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64062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94KB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回到古镇,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虽然我们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又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有时它还带来果实醇厚的芳香,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最令人迷醉的还是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那就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
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更像一曲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故乡的血脉么?
A.选段中,将风拟人化,写出风的调皮可爱,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B.选段中,把“古镇”比作“画廊”,写出了古朴的小镇在烟雨轻笼下的诗意之美。
C.选段中,用“国画小品”“美丽小诗”“江南丝竹”构成排比,写出了小桥如诗如画的美。
D.选段中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面对“流水”而引发的思考。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 。
(2)是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稼丽的春天躺在 的晨光里。
(3)我囚住这绿色如同 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A.动荡静穆幽囚
B.动荡肃穆监禁
C.回荡静谧禁锢
D.荡漾肃静禁闭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黄香温席”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以不情的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而且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一方面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着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着剥削者的意识,她想控制样子,成为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D.《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4.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②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
③它的花,就像五角星,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布匹上点缀着一颗颗的红星星。
④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⑤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几个粉红色的小饺子。
A.②①⑤④③
B.④③①⑤②
C.②③①⑤④
D.④⑤②③①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了关于智能手机的文章,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智能手机既能给人带来更多便利,又容易使人沉迷而浪费许多时间。
B.马航370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众多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通过微博为航班上的乘客祈福。
C.98岁的胡佩兰医生广受尊重的原因,是她时刻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的结果。
D.即将在宁举行的青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向世界展示南京独特历史、文化的良好契机。
二、字词书写
6.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其他的旅行家总在自己的著作里尽量(________)谈这个问题。
(2)我们间或(________)也做些稀罕的奶油,而且把打了奶油以后剩下的奶水喝掉。
(3)不过,有几分钟,我无意hùnxiáo(________)了动物、植物两界,错把植形动物当成了水生植物。
(4)昔日我曾爱慕过她,qīnpèi(________)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小题。
蜜蜂的“冬季俱乐部”
①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
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
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
②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
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
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
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而起伏。
③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
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来抵御严寒。
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④“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
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13℃时,蜜蜂们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
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
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
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
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
⑤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
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
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
那么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
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
这样,外层的蜜蜂保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⑥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
但幼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35℃,工蜂以密集的聚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
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⑦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
7.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冷,蜜蜂须多吃蜂蜜,加强新陈代谢。
除此之外,蜜蜂还有哪些办法来保持蜂团的温度?
8.“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
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
”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
10.仔细阅读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蜜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材料一)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大批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组成。
它们的形态和职能各不相同,它们分工合作,互相依存,正像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乃至一个国家一样。
(材料二)蜜蜂酿的蜜自己吃的很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就行了。
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
挑山工
冯骥才
①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他们肩上架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端翘起处,垂下几根绳子,拴挂着沉甸甸的物品。
登山时,他们的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垂着,伴随登踏的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以保持身体平衡。
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先从台阶的一端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另一端,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一端再转回来,一曲一折向上登。
每次转身,扁担都要换一次肩。
这样才能不使垂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在台阶的边沿上,也为了省力。
担了重物,照一般登山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
但路线曲折,就使路程加长。
挑山工登一次山,大约多于游人们路程的一倍!
②你来游山,一路上观赏着山道两旁的奇峰怪石、巉岩绝壁、参天古木、飞烟流泉,心情喜悦,步子兴冲冲。
可是当你走过这些肩挑重物的挑山工的身旁时,你会禁不住用-种同情的目光,注视他们一眼。
你会因为自己身无负载而倍觉轻松,反过来,又为他们感到吃力和劳苦,心中生出一种负疚似的情感,而他们呢?
