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 早读课外材料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3584985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89.90KB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 早读课外材料教案.docx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 早读课外材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 早读课外材料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早读课外材料教案
高三语文早读课外材料一
一、美文赏读
晒蜡僧的境界
晒蜡僧是个寺院香灯师,负责给大殿里的佛像上香和点灯。
他自小天性驽钝,实诚。
人说什么听什么。
有天正逢“六月六”,是翻晒衣物和书籍的好日子。
寺院里的其他僧人想逗逗他就说,我们都晒东西了,你负责看管的那些蜡烛也拿出来晒一晒才行啊。
真的吗?
晒蜡僧问。
当然了。
于是,他兴冲冲地把那些香烛不辞劳苦地一趟趟搬到大太阳底下。
蜡烛哪经得起烈日的曝晒,不到晚上它们就化成了一滩不成形的蜡泥蜡饼了。
老方丈把他叫到身边说,蜡烛怎么变成这样了?
晒蜡僧理直气壮地说,六月六就是要晒东西的啊。
师兄们也说了蜡烛也要晒。
寺院里的人见他竟然什么都信,有心要再逗逗他。
就说,你的悟性太高,这里已经不能够再教你了。
听说有名叫谛闲的老法师是当代高僧,你不妨去拜他为师。
晒蜡僧信了果然跑到谛闲的寺庙去,对接待的知客师傅说,人家都说依我的悟性,只有谛闲法师能教,我要见法师。
知客师傅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愚钝之人。
只是因为谛闲法师平时嘱咐过,无论聪慧还是愚钝,都要一视同仁,他们便有些哭笑不得地把他安顿下来,安排他在寺院伙房做洗菜的事。
谛闲法师听了这整件事后,心知晒蜡僧并不是狂妄或自大,他只是完全相信别人而已。
他有空也给晒蜡僧讲讲经。
晒蜡僧虽然愚笨到有时一句经竟然要三四天才记得住,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坚持。
一句要三四天,一本经有时就要一年。
但他并不觉得苦恼或自卑,他只是听,记,悟,一下一下,一点儿也不急不躁。
十数年过去,晒蜡僧已学有所成,当谛闲法师不得空的时候他竟然也可以代替谛闲法师给别人讲经。
但他和别的讲经师不同,别人讲完了就歇,他讲完了脱下袈裟换回旧衣服又继续去洗菜。
旁边有人说,你现在是讲经师傅,可以不洗菜了。
经要讲,菜也还是要洗的,他说。
半句怨言或不满也没有。
有一天,在讲经台上,下面的人发现晒蜡僧静静地圆寂了,面相如睡,一丝不安和痛苦也没有。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如此的安静、实诚、不疑、不欺。
而在我看来,无论僧俗,这都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
机巧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看得见的好处。
世人喜欢与艳羡的,也总是锦上添花。
这正是世界越来越物质主义的原因之一吧。
而那笨拙的人,没有太高的智商,这常常使他贫穷、卑下,人际关系里也总处下风。
但他对于世界和周围的一切都是天赋的信与望。
没有阴影,没有心机,他的心灵因而像天心月满之时的景象,空静无暇。
这反倒是得了大智慧。
阅读感悟:
二、诗歌鉴赏
边塞征战诗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
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请看显示作者铁板钢牙、激昂斗志的一首七绝: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
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诗起句峻急,次句犹悬流飞瀑,从高处跌下,气势磅礴。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联系现实,我们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
“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
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沉郁已久的愤懑情怀。
三、四两句诗人不禁要问:
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
这里不用陈述句,而用祈使句和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郁。
看起来,诗人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然性,但实际上,这里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请默写一首你喜欢的边塞征战诗,并加以鉴赏。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二
一、美文赏读
高贵的心灵
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而庸俗却产生于愚昧无知;高贵的心灵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因此,他总是养护好自己胸中的浩然之气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而庸俗却处处表现着自己的不可一世的自大和鸡鸣狗盗般的“小聪明”……
几千年前,当有人拿一块硕大明洁的美玉去贿赂宋国的宰相子罕时,遇到子罕的拒绝。
贿赂者以为子罕不识货,就对他说:
“这块玉可是经过玉匠鉴定过的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啊!
