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培训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3640344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1.46KB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培训讲义.docx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培训讲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培训讲义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
v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内涵和框架
v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政策依据
v岗位设置管理的特点
v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导向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内涵和框架
1、概念(什么是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现行的通用职务名称其实就是岗位,如所长、高工、技师等。
从理论上讲,所谓岗位设置,就是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社会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为完成社会公益任务和自身发展需要,对不同工作岗位进行划分和设置。
2、基本制度内涵和框架
国家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事业单位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以及经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坚持按需设岗、兑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自主确定岗位聘用条件,自主聘用工作人员。
3、岗位设置管理是对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的重大改革
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侧重于对工作人员身份的管理,即身份管理,一个人的身份(干部、工人;领导、群众)一旦确定,一般是终身不变的,这不符合现代人事管理的要求。
岗位设置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度调整实现科学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以岗定酬,实行岗位管理,逐步淡化身份色彩,强化岗位管理,淡化行政手段,强化法律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岗位设置管理确实从制度框架上对现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作了革命性的变革。
4、岗位设置管理的法理意义
岗位设置管理主要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两层含义。
按一般理解,岗位设置是一项具体工作,而岗位聘用本质上是一项制度改革。
因此,从法理意义上讲,岗位设置管理是业务工作加改革举措,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岗位设置管理重在制度体系的建设,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遵从行政管理的规定,又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政策依据
1、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
有三个层面
Ø第一个层面:
原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
Ø第二个层面:
原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
Ø第三个层面:
国家人事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文化部、农业部、卫生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制定的13个《行业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国家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5号)。
2、我省制定的相关文件:
也有三个层面
Ø第一个层面:
省委组织部、原省人事厅《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
Ø第二个层面:
原省人事厅《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省人社厅《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晋人社厅发[2009]91号);省人社厅《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晋人社厅发[2009]92号);
Ø第三个层面:
省人社厅与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印发的《行业指导意见》。
三、岗位设置管理的特点
1、与现行政策规定相衔接
岗位设置管理必须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的衔接。
管理岗位3-10级,依次分别对应现行的厅级正职到办事员8个级别;专业技术岗位13个等级是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分的,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台阶过少、平台过大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5个等级与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相一致。
这些制度安排,主要是考虑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在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平稳过渡。
2.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
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
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密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保证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落实到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证了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资标准
3.统一规范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
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基本问题,在制度规范方面,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要求是统一的,但又要考虑不同地区、行业、类型、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如制定行业指导意见、划分核准权限、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等。
4.因事设岗原则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
因事设岗是岗位设置的本质要求,必须认真坚持,同时也要考虑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和国情,适当兼顾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才不同的成长规律,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人人成才,如国家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设置就是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的因素,即“因人设岗”。
我省对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管理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不是因人设岗。
5.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相结合
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国家和省里只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的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同时,充分赋予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岗位设置自主权,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经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自主确定岗位聘用条件,自主聘用工作人员。
四、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导向
⏹1、按需设岗、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2、先入轨、后规范、再完善;
⏹3、设置从严、入轨从宽、制度优先、问题从简、平稳推进;
⏹4、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5、完善政策、分类指导、兼顾现实、实事求是
⏹6、岗位设置要考虑的五个因素(目标):
Ø社会发展的需要——公益目标;
Ø组织目标的需要——自身目标;
Ø优化结构的需要——人才配置目标;
Ø合理的层次——内部微观目标;
Ø财政承受力——政府导向目标。
第二部分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方法步骤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
v几个概念
v开展岗位设置管理的方法步骤
v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写要求
⏹1、岗位类别:
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
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设置分为三类:
Ø管理岗位:
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Ø专业技术岗位:
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分为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不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Ø工勤技能岗位:
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Ø特设岗位
⏹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紧缺急需,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控制之外,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而专门设置的非常设岗位。
工作任务完成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特设岗位是为事业单位在特殊情况下灵活使用高层次人才开辟的一条特殊通道,但必须严格控制其设置。
