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3597880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06KB
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docx
《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3分析与解释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2.5结论与拓展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科学知识:
1.2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3.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想知道,爱提问。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正在进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地知道一些运动保健的知识。
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为什么要注意运动时的保健,对于运动时出现的小问题更不知是怎么回事。
本单元在此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时的保健要求,对学生的茁壮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从学生能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来发现运动的秘密,懂得运动保健的原理和做法。
本单元先研究运动的主要实体:
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
关节活动,再引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
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障:
保健。
这四者的相互关系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是运动的保障。
因此,本单元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认识运动的实体;第二个层面为了解运动的保障。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呈逐渐解析的结构,依次引导学生探究解析运动的机理。
它包括骨骼、关节、肌肉三课。
这三课的关系是:
由于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除了具有支持、保护的功能外,在运动方面,它还作为运动的实体成为肌肉的附着物和关节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居于三课的首位,为接下来两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关节是骨骼上的部位,具有特殊的构造,它除了具有减震的作用外,还与肌肉一道成为骨骼能够运动起来的必要条件,没有骨骼,它就不复存在;没有肌肉,它就没有运动的可能。
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居于骨骼和肌肉两课中间的位置。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以及关节的周围,它的收缩和舒张迫使骨运动及关节活动。
它虽然不是运动实体,但没有它提供的力,可运动的骨骼以及关节将散失运动的可能。
所以,教材把居于支持地位的它安排在运动实体的最后进行介绍。
从分析中可见,这三课既密不可分,又应有教学的先后顺序。
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1课,骨骼。
从感觉骨头开始认识骨骼。
学生将通过触摸、拼图、观察,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在宏观上认识骨骼。
第2课,关节。
体会并了解关节。
该课涉及到骨连接中的活动连接问题,学生将通过体验、分析和阅读,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第3课,肌肉。
体会肌肉如何牵引骨运动。
该课涉及骨骼肌的作用问题,学生将通过阅读、触摸、实验和建模,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肌肉。
第二层面的内容围绕以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并做延伸,从骨骼和肌肉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的角度出发,将其运动保护单列出来,成为第一层面的支持内容。
如果没有这个层面,前一个层面的学习对儿童来讲便没有现实意义。
该层面独立成为本单元的第四课:
骨骼、肌肉的保健。
该课引导学生通过研讨和阅读,强调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可增进骨骼和肌肉的功能以及如何避免运动受伤,教会学生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
第二单元养蚕
单元概要分析
去年春天,孩子们种植了一种植物,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已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种植与观察活动的辛苦与快乐。
今年的养蚕活动一定会使他们更加兴奋,更加投入。
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
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
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5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
2.1提出问题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2.2收集证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L2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3.3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3.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
遵循蚕的发育过程(也是养蚕的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即动员与饲养、观察与测量、收获与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指导活动,使学生乐意养蚕,要把蚕养好,在养蚕中锻炼成长,在养蚕中了解生命,增长学生见闻和相关知识,发挥饲养活动的育人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
该课以课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和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并开展一些观察实验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即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
本课内容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时间跨度为一个多月。
要求孩子们不仅要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还要详细观察和记录下它们的进食、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
本课还鼓励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如,“怎样识别蚕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没有茧的蛹能羽化成蛾吗”等。
第三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养蚕业,指导学生抽丝,即第三课“我们来抽丝”。
它是养蚕活动的高潮。
学生们将亲自缫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了解到我国的桑蚕业历史悠久。
第四方面,交流养蚕中的发现,即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
它是养蚕活动的总结课。
学生们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概括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并尝试和蝴蝶的一生进行比较,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
本单元特别强调的是——“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蚕养,绝不能“在黑板上养蚕”。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获得鲜活生动、细节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图片、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也一定要亲自参与养蚕活动,这样既便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又可与学生们共同经历养蚕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
而且教师最好能多养一些,以便给学生补蚕。
应该说,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蚕卵和桑叶等实物材料对有些地区来说不易获得;二是养蚕技术对大部分师生来说尚属空白;三是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需要经常穿插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显得比较散碎。
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蚕卵和人工合成饲料可从教具公司购得;养蚕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如果师生养蚕都没成功,也可选择当地常见昆虫的幼虫来养——养什么并不重要,不能从卵开始养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亲历一次“养”的过程,有观察、有记录,看到变态就算基本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与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
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1.6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4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
1.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1.2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运动”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7组成要素。
整个单元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识别运动、描述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
其中识别运动是整个单元的总起,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而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则是对某一运动具体问题的探究。
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们对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只是停留在明显看得出位移的那类运动上,例如飞翔的小鸟、行驶的汽车等,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比如房屋、大树等孩子们会认为它们是静止的。
