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docx
- 文档编号:23606306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04KB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docx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
64课时左右
*******
适用年级:
小学一年级
学校:
茅垭小学
课程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学习
重点
教学内容
课时
安排
1
准备课
认识1—10数字,会进行比多少的简单描述
数一数,比多少
4
2
位置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6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简单的计算。
1—5的认识,认识<,=,>,第几,分与合,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
12
4
认识图形
(一)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单的拼组。
4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会运用数的分解和组合进行计算,会解决大括号题。
数的分解和组合,6—10的加减法,大括号题型
17
6
11—20各数的认识,
会数11—20各数及组成
11—20各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4
7
认识钟表
会认、读、写整时。
整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
4
8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会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12
9
总复习
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20以内数的读写法、组成;
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钟表;
位置,数学乐园;
综合课
8
课程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钟表。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实施:
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
1、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
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7.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8.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知识点落实到位。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
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
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
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
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
4星良好:
3星合格:
2星需努力:
1星
2.终结性评价
(1)纸笔测试。
评价等级:
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
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为需努力者可通过自身努力,再次参加相应的水平测试。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
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2015年10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讲座稿
时间:
2015年10月
地点:
茅垭小学道德讲堂
主讲:
孙丽敏
参加人:
茅垭小学数学教师
内容:
新人教版201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一、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1、2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1、2单元合并为第1单元“准备课”。
第1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1、2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1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原来第2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2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四、七单元)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
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
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
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
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所以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3、保留的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增删的内容
删去原实践活动:
我们的校园;改为:
数学乐园
二、修订后教材的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1、2单元)、数与代数(第3、5、6、8单元)、图形与几何(第4单元)、量与计量(第7单元)、综合与实践(安排在第6单元后面)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1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
又如,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更符合学习规律的安排,如对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的教学,进行了新的编排,使之更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教材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内容的呈现则逐步提高要求:
逐步曾加了算式中的空格数,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直接让学生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
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2)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认识,在这里根据点子图写加减法算式时,教材只在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加法算式,后面都只出现一个加法算式,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使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更为突出,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3、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一般采用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
在一年级修订后教材中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中都渗透了数学思想,如符号思想、模型思想、化归思想、推理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包括一一对应)。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比大小”的教学。
(1)教材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利用有情节的两种素材—小兔与所搬的砖、小猪与所搬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一一对应的方法。
(3)借助“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教师利用情境中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4、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0、p72)。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如P60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p72简单地介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5、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同时,加强四能的培养,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教师们在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四能”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困惑,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① 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进而没能很好地理解实验教材为落实“解决问题”课程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②在培养学生“四能”方面,教师们还缺乏有效的经验。
③ 实验教材的编排处理比较生硬。
2015年10月10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
64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孙丽敏
适用年级:
小学一年级
学校:
茅垭小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是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总结现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
新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实验中我们体会到:
只有认真研读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营造充满生机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现就这册教材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供实验教师们参考。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前课改中教师们努力追求的。
一年级上册教材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例如教学“比多少”,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给学生讲述“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认真观察、比较,感悟“多”“少”“同样多”。
再如教学“0的认识”,教师可根据第30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通过观察小猴吃桃的情境:
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
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可以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新课标强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时,课前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凭借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观察、交流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进而探讨“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对现实情境的感受进行探索,将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发展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数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例如教学“9加几”时,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过程。
接着,组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际操作边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
外显的动作驱动内在思维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理解新的计算方法。
(三)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设计了大量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如让学生合作完成比长短、比高矮的活动,共同探讨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特征,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交流自己分类的标准和分的结果等。
在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数学,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学校运动会”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会产生“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计算方法。
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欣赏自己的发现、欣赏本组的成果、欣赏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标特别强调: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题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本册教材十分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1~5的认识”,教材先体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提升学生对物体形状的直观认识,接着呈现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形状的名称。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在教学中,需要以教材提供的基本素材和学习活动线索,为学生设计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教学“1~5的认识”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观察、了解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观察和数的结果告诉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1~5各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卡片来摆。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
学生通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认识1~5各数,经历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不仅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周围事物,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认真组织练习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练习,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练习资源,教师应不断探索如何组织练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组织丰富、有趣的练习活动,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的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
①说一说。
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刻,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
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
③自由选择。
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用实践活动巩固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同时逐步形成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能力、性格的发展。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把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抓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数数的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
并且,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良好习惯。
再如教学写“0”时,教师让学生观察“0”,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0的形状,给学生讲述、演示0的写法。
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形成写0的技能。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怎样才能写好。
还特意安排了“你认为写0时应注意什么?
”“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
”的交流活动。
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体验,归纳提升,说给全班的同学。
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倾听,了解0的写法,通过书写、评价、交流明确书写0的规范要求,同时经历体验要认真书写的行为要求。
“写0”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获得写0技能的同时,在数学思考、语言交流、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都获得发展。
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认为: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体,可以成为启迪智慧的钥匙,可以成为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每位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喜爱的、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这一切,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支撑。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真正的民主、和谐,源于师生的一种爱。
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写0活动中,教师用到了这几句话“你想写0吗?
”“好,伸出小手看屏幕书空”“在日字格里描一行0吧”“你认为写0时应注意什么?
”“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
”“老师相信你的0肯定写得很漂亮,动动手,在下面日字格里写几个0吧!
”组织学生进行书空、描0、总结写0的方法、独立写0各项活动。
教师的语言饱含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融入了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使学生愉快、主动获取写0的方法。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错时,不是批评责备,而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
如请学生说出“盘子里1个桃,用数几表示?
”时,出现“小猴吃了1个桃,用1表示”的回答。
教师不急不躁,接着问:
“那个盘子里的桃数用几表示呢?
”小朋友马上说出“用1表示。
”又如解决“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的问题时,一位学生说出4-0,其余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等式4+0或0+4。
此刻,教师给学生自己纠正的机会,以“老师没有听清楚”为由,请学生再说一遍。
巧妙地为学生赢得体验成功的机会。
“再给一次机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护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感说,愿想、愿说,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