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合唱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593002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56.87KB
最新合唱教案.docx
《最新合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合唱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合唱教案
合唱教学教案《赞美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祖国颂》、《同一首歌》等作品,进一步激 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混声合唱《祖国颂》、排练合唱《同一首歌》,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学习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增进其理论上的认识。
3、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图示及对歌唱进行艺术处理的基本要领,并能在合唱《同一首歌》的实践表演中较熟练地运用歌唱的技巧进行声乐作品的再创造。
教学重点:
排练合唱《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混声合唱《歌唱祖国》
问: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师:
介绍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
二、欣赏合唱《祖国颂》
教师介绍歌曲(创作年代、表现内容、歌曲结构)
混声合唱《祖国颂》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
影片在1958年元旦放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教师播放录音,深入分析、对比三个乐段,分段反复聆听,并提出问题与学生探究。
三、欣赏《同一首歌》
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
在世纪之交,中央电视台用这首歌的歌名为主题,举办了《同一首歌》联欢会,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四、学唱《同一首歌》
1、强调正确的歌唱姿势:
a、唱歌时要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全身进入歌唱状态。
不要前倾后仰、左右摇晃,胸部要略为挺起,双肩微微向后,松弛、自然;站立唱时,双脚稍分开,亦可略向前后分开,重心要稳;坐着唱时,背不要仰靠在椅子上,腰杆要挺直,双脚平放,两腿不要交叉迭起。
b、眼要平视,脸部、颈部肌肉放松,下巴自然放下,不要向前突出,面部要根据歌曲内容而富有表情。
2、发生练习,要求声音连贯、流畅、圆润;
a、复习歌唱时的气息与发声。
练习:
1 3︱5 3︱1——‖
b、复习歌唱时的气息与发声。
练习:
1 3︱5 3︱1——‖
八六拍:
531︱531︱1——‖
3、教师弹奏第一声部旋律,学生视唱;
a、练习演唱:
注意姿势、气息、呼吸。
现在统一声部演唱全曲,在最后一句分声部。
这里学习的是音程的演唱。
可以做以下几种音程练习。
5———︱5———︱3———︱
1———︱2———︱1———︱
唱:
MA WU
b、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充满深情地配唱歌词;
4、教师弹奏第二声部旋律,学生视唱;
a、最后一小节有半音的练习 1———︱1———︱1———‖
6———︱#5——︱5———‖
b、学生配唱歌词
5、两声部合成、精排,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6、再次播放录音,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请学生对比范唱作出自我评价并加以改进。
7、全体学生完整演唱
8、学习合唱指挥四拍的基本图示。
五、小结:
今天,我们首先了解了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然后通过欣赏混声合唱《歌唱祖国》领略了合唱艺术特有的美,又通过《同一首歌》的合唱练习初步懂得了歌唱的基本要素,最后初步掌握了四拍子的指挥方法并加以运用。
让我们一起放声歌唱《同一首歌》,结束这节课学习。
(请一位学生上来指挥,其他学生起立演唱,教师伴奏)。
讲授课题:
合唱曲《青春舞曲》的合排。
教学目的:
使合唱队员能用正确的节拍(切分)、准确的大跳、精确的转调。
教学重点:
1、合唱队员的发声状态要自然,不要挤、压、吊、虚、白。
2、在两声部合唱时,要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加强声部间的协调。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做到歌曲的声情并茂。
4、 为艺术节文艺排练做准备。
教学难点:
1、由单声部转成两声部时的第一个音要站稳。
2、咬字吐字要清晰,不要拖泥带水,高音区的头腔共鸣偏少。
3、由于气息支持不够,乐句之间容易断裂,速度容易赶。
4、歌曲的吐字、音准。
5、演唱情绪及对音乐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 练声:
1、 “Lu”名唱单音“5”,循环呼吸,保持八小节,练气息的支持与音准的稳定。
2、 用两声部合唱练习,加强合唱队员的协调感。
二、 合排:
1、 强化低声部由齐唱转成两声部时的音准感。
2、 重点排练部分两声部的合唱乐句。
3、 初步合排整曲。
4、 针对咬字吐字的问题,让合唱队员念绕口令,加强其咬字吐字的干脆与干净。
5、 让合唱队员用高位置(头声)朗读歌词。
6、 启发合唱队员对歌词的理解。
7、 完整的演唱全曲。
)《快乐的少先队》合唱教案一、教学内容
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
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
选拔队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培养学生使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5、为艺术节文艺排练做准备。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
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
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
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
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
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快乐的少先队》
1、分别用“啊、唔、姆”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2、发放歌曲歌词。
3、视听《快乐的红领巾》范唱。
4、初步以听唱为主学唱歌曲。
5、针对咬字吐字的问题,让合唱队员念绕口令,加强其咬字吐字的干脆与干净。
6、让合唱队员用高位置(头声)朗读歌词。
7、启发合唱队员对歌词的理解。
8、完整的演唱全曲。
9、难点训练:
“有趣的生活中增长智慧”、“美好的生活有笑语伴随”的音准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音阶练习
2、模唱练习
3、音程练习
二、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
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
三、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
(播放课件)
生:
加拿大
师:
为什么?
