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卷适用全国4.docx
- 文档编号:23614463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60.16KB
届二轮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卷适用全国4.docx
《届二轮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卷适用全国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卷适用全国4.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专题卷适用全国4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一、单选题
1.在下列物质中,可以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呼吸酶 ③抗体④二氧化碳和氧气 ⑤激素⑥血浆蛋白
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②呼吸酶在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D错误,本题选C。
考点:
内环境的成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C.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14层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C
【解析】血液中CO2含量上升时,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A错误;内环境的稳态包括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B错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14层,C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解:
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故选: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4.下列哪项不是内环境的作用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B.为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酶
C.免疫作用,保障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D.将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
【答案】B
【解析】内环境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细胞代谢必要的酶在细胞内产生,B错误;内环境内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故有免疫作用,保障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C正确;内环境可通过血液循环将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D正确。
5.根据如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吃饭后血糖偏高,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进入血液后,A处胰岛素浓度低于B处,故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偏低,肝糖原分解成血糖,因此如果该器官为肝脏,A处血糖浓度低于B处,故B正确;肾脏的滤过作用能使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如果该器官为肾脏,A处尿素浓度高于B处,故C正确;由于吃饭后血糖偏高,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因此如果该器官为肝脏,A处血糖浓度高于B处,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相对含量)
Na+
K+
Cl-
HCO
蛋白质
①
142.00
5.00
103.00
27.00
16.00
②
147.00
4.00
114.00
30.00
1.00
③
10.00
143.00
25.00
11.00
47.00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
含量较多
【答案】D
【解析】细胞内液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与淋巴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表中③是细胞内液,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或淋巴。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进而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②为细胞外液,③为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正确;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不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C正确;①②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含有缓冲物质,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确定三个数字所代表的体液的成分名称。
7.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属于人体内环境
B.①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有11层
C.神经递质释放后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
D.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③一般会增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肺泡壁中的环境不属于内环境,故A错误;肺泡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最少穿过肺泡壁(2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另一端(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层)、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22层磷脂分子,故B错误;神经递质被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中,故C错误;过敏反应能引起组织水肿,故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组织水肿
【名师点睛】
解决物质穿膜层数时,需要注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是由一层细胞组成;同时注意氧气被利用是要进入到线粒体中,此外,还要区分磷脂分子层还是磷脂双分子层。
8.内环境稳态对人体代谢具有积极意义,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内环境稳态可以保持机体的温度、pH等不变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D.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难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略
9.9.下图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产生的二氧花碳和水是在细胞内,故A正确。
血浆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故B正确。
图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故C错误。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识图能力。
10.关于胰高血糖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肝糖元的分解B.不能促进小肠消化吸收
C.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促进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
当人体饥饿的时候,胰高血糖素升高,可从三个方面提高血糖浓度:
1促进肝糖元的分解2不能促进小肠消化吸收3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促进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肌肉细胞上没有接受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故选D。
1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2.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组织液
D.组织液、消化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浆和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相互渗透,消化道中的水可以通过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可以在锁骨下静脉流入血浆,所以血浆中水的来源有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生活的环境,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体温升髙B.细胞代谢紊乱C.渗透压下降D.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导致体温升高,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C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可能会导致酶促速率减慢,D错误。
14.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D
【解析】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
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垂体,A错误;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但不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B错误;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能准确分析出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激素名称。
1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血糖、生长激素、抗体等
B.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C
【解析】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人体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血糖、生长激素、抗体等),A项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由血浆渗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项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C项错误;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项正确。
16.稳态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的成年人在30℃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其在5℃环境中的散热量
B.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直接攻击被甲型H1N1入侵的细胞
C.糖尿病人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尿素增加而带走大量水分是多尿的主要原因
D.饮食中所含有的水分是人体内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答案】D
【解析】因为健康的人体是恒温37℃左右,在5℃环境中,环境和人体的温差大于30℃,根据热的传导理论,温差大的传热多。
在5°C的情况下,尽管身体此时采取的都是减少散热的措施,但是由于温差很大,所以说散热量还是很大;相反,在30°C的情况下,由于周围温度很高,即使身体采取很多散热的措施,散热量还是很小,A错误。
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一般是加强其他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是直接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糖尿病人血液中葡萄糖过高却无法利用,通过肾脏排出时带走大量水分是多尿的主要原因,C错误;饮食中所含有的水分是人体内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稳态与调节
17.分析下面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C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C
