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docx
- 文档编号:23533928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79KB
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docx
《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
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可编辑)
明朝洮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
第24卷第1期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以犯年3月
Vd.24No。
1
Mar.2X犯
JOURNALOFLANZHOUINSTI甲旧飞OFEDUCATION
明朝挑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
高刁、强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X70
[摘要]洗州卫是明朝边隆要地,西控诸番,东毗中原,北蔽河泣,是中原通往青、川、藏的交通孔道,军事
战略位1十分重要。
故此,有明一代极为关注对其地的经略。
本丈运用大1丈故资料梳理了明朝于洗州卫所榕
地的军事戍防方略,这对全面评价明朝在这一地区雄护社会德定,推进边境贾易与边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等
方面.均有祥益。
【关健词】明朝;洗州卫;戍防
[中图分类号]E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的8一823《2X801切35刁3
明代的挑州卫,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境内治所至西番多不过五六日,今诸
将已至其地,胜负必决。
在今临潭县。
其地西控诸番,北蔽河涅,历来为符至,尔即率师从挑州铁
城之地取道而出。
肤尝有
秦陇藩篱,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
密谕,当遵而行之,事宜速成,山西之军即令还卫,道,也是藏、回、汉各民族贸易往来的商埠。
洪武元挑州尤宜择人守之。
英等至挑州旧城,寇遁去,追
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顺帝弃大都北遁。
但蒙
斩其魁数人,尽获畜产,逐于东南山南川,度地势筑古汗廷盘踞漠北,仍保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与明城守,遣使来奏”。
[l]明太祖认为:
“挑州,西番门朝遥相对峙。
时人称“今天下大事,惟夷狄为大。
户,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
遂命置眺州卫,以指挥而夷狄之害,北虏为最”。
川为了更好地西控诸番,聂伟,陈晖等六守之”。
[3]但是由于挑州交通险阻,加强对西北的军事戍防,明朝在“关陇藩翰”的河、军需供应困难。
李文忠等遣使来报:
“官军守挑
惶书仁、眠一线,建立了西番诸卫,以防蒙古,用军事州,馈远甚艰,民劳不便”,川其主张撤守挑州。
鉴于挑州为备边之要地,明太祖三月二十日又发出一卫所制度管理边卫地区的军民等事务。
其对挑州
卫地区的戍防及其举措分述如下:
道赦令,强调指出:
“挑州西控番戎,东
蔽徨、陇,汉
一、挑州卫的建立
唐以来备边要地。
今番寇既斥,弃之不守,数年后
卫所制是明代创设的一种特殊制度,以军事组
番人将复为患,虑小费而忘大虞,岂良策哉”。
t5为
织的形态出现,但因设置的目的与所处的地域的差了解决当时的军粮,明太祖指出:
“如今守挑州,所
异,成为兼具地方行政制度的职能。
卫、所、关、隘、获牛羊,分给将士,亦足充两年军食,其如赦行
之”。
[6]文忠等人不敢违抗,在明太祖的坚持下,戍
堡等共同领于军镇之下,成为管理明朝版图的一种
特殊形式。
守挑州的方针最终确定下来。
于是明朝将河州的
洪武四年1371年,明政府在西番地区设立两卫军队,只留一卫在河州,拨一卫守挑州。
《边
了最早的机构?