生:
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
从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中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宽广得尼亚加拉大瀑布呼啸而下,每当天气晴朗瀑布得水雾映出斑斓彩虹,让人不禁为此赞叹。
我们还看到了多伦多电视塔,建于1976年,是世界上独立而无支柱得最高的建筑物,堪称多伦多得市标。
以及枫叶国旗,枫树是这个国家的国树,这个国家有枫叶之国得美誉。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此时背景配乐为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下面的欣赏及学唱作铺垫。
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
师:
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
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
加拿大人说:
“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又丰富多彩得地理”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
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
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
四、学习、感受与探索
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优美抒情)
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
简介歌曲:
《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
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
4/4拍
师:
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
强、弱、次强、弱
师:
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播放课件弱起小节的定义)
师:
让我们用弱起的感觉“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
大家模唱的不错,下面我们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演唱这首歌曲。
4、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
稍快或稍慢
师:
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
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
淡感受
师总结:
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
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
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
活泼欢快
师总结:
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
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
5、师:
《红河谷》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二声部合唱《大家来唱》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
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去参加森林音乐会,我想现场一定非常的热闹,咱们也去瞧瞧吧!
(课件)
(听!
小黄莺唱起来了,咱们也来唱一唱吧)
①音阶12345671(师唱,集体唱,分排、个别唱)
②1353︱1—‖小乌鸦也着急了,你们听。
Wu
③琶音135ⅰ︱531‖
Ma
师:
你们听,小青蛙在找妈妈,咱们也帮它找吧。
④单音模唱:
下面看谁能正确地模唱出老师弹奏的音高。
⑤视唱旋律:
3/4 1——︱646︱5——︱5— 0∣
1 6 1∣757∣6 4 6∣5——‖
师: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条旋律是几拍子的?
在三四小节出现了连线,连接相同的音要把两个音符的时值相加,所以三四小节要合起来唱5拍。
听老师唱唱。
(老师划拍唱、生跟琴唱)
(教师提示学生连线:
连接不同的音要唱的连贯、自然)
3/4 3——︱4443︱212︱3—0∣
6 4 6∣535 ∣444∣432‖
二、融情入景,学唱歌曲
导语:
森林音乐会的歌声接连不断,大家又唱起来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民歌《大家来唱》,我们也来唱唱吧。
1.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3/4拍强弱规律。
(拍手拍肩)
师:
我们边听歌曲边感受一下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请大家模仿老师的动作。
2.出示歌谱,复听全曲,模仿老师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师:
这首歌是3/4拍,举起右手,我们边听歌曲边划三拍子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声部旋律划拍整体认唱。
(教师提示学生连线)
我们先来看二声部旋律,我们边划拍边唱谱。
注意第三四小节要唱几拍?
4.学习第一声部旋律划拍整体认唱。
5.二声部合唱(师生合唱、分排唱、指唱。
)分句唱
师:
下面我们来二声部合唱,大家集中精神,自己唱一个声部时,要注意倾听另一个声部,使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老师来唱二声部,大家唱一声部。
6.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师:
我们填词来唱,先按二声部旋律唱。
7、二声部和声(练习)
师生合唱、分排唱,指唱。
三、小结
师:
今天同学们在森林音乐会上的表现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唱出更动听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教案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做一个舞蹈动作,当你看到这动作时,会联想到什么?
(师做双臂波浪动作,学生自由发言)
师:
我们会联想到海鸥、会联想到大海,有哪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
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
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师:
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
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
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
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轻轻的播放《大海啊故乡》的前奏)
师:
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欣赏《大海啊故乡》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1)3/4 12 1· 76 |533-|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
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 411 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
“5--”的时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3、师:
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两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呢?
