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
- 文档编号:23524442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30.33KB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下)
时间:
2009-03-1223:
30来源:
未知作者:
网络点击:
472次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十三)
被那家招聘中介录用一个星期了,我还是没有去工作,中间到街上转了两圈,也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要招聘信息。
幸运的是,这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说你过来试用吧。
打电话来的是省某机关的一个处长,他们招的是他们机关内部刊物的编辑,之前我曾经面试过,面试完了打电话问,是没要我的,这时却打电话要我去试用。
见了面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录用的那个人找了别的工作,因为他们不解决户口,那位就没到他们这儿来上班。
“原先是要的一个中文系的,他有一百多篇发表过的文章,但昨天他说不能来了,我就想起你来了,你呢,只发表过两篇文章,我对你也不是太放心,这样吧,你先试试吧。
”他拿出两份材料,说,“你把这个改一下,改得好了,就录用你。
工资按800。
”
那是两篇发言稿,原来他们搞了一个劳模报告会,是针对女大学生的,在全省选了五个劳模组成了一个报告团,给大学生作报告。
劳模倒是有成绩的,但并不是每个劳模都会写会说,有两个自己写的材料还行,另三个就不行了,是当地政府的秘书帮着写的。
写惯了党八股的秀才写出的这种东西要是让领导念,给下面的人当催眠用还行,但给大学生作报告肯定就不行了。
两篇,我有四天的时间来改。
说是改,其实是全部重写,我对两位劳模作了一次采访,然后写好了给处长改了一下。
报告是在中山大学礼堂举办的,开会的那天,现场1600多名女大学生报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广东电视台现场拍摄作了报导。
我也真佩服那位培养出奥运冠军的女劳模,她写东西不行,但发言的水平真不错,声情并茂,感觉就是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
--想想十多年前把1600多名女大学生弄得掌声不断,十多年后艾小伟还是单身一人,真是让人无限SIGHN啊。
。
。
。
(详见《书生往事(六)》)
报告会结束,我也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单位给了我一间住的地方,工资说了是800,但第一次发工资就给了我1000--这个数字是我辞职之前的8倍!
那时候WT终于在番禺找到了一份生产部副经理的工作,一个月工资是1600,但有加班费,这小子每天每周末都加班(其实不干事),结果一个月下来,拿到3000多,十几年前的3000多,是很大的一笔钱啊,以至于后来为了加班他误了中山大学的面试,转到另外一个学校读的研。
先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接下来,就要进入怎么拿年薪20万了,原则上,只是有上面的几条,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成功。
但我们要说的是,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怎么才能:
“更快、更高、更强”。
呵呵。
。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6)
研究生的这一段也没有太多值得写的,我总觉得中国的教育,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都有一半时间是浪费的。
不过还是有几点和以后找工作有关的东西要提一下,有三个东西吧,一个是各种证书,二个是一些兼职的经历,三个是毕业论文,另外,就是课程和工作的关系。
研究生的时候,终于把文凭由“物理”换成了“管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学过什么管理的课程,我的专业是“管理科学”,英语是“managementscience”,什么决策论啊,运筹学啦,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数学在管理学中的运用”或者“管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更象是一门数学课,而不是管理学。
强调这一点不是要贬低这个专业,而是想说明,在进企业之前,我没有学过关于管理的东西,本科时学的是物理,当然没有管理的课程,研究生时假设管理的基础课程都在本科学过了,学的是更“专业”的“管理科学”,这样,管理的课程我进企业之前始终没学过。
研究生期间课程就那么一门一门地过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还是弄了一些证书,计有:
一、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这个东东大家都会有的。
二、光华奖学金证书。
这个上过学的都知道,基本是轮流做庄。
三、校“研究生人文科学知识竞赛”一等奖证书。
其实我得的是第一名,而且当时我提前一半时间交卷:
)。
以上是校内的,还有两个校外的。
四、某企业广告创意大赛一等奖证书。
当时很多厂家在报纸上征集广告语,广告创意什么的,有的是用这种方式宣传的,有的是征了之后只用不发奖的,但也有少部分是真的。
这家企业倒也是认真的,企业也不小,不过把特等奖5000元内定给了一家广告公司,我是一等奖,2000块奖金呢,当时也是一笔大钱。
其实现在回头看,那时间根本不懂广告的。
五、某报“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呵呵,不要说艾小伟是“愤青”,早在“愤青”这个词出现N年以前,艾同志就愤得很出色了,非要给艾同志戴个帽子什么的,怎么也得叫“愤老”,不能叫“愤青”吧?
