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 文档编号:23578474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78KB
《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蜀道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这首诗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引入蜀道:
激发诵读兴趣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
“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
”此后,李白就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二、倾听蜀道:
初读感知质疑
(一)初读
《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语),让我们在诵读中感知诗情,参悟画意。
1.读准字音。
噫吁嚱 yīxūxī:
鱼凫fú 石栈zhàn 猿猱náo :
:
萦岩峦yíng
扪参ménshēn :
抚膺yīng :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
喧豗huī
凋朱颜diāo 砯崖pīng 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
咨嗟zījiē
2.指名朗读。
其他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3.示范朗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读准节奏、语气,可轻声跟读。
读前指导示例:
(1)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
“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
“之”“于”皆当轻读。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表示极短的停顿。
“有”有余音。
“之”轻读。
)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后声断气不断。
“∥”表较长停顿。
)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轻读。
)
4.齐读课文。
1.整体把握。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请用一个词或句子概括。
明确:
“难”或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面对蜀道之难,李白如何感叹?
明确:
“噫吁嚱”“长叹”“嗟”“长咨嗟”。
2.诵读指导。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长叹”“嗟”“长咨嗟”之情?
(1)朗读时应于抑扬顿挫中突显诗中词语的情韵意味,于舒缓疾徐中突显长短散整诗句自由奔放之气韵风神,于轻重缓急中突显情感语气的起伏跌宕。
具体而言,即:
①能突出蜀道之山高、山危、人险的动词(谓语)、形容词(定语)应重读。
②反复出现的语句应重读。
③突出蜀道高峻雄奇的诗句应略快,高昂些;突出蜀道荒凉惨烈的诗句节奏略慢,声音低沉些。
(2)本诗主旨句的诵读。
本诗的主旨句三次出现,有力表达出作者对“蜀道难”的感叹,诵读时要读出各自的韵味。
①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此句感叹蜀道的“高危”。
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
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噫吁嚱”三个惊叹词重叠,更加重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
)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此句感叹蜀道的“惊险”。
“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
)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句感叹蜀道的“凶险”。
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
)
3.尝试背诵。
《蜀道难》全诗294字,如何快速背诵,而又不易遗忘?
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梳理思路记忆法。
这种方法表现为:
化整为零,边思考边诵读。
梳理思路,实际上就是找行文方向与写作层次,变诗人的诗为自己头脑中的框架与路线。
全诗三段。
第一段,按思路,将其划分为四个板块来记忆。
第一个板块总起,第二到四个板块写蜀道来历。
第一个板块应题,可读记如下诗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重点强化“危(高)”和“难”字。
第二个板块本应该正面描写蜀道难,但李白却化用历史传说,言秦、蜀不相往来。
可读记如下诗句: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重点消化“何(多么)”“茫然(一无所知的样子)”“尔(那)”。
第三个板块,诗歌拉回现实,并融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天梯石栈相钩连”,写出了山势之高峻,蜀道之惊险,这种险途,谁敢通过?
第四个板块,可从观察角度与写法层面来引导学生记忆: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板块,前两句是“面”,后两句是“点”,“六龙回日”和“扪参历井”句是想像,而“黄鹤”“猿猱”句是映衬。
第二段分为三个板块来记忆。
第一个板块,先设问作答,然后用鸟渲染愁情: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一个板块强化两个词,一是“畏途”,一是“愁”。
第二个板块,是主旨句复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第三个板块,先进行视觉描写,再进行听觉描写,进一步写蜀道之难,并劝诫人们别来蜀地: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第三段,可分两个板块识记。
第一个板块是重笔描写剑阁险要: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一个板块要注意记表现剑阁特点的词语,要注意“猛虎”“长蛇”的双关义。
第二个板块,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诗人二度劝告: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课文的翻译:
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
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
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
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
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
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
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
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
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
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一声声,愁满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
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
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
“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
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
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
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
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
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
“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第二课时
一、品味蜀道--明象析言探法
(一)品读典型意象,揣摩蜀道“难”在哪里。
提问: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
“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李白的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蜀道“难”在哪里?
1.指名三位学生分别从课文1-3节找出蜀道的典型意象。
明确:
“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黄鹤”“猿猱”“青泥(岭)”“悲鸟”“子规”“连峰”“枯松”“瀑流”“剑阁”。
2.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典型意象入诗?
明确:
这些意象能够表现出蜀道的“难”。
3.结合诗中的意象,说说蜀道“难”在哪里?
(1)难在“山高”。
明确:
通过直接感叹、自古不通、六龙回日、猿鹤难度、攀援体验极写山高。
:
(2)难在“势险”。
明确:
通过直叹其险、水急、岩峭、鸟悲、松挂、人慌,多方烘托,极写其势之险。
(3)难在“人凶”。
明确:
通过地险、人凶、战烈极写蜀道人事之险。
(二)细读精彩诗句,赏析“言外之趣”。
提问: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蜀道之“难”?
为什么?
示例: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故事,使我们仿佛听到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用“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说明蜀道难行,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不仅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正面写山高(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而且衬以“回川”之险。
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
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的迂回,地势的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摹写神情、动作:
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这也很像一组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
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诗人实写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全景式的惊险场景,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运用夸张: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3.教师小结。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三)研读神奇笔法,探寻艺术魅力。
提问: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评论这首诗说: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神奇笔法来描摹蜀道之“难”?