”子罕却掷地有声地答道:
“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这宝,我们俩都应该各安其宝啊!
”好一个“以不贪为宝”,这不正体现着一个人的高贵心灵吗?
在这样高贵的心灵面前,天下任何财宝都为之黯然!
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它虽被庸俗所包围或缠绕,但却不会被庸俗所污染。
高贵的心灵是永不沉没的人性的方舟,任凭庸俗的流水泛滥横溢,它永远都将保持住自己的高度!
阅读感悟:
二、古诗鉴赏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另一种观点以清人施补华为代表,他评论后两句说:
“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这里,我们认为施补华的观点很有道理。
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
因为此诗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咏叹。
先来看诗中的欢宴场面:
耳听欢快、激越的琵琶声,战士们神采飞扬,畅饮正酣,一阵痛饮后,便醉态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松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
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场,也请诸位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可见三四两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语,而并不是悲伤之情,它虽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
它那明快的语言,跳跃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
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
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
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
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
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
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器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
请默写一首你喜欢的边塞征战诗,并加以鉴赏。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三
一、美文赏读
生活的艺术
花朵美丽是因为色彩,服饰美丽是因为人穿,大千世界,没有内涵的事务不可能美丽。
生活亦是如此,她之所以吸引着我们为之奋斗,不是因为她本身的美,而是她用她苦涩酸辣的斑驳让人得到了一份收获。
收获的美,便是生活的全部,收获的过程便是生活的艺术。
我常想:
生活的艺术该是什么?
达芬奇画出《蒙娜丽莎》,达尔文推出进化论,哥伦布登上新大陆,这中间,不只是天才、智慧、勇气和耐力,更多的是热情。
热情,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动力,不热爱生活,就不可能创造生活,也就不会拥有生活。
——这就是生活的艺术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苦难困扰,被幸福迷惑。
成功了,踌躇满志;失败了,伤心绝望。
我一直记着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同在砌墙的人,一个痛恨劳动,总是怨骂住在高楼里的人;一个只顾埋头砌墙,从不去想这墙是干什么用的;一个人边起边想着砌好的高墙上爬满花枝。
正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情感,他们就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他才可能有追求,才可能做生活的主人。
缤纷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挑选来临的祸福,我们也无法限制别人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让自己执著的前进。
培养热情,是需要意志的,你得用心灵去培植一种爱:
对他人的忍让,对自己的苛刻。
这样,你才有勇气面对丑恶,有底气面对荣誉,有正气面对事业,有豪气面对生活。
这样,你就会于嶙峋的山间里,辟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坦途。
【赏读】对于生活,就像纪德在《人间食粮》里说:
你永远也无法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一点也没有错。
你只有清醒的知道,你要为什么生活,你才能够心甘情愿的付出悲伤与痛苦。
并且越是清醒,就越是要付出悲伤与痛苦,越是要心甘情愿。
所谓生活,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但为了生活我们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二、诗歌鉴赏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
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
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又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
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
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四
一、美文赏读
渔夫的誓言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
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头,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很高,于是便立下誓言:
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
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
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
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
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
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
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都没有见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鲛鱼。
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有个孩子挺聪明,平时成绩也不错,他父母就一厢情愿地发誓,孩子将来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学,非清华、北大不读。
结果,孩子压力越来越大,临近高考,引发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连续几个月,每天睡不到4小时。
成绩如何,可想而知。
许多时候,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去调整。
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活着。
帮助别人:
给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一条路。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
“帮我驮一点东西吧。
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
“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
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感悟:
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
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
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
“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
”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阅读感悟: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五
一、美文赏读
没有人替你买单
有朋友从美国回来。
于是找饭店为他接风,到了结账的时候,他非要AA制,让我有些不愉快。
回宾馆的路上,他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在康斯威星一所中学里。
有两个孩子出去爬山,一个中国孩子,一个美国孩子。
这两个孩子很不幸的在要下山的时候遇到了塌方。
结果,两个孩子分别被困在了巨大的岩石与碎石的两边,那个美国孩子被碎石砸伤了左腿,一动就疼彻心肺,他判断,自己是骨折了。
天气很快就要黑了下来。
那个美国孩子开始尝试着,用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去,他受伤的腿上的血迹染红了整个岩石。
但他因为寒冷而开始感觉到麻木的身体提醒他,必须要出去,必须
没有人能想象,这个孩子是如何坚持爬回小镇的。
他向别人冷静地讲述了自己遇到危险的地点,时间,而且说有一个中国孩子很可能还在那里。
经过检查,这个美国孩子左腿胫骨骨折,肋骨受到撞击,也折断了两根,身上碰撞出来的伤口和淤青不计其数。
大人们把他送到了医院,然后去救援那个中国孩子。
那个中国孩子被找到的时候,寒冷和恐惧已经让他奄奄一息,再晚来一会儿,很可能就会失去生命。
朋友说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他的孩子已经羞得满面通红。
突然,孩子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对我说:
“叔叔,那个中国孩子就是我。
”
“那个美国孩子为什么比他坚强,你知道吗?