河州卫,以故元吐蕃等处宣慰使政考》载:
“挑州卫的辖区东至眠州卫冷地欲界
五十里,西至边墙生番界九百里,南至迭州生番界
何锁南普为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指挥金事。
其中挑州卫是河州卫属下的千户所。
洪武十二年
一百二十里,北至临挑府界累古城一百四十里”。
挑州卫设置的同期,因其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1379年,挑州十八族番民起兵反对明政府,明派
征西将军沐英前往镇压。
为迅速平叛,同年二月,明廷极力整修城池,大兴土木,以戍守防边。
明太祖又派曹国公李文忠“督理军务”,“边境事宜二、城池、堡寨、关隘、边墙等军事防戍系统的
悉从节制”。
当月,明太祖又谴使救李文忠:
“二月修筑
二十五日报至,知大军已人西番。
联思之.自河州锣匕州厅志》载:
“挑州系禹贡雍州禹,秦汉以
[收摘日期]2X7一11一12
〔作者简介』高小强1950一,甘肃静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西北历史地理研究。
第24卷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来为诸戎地,晋为吐谷浑所掳,筑旧挑州城守之。
以待缓至,此上策也。
”明政府在挑州大修堡寨。
后周逐吐谷浑而得其地,唐为临挑郡;明初城废旧,据《挑州厅志》可知,在挑州西路,有距城西70里
开始修筑挑州卫城。
该城周二里,高二丈,长五百的古儿占堡,距城西80里的恶藏堡和距城西85里
八十丈,底宽二丈,收顶一丈三尺,设南西二门,南
的官洛堡。
这三堡为旧挑州的门户,最为要害,其
曰镇夷,西曰得胜。
两城门均有瓮城。
自改建新城
余的还有城西10里的水磨川堡等。
一般堡与堡相
以此地为堡。
万历元年操守杨继芳重加修筑,其城隔五至十里,其范围在
城西十里到城西85里之间。
西控生番,北枕番族,南抗叠部,正东毗连新城,为在挑州东路通峨州处设两堡。
在挑州北路据城北
挑州之门户,华夷之枢纽”。
[;]挑州城为明洪武十120里通番地设石关堡。
除堡之外,还有张雄寨,东
二年以来西平侯沐英始建,“东至眠州西口壕六十石旗寨等好多寨。
挑州卫的堡寨共有82座,各堡寨
里,南至生番界三十里,西至边墙生番界九十里,计
都有自己的兵力,如济挑堡,防守旗军巧名,高楼
长一千四百五十丈二尺,底宽二丈四尺,收顶二丈,
堡,防守官军26名,马1匹。
众群堡辐拱相卫,形成
高三丈,垛墙二千三十五,堵城门四座,城楼四座,了以挑州卫城为中心的辐射状堡寨防御体系。
水西门一座。
东西南三瓮城,每处建碉楼三座,共除修建堡寨之外,还设有关隘。
“昔人设关守
碉楼九座。
东曰武安门,南日迎薰门,西曰怀远门,
隘为防御计也?
?
规画地势,增添士卒。
卑之彼此
联络,互相声援,?
戍兵防边多便利而颓废之形不
北曰任和门,池深一丈五尺”。
〔’]据挑城工竣碑
记》:
“大明洪武已末春二月?
?
屯兵镇守。
以靖问可知”。
L川明依地势,在城周围设有好多关,尤以
城西南30里的挑州关最为要害,关中设有守睐士
边城。
城周凡九里余,赊不旬日而工完。
’,[91可以
看出,其修筑速度之快,大约40天左右,规模也相
兵进行防守,一旦有敌情,这些守燎士兵可以及时
当大。
锣匕州新城竣工后,遂成为眺州卫的所在地,把信息传回卫所,起到了保护卫所的作用。
如在城
同时将挑州军民千户所升为军民指挥使司,隶属陕东50里的高楼关,配有防守关兵16人,马1匹。
西都司,领千户所五。
在成化五年1469年,指挥并在城周围设有隘口,派各土司把守。
关隘成为守
李隆重修弘治门,副使张公泰增修。
到万历十二年
护卫所的前沿阵地。
另外,还在城北设有边古壕,
1584年,副总兵李芳又筑新墙一道,长180丈,
木栅壕。
据明实录》:
“挑眠各道创修过垣,隘口,
建成了相当大的眺州新城。
水洞,堤岸一百四十六处,提摆石子砌头等城垣共
卫所治地的变动引起了城镇布局的变化。
由二千四百八十九丈,城堡楼分六十七座。
”这些关
于卫治向东迁了70里,新地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地,
隘,堡寨处于要害之地,如西番侵人挑州卫时,多是
旧地则萎缩成了堡?