我想我确实是因为痛恨法西斯才得奖的吧,这是题外的话。
讲这一部分,只是想说,到将来应聘的时候,我有多少东西可以给人家看。
因为,在我看来,学校其实不一定是学到多少东西(学到当然更好),它更主要的功能,它给你提供了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7)
研究生期间有过一次兼职的经历。
记不清怎么去的了,大概是那个公司到学校的布告栏里贴的广告,我就去面试了。
是一个文化传播公司,也就是做广告的,招的是策划,其实我也不知道策划是什么东东。
但一则我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二则我那时有了一张创意大赛的一等奖证书,所以他们就要我了。
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要我的真正原因。
他们公司真正的人数只有两个半人:
一个老总,是做记者出身的;一个设计总监,学美术的,有比较长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文员,是个女孩子,这就是他们全部的人员。
之前他们给一个厂家做过广告,还算在本省比较有名的一个厂家,现在他们打算接另外一个案子,是一个新办的保健品厂。
对方的老总,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以前虽做食品的,赚了不少钱,那时要转生物制品,刚开始做,要来公司考察谈判。
他们招人的目的是为了接这个案子。
招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在“昂立”做过办事处主任的。
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大概有这么四项:
一、从楼下的复印店里搬了两台电脑到办公室,以显示公司的现代化(注意,那是95年,电脑还算高科技的东东);二、对方老总来的时候,我们的老总引见时候说,指着我说“这是XX的博士”,又指着那位说“这是昂立以前的经理,硕士”(呵呵,都提了一级,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招我进去,大概也就是为了我这个学校的博士的说法。
他给我们印了名片,上面写着博士、硕士。
呵呵,以后见了什么名片上的头衔,不要全信哦);三、包了一个模特队作了一场演出,说这是我们公司自己的模特队;四、请市长的公子一块陪着吃了一顿晚饭。
当时老太太很高兴,觉得公司很有实力,达成了一个意向。
我在公司只待了两个星期,后来离开大概是觉得工资不合算,好象是给我一个月400(那时我当教师的同事的工资在200多,其实一个月兼职400也不算少,不过跟之前我在南方一个月1500比就太少了),我觉得太少,就不做了。
时间太久,也记不清了。
但毕竟经过一次谈判,算是有了一次广告公司对企业接触的亲身经历,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写上一笔,而且有和没有也确实不一样。
(后来我一直没想起来这件事,现在写的时候,想想这真是一个创业的好故事,我的朋友说我不会忽悠,其实,十年前就亲眼见过别的人忽悠了,我现在的公司比他那个公司实力强多了,看来,真得学点忽悠。
巧得很,去年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了那个生物制品公司的市场总监,他们公司目前销售在两个亿左右,十年了,发展的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至于那个文化传播公司,当时有合作,后来合作结束了,那个老总现在据说在开饭店。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8)
研究生期间真正有收获的应该算是做硕士论文,论文做的是一个行业的研究,与专业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好在老师对选题比较宽松。
这样的题目是有点大的,所幸研究的这个行业不算太大。
做论文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做论文的方法看起来有点笨,把能找到的--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书店--书全找到了,有三十多本(以后你还会看到我这样做的情况,那时的情况跟现在可真不一样啊,现在估计三百本也不止了吧!
),外加三本期刊三年来所有的文章,先是全部看了一遍,然后再动笔。
论文写得很厚,十几万字,方方面面都到了。
没有急着发表,事实上到我毕业的时候,要不是师兄以前在发文章的时候帮我挂了名字,我是没有文章可以毕业的,因为学校规定毕业必须发文章的。
我是在完成论文后才把论文寄给一本核心期刊的,等我收到回信时,都已经离校了。
编辑要我整理出两篇来发表,因为已经离校了,忙别的事,也就没有整理。
现在看自己的论文,有些地方仍可以整理发表。
论文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做这个论文,我了解了一个行业,更重要的,了解了行业中间的种种关系:
政策、消费者、竞争格局、国内外的情况、企业战略等等,这使得我以后能够从宏观上去理解一个行业,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工作相当重要。
用后来的老板自己的话说,他一直是把我当作“战略性人才”看待的,我想,这与我做论文间的收获不无关系。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有怎么认真地找工作,随便碰了一下,当时大唐要我,他们看中的是我广告方面的东西,他们给的待遇是3000一个月,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的6000吧,也算是不错的,尤其是放到西安来看,那时西安的本科收入大概在800左右。
我没有去,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去了西安,在那里做得不满意,我能到哪里去?