默默的,不动声色,也不同游人搭话,除非向你问问时间。
一步步慢吞吞走自己的路。
任你怎样嬉叫闹喊,也不会惊动他们。
他们却总用一种缓慢又平均的速度向上登,很少停歇,脚底板在石阶上发出坚实有力的嚓嚓声。
在他们走过之处,常常会留下零零落落的汗水的滴痕。
③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你慢。
你从他们身边轻快地超越过去,自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
可是,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四处雄美的山色,或在道边涌读与抄录凿刻在石壁上的爬满青苔的古人的题句,或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濯足,他们就会在你身边慢吞吞、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悄悄地超过了你。
等你发现他走在你的前头时,会吃一惊,茫然不解,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④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我们在山下的斗母宫前买登山用的青竹杖时,遇到一个挑山工。
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黄木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
我们很快就越过他去。
可是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开身子,躺在块平平的被山风吹得千千净净的大石头上歌歇脚,这当儿,竟发现那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着烟。
随后,我们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身后,直到看不见。
但当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时,却见他正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他的挑儿。
褂子脱掉,现出黑黝黝、健美的肌肉和红背心。
我颇感惊异。
走过去假装问道,让支烟,跟着便没话找话,和他攀谈起来。
这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
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
他干了近二十年。
然后他说:
你看俺个子小吗?
干挑山工的,长年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矮粗。
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午不了这种活儿。
走起来,晃晃悠悠哪!
他逗趣似的一抬浓眉,咧开嘴笑了,露出皓白的牙齿。
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
⑤这么一来,谈话更随便些,我便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出来:
“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边来了呢?
你们有什么近道儿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之色。
他吸一口烟,吐出来,好像做了一点思考,才说:
“俺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你们走得快,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
俺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能像你们在路上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
就得一个劲儿总往前走。
别看俺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瞧,是不是这个理儿?
”大
⑥我笑吟吟、心悦诚服的点着头。
我感到这山民的几句话里,似乎包蕴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哲理,一种切实而朴素的思想。
我来不及细细嚼味,做些引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
在前边的山道上,在我流连山色之时,他还是悄悄超过了我,提前到达山顶。
我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碰见他,他正在那里交货。
我们的目光相遇时,他略表相识地点头一笑,好像在对我说:
“瞧,俺可又跑到你前头来了!
”
⑦我自泰山返回家后,就画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平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登攀。
多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前,不肯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11.本文先写挑山工的群体形象,然后又突出一位挑山工的形象,这种写法是:
12.题目是挑山工,文中却不断写我的见闻感受,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第①段详写挑山工的登山路线,用意何在?
14.《挑山工》文在记人叙事的基础上,提示出一个人生真谛,请概括出来。
阅读《灯如红豆》,完成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记得有人说过,“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出卧室,走到阳台,点一支烟,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
远望是整齐、灿烂的,如安卧的长龙波光粼粼;近看是柔和、恬淡的,如沉思的哲人忧郁静谧。
望着望着,不止一-次掉下眼泪来。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煤油灯,尺把半高。
油灯之简单简直无法描述:
下面是一个如老式的新华字典大小的木座,木座的中间是一根木棍,木棍的顶端是一个碗状的铁盒,铁盒里是一个小学生用过的墨水瓶。
墨水瓶里倒上煤油,瓶盖上插一根圆珠笔芯粗细的铁芯,在铁芯里穿-根棉线,煤油浸润棉线,便可以点燃。
⑤在那个困难年代,母亲要照顾我们姐妹五人,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
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
冬天到了,要把单衣单裤洗净絮上棉花做成棉衣;夏天来了,要把棉絮掏出来洗净变成单衣。
姐姐的衣服小了,要给弟弟穿,须把女装改男装。
哥哥的衣服要给妹妹穿,又要把男装改女装。
长的要改短,短的要加长,颜色不一样的还要浆染一致,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⑥更别说春节前了。
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浆洗旧衣或者赶做新衣。
她往往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她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然后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过了几分钟,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⑦A___灯渺小像母亲,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⑧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
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
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
虽然我们很喜欢,但除了父亲,从来没有人擅自去用。
我印象中,这盏灯总是和父亲联系在一起。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
那样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我们还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
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
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
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
突然,他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
我从被窝里伸出头问:
“爹,咋了?
