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docx
- 文档编号:23606649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8.41KB
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docx
《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教师:
蒙新勤
今年全国掀起了课堂教学教育改革,致力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自我学习的主人。
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组织学习下,观看了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3月28日上午我校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来到荔波民中进行“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观摩课。
以下是我学习后的点滴体会: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包括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即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块,即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其“10+35”、“0+45”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特色,即学生课堂上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时间实施“点拨”。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永远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工作者应恪守的主题。
一、(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
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了途径。
教学重在“学”,“教”应服从“学”。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
二、“先学后交,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学法;作为农村中学,没有举止呆板羞涩害怕,反而非常自信、非常活泼,或演、或唱、或读、或背,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
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10+35”,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是教学理念质的变化。
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过多的重视讲课,淡化了预习和反馈,没有把“预习”和“反馈”当作课来上,注重的中间,忽视的是两边,部分教师甚至“前无指导、中无引导、后无点评”,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提高班级教学成绩,不仅是让优等生更优,更关键的是中差生提高,杜郎口中学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
一是规定在展示课上优等生发言的机会不超过两次,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二是在‘预习、反馈’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学困生问题,重点关注了“弱势群体”,并且利用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三是建立学习小组,资源共享,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取得成功。
三、“秧田”式的座次排列,被代之以六个面对面的长方形组合座次小组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俑,没有孤兵作战,没有“独立思考”(开小差),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这决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形式的变革,这是“对话”课堂的回归。
“秧田”式的课堂多适合“看客”和“听众”,面对面的形式更有利于沟通、交往、互动。
学生上课不再守规矩,不再受约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
学生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
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四个“我”取代了“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的执行教案,我的教学成绩”这四个“我”,一群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成就感的学生取代了教师一个“机械的课堂”,老师就在学生中间。
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
有形讲台的拆除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必要条件,心造讲台的拆除才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充分条件。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民主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自主、主人意识和地位,是课堂活力和生机的源泉。
四、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
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五、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一节课。
六、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量。
七、课堂是“超市式”。
讲台上有学生,黑板前是学生,甚至地板都是学生板书的场所;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教室墙壁三面黑板,学生板演过程及结果便于观察,教师环视便可一目了然。
过程指导,结果校正,即时高效。
对比杜郎口的经验,我们常规课堂的毛病是,一节课下来,多少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还不会,一般教师都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八、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
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九、教师:
“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杜郎口中学教师的主导“功夫”主要体现于“预习课的筹划、指导、了解”,“展示课的组织、精点、释难”,“反馈课的纠偏、整合、总结”等方面,而不在于“讲的是否精彩”、“讲的是否到位”、“讲的是否透彻”、“讲的是否明白”。
而我们的课堂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
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一堂课下来到底有多少学生听多少学生没听?
多少学生听懂了多少学生未听懂?
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未掌握?
哪些问题应重点分析哪些问题不用分析?
哪些地方应加强练习哪些地方不再练习……等等诸多问题,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教师是没有做到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多讲的弊端在于:
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
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
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
但怎么讲?
尤其是讲多少?
这些都是需要永恒研究的问题。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
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
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杜郎口中学对学生的要求其中有一点,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
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每节课能创设一到两次机会,让学生离开座位登上讲台平视学生,放开声音讲几句话或多讲一些,从而让学生通过展示,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能力,自信心会逐渐得到增强,自卑感慢慢消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原文地址: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作者:
西部教育教学网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05月13日11:
10:
52来源:
西峰区齐家楼初级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网【字体:
大中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入杜郎口中学的瞬间,令许多参观者们震撼、疑惑。
走廊两旁的黑板上,地板上都是学生演算草稿的痕迹;上课期间楼道里居然站满了学生,细看,他们都在各自的小黑板提笔疾书。
原来楼道里可利用的空间墙面上装满了黑板,探头教室里,三面围墙上也装满了黑板。
粉笔用大瓷碗来盛,一个班好几碗;学生的座位不是成行成列,而是一个个方阵;学生们各划一块‘自留地’,练习、展示全在其上。
细看教室前方,没有讲台,难道老师的三尺讲台也向学生开放了?