毕业第一年我没有去工作,而是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写了一本书:
《千年事--艾小伟的中国史》(书完成了一个架构,但没有最终整理好,以后可能边整理边在这儿连载),也就是那个时候,有人推荐我到复旦去读历史系博士,不过,我想还是得挣钱,于是,第二年,我开始找工作。
。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9)
我一直认为找工作选城市是很重要的,这与我以前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前面说过,在我辞职的时候,在老家工资只有一百多点,但去了南方就是一千多,涨了十倍。
后来看得更显,十几年以后,当初去南方的人,收入都在十万以上,平均将近二十万左右。
而留在我老家的那些同事们,他们也是大学毕业,但现在的月收入两千已经算高的了。
虽然不同的地方消费水平有差距,但物价的差距绝对没有那么大。
这就是我为什么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去西安大唐的原因,因为我当时觉得西安这个城市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发展。
当我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决定去上海。
因为我认定,80年代属于深圳以及广东,90年代属于上海。
当然,这里多说两句,80年代是以84年的特区建立为起点的,90年代的上海是以92年邓小平的南巡说话和开发浦东为起点的,而以2000年北京早奥成功为标志,机会重点转移到了北京。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北京来创业的原因),当然以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转移,不过最近三五年还是在北京。
我说机会转移到某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机会了,即使是深圳,现在仍然有机会。
我的意思是说,哪个地方机会更多,你要是选择了一个机会更多的地方,成功的机会当然更大。
这种大势的判断也是与我做研究生论文的收获分不开的,一个人要想发展,这种大势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并不光是工作技能和埋头苦干的问题。
顺便讲一个小故事吧,这也是找工作之前我写的《千年事--艾小伟的中国史》里面的故事。
秦朝开国丞相李斯原是蔡国人,年轻时是国家粮库的管理员。
有一天他上厕所,厕所里有几只老鼠在偷吃粪便(古人多消化不良,粪里会有粮食),见有人上厕所,吓得“抱头鼠窜”。
上完厕所回来,到仓库里,李斯又发现一群硕鼠在大摇大摆地吃粮食,见李斯来了一点也不害怕。
李斯就感叹说:
唉,同样是老鼠,在不同的地方差别真大啊!
第二天,李斯就打了个辞职报告,奔秦国去了。
然而,在去上海的路上,我在N城一个在读研的同学那儿停了一下,他跟我说,“你要去上海啊?
我们这儿这两天有个省第一次高层次人才招聘人,你不如去看看。
”这是一个经济大省,城市也不错。
。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0)
根据后来我数千次面试别人的经验,大学包括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其实这时候我也一样。
只是有一点我还是很明白的,我不适合做公务员,也不想再去学校--不管是中学还是高校,国企呢,我觉得都是没希望的,当然,如果有大唐那样的单位在上海或者N城我就肯定去了。
至于特长,好象还是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长,算是比较聪明吧(呵,当时是这么想,可以学。
恐怕现在好多人也是这个想法),有一张广告创意的获奖证书,或者说明我能做广告?
就是说,我大概是知道我不去什么地方的,其他的还是不清楚,只能是边找边看。
招聘设在市中心的展览馆,进门的第一个大档位布置得非常气派--后来我知道这是这个企业的特点,而且事实上这样的招聘他们是以广告效果为主,同时兼顾招聘的。
现场的视觉效果不错,我跟其中的一个人聊了几句,把材料递给他看了看,接我简历的是他们策划科的科长。
读过前面的人还记得我的材料吧?
