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设岗位教师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616071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50KB
山西特设岗位教师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
《山西特设岗位教师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特设岗位教师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特设岗位教师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
2014特岗考试语文真题
一、教育理论部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个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
这表达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3.“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4.()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5.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这表达了教学中的()。
二、专业知识部分
11.“风骚”实际指()与()两部作品的简称,代表了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个发展源头。
12.《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朝的()。
13.李白,汤显祖,陶渊明,苏轼四位作家,年代最早的是()。
14.名句积累。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辩乎荣辱之境。
(2)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3)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三、诗歌赏析题
溪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1.诗中描写了怎么样的一种生活?
请作简要分析。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此诗的思想感情是“不怨而怨”,请分析这种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题
(公孙)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二岁中,至左内史。
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
“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上问弘。
弘谢曰: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上然弘言,益厚遇之。
1.解释加点字。
(1)人臣病不俭节()
(2)天子常说()
(3)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2.翻译句子
(1)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2)上然弘言,益厚遇之。
五、现代文阅读
垫底的人(陈大超)
终于调到一个局机关,吃上朝思暮想的“财政饭”,徐芳高兴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可是等她醒过神来,她就发现在这个既讲级别也讲资历同时也讲能力的机关里,她原来是个垫底的人,谁都可以指派她,谁都可以指责她,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
人到中年、在原来的单位里大小是个头儿的徐芳,心里的高兴劲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好在没过多久,局里又来了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人——基本上就是个只能拖拖地夹夹报纸冲冲厕所的傻瓜。
虽然傻瓜来头不小,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当作垫底的人,只要她受了谁的窝囊气,她立刻就找到傻瓜,或者说“把地再拖一遍!
”或者说“把报纸都好好夹起来!
”或者说“帮我捶捶背!
”傻瓜简直像个一摁按钮就立刻动作起来的机器人,不论你的脸色多难看,不论你对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他都是一点反应一点想法也没有。
这个名叫闵天飞的傻瓜,考大学时离读清华的分数仅仅只差一分,一阵狂笑就变成了一个痴不痴呆不呆的傻瓜了。
徐芳也挺同情他的,但她一旦受了谁的气,仍然要把他当作出气筒,恶言恶语地把他使唤一通,让自己产生某种虚幻的优越感。
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机关里,对她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局长科长们,而是这个傻瓜——没有这个傻瓜给她垫底,她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过下去。
这天上班,她居然没见到天飞,楼上楼下各个科室都找遍了,也没见着他的身影。
一问,原来是他家里人领着他到上海治病去了。
她听了心里猛然一惊,接下来一整天都恍恍惚惚、心神不宁的。
她就总是下意识地跟人家讨论:
“你说天飞的这种病真的能治好吗﹖”“你说天飞的病治好的把握到底有多大﹖”还假惺惺地说:
“要是真能治好那就太好了啊!
”其实她潜意识中非常害怕他真的给治好了。
一个星期后天飞出现在局里的时候,仍然是那副呆不呆傻不傻的样子。
徐芳见了差点笑出声来。
她也仍然常常在背后整他、吼他,拿他垫底、出气。
后来她竟然发展到敢用鸡毛掸子打他了。
也就有一次,她一失手,竟然将鸡毛掸子重重地打在他的后脑勺上。
打得他当时猛地一激灵,全身仿佛触了电似的一抽搐。
谁也没想到,这一击,竟然使天飞的智力因此而恢复了。
天飞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再到局里上班的时候,脸上就再无半点呆气傻气了,局长也不让他再做那些杂事了,而是要他在秘书科“适应适应”。
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天飞就给人一种英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感觉了。
自然,在这个局里,徐芳又成了一个垫底的人了。
她是多么后悔啊!
