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3566464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31.46KB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案.docx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案
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任务导航
“东海龙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重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
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和活动,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
夏季,影响我国降水的“海上龙王”副高是如何形成的?
2017课标
2003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Ⅰ-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说出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6~P38“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分布
季节
被切断的气压带
气压中心
亚欧大陆
海洋
夏季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冬季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3.典例
(1)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之一。
(2)夏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暖空气源地之一。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1.完成下列四幅图。
(填出月份、气压中心,画出风向)
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
1月北半球气压中心
提示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和亚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
凉爽、干燥
炎热、湿润
分布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第②步:
名师精讲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1)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而海洋上则形成低压。
如下图:
(2)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低,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则形成高压。
如下图: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分布
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具体如下图所示:
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
【拓展提升】 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与季风的关系及其影响
(1)我国东部雨带移动规律:
①主要与季风进退的迟早有关。
②每年5月,暖湿的夏季风到达南部沿海,在南岭一带形成雨区。
③6月,夏季风向北推进到长江流域,在准静止锋的影响下,雨带在江淮之间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这时华北等地区常出现干旱。
④7、8月,夏季风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在那里形成雨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伏旱。
⑤9月,冬季风向南推进,夏季风南撤到长江以南。
⑥10月,随着冬季风势力的增强南进,夏季风退出我国大陆。
(2)我国东部降水分布特点:
①南部沿海、珠江流域地区,每年5~10月降水量多,雨期较长。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9月降水量较多。
③东北、华北地区降水量集中在7、8两月,雨期较短。
(3)夏季风与旱涝灾害:
①由于各年夏季风势力强弱不同,致使我国南北旱涝灾害频繁。
②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北方,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往往出现北涝南旱。
③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常常造成南涝北旱。
第③步:
实战演练
1.(2018·赣州高一检测)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据此回答
(1)~
(2)题。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第
(1)题,图中的③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
(1)C
(2)D
2.(2018·嘉兴高一检测)读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图,回答
(1)~
(2)题。
(1)起到水汽输送作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该季风环流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纬度位置差异
解析 第
(1)题,图中④从海洋指向陆地,可以把湿润的水汽带到陆地,从而起到水汽输送的作用。
第
(2)题,海洋、陆地热力性质不同,升温、降温的幅度不同,所以就会产生气压的差异,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所以该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
(1)D
(2)A
[提升素养]
素养:
地理实践力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能说出诗词中“春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
诗词中的“春风”是指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必背清单
1.说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说出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说出冬夏季风的风向、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
(2018·大连高一检测)读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2.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
C.低温少雨D.寒冷干燥
解析 第1题,亚欧大陆是高压,切断的是低压,即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低,且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即寒冷干燥。
答案 1.B 2.D
(2018·南通高一检测)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4.甲风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5.受乙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
A.不会形成洪涝灾害B.普遍寒冷干燥
C.普遍高温多雨D.多大风天气
解析 第3题,季风环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北半球的夏季。
第4题,甲为南亚的西南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
第5题,乙是东南季风,由于空气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因此形成的天气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 3.B 4.A 5.C
读副热带高气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回答6~7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 )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7.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伏旱B.泥石流
C.台风D.洪涝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是副高北移,其辐散的来自海洋的偏南暖湿气流也随之北进,与南下的势力减弱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带。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正值7、8月份,此时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东北地区,副高恰好控制江淮地区,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洪涝属于水文灾害。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答案 6.B 7.C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2018·西安高一检测)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3题。
1.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 )
A.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
B.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
C.a、b两地都是高气压
D.a、b两地都是低气压
2.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单位:
hPa)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A.1024、1032B.1000、1032
C.1016、1008D.1008、1024
3.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解析 第1题,结合题意可知,1月份陆地上(亚洲)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上(太平洋)为低压。
第2题,由题意可知,图中①应为1000hPa,⑤应为1032hPa,那么②④分别为1008hPa、1024hPa。
第3题,c点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处于东亚地区,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答案 1.A 2.D 3.B
下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读图回答4~5题。
4.若P点气压为1005百帕,M点气压为1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5.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
C.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南移
D.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受低压控制
解析 第4题,由题意可知,该气压中心为北半球低压中心,M地风向为西南风。
第5题,该气压中心若位于印度西北部,正值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答案 4.C 5.A
(2018·苏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B.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
D.陆地天气特点是晴朗炎热
7.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 第6题,此风为海陆风,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第7题,我国东南沿海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来自海洋。
答案 6.B 7.B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
hPa)。
读图完成8~9题。
8.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甲地盛行( )
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 第8题,大陆为高压中心控制,说明处于冬季。
第9题,甲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侧,冬季盛行西北风。
答案 8.D 9.D
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东北北部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D.华南北部
11.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 )
A.1955年B.1965年C.1975年D.1995年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等纬度线可以看出,1955年夏季风到达的最高纬度介于40°N~45°N之间,说明夏季风最北可达华北地区,B项正确。
第11题,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原因是夏季风势力强,快速北移,且雨带在北方停留的时间长。
由图中可以看出,1955年和别的年份相比,雨带分布在35°N以北的时间长,而分布在35°N以南的时间短,易造成“南旱北涝”,故A项正确。
答案 10.B 11.A
二、综合题
12.(2018·临川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填“冬”或“夏”)季气压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__,它将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切断,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意大利罗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处季风的风向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D处季风的风向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图示亚欧大陆受低压中心控制,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分布状况。
第
(2)题,图中B表示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A的名称是夏威夷高压,或叫北太平洋高压。
第(3)题,此时北半球是夏季,意大利罗马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
第(4)题,图中C处位于东亚地区,夏季季风的风向为东南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处位于南亚地区,夏季季风的风向为西南风。
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答案
(1)夏 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言之有理即可)
(2)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 夏威夷高压(或北太平洋高压)
(3)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
(4)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
13.下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____(甲、乙)图。
(2)读图完成下表。
甲
乙
气压
亚欧大陆是高压
太平洋是________压
A地风向
________
东南风
(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题,夏季东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应为乙图。
第
(2)题,甲图亚欧大陆是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地为西北风;乙图海洋上温度低,是高压。
第(3)题,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答案
(1)乙
(2)
甲
乙
气压
亚欧大陆是高压
太平洋是__高__压
A地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市 高中地理 第二 地球 大气 节气 和风 课时 北半球 夏季 气压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