⏹特设岗位的类别、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经过批准设立的特设岗位,不占单位结构比例,所需经费按单位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
⏹目前由于我省特设岗位管理办法没有制定出台,因此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外暂不设置特设岗位。
⏹2、事业单位的三种类型:
通过以哪种岗位为主体的分析进行客观划分
Ø一是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即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
Ø二是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即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Ø三是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的事业单位,指主要承担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
☐政府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结构比例控制,上述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其主体岗位(分别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一般应分别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50%、50%,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也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v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具体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我省《实施办法》及有关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规定确定。
v事业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要保持相对稳定,经核准后不得突破。
⏹3、岗位等级设置:
不同等级岗位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任务、任职条件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
根据国家、省里的规定,我省将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了通用的岗位等级。
Ø管理岗位:
共分为8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行的厅(市)级正职、厅(市)级副职、处(县)级正职、处(县)级副职、科(乡)级正职、科(乡)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Ø专业技术岗位:
共分三个层级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对应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对应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对应十至十三级。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最高等级可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待国家有新的规定出台后按新规定执行。
Ø工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岗位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划分等级。
⏹4、岗位数量:
包括岗位总量和各类型岗位数量两个量的概念
Ø一是岗位总量:
即单位各种岗位的数量。
岗位总量的确定原则:
在首次设岗时,编制未满的单位按照编制数确定岗位总量;对超编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性岗位,但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正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
Ø二是各类型岗位数量:
这是计算各类型岗位结构比例的基数,岗位设置时各类型岗位基数不得互占。
Ø关于管理岗位数的确定:
管理岗位数量按照职数设置规定和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确定。
其中:
单位领导成员和中层领导数量按照核定的职数确定,之外的一般管理岗位不同等级岗位数的设定按照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确定。
Ø工勤技能岗位数量的确定:
一、二、三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二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5、岗位最高等级
Ø管理岗位最高等级按照机构规格确定。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的,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确定。
Ø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规定确定。
Ø工勤技能岗位最高等级按照现行规定或工勤技能考核规范的规定确定。
⏹6、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Ø单位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和高、中、初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按照现行规定和晋人职字[2009]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按照晋人社厅发[2009]91号文件规定执行,由省人社厅统一调控。
Ø要严格按照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主、辅系列不同结构比例的要求执行。
Ø要严格界定单位是否为人才技术密集型单位,积极与主管部门和政府人社行政部门事前沟通,合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高层级、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7、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
Ø
(1)“不同岗位”是指:
不同类别的岗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
岗位;这里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
Ø
(2)岗位的职责:
是指具体岗位所确定的职能和本岗位所应承担的责任。
Ø(3)岗位的权利:
是指具体岗位上所应该享有的权利。
Ø(4)岗位的任职条件:
是指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
Ø(5)岗位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任职条件。
•基本条件,是各类各等级岗位都必须满足的共同条件。
文件规定,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是:
——遵守守法和法律;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具备岗位需要的身体条件。
•任职条件,指某一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是不同的。
Ø任职条件又分为基本任职指导条件和单位设定条件。
•基本任职指导条件是由政府人社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任职指导条件。
省人社厅和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制定全省事业单位各等级岗位的基本任职指导条件,也是一个最低条件。
如:
文件规定各等级管理岗位分别应具有中专、大专、本科等不同的学历条件;我们规定专业技术各层级内各等级之间的最低任职年限为三年;对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也作了最基本的条件规定;工勤技能各等级岗位之间的最低任职年限为五年等。
•单位设定条件是事业单位在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特点、专业水平制定的具体的岗位任职条件。
单位设定的条件不能低于人社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基本任职指导条件。
单位设定的条件要体现行业、学科特征,要反映本单位的专业水平;同时要以岗位的要求为标准,不能单纯以现有人员的职务、职称为标准。
二、开展岗位设置管理的方法步骤
⏹1、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三个阶段
Ø准备阶段:
主要是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实施做准备;
Ø实施阶段:
主要是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组织实施;
Ø认定阶段:
主要是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组织认定。
⏹2、准备阶段的工作
Ø组织准备: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岗位设置管理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认真搞好业务培训,熟悉掌握政策规定,为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Ø思想准备:
通过宣传教育、会议动员,使职工能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形成改革的合力和良好的氛围。
Ø工作准备:
提出工作预案,制定本单位各工作阶段计划,对整项工作作出总体规划。
包括初步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时间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3、实施阶段的工作
Ø
(一)清理岗位及人员
Ø
(二)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并报批
Ø(三)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Ø(四)编制岗位说明书
Ø(五)开展岗位聘用工作
Ø(六)签订聘用合同
(一)清理岗位及人员
Ø目的:
摸清“家底”,为设岗和聘用作准备
Ø内容:
⑴有多少工作岗位,为岗位设置提供依据。
⑵正式在册人员现状,职工在岗情况,为岗位聘用和执行劳动纪律提供依据。
⑶任务饱和或业务开展情况,现有人员职责任务情况,主要是搞清楚每个职工承担的岗位数及完成岗位任务的情况,为岗位设置和职工竞聘上岗提供依据。
⑷清理编制外用工人员的岗位及其职责,为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提供情况,也为编制内未聘人员提供岗位。
(二)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并报批
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编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填制《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岗位设置方案的变更
☐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无特殊理由不得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核准程序向原核准机关申请变更。
v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重新设置的;
v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增减机构或编制数额的;