第一组:
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
波涛汹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现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
平静
第二段:
跌宕起伏
5、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力度的变化。
(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前后只有四个乐句:
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
(3)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前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第一组学生用“啊”伴唱。
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
(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6、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
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六、学生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山谷静悄悄》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2、有感情的演唱《山谷静悄悄》。
教学难点:
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山谷吗?
去没去过都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谷里去玩玩,看看在那我们都会发现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山谷静悄悄》
1、看:
(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
崇山峻岭中,淡淡的烟,薄薄的雾,亮闪闪的红梅花和紫杜鹃,活蹦乱跳的小野兔,飞奔而下的溪流。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2、听:
(播放歌曲第二乐段)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这声音像什么?
每一处的"叮咚"声有什么不同猜测去呢?
师引导,生回答:
像敲击声。
(第一处是远听的很轻。
第二处近听的稍重。
第三处是从近到远的,"叮咚"声由强到弱的变化。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上去感知力度记号。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化平面为立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力度记号对表现音乐形象的作用。
)
3、学:
师:
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力度记号:
p、pp、)
(设计意图:
这样很自然地让学生对力度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力度这个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显得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还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一:
力度记号的识记。
)4、试:
(出示歌曲中的结束句)
师:
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唱唱这"叮咚"的敲击声。
①视唱曲谱→填词。
②出示力度记号(PPP)。
③让学生自己运用力度知识,给这一句加上不同的力度记号。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识记这些力度记号,安排了唱唱这一环节,这儿主要通过视唱法来进行教学。
因为以上的学习学生对这一句有了总体的感受。
通过让学生唱一唱,拍一拍,想一想,说一说,不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一:
结尾句;还巩固了力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5、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敲鼓来控制其中的休止符。
(设计意图:
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
断唱和连唱的鲜明对比。
这一环节中,通过利用歌曲中的演唱处理,不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且把上一环节的理论同这一环节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听、唱、动"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不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还为下一步的学唱歌曲打下扎实的基础。
)
6、唱:
(1)导入:
在这静悄悄的山谷中,什么在飘飘?
什么在奔跑?
什么在闪耀?
还有谁在把鼓敲呢?
(2)听录音范唱。
师:
歌曲的情绪怎样?
(优美、柔和、宁静,又有点激动的)
(3)读歌词。
师:
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飘飘?
生:
薄薄的雾,淡淡的烟,飘呀飘得高
(4)听琴看谱轻声跟唱。
(5)填词演唱,歌曲处理:
师提问:
a、歌曲最关键的是哪个字?
b、最能体现地质对叔叔远离亲人不辞辛苦为人类造福的是哪几句?
(6)教师小结。
7、填适当的力度记号,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教材:
人音版教材第9册第5课
课型:
以歌唱与二部节奏训练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民族风格儿童歌曲,它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用甜美的旋律表现了儿童对自己家乡山村的热爱。
通过把谷垛比做山,来歌颂农村的新面貌。
歌词句句新切感人,表现了一个农村孩子纯朴的性格,音乐形象鲜明。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2、练一练:
二部节奏训练
3、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目的:
1、认识顿音记号,学习短促、跳跃、有气息支持的断音唱法。
2、二部节奏训练,为二声部合唱做铺垫。
3、理解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对歌曲作即兴创造与改编,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顿音演唱方法和歌曲的演唱。
2、教学难点:
顿音及二部节奏练习
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 教科书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你们知道或者去过的有哪些山啊?
(生答)
2、初听歌曲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山有关的歌曲《如今家乡上连山》,而且这些“山”很特别。
咱们赶快来听听吧?
3、认识顿音记号并掌握其演唱方法。
听过之后,我们终于知道了这些山指什么,家乡丰收了,农民伯伯们收获的谷子堆的高高的,就象小山一样。
(课件)
(出示)▼▼▼▼ ▼▼▼ ▼▼ ▼▼▼▼▼
×× ××∣×××0∣×× ××∣×××0‖
①介绍顿音记号:
顿音记号就是一个小的倒黑三角形,在演奏或表演上要表现得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教师范唱,学生模仿。
②读读拍拍:
顿音及二部节奏练习(分组交换打二声部节奏)
2/4 ▼▼▼▼ ▼▼▼ ▼▼ ▼▼▼▼▼
×× ××∣×××0 ∣×× ××∣××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合唱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