’I日沮胜州堡”。
卫城所在地
从黑松岭,大岭古儿占旧眺州等地的,明在此设有
长期为行政治所,从明代的挑州卫、清代的挑州厅
杨花,黑松岭等寨,设有伏兵,以保挑州。
平时,堡到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临潭县一直
寨、关隘与各卫的守兵相互联系,互相声援,共同形为当地的政治中心。
但卫城所在地由于西距挑州
成了防御外敌的第二道屏障。
边墙90里,而旧城堡距边墙还不到20里,故而旧挑州做为藏区通向内地的门户,自古以来为兵
城堡凭借其优越的边贸位置而日趋昌盛,逐渐成为家必争之地,成化四年1468年、弘治十八年
西部的主要商埠。
据《挑州厅志》载:
“旧挑堡为挑1505年和正德六
年1511年曾三度设置挑眠
州旧地,较新城为繁富,其俗重农善贾,汉回杂处,兵备道。
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前后,修筑了眺
番夷往来,五方人民贸易者络绎不绝。
其土著以回州边墙,以加大外线战
略防御的纵深。
挑州边墙依
民为多,无人不商,亦无农不劝,岁时风尚比之新
其山势而筑,高山堑壕,留有关隘,名曰周门,部分城,随有小异,实皆大同”,[’“〕旧堡的兴盛为19”地方用木栅之法修成。
南自临潭旧城西南,挑州北年临潭县治迁往旧城堡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明代岸的卓尼县阿子滩乡的
“峪古石崖起,至达加阁门
以后的200多年里,这两处地方一直是明朝经略西
三十里,达加至甘卜周门三十里,甘卜它至官洛周
番的重要基地。
衫L州城的修筑,构成了戍守挑州的
门十五里,官洛至恶藏固门十五里,恶藏至土桥周
第一道屏障。
门六十里,土桥至边古壕七十里,边古壕至八角山
为了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明政府大力修筑堡
顶石墩河州交界三十里”。
[’2]挑州边墙在临潭、卓
寨,关隘和烽喉。
明太祖认为:
“远斥候,谨烽隧,
尼两县境内总长约130多公里,‘般高6一8米,厚第1期
高小强:
明朝洗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
4一6米,收顶3米。
在河谷平地对峙的山岭之间,时,在挑州从征的将领有沐英安徽定远人、金朝
都筑有墙体,延至陡坡,便堑山为壕,并将土方堆向
兴南京人、李达凤阳定远人等,他们所属的部
内侧,形成壕坎结合的类墙体结构,凡谷地及峰间队留屯后,准许卫所以下的各级军官开占田地,负
责管屯田、收粮草、定地、留人、固边等事务。
卫所
隘口,开设通道。
在边墙的较高山头和峰顶筑烽火
台,在阁门内大都筑有驻军堡城,在堡内烽墩可随实行家属一同驻守的世袭兵制,顾领刚先生曾在挑
时示警。
由于挑州边墙筑于西控番戎,东蔽河惶的州调查后指出:
“当时兵屯人数必众,故至今检当
战略要冲,从而维护了挑眠河徨地带的安全。
这些地大家的谱碟,类皆明
初都督金事,指挥金事,镇抚
军事边防体系策应了挑州卫的戍守出防,构成了挑千户、百户之后裔。
然汉人势力所以得奠定于是
州卫戍防的第三道屏障。
者,则以有李达继其绩故。
?
?
