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古代汉语.docx
- 文档编号:23620286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02KB
西北民族大学古代汉语.docx
《西北民族大学古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民族大学古代汉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民族大学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墨子》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最为详备
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是莫
3、上古韵部中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m]、[n]、[g]属于阳声韵
4、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5、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而言的
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8、《尔雅》属于“十三经”
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四声。
10、中古音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
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方法是系聊法。
二、填空题
1、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观点。
2、《毛诗正义.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土乐土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毛亨的注,笺云之后是郑玄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鼻音[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一书中没有认识到语音的发展演变,而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音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而“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6、《十三经》指的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7、在校勘中,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误加上的文字在校勘术语中被称为衍文;专指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脱文。
8、“恶”主要用作形容词,意为“丑恶”,读e,但当用作动词表示“厌恶”时,则改为wu。
这种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法,称作破读。
三、解释字义及说明用法题
解释字义题:
(太多而杂乱了全是老师讲过的文章得复习课本)
说明用法题:
(以下是去年考的5个)
1、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以…..为贱
3、射之,豕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名词用作动词,杀
5、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酒。
通假字,通“早”
四、翻译(前两年考的)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徙,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
(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
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搅乱天下罢了。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而且你说的话错了。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且夫我当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赌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刚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目睹了您的浩瀚远闻,无边无际。
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百姓认为他们的饮食很甜美,服装很漂亮,居住很安定,民俗淳朴欢乐。
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能听到鸡犬声。
(两国居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5、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然则何以慎?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
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
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
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6、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
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五、默写:
请默写《庄子.不龟手之药》: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六、简答题
1、默写上古三十韵部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一
之
职
蒸
二
幽
觉
冬
三
宵
药
四
候
屋
东
五
鱼
铎
阳
六
支
锡
耕
七
脂
质
真
八
微
物
文
九
歌
月
元
十
缉
侵
十一
乐
谈
2、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
清浊
发音部位
全清
吹清
全浊
吹浊
唇重唇
帮
滂
并
明
音轻唇
非
敷
奉
微
舌舌头
端
透
定
泥
音舌上
知
彻
澄
娘
齿齿头
精心
清
从
邪
音正齿
照审
穿
床
禅
牙音
见
溪
群
疑
喉音
影晓
匣
喻
半舌
来
半齿
日
七、零散知识点:
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①“主,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如:
虢,虞之表也。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②“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
如:
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④“主,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
贾生,洛阳之少年。
(苏轼《贾谊论》)
⑤“主+副+谓+(也)”如:
“身非木石。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⑥“主+为+宾”,如:
“余为伯倏。
”
2、判断句的否定形式:
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并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而是否定副词。
“非”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3、词类活用
指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如“从左右,皆肘之”。
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5个问题:
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
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
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是不同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属两类或三类,词义会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1、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可分为两类:
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和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齐晋鞌之战》,普通名词用如动词。
秦师遂东。
《左传·蹇叔哭师》,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2、如何鉴别名词用作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否用如动词,需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察,以及其在句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组合的词类,跟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
有以下五种鉴别方法:
①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如“肘之”。
②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不君”、“遂东”。
③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④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因为“而”一般只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如“衣冠而见之”、“过荥阳而西”
⑤两个名词连用,如不是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就有可能活用为动词,如“脯鄂侯”《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就能带宾语了。
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来看,仍是使动用法。
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
如:
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晋灵公不君》“饮赵盾酒”是“让赵盾饮酒”的意思。
2)一些及物动词如“食”“饮”“见”等用于使动时,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通常念去声,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都改变读音,如: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朝”就没有改变读音。
⑶动词的使动用法造成的特殊现象
一些特殊现象,如“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是因为“胜之”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之”则是用作使动。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形容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
如:
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天论》“能贫”是“能使之贫”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已讨论,名词也偶然用作如使动,较罕见。
)
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如: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史记·晋世家》,“国异姓”指“使异姓立国”。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
如:
何以至今不业也?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不业”相当于”不业之”,后面的宾语省略了。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强调主观上的看法。
如《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是“觉得小”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贱之”即“认为他贱”的意思。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看成朋友,把雨看成儿子”
3、形容词是否用如动(包括使动和意动)的判断
⑴形容词后如果有名词或者代词作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一定用作动词。