又是如何让笔底惊雷乍起的呢?
示例:
(1)想象丰富。
思接千载,神骛八极,从辽阔的时空着手,想到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六龙驾日等神话传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2)夸张大胆。
用“四万八千岁”写出隔绝历史之久;用“难于上青天”“扪参历井”“去天不盈尺”写出蜀道山岭之高;用“百步九折”写青泥岭之盘旋曲折;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杀人如麻”写出蜀地之凶险。
(3)侧面烘托。
用“鹤猿愁度”“冲波逆折”“枯松倒挂”来烘托蜀道之险峻;用“飞鸟悲号”“子规夜啼”来烘托蜀道之荒凉凄清;用“仰胁息”“抚膺坐长叹”“侧身西望长咨嗟”等切身感受来烘托蜀道峻险。
(4)拟人生情。
用“猿愁”“鸟悲”“瀑喧”,沟通了人与自然万物,对蜀道之险形成同感。
(5)反复咏叹。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开头、中间、结尾出现三次。
不仅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基调和旋律,而且有力地强化了诗歌感情。
三次重复每一次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情感的又一次深化。
开篇处咏叹主旨句,是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一声长叹,直逼主题,直抒胸臆,同时也为下文描写蜀山的高危张本。
诗的中间再次咏叹主旨句,有勾连前后的作用,既绾结前一层“蜀道高危骇人,凄凉万状”,又开启下一层“蜀道极其险恶,易守难攻”。
结尾第三次咏叹主旨句,总结全诗,呼应开头,既将“蜀道之难”的主题概括无余,又借助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
”留下深长意味。
4.教师小结。
李白通过大胆联想、极度夸张、反复烘托、生动拟人,反复咏叹,把“蜀道难”具体化了,使之可见、可闻、可触。
蜀道高险,几不可攀,但终究有路可通;诗仙之韵,几不可及,也终有“章”可循。
二、悟得蜀道--美读达意通情
(一)老师提出探究性问题。
《蜀道难》的寓意及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宋诗醇》中说“盖其诗笔势奇崛,词旨隐跃,往往求之不得”。
代表性的说法有:
1.诗人描写了这个险象环生的蜀道,本身就有寄寓。
暗示社会的风云变幻,险象丛生。
2.第二节中作者来到蜀道时的感触: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就有寄寓。
暗示自己当时失落、悲观的心情。
3.“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暗示自己对长安官场的恐惧,既想入仕,以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又担心官场险恶,不能功成身退,充满了矛盾。
(一)全班分小组争鸣、辩论。
(观点相同的为一组)
第一小组提出的观点:
《蜀道难》的寓意是“仕途坎坷”。
理由:
李白像中国绝大多数的文人一样,做着兼济天下的美梦,但他又和一般文人不一样,他不希望走“科举”道路,而是经人举荐由布衣而一跃成为卿相。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
才高八斗的他又来到长安,不但没人举荐他,生活也陷入了困顿,还结交了一帮小混混,被人家揍了一顿,粉碎了他“平步青云”的政治美梦,这时他才明白“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心怀未酬之志离开了长安。
第二小组提出的观点:
蜀道难行,不如归去。
理由:
从文本来看,作者的思想是层层推进的:
蜀道险--蜀道难行--不如归去。
纵观全诗,蜀道难行之意贯穿首尾:
无路时,不可行;有路处,亦难行。
首先,山势高峻,路途曲折,不可行。
其次,古木森森,鸟鸣凄凄,乱人心志,不可行。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失伴的枭鸟在古木间悲号,啼血的杜鹃在夜月下哀鸣,草木含悲,万壑生愁,风云变色,百兽震惶。
人处其间,尚未迈步,然前行之志已顿失矣!
第三,山鸣谷应,万壑震响,夺人魂魄,不可行。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急流相汇,战鼓隆隆;瀑击岩壁,雷鸣阵阵;碎石翻滚,万壑震响。
人行道中,恍如面临千军万马,两股战战,几难行矣!
最后,战乱发生,其祸烈烈,尤不可行!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猛虎磨牙,长蛇吐信;阴风荡谷,鬼鸣啾啾。
贪生怕死乃人之本性,当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时,趋利避害便会成为人的必然行动。
对行者而言,萌生归意则是非常自然的了。
(五)老师小结。
对探究性的问题,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语)。
五、活写“蜀道”:
赏诗写诗表情
.为诗人拟颁奖辞。
示例:
你从月光下走来,你轻挥衣袖,洒下一片浪漫情怀;你从蜀道上走来,你微微昂头,留下一身豪放气概;:
你从唐诗中走来,你挥洒文墨,记下一个鼎盛时代。
你名中带“白”,的确,正如一张白纸,才可尽情在上面描绘出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可尽兴在上面挥写出任何豪迈、磅礴的气势,才可温柔地倾诉出那一片浪漫心境。
一身傲气,惊世才华,是你;一派洒脱,写遍情怀,是你!
:
板书设计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
蜀道来历
难行:
蜀道高峻
二叹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
山水险恶:
:
:
:
:
:
:
中间: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
:
剑阁险要
申戒:
:
:
:
:
:
:
: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
主旨句三见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道难 蜀道 教学 设计人 教版高一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