除了文凭之外,还有几张其他的证书,当然还有写的简历,也就一张纸,其他也是照实写,只是把那次兼职的时间从半个月写成了一个月,不然太短了。
当时具体怎么谈的我已经忘了,但他看了我的材料说:
“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我也记不清当时是怎么说到待遇的了,反正我说了5万一年,他说:
“这个没问题。
”
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等等吧,他们一两天就给答复。
其他的档位我也看了,大部分企业档次也不高。
而且,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所以,其他的我也就递了一份材料,是什么样的单位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之所以等,大概一是觉得那个企业的阵式还不错,红色调为主的现场,还有带有“谦”、“毅”这样古文相当深厚的企业精神的字样。
二,更重要的是,他们说5万没问题。
因为我心目中的薪水是3000到4000,去年大唐给的是3000,4000已达到当时宝洁或华为的标准,我把高的标准说出来,他们说“没问题”,我当然等了。
而回来后也刚好听同学的一个在当地税务局的朋友说,这个企业还是不错的。
等了两天,他们的人资部经理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到企业去一趟。
我就过去了,在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城郊结合部,算是农村了。
企业的厂房刷得比较新,有点土,但比较有精神。
那天感觉不好的是,打电话跟他们问路的时候,从总机转到保卫科,保卫科的人讲不清路,让我的出租至少多走了十块钱,结果还迟到了。
人资部经理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象个中学老师,事实上,他就是一个中学的校长,退休后到这个企业来工作的。
他问了我一些问题,基本上是在检查我那些材料的真假,别的什么也没谈。
他最后问我这些材料能不能留下来给总经理看一下。
最后他问到我的待遇,我说5万,至少有一间单人房,其它的就没有了(我一直不太在意户口啊,保险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东的,有了更好,没有拉倒)。
到这个时候我也才知道,前天说“没问题”的X科长并没有权力决定工资。
因为人资部经理说,他会把我的要求向总经理汇报,听总经理安排。
我就把材料留了下来。
。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1)
人力资源部经理面试完了我之后大概过了一个星期,通知我说,总经理亲自面试,那天就按时到了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人资部经理说,你等一会吧,总经理一会下来。
那时候公司还挺简单的,办公室也挺简陋,一会儿总经理过来了。
他个儿不高,其实他只比我大两岁,却比我矮十七八公分,样子有点土土的,过来就坐在我坐的桌子对面,桌子就象学校的课桌一样,也是挺简陋的。
我以为他会问我什么问题,结果,他坐下来后,也没怎么看我,也没问我问题,就自言自语似地说:
“你的资料我都看了,你的要求我也知道了,我们公司还是个小公司,在我们这里做事,要务实。
”大概就这么多,说完就走了,整个不到五分钟,也许不到两分钟。
当时,我觉得这是什么呀,这个老板好没水平,也许就是一个小个体户,一不小心发了家吧,这件事情一直印象深,就是因为它给我留下的是这个印象。
以上这些,这个我在《我PF我以前的老板》的系列里写过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可以留下来看一看。
总经理走了以后,人资部的经理就拿出合同来跟我签,他也没再问我什么,就说,待遇总经理同意你了,那就按一个月4000吧,试用期三个月,我们这里都是按正式待遇的一半,也就是2000。
户口正式出用后可以办理公司的集体户口,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关心这个。
这个环节中最有意思的是工资这一项,本来我说的是年薪5万,我想老板也不会特别指示怎么把5万的年薪换算成月薪,但人资总经理把它换算是月薪的时候,就把2000的零头抹掉了,这是公司一贯省钱的做法。
第二个是,试用期一半,这三个月只有2000了。
不过我当时什么也没说。
我留在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答应了我的待遇要求,但到细节的时候,我却不是太在意的。
顺便多说一句,很多公司对员工是比较克扣的,这个事情也是两方面来看,要看公司是出于节约成本的一贯作风,还是真正舍不得给员工钱,如果是前者的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不知道控制成本的公司,将来未必就是有希望的。
这个是后来的认识,不是当时的想法,当时没想那么多,有一点不爽,但什么也没有说。
接下来,人资部经理安排我到策划科找张桌子坐下来,就是在招聘会上接我的简历的科长的办公室里。
人资部经理把我带到这个科交给科长的时候,科长有点吃惊,“你都来了,我还不知道呢”,他可能原本以为人资部会让他面试呢,没想到是总经理面试的,不经他同意就直接安排到他办公室里来了。
在那一瞬间,他的脸上飘出了一丝敌意。
有敌意的不是科长一个人,事实上这个办公室充满了敌意,因为还有另外两个刚招进来的人:
一个是从当时特别风光而又刚刚倒掉的三株公司过的来,女的,三十多岁,在三株是做企划的;另一个是从同样大名鼎鼎的太太药业过来的,以前是太太的一个办事处主任。
两个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有好几年的经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刚开始创业时就在公司的来自老板老家的副科长,包括科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想往下看的顶贴!