是的,这里的主阵地也被学生占领了。
如果不是西服和校服的穿着不同,进入一个班级,你可能找不出谁是这节课的老师;几分钟后参观者才发现身穿校服装的老师,他在学生中穿梭,不时点拨。
学生们聚精会神、自信、轻松地学习,也有小组间热烈地交流、讨论,有的学生甚至从教室里跑出去同在楼道里展示黑板前的学生讨论问题。
基本没有什么课堂纪律,因为学生们抢着讲,甚至是喊,班级“闹”成一锅粥……而且学生们根本不被教室内外来自各地的学习老师干扰、影响,甚至你对着他们录象、拍照都不为所动,全身心投入在学习当中。
这显然与我们习惯了的教学模式不同,不得不让每一位在场的老师感到震惊,原来上课可以这样!
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质量(尤其是中考高考在山东)的提高吗?
268名学子267名鲤跃龙门:
在2005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学校报名268人,成功考取了267人!
以后每年中考重点录取几乎100%.一、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校长“紧”起来,教师“忙”起来,课桌对起来,黑板多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21名学生;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
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
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疑惑:
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
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
许多教师和领导们玩起了“捉迷藏”:
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
但毕竟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被打破,教师开始能够注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高辍学率有所扼制。
一些学科骨干教师,在积极探索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到2000年7月,在全县23处初中的综合评价中杜郎口中学已居全县中游。
针对教师一时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现状,校领导明确提出了“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
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们怀疑、不解;一些家长愤怒:
“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
”是啊,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模式。
任何一种习惯的改变,都会遇到许多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位教师是这样描述刚开始的课堂的:
“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爬黑板,学生几乎倾巢而出(全班60多人),写的同学和修改的同学‘狭路相逢’,教室过道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再看黑板前,为了争抢黑板的领地,许多同学蜂拥而至,挤成一团,最后还是老师出面让他们分成几组才疏导开人群。
”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
许多教师会在这种混乱中不知所措,甚至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
但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却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探索出了从“抓紧统死”到“活而不乱”的教育策略。
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现在规范有序的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是领导和教师们三年来一次次研讨的结果,包括2002年新学期开始座位排列方式上的变革,由秧田式变为分组排位,对面而坐,都是潜心研究的结果。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
”这是学生动起来后领导和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
大家原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
经过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
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
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
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
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
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杜郎口的改革是孤独地在黑暗中摸索出来的,没有领导的明确要求,也没有专家的现场指导,更没有系统的课改培训。
所有改革的方向、思路、策略都是纯“草根式”的。
而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整体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著名教育改革家、四川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曾经讲到他组织老师我学习杜郎口中学教育改革经验的情景:
他说第一次知道杜郎口中学是在《中国教师报》上,很为其创造的神话而震惊。
但静下心来想:
这么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界创造的“神话”太多太多,但大多在掀起一阵风暴之后,大家该咋干还咋干,喧嚣归于平静。
日出日落,一切照旧。
于是他把杜郎口的经验材料,印发给了全校老师,老师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老师甚至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然而,似乎也是一阵风,震动和激动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好像觉得杜郎口不好学,于是热闹也渐渐变成了宁静。
老师们一切都回到了过去。
其实,不光是老师们,就连许多专家也对杜郎口产生了一些怀疑:
课堂真能变成学生的舞台吗?
不只是怀疑,甚至还质疑:
老师只讲十五分钟,太机械了吧?
为了解开心中疑云,他请了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和三位老师――语文徐立峰老师、数学徐利老师和英语张静老师来到武侯实验中学现场献课。
因为执教者都是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应该说鲜明地体现了“杜郎口课堂”风格。
那天上午第一节,杜郎口中学徐老师上语文课《我的叔叔于勒》。
下面是李镇西老师的课堂记录――先是每一个组的同学上黑板去写自己所在组的口号――第一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二组:
尽自己的力,做完美自己我!