如: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⑵形容词前面有“能”、“足”、“可”等能愿动词或者辅助性代词“所”,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作动词。
如: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贵”前有“所”,活用为一般动词,意为看重;”贱”前有”能”,活用为使动,意为“使……变得卑贱”。
⑶同一个形容词是用作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的判断,常常靠上下文来分辨。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贱”字用如意动;“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中的“贱”字则用如使动。
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1、范围区别: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2、意义区别: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
如: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四、名词作状语
★①名词作状语的作用
⑴表示比喻,以作状语的名词的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译为“像……一样的”,如: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一》”蛇行”意为”像蛇一样的爬行”。
⑵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做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译为“像对待……一样”,如:
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虏使其民”意为”把人民当做俘虏来使用”
⑶表示处所或方向,如:
舜勤民事而野死。
《国语·鲁语上》“野死”表示在苍梧之野死去,“野”表示处所。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
海外北经》“北”是指到北方去,表示方位。
⑷表示工具或依据,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箕畚”表示行为的工具;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法”表示依据
⑸时间名词作状语,表修饰时间,如:
夜缒而出。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⑹有些名词性词组在句中的作用,与单个名词用作状语相当。
如:
乐岁终身饱。
《孟子·梁惠王上》
★②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辨别
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形式相同,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前面,正能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
一般情况说来:
⑴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用作主语的,就应当认为是用作状语。
⑵作状语的名词前往往另有主语,如“嫂蛇形”已有“嫂”作主语,“蛇”就只能是状语了。
③“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
“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意义有所不同,已非单纯的时间修饰。
⑴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
今吾日记之而不足,岁记之而有余。
《庄子·庚桑楚》
⑵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
如:
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⑶表示追溯过去:
“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如: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
《国语·晋语一》
五、动词用作状语:
①动词直接用作状语的情况较罕见,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如:
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②动词用作状语后+而+动词,情况多见。
如:
夜追而出。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③动宾词组作状语,情况多见。
多表行为方式或时间,有时加“而”有时不加。
如:
挟太山以超北海。
《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以过堂下者。
《孟子·梁惠王上》;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出师表》);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杨:
报孙会宗书)
④动词作状语,在词序上类似连动式,一先一后不分主次,但动词或动词宾语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如:
咏而归。
《论语·先进》唱着歌归去的意思。
4、否定句、否定词
一、否定句
1、否定句的构成: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
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需前置,这类宾语前置包括两类条件:
1)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如:
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2)宾语必须是代词,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
如:
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不吾知”就是”不知吾”。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左传·晋灵公不君》
②用“弗、毋、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用上述结构。
因为“弗、毋”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否定整句谓语的,而“无”本身就是动词。
若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这种结构。
如:
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
二、否定词
1、不、弗:
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有两点差别:
①“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动词后往往不带宾语。
如: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礼记·学记》
前两例用“不”,后两例用“弗”,区别明显。
“弗”后带宾语的情况非常少见,如:
《孟子·告子上》: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
“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字后面的名词则用如及物动词。
如:
晋灵公不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庄公十年》“福”用如及物动词,“弗福”等于说“弗福之”,前面用了“弗”,后面就不用宾语。
2、毋、勿:
词汇意义相同,通常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
①“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如:
毋妄言,族矣!
《史记·项羽本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但”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后并不严格,如:
百亩之地,勿夺其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毋、勿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
如:
毋友不如己者。
《论语·学而》友即交友
非礼也,勿籍。
《左传·成公二年》籍即记载于史籍。
③毋、勿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了。
如:
以我为君子,君子安得毋敬也。
《韩非子·说林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书上,“毋”常写作“无”。
)
1、未:
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宣子未出山而复。
《左传·晋灵公不君》
①“未”和“未尝”的区别
未尝:
是一个凝固结构,表示不曾或者“没有……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未:
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者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如:
臣未之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未之闻”表没有听说,表没有实现但有实现的可能性。
臣未尝闻也。
《战国策·魏策四》“未尝闻”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②“未”字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和“不”的意思差不多。
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
4、否
①“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或“不是的”。
如:
孟子曰: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
“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
“否,许子衣褐。
”《孟子·许行》
②“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
如: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
5、非
①“非”字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
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
“非”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
②“非”用于叙述句或描写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撇开的作用。
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③“非”字用于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秋水》(古书上,“非”又写作“匪”)
6、无
①“无”是“有”的反面,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如: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无”可以说成“无有”或“不有”,意思差不多。
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齐晋鞌之战》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双重否定。
③“不”和“无”的语法分工。
“不”是副词,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谄、骄”用作名词。
客无好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好”用作名词。
7、莫
①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件东西(事情)”,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的“善”是它所指定的范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未出现所代替的名词,表广泛否定。
②上古的“莫”字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
小子何莫学乎诗?
《论语·阳货》
③汉代以后,“莫”字常用于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禁止,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史记·商君列传》
5、《十三经注疏》
是对十三部经的注解,多是汉朝或魏晋人作注,唐宋人作疏。
各部经注疏人如下: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爽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北 民族大学 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