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大于A+B+C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答案】C
【解析】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
乙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无机环境。
甲图中ABC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占人体体液的1/3,而细胞内液占人体体液的2/3,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大于A+B+C;人体CO2浓度最高的是细胞内液(D);乙图中生产者(A)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C所处的营养级,B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
故选C
18.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
【答案】B
【解析】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呼吸酶
【考点定位】内环境
19.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B.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答案】A
【解析】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神经递质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B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C错误;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本题是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和理化性质的考查,内环境即是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20.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A.乳酸与HCO3-反应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B.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C.ATP水解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提供能量
D.胃酸为胃蛋白酶的催化提供所需的酸性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乳酸与血浆中的HCO3-反应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血浆属于内环境,故A正确。
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在细胞内发生的,故B错误。
ATP水解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提供能量是发生在肠道内,肠道不属于内环境,故C错误。
胃酸是位于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1.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B.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存在于图中的②③
C.②可以转化为③,③可以转化为④
D.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可能是CO2
【答案】B
【解析】
22.下列各物质组合中,通过循环系统的运送,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是
①葡萄糖②血浆蛋白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尿素⑥血红蛋白⑦激素⑧水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⑧D.④⑥⑦⑧
【答案】C
【解析】葡萄糖和水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环境吸收,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尿素和部分水通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和激素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也不能直接排出体外.故选:
C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回忆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然后结合选项内容进行解答
23.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故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C正确,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C、D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可以存在于体液B中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A和B
D.正常情况下,A、B、C、D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答案】C
【解析】图中C是细胞内液,不是液体生活的环境,A错误;B是组织液,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A血浆和B组织液,C正确;正常情况下,A、B、C、D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名师点睛】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以及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向交换物质的,淋巴液是单向流动的,所以根据图示进行判断:
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
25.关于淋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不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C.淋巴最终汇入血浆D.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答案】C
【解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淋巴最终汇入血浆,C正确;与淋巴、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D错误。
26.如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有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②过程表示肾脏的重吸收作用
C.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D.Ⅳ表示的器官是大肠
【答案】B
【解析】Ⅰ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Ⅱ表示消化系统;III表示泌尿系统,②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胞血管壁,A正确;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只能进入毛细血管而不是淋巴管,B错误;②表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Ⅳ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该器官应为皮肤,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2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②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③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④喝牛奶,进入胃中⑤口服抗生素药物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①②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D.①②③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
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
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解:
①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存在于血浆中,①正确;
②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存在于血浆中,②正确;
③递质小泡存在于突触小体中,③错误;
④牛奶进入胃中,胃液不属于体液,也即不属于内环境,④错误;
⑤口服抗生素药物,药物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中的液体不属于体液,也即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注射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⑥正确.
故选:
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2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尿素B.呼吸氧化酶、激素、H2O
C.Na+、O2、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Na+、O2、血浆蛋白都可以位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C正确;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29.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物质交换的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肌细胞、X、Y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Y>X>肌细胞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X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内环境稳态实质是X、Y、Z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X为组织液、Y为血浆、Z为淋巴,O2由血液运输到全身,通过自由扩散经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因此O2浓度大小关系为Y>X>肌细胞,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蛋白质类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浆,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B正确;肌细胞的代谢产物比如CO2、乳酸排到组织液,导致组织液pH下降,C正确;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内环境稳态,D错误,所以选D。
【点睛】肌细胞需要大量氧气,可能会以为肌细胞含氧量最多;或者内环境稳态概念模糊,以为D叙述正确。
30.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
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B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淋巴等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D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分裂间期
染色单体分离
染色体复制
A.AB.BC.CD.D
【答案】D
【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A项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B项正确;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项正确;染色单体分离发生于分裂后期,染色体复制发生于分裂间期,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_________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的中枢位于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
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答案】
(1)毛细血管舒张 散热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氧化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二轮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卷适用全国4 二轮 人体 稳态 免疫 专题 适用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