v(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需要,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调整、优化岗位设置的。
☐变更岗位设置方案,须提供书面报告和有关材料,填制《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审核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三)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单位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后,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实施方案中应包括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依据和原则;已核准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根据单位职能和事业发展,确定主体岗位及各具体工作岗位,岗位名称要规范,符合行业特点;制定每个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岗位聘用办法及考核办法;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四)编制岗位说明书
编制岗位说明书的具体要求(不限于以下项目)是:
✓
(1)单位名称:
填写单位全称;
✓
(2)岗位名称:
必须按行业规范名称填写,力求准确、简明、规范,使人们通过岗位名称就能大致了解其具体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3)岗位等级:
指管理、专技、工勤技能岗位中的哪一级;
✓(4)工作职责:
应列出岗位应承担的全部工作项目,要求内容具体,责任明确;每个工作项目应达到的质量和数量的基本标准,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限,以便今后进行评比奖惩和岗位考核;
✓(5)任职条件:
必须以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学识、才能、技术和经历为前提,以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据,从单位人员状况的实际出发,符合国家、省里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单位制定的具体条件
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样本)
内设机
构名称
公共信息处公共信息资源部
岗位名称
高级网站设计与制作(八级专业技术岗位)
工作职责
承担网站设计制作维护、应用系统开发及技术支持工作。
负责***网站部分信息维护及技术支持。
工作任务
1、承担**网站的主页的设计制作维护;
2、相关厅局网站设计制作及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
3、承担**网站的技术支持工作;
4、参与**项目的系统开发和部分设计工作;
5、指导其他人员设计方面的工作;
6、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工作标准
1、工作积极,办事及时,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部门领导交待的工作任务;
2、网站的设计工作能被受众喜欢,符合网站主题要求;
3、承担的网站信息维护工作错误率低于2%;
4、参与开发的项目按时交工,符合项目要求。
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两年以上平面设计经验;
2、具备工程师资格,在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
3、熟练使用、、等相关设计软件,了解新标准和熟悉目前流行的网络新技术
5、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能吃苦耐劳,沟通协作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
(五)开展岗位聘用工作
⏹基本程序(按照晋政办发[2003]1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Ø⑴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等事项;
Ø⑵组织报名,受理应聘人员提出的申请;
Ø⑶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Ø⑷组织应聘人员笔试、面试、考核考察;
Ø⑸初定拟聘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
Ø⑹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确定拟聘人员;
Ø⑺按核准权限逐级上报核准或备案。
⏹办理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需提交的的材料:
Ø
(1)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通知及经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Ø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Ø(3)《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
Ø(4)证明受聘人员符合相应岗位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Ø(5)工作人员在不同类型岗位兼职的批准文件;
Ø(6)受聘人员的身份证明材料。
(六)签订聘用合同
通过竞聘或双向选择确定的受聘人员,经核准或备案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用合同确定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工作关系,并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按规定到政府人社部门进行聘用合同鉴证。
为规范聘用合同形式,减少不必要的人事争议,全省应统一使用原省人事厅制定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标准文本(晋人字[2003]90号,由省人社厅统一印制提供)。
⏹4、总结认定阶段的工作
总结认定阶段主要有四项工作任务
Ø一是自查总结
Ø二是申请认定
Ø三是组织认定
Ø四是兑现工资
(一)自查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1、总结的内容
Ø一是工作过程总结;
Ø二是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Ø三是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2、总结的要求
Ø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Ø在对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Ø要有高度的概括和提练;
Ø要对今后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提出建议。
(二)申请认定
⏹申请组织认定需提交的材料
Ø
(1)认定申请(2份);
Ø
(2)《岗位说明书》(以呈报单位汇总,1份);
Ø(3)经核准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各2份);
Ø(4)《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1份及电子文档);
Ø(5)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2份及电子文档)。
(三)组织认定
省、市组织、人社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范围,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查单位提交的申请认定的相关材料,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必要时可实地察看。
对符合政策规定、工作规范、职工满意的单位出具认定意见书;对存在运用政策失当、程序不规范、群众意见较大等情况的单位,提出书面意见,退回限期改进,直至认定合格。
组织认定期限一般为收到认定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
进行组织认定时,要重点把握几点:
v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情况,主要看方案申报、审核、核准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控制是否符合规定;
v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情况,主要看聘用工作组织是否健全,岗位聘用办法是否规范,聘用合同内容是否完备;
v三、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岗位情况,主要看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会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四)兑现工资
按规定程序经组织认定,事业单位凭政府人社行政部门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填制相关工资套改表,根据所聘岗位等级,对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有关规定,确定受聘人员岗位工资待遇,并报同级政府人社行政部门审批。
三、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写要求
⏹1、岗位设置方案应载明的内容
Ø一是单位总体情况,包括社会职能、职责任务、拨款形式、隶属关系、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数及名称、人员编制、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人数、人员结构(要有基本数据)等;
Ø二是根据社会职能和职责任务确定本单位属于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三类事业单位中的哪一类,依据的相关政策规定,有无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
Ø三是根据单位的职责任务和编制数或现有在册正式人员状况确定岗位设置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主体岗位类别,主体岗位设置数量,其他两类辅助岗位的设置的数量和设置的理由;
Ø四是按照事业需要和现有人员状况确定每个岗位等级和各等级岗位内部控制比例;
Ø五是最高等级岗位控制的标准和控制办法。
Ø六是岗位设置后人员状况、存在的问题(超编、超岗聘用、“双肩挑”等)及解决办法。
Ø七是实施方法步骤、监督、保障措施。
Ø2、岗位设置方案(样本)
为指导各事业单位做好岗位设置工作,我们拟定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样本),供各单位参考。
(详见文档)
⏹核准岗位设置方案需报送的材料
Ø1、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的报告(5份);
Ø2、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文本(5份及电子文档);
Ø3、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加注意见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及专业技术岗位核准需填制的相关表格(5份);
Ø4、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单位的审批文件、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减编制的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Ø5、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岗位 设置 管理工作 培训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