后悔自己竟然用鸡毛掸子去打他——这一打,又把自己打入了度日如年的冰窟里。
她常常幻想在天飞独自在办公室里值班的时候,悄悄地出现在他的后面,用一个暗中准备好的小木棒,对着他的后脑勺乒乒乓乓地从各个角度猛敲一气——再把他脑子里的那个开关敲关上……
1.分析文中徐芳的形象
2.闽天飞去上海的情节,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3.小说题目为“垫底的人”的作用
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
从很小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9岁就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此取得了免试进入大学的资格。
弗洛伊德在语言方面具有超人的才能,他不仅熟悉自己祖先的希伯来语,而且精通拉丁文、希腊文与英语等其它主要西方文字。
弗洛伊德十分喜爱文学扣哲学。
他阅读过大量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优秀作品,特别推崇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与歌德。
这些大家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也正是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他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与深入思索,学会了用艺术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精读过许多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广泛汲取古代希腊以降哲学思维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与理论逻辑方法。
这一切,都为弗洛伊德以后的科学理论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应该特别指出,青年弗洛伊德自身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人本身的关注。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人类本身问题的好奇心,集中为一点就是人类个体的本质。
长久以来,从对文学作品与生活过程的观察中,他对于人的情感、性格与各种幻想,对于人本身所受到的压抑始终怀有特殊的关注。
当然,他不是像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与哲学家那样在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大学生涯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的。
从1873到1881年,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
此外,他也认真听过3年的哲学课,使自己在理性思维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
这些年,也是弗洛伊德为他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探究)的时期。
l881年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考试。
l882年,弗洛伊德在从事了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改行做了专职医生。
后来,他自己把这一走向实际工作的重要转变称之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在l882到1885年,弗洛伊德在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绕的疾病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也是在这时,他打定了一个主意:
“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家作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竟开创了一项崭新的科学事业。
1885年8月,弗洛伊德师从当时欧洲非常著名的法国神经病学专家沙考特教授,他从神经系统病理学与组织学转向了神经病治疗学。
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催眠术的巨大力量。
在当时运用于神经病症的催眠术中,精神刺激对人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奇特的控制作用,以致于人的肉体可以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接受精神刺激的摆布。
在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中,我们就看到过这种神奇的催眠术:
主人公在一个病床上,医生使他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中,从而排解他内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也是从关注这种催眠术开始,弗洛伊德就开始思考人的一般心理意识现象背后无意识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了。
对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了后来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当时,对歇斯底里这一病症的治疗中,一般多用电疗法,而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与有限的,这使得他转而运用催眠术与“暗示法”。
正是通过催眠术的成功运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隐匿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理过程,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弗洛伊德开始认真探索这种人类心理深层的精神现象,这一分析与研究的科学过程也就是所谓“精神分析”了。
从此,弗洛伊德的研究不断深入,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最终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
1.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上的,这里的思想基础是指什么?
请简要分析。
2.为什么说“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题目】
生活中,有有形的窗口,也有无形的窗口;它会给你感悟,也会给你启迪,提起“窗口”,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
请以“窗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答案
二、选择题
6、答案:
D
华智解析:
A阿门a:
同阿们,希伯来语,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其余读:
ē山阿:
山的曲折处B狭隘ài其余读:
yìC息事宁人níng其余读nìng
7、A华智解析:
B报复抱负C销声匿迹D纹身
8、答案:
B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现在多理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
首:
最先。
当:
面对,对着
棋高一着: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
棋艺高人一步。
也比喻技高一等。
不忍卒读:
卒:
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
不堪卒读:
不堪:
不能;卒:
完毕,结束。
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扣人心弦:
扣:
敲打;心弦:
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
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又作“动人心弦”。
用来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
9、答案:
D
华智解析:
A“归因于”与“等原因重复
B语序不当,把“因为”提到最前面,因为“中国达人秀”栏目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
。
。
。
。
C语意不明,谁对谁不予理睬,语意不明
10、A
华智解析:
巴黎圣母院(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说。
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与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
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三、填空题
11、《国风》《离骚》
华智解析:
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北宋王安石
华智解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罢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13、陶渊明
华智解析:
陶渊明(东晋)-李白(盛唐)-苏轼(北宋)-汤显祖(明代)
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
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临川(今属江西)人。
在中国与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
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与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说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少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乡。
一说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特设 岗位 教师 考试 语文 真题附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