革
课改实施内容
(一)、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德育课育德的主渠道作用
1.课改内容的优化组合方案:
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四门必修课和指定教材为基本,根据学生实际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培养目标,重组德育课教学内容。
即将(《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以及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安全教育》等教材的内容,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按专题(或模块)重组,并有针对地进行专题性教学,开发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校本讲义并有针对性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一年级第一学期(2013.9-2014.1):
德育课教学目标为:
1.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为主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和信心,以目标为导向,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在中职如何有效学习。
2、与各专业教研室配合,了解专业情况,组织(指导)“职业生涯设计书”设计大赛,使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寻找终极价值(动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较现实的可行性较大的目标。
3、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方法、时间管理、情绪、交往等心理调节的方法(针对少数学生学习自卑、担忧、失望、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指导,激励信心,分析探索适应他们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
4、礼仪教育,打造经贸学生特色。
5、适时配合学生管理对部分班级进行专题教育(纪律、网隐、早恋、卫生、打架斗殴、吸烟等等)。
以《职业生涯规划》、《礼仪》《道德法律与人生》为主要教材,将有关内容重新整合、排列,按专题(或模块)进行教学,并制作成课件。
一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进度,进行经济内容的教学,结合专业教研室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技能)2、根据政治内容的教学,结合各班级的具体情况,训练民主解决(班级)公共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等,树立规范规则意识。
3、突出体现并强调法纪、文明的教育。
以《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安全教育》为主要教材,将有关内容重新整合,按专题(或模块)进行教学,并制作成课件,教学内容可渗透校纪厂规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纪律和法制观念,认知并融入社会,努力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
二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认识自己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基础上,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素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
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为主要教材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按专题(或模块)进行教学,并制作成课件。
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突出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学会择业和求职的基本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就业需求,进行相应的职前培训。
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为主要教材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按专题(或模块)进行教学,并制作成课件。
专题讲座:
适时配合学生管理对部分班级进行专题教育(纪律、网隐、早恋、卫生、打架斗殴、吸烟等等)。
2、课改教学方式改进的方案
(1)积极探索实践活动课模式,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参加实践。
根据学生学习、生活需求或困惑,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锻炼社交能力、利用假期回家帮助做家务、为父母分忧树立责任、感恩意识、通过做暑期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及就业环境等,最终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知、情、意、信、行发生变化,进而达到知行统一。
(2)进一步开展参与性、体验性、小组合作式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3)采用生活法、问题法、讨论法、辩论法、主题演讲、小品表演等多种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课堂活起来。
3、课改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目标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特别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教师要加大学生的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可由自我、同学、课任老师三者同时参与评价,评价分数构成为:
30%、30%和40%。
(二)、以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为载体,有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即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三观”教育。
其科任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把其作为评价教师一堂课好坏的标准。
四、实施进程表和教学模块分工及教学检查:
1、教务科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经常性检查力度,突出教师备课、教案编写、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环节。
特色:
1、重组德育课程内容,针对学校或班级存在问题设计教学主题。
:
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四门必修课和指定教材为基本,根据学生实际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培养目标,重组德育课教学内容。
即将(《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以及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安全教育》等教材的内容,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按专题(或模块)重组,并有针对地进行专题性教学,开发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校本讲义并有针对性开设相关专题讲座。
2、集体备课,集合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3、使用课件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视听效果;
4、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给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学校按上级规定教学计划及进程表,教师授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 学生 综合素质 教育 体系 实施 报告 修改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