”“没咋。
”他没有看我。
“没咋,那咋不睡?
”我又问。
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
“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
”我接着问。
“多了。
”他说。
“多了,那好呀!
”我说。
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
⑨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
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
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歧途。
⑩1982年,我上了高中。
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
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
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融化。
假如没有小油灯的陪伴照耀,我想,在我们那个连老师都配不齐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都考不上大学的。
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
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
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眼中最丑、最爱嘲讽的对象,她也应该意识得到。
那一刻,我大吃一惊。
从那天起,我似乎懂了,真正的美丽和善良、正直、勇敢等都有关,但唯独和外表、长相无关系。
⑪其实直到九十年代初,虽然村里安了电灯,但为了省电省钱,我家仍然点的是小油灯。
1990年夏天,我和爱人带了一岁多的儿子回去探亲。
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非常喜欢这盏灯,一到晚上,便会围着这盏灯转。
灯光会把他的影子投到墙上,使他觉得好玩无比开心无比。
掌灯后,居然成了孩子最快乐的时刻。
我深深为孩子喜欢伴我长大的这盏灯而感到欣慰。
⑫B 但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给我的启迪是那样的深刻。
我对灯到了每每相思、常常感动、发痴发呆的地步。
⑬“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
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个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我觉得,多读点书,心里会点亮一盏灯。
因为这盏灯,人的心里会少了阴暗多了光明,少了计较多了宽容,少了忌恨多了悲悯,少了浮躁多了深沉……也许这是我相思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
(有删改)
15.阅读文章④-⑩段,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灯如此相思的原因。
16.请把下面两句话填入文中画线A、B两处。
(只填序号)
(甲)今天虽然比四十多年前好过了很多,而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
(乙)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
A处应填____________ B处应填______________
17.请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语句。
18.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说明理由。
四、情景默写
19.每个人都有自己交友的原则,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比如《论语》中也有交友的名言,请写出两个交友的名言警句。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陶母责子
陶侃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世人重之。
陶公时少,为鱼梁吏。
尝以坩①鲊②饷③母。
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注释]①坩:
盛物的陶器。
②蚱:
腌制的鱼类食品,如腌鱼。
③饷:
赠送。
20.解释加点字
(1)世人重之:
_________
(2)反书责侃:
_________
21.翻译句子。
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22.陶母为何拒收陶侃送给她的一罐腌鱼?
23.在你眼里,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4.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5.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七、名著阅读
26.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不喝就滚出去!
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
你个傻骆驼!
辣不死你!
连我还能喝四两呢。
不信,你看看!
”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
“你喝!
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
上面语段中的“她”是
(1)____(人名),小说刻画了她
(2)____的性格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八、综合性学习
27.阅读下列三则材料,选择ABC中的一个观点,阐述你的立场。
(不少于100字)
(材料一)追星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有着多不胜数的“追星族”。
“追星族”中年轻人较多,因为谁要是没有自己的专属偶像,反倒显得很落伍(Low)。
这些“追星族”们对自己的偶像崇拜程度已经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否定自己的偶像,甚至为了自己所谓的偶像和别人大打出手,还有甚者为了追星而倾家荡产。
(材料二)明星们一场出轨的丑闻可以在热搜上占据多日榜首,一场恋情的公布可以让微博系统瘫痪,一次出行可以使车站、飞机场人满为患。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晓,当日出的阳光洒向海面上时,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科学家们正操作“蛟龙号”默默地在水底深潜?
当深夜的星光点点缀入窗户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在孜孜不倦地奋笔疾书?
(材料三)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和前几代人相比,科学家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许多,但社会的发展、国力的提升必须得有科研作为支撑,因此,社会需要积极的价值导向;也有人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结构里,曝光度由其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决定的,再者关注娱乐新闻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
A.追星就要疯狂
B.科学家才是最亮的“星”
C.追星有“度”就好
九、作文
28.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文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学期 期中 测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