予于二十七年五月
边墙的修筑不仅加强了军事防御,更促进了沿
到新城,李氏子孙持其画像来,幅长盈丈,而绢本已
边墙的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首先,边墙筑成后,
是黯旧,慨然想见其遗泽之远云”。
[”]至于贬滴者,
在关隘的通道处,由荒僻的无人区变成重要的居民
则带有更大的强迫性质,以罪过徒者,则成为世代
定居点。
沿边墙的河谷,坡地被广泛开垦,发展成
固有在屯地上的农户。
士兵实行父子相承的制度,
为农业区,而边墙以外,长期保持游牧区的特征,久平时散居各卫所,征调时,则统归将领调遣。
对戍
而久之边墙成为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的分界线。
边军士实行屯田之制,以军养军,以边安边。
明太
其次,由于“挑地高寒,稻粱不生,布帛丝麻之类,
祖日:
“屯田以守要害,此驭夷狄之长策也’,。
〔’‘]明
皆来自于他邦”,[”】边墙各周门成为民族经济交流代数代皇帝对挑州的屯田政策非常重视,曾多次下
的通道。
藏、回、汉等各民族沿着边墙进行茶马交
诏,督促屯粮,《挑州厅志》:
“明永乐时命都督李达
易,开展文化交流,通婚嫁娶,边墙成为西北民族交来镇挑州,提督屯租,
正统十二年,英宗命指挥使者
融的前沿地带和牢固纽带,从而保证了明王朝西部李达子献整顿屯粮”,并记有“挑州卫屯地原额七边境的安定。
百四十七顷六十八五分。
”〔”J屯田解决了军需问三、实行“土流参议制”
题。
据《边政考》载:
“挑州卫驻箭监牧一员、参将明朝政府制定了汉番官兵共同治理地方事务
一员、把总管队官全;印屯局捕首领官全;总巡指挥的建政政策,实行西番诸卫所独有的“土流参议四员一巡东路,一巡北
路,一巡南路,一巡西路。
制”。
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使土官听命于朝廷,防守官一十八员一驻高楼,一驻隙新添高楼,一又处于流官领导之下,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鉴于驻遭节寺,一驻石岭,一驻大草滩,一驻扬花挑州卫番人起事频繁,影响其边疆的稳定,所以重挑州卫原额马步军五千六百二十二员名;新旧招募要的军镇要职大部分由流官担任,对土官仅授予副舍人民夫八百名除逃故外,又除分拔兵官军五百职个别并列正职及世袭待遇,利用他们的特权二十三员名,见在本城守把关隘寨堡八百一十一员
势力和影响,控制番人,稳定地方。
名,留城的是一千五百八十七员名。
马原额二千明初在建挑州卫时就以陈晖、聂伟等流官为指四百九十八匹,新添茶马一千两百匹留城三千五挥,永乐年间,授汉人李达家族世袭挑州卫都指挥,十二匹。
”可见,在兵力的配备上挑州卫的驻兵超镇守挑州,由丁散为卫指挥同知,金朝兴等人为指过一般卫的驻兵数量,而且在军职的设备上,挑州挥金事。
挑州卫在永乐初设置了都指挥,天顺年间卫较其他诸位优越。
据《挑州厅志》载,在明代先设守备,嘉庆年间易守备为参将,万历年间易参将后任挑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的有17人,副总兵7人,为副总兵。
这些官职一般由流官担任。
士兵主要守备4人,参将4人,这有力地加强了挑州的戍防。
来源于从征、归附与滴发。
《明史》载:
“天下既定,挑州卫的主要土官有些地、咎南秀节等。
些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地,永乐二年率迭番达拉等族归附。
明王朝因些地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征服边睡有功,诏令人京,于永乐十六年授予世袭户所。
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
其土官指挥金事兼武德将军。
正德年间,些地玄孙旺
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滴发。
从征者,诸将所部
秀进京遏见武宗皇帝,赐姓杨,改名洪。
从此,历代
兵,既定其地,固以留戍;归附者,则胜国及潜伪诸土司之司都冠以杨姓,杨洪为第五代土司,至明未
下转第42页》
降卒;滴发,以罪过隶为兵者。
其军皆世籍’,。
[川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朝 洮州卫 军事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