加油!
第三组:
一切皆有可能!
第四组:
积极+行动第五组:
努力拼搏,力争第一!
第六组:
Tobeno1老师宣布上课,请各小组站起来高呼自己所在小组的口号。
然后请同学们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很积极,都主动站起来发言,发言完之后,其他同学评价。
学生的发言也很积极。
而且都按规则,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就说。
复述结束后,老师请学生们根据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
然后请各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反驳。
一女生:
“‘紫色的阴影’是不是他们的心情?
”另一个同学说:
“不对,应该是烘托当时的气氛。
”老师说:
分析课文最好有顺序,先从开始,再一步步往下分析。
一女生:
“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写这么一句话,‘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另一同学解释,谈自己的看法,说得非常精彩。
一男生提出一个问题:
主人公是谁?
菲利普夫妇还是于勒?
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言者争先恐后。
教师:
谁是主人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争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继续分析:
“我看了一眼他那双手……这里先是写了手,写了脸,我想问大家,这句话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一女生站起来说:
“这烘托了心情吧!
”学生们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很热烈。
一男生:
“我最讨厌‘母亲’!
请大家翻到……”大家又开始讨论母亲的形象……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不一次出现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的情况。
教师总结:
还有许多同学们没有能参与,还有许多环节没有完成,将这份无奈带到同学们以后的课堂中去吧!
课后李镇西校长的评课:
这堂课如果就教师“讲”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如果就学生“学”而言,则教师真正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鲜明地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习而教,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换句话说,我们从这堂课中,重要的不是看出老师教了什么,而在于怎么教!
当然,发言学生的面还相对窄了一些。
(但作为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和不熟悉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预习是否化的时间太长?
另外让学生讨论小说主人公是谁,意义不大。
不过,如果是通过讨论主人公,而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似乎也无可厚非。
第二节是数学课。
教师送大家两句话:
“心动不如行动,跃跃欲试不如亲自尝试!
”“我们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对学生说,做课堂的主人!
不怕你说什么,而怕你什么都不说!
等待机会,争取机会,创造机会!
这堂课上成同学们的学习交流课,学习成果的展示课。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来回巡视点拨。
学生小组交流完毕,论坛派代表上台将题目,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气氛很活跃。
老师的评点非常精当。
第三节的英语课同样生动活泼,学生一直处在快乐之中,的确成了课堂的主人。
这三堂课,都不是无懈可击,但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真正把学生推在了前台,尊重学生,让学生展示,在快乐中学习。
我说这三堂课都是好课,有一个直观的标志,那就是在这三堂课中,学生们都很投入,都很专注!
在此之前大家听到的对杜郎口中学非议最多的,是他们搞的是“应试教育”。
似乎如此。
因为他们之所以能够声誉鹊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升学率由过去的倒数一二名成为现在的全县一二名。
但是,从杜郎口经验的视频资料、照片资料上,我们看到的是最素质的东西:
孩子们的自信、他们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的自学能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对人的彬彬有礼、他们生活的简朴、他们高远的志向……即使是从前面所介绍的三堂课上,尽管是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可依然能够看出教师的追求:
追求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提高、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追求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句话,他们搞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令人显赫的升学成绩只是他们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或者说只是他们教育成果中最容易引人注目的一种。
他们的课堂结构模式无疑是最让人感到具有颠覆性的:
三面黑板、六个小组、课堂秩序很“乱”、教师几乎不讲、学生人人参与……这给人一种错觉,他们正是因为课堂结构的改变,才创造了教学成绩(当然主要体现于升学成绩)的辉煌!
于是,一些人开始简单地学习他们的课堂结构,也把学生分为几个大组,也把教师用的黑板取消了,也限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也让学生熙熙攘攘地上课……但是,至少在我的视野中,还没有出现第二个杜郎口,就像前几年那么多人学洋思,却至今没有出现第二个洋思一样。
原因何在?