”朋友忽然问我。
我摇摇头。
朋友说:
“其实说起来,原因简单得让人无法置信,只因为美国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出去吃饭都是AA制,他们每个人都会告诉孩子一个必须AA制的理由,那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人生里没有人替你买单,就算你的父母,挚爱,也不会。
”
“没有人替你买单”,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塑造了美国人现在独立拼搏的特性,我忽然想回去把这个故事告诉我的孩子听,我要告诉他,虽然有些时候,钱不是问题,帮助他也不是问题,但是,没有人会替他买单!
二、诗歌鉴赏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
“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阅读感悟: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
一、心灵哲学小故事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大师带领几位徒弟参禪悟道。
徒弟说:
“师傅,我们听说您会很多法术,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
”
师傅说:
“好吧,我就给你们露一手‘移法大师’吧,我把对面那座山移过来。
”说着,师傅
开始打坐。
一个时辰过去了,对面的山仍在对面。
徒弟们说:
“师傅,山怎么不过来呀?
”
师傅不慌不忙地说:
“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就过去。
”说着站起来,走到对面的山上。
又一日,大师带领徒弟外出,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师傅问:
“这河上没有桥,我们怎么过去呢?
”
有弟子说:
“我们趟水而过。
”师傅摇头。
有弟子说:
“我们回去吧。
”师傅仍摇头。
众弟子不解,请教大师。
大师说:
“趟水而过,衣衫必湿,水深则有性命之忧,不足取;转身而回,虽能保平安,
但目的未达,也不足取。
最好的办法是顺着河边走,总会找到小桥的。
”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和“没有桥就顺着河走”揭示了同一个道理:
做一件事情,当我们用一种方法难以奏效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角度。
正如在大海上行船一样,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改变帆的方向。
一意孤行是成功的大敌,灵活多变才是成功的捷径。
选择方向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
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
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
很快的,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气、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
也许有了一个好的方向,成功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鱼竿和一篓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
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阅读感悟: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七
一、短文精读
卡耐基成功之道浓缩版
当命运交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让我们去试着做一杯柠檬水。
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理睬你的烦恼。
卡耐基告诉我们:
不知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同理,就事业而言,不知抗拒忧虑同样会失败
卡耐基称其为万能方式,步骤有三:
(1)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
(2)如果是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受它。
(3)然后很镇定的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卡耐即讲了四条改掉忧虑习惯的规则:
(1)让我们看看以前的纪录,根据平均率问问自己,我们现在担心发生的事情可能发生的机会如何?
(2)让自己不停的忙着,忧虑的人一定要让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则只能在绝望中挣扎。
(3)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
(4)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小事烦心,要记住:
生命太短暂了,不要再为小事烦恼。
让人愁苦的秘诀就是有空闲来想想自己到底快不快乐。
光用薪水是留不住好员工的。
工作本身的竞争以及自我表现的机会,才是每个成功者所喜欢的。
当面指责别人,这只会造成对方顽固的反抗;而巧妙的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
在日常生活的商务活动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更多的是依据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据他的智力、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杭州市高考语文 早读课外材料教案 江苏省 杭州市 高考 语文 课外 材料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