在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近的静止物体与之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孩子的思维过程中,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
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识别运动。
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
教材从两幅充满运动物体的对比图片入手,在学生描述运动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使其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的概念。
在该课中,理解参照物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材呈现了多个活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来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方面,学习描述运动。
它包括本单元的第二课“运动的快慢”和第三课“运动的方式”。
第二课“运动的快慢”。
从讨论学生熟悉的几种运动的行驶快慢和110米栏比赛,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的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接下来的速度排序活动、测量走路速度的活动和阅读有关风的方向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运动速度是由时间、距离及方向等几个要素来描述的。
第三课“运动的方式”。
按不同的维度对运动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教材是让学生在按照运动轨迹进行画图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两类,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此处重点不在于分类,而在于能描述这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的特点。
当然,对于振动是直线运动中的一种特例,摆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特例可以对学生做一些介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更多物体的运动属于哪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从而认识到在一种物体运动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的存在。
第三方面,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
它包括本单元的第四课“小车的运动”和第五课“摆”。
第四课“小车的运动”。
教材以问题直接入手:
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其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从而达到收集证据的目的。
教材还提供了“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实验的方法及实验记录,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第五课“摆”。
通过做摆,指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再一次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
此外,教材在此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摆的长度,努力使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规定的次数相符,在不断尝试调整中巩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这一认识。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和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以认知为重要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和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志趣。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提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1提出问题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
2.2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5结论和拓展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
2·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
2·2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4·2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物体的运动必然是力作用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前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时,对力已有了初步体验与感受。
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建立关于力的一般概念,同时通过牛顿第一定律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并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研讨,使抽象的概念在研讨中逐步得到理解和深化。
本单元的结构呈先整体感受,后逐个认识的布局。
教材共有5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
从宏观上总体认识力以及力的作用,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力在哪里”,它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即“力有大小”和“力有方向”两个基本要素。
第二方面:
认识一些常见的力,即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
它包括“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四课。
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知道什么叫弹性,什么叫弹力。
并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人类利用“弹性”改善生产生活的实践。
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既认识了重力——地球引力,又接触了地球引力可以被克服的知识;既讨论了学生们都会想到的问题,又恰到好处地讲述了“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介绍了牛顿的思考,体现出爱因斯坦讲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伟大意义。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一改以往只考虑固体间的静摩擦研究范围,从宏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指出摩擦力可以在固体与固体间,也可以在固体与液体间,也可以在固体与气体间产生。
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对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需要。
第五课“降落伞”,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阻力,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调查和预测
单元概要分析
一、本单元主要的建构依据
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自然、了解科学、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感受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或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要求来进行建构的。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中“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二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调查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调查经常针对的是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的问题与事件,也可以针
对正在发生的连续性或者顺序性事件(比如追踪调查)。
只要选择的科学探究问题适中,学生就有能力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公平条件,如何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如何测量、建立模型,如何合作与交流,以及体验到相应的情感,生成相关的价值等。
与调查不同,在时间向度上,预测是人们立足现在指向未来的探究形式,它表达着人们很想通过预测来把握将要发生的事件和变化。
但是,重要的往往不是预测了什么,而是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这个根据要注重理性和实证。
我们鼓励学生畅想、猜测未来,但是我们更鼓励学生表述他们畅想、猜测未来的根据,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科学探究的预测的准则。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和预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调查。
本教材是将观察、实验、调查作为三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逐个进行介绍的。
如果说,运用感官或工具收集信息就是观察,先假设、再动手操作予以验证就是实验,那么,调查就常常要亲历现场。
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材通过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调查的描述给调查下定义,也即陈述哪些问题需要调查。
它们是:
事物的空间分布,事物的时间变化,以及两个事件的相互关联。
第二,学生能够展开调查的几种方法。
它们是:
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查。
第二部分,预测。
预测是对未来事件做出的科学猜测,所谓科学,就是有证据和有经验。
尽管预测仍然有可能发生错误,为什么科学探究中需要预测呢?
因为,第一,预测带动着探究者的热情;第二,预测往往成为新的科学发现的先导;第三,预测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该部分内容的逻辑是:
将推理与预测区分清楚,就是告诉学生,以现在为区分点,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是一回事;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是另一回事。
然后,挖掘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预测经验,再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积累和运用预测经验的,最后,在有控制条件的要求下动手进行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单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