是杜郎口或洋思“不可学”“不可复制”吗?
有人正是这样想想的,总以“个性”“特殊性”来看待别人的经验,于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别学。
我认为,杜郎口是可学的,关键是我们不能仅仅是学其课堂结构的改变。
据李镇西校长讲:
那天上完三节课后,他们和杜郎口中学的三位老师进行对话交流。
他提了一个自己思考很久的一个疑问(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在你们课堂上,老师的确讲得很少很少,那么课后你们是不是还花了大量的时间补课呢?
因为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够仅仅靠课堂就掌握了全部应该掌握的知识,换句说话,你们的学生课堂上很活跃,但课后的负担时不是很重?
”我总是怀疑他们在“10+35”的课堂模式后面,还有一些不便对人公开说的秘密,比如利用晚自习补课呀,比如对后进生开小灶呀,等等。
那位语文老师的回答是: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
我们的课堂上主要是学生展示,但我们非常注重预习,预习往往要花一节课到两节课的时间,另外,我们没有课外作业,因为我们的学生都住校,再晚自习内就能解决作业问题。
我们星期六星期天都不补课的。
是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同等的水平,你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待转化生’的问题――我们不把差生叫差生,而叫‘待转化生’。
对于这一点,我们有四个关键词:
‘信心’,‘兴趣’,‘习惯’,‘方法’。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去着力。
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从最后一名抓起’,一个班处于最后三分一名次的学生成绩,将占教学评价的80%的权重,这都决定了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来抓待转化生。
因此现在我们可以说,在我们学校,没有差生!
”还有老师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学校的老师是不是负担很重?
他们是不是很累?
”另一位老师马上回答:
“投入教育,肯定很辛苦。
但这个辛苦是别人的认为。
对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来说,心甘情愿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不会觉得累。
一个人最累的是心累,只要心不累,就不可能真正累。
在我们学校,感到累得老师,都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好,才觉得累,因为觉得丢人呀!
”我们还有老师问:
“如果课堂上学生不会积极参与讨论不发言怎么办?
”“如果学生当天的单词背不下来怎么办?
”“如果学生就是不想学怎么办?
”杜郎口的老师感到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笑了笑,正准备回答,李镇西校长抢先说话了:
“请让我代为回答,我听到刚才杜郎口几位老师的回答,我可以这样认为,在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存在!
我们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思维,是仅仅就课堂而言,但杜郎口的改革,决不仅仅是课堂。
如果做到了上面他们所说的那些,怎么还可能有什么不愿参与讨论和发言的同学呢?
怎么还可能有不想学的学生呢?
”徐老师也很自豪地说:
“在我们学校,几乎没有在课堂上不想听课的学生!
曾经有教育专家不相信,到我们学校来暗访,到了每一个教室寻找不听课的学生,结果一个都没有找到。
”我们往往只看到人家最显赫的地方,而忽视了这显赫背后所付出的东西。
杜郎口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课堂结构的改革,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我们只学这个环节,而无视支撑这个环节的因素,那永远不可能真正把他们的精髓学到手。
所以,那天李镇西校长对老师们说:
“我们从课堂上看到的,只是杜郎口经验的冰山之一角!
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课堂结构,而要关注课堂背后都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
”二、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解读杜郎口中学在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社会各方面仍然以世俗眼光看教育的背景下,以非凡的气魄作出了许多非凡之举,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
在这样一所师资、生源都不理想的农村中学,能够在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教学内容中都实施这种学习模式吗?
60多人的大班额中能实施合作学习吗?
能进行全面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吗?
教师真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吗?
学生能够主宰自主学习的课堂吗?
学生们,特别是学困生能适应吗?
参观者们怀着种种疑惑,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一)、“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实况描白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24个班同时开放的,24间教室、24位教师、1460多名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
24个班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
当你众多的参观者走过教室的窗前,踏进教室的大门,可能没有学生注意你;当你驻足聆听,可能没有人在意你。
我们应该为这样的课堂感动:
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口中 课堂教学 模式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