!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2)
上次提到办公室的敌意和复杂情况,我并不想在这里过份地去谈这一类的事情,一则我提这件事的目的,只是想说明,如果我两年以后有机会拿二十万的话,那么同时进去的这些人也是有这个机会的;二则,事实上我后来没有跟他们有什么正面的政治斗争。
先把办公室内部的复杂情况放一下,谈一下我的决定。
进了公司试用不久,我很快就决定留在这个公司工作,在之后的一年时间内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小伟,你名牌大学的硕士,为什么给私人老板打工去了?
”
那时候十五大还没开,还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只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私营经济还是低人一等的,他们的这句问话,有点象今天的“你堂堂清华大学的学生,怎么去卖糖葫芦去了?
”
问的都是好意,有时候我解释,有时候我不解释。
事实上,那时候我就认定,将来是私营经济的天下,其实从南巡讲话以后,我就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
而对于这个企业,建立的时间只有不到十年,营业额在三亿的样子,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五,企业十年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企业内部是一片抱怨之声,至少在我听到的人的谈话中,是抱怨的居多,无非是企业没文化啦,企业管得太死啊,工资低啊,之类的。
但是,我有我的判断,在进入企业一个月的时候,我对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说:
“这个企业五年可以做到全国第一,营业额会有几十亿。
我三年可以做到部门经理,五年可以做到副总。
”
事实上,后来我一年就做到了部门经理。
这事先放一放,下次总结一下我对单位选择的一些看法。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3 找工作的小结)
在继续往下进入真正的工作状态之前,把这段时间找工作和选择工作的部分总结一下。
艾小伟就业第五法则:
找工作首先是寻找一个发展的空间。
找工作是找什么?
首先是要找一个空间,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能发展的空间,那么,你的发展相对就会顺利,如果没有空间,你再有能力,也没有用武之地。
所谓找一个发展空间,要看的是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和类别有没有发展?
有些行业是在衰退的,这就不行。
我进这家企业,看中的就是行业和类别,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看到了民营企业是下一阶段的方向,而这个行业在十年之内有十倍以上的发展,这是我的前提。
对于中国今后来说,比如金融业,能源业,环保,健康,这些都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行业,房地产,物流,电信,互联网仍然有相当长时间的景气,这些都是大的行业趋势,是选择工作时要考虑的,男怕入错行,讲的就是这个。
当然,这只是举一些行业的例子,还有其他的,但不管怎么说,自己要先判断一下行业。
第二、企业有没有发展空间?
你的企业在行业里的地位如何,过去几年的发展如何,跟竞争对手比如何?
就是有了这样的判断,我才敢说,我进的这家企业五年内能做到同行业第一(结果是,我离开的时候,只有三年,就做到了同行业第二,后来公司转型就不说了,不转型的话,五年肯定做到第一了。
)企业有发展,你才有空间。
第三、你自己有没有发展空间?
企业可能很好,但没有你的空间也不行。
注意,在这一条和上一条我用的词都是空间,就是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一个成熟的企业,可能很好,但不继续发展了,就没有空间,你进去就不行,不但发展很难,说不定哪天还裁人。
你的空间,要看你上面有多少人,都是什么人,跟你竞争的又是哪些人?
我周围的人比较反对我的是说我怎么跟农民企业在一起,比我之前进企业的研究生也是觉得无法跟农民在一起而离开了,我呢,恰好相反,跟农民在一起,我才有优势啊!
讲到这一点,我想到巴菲特买股票的原则,其实找工作也可以那样,要找有发展空间的潜力股。
而关于应聘:
不管企业招聘方式,最终企业看中的是做事的能力或者潜力,有一些能证明你能力的经验和证书,总是有用的。
不是说应聘的技巧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经验和能力,有时候对方会给你留时间,但你能提供一些证明最好。
这个一方面是我自己找工作时的经验,两次工作,别人要我应该都是看在我已往的作品上。
更主要的,我自己也招过很多人,我招人时也最看重对方曾经做过什么,以及考察他做得怎么样。
这条法则好象是大实话,但明白了这个道理,准备起来应该比较有方向。
最后是关于薪水,不要把薪水放在第一位,但是,一个单位愿意给一个比较好的薪水,多少 也能说明这个单位的经营与发展状况,我进的那家公司就是答应了我一个不错的薪水。
但我觉得薪水的细节不需要太计较。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十个法则,结了)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这个系列停了好久了,也没有什么反应,那就把结论给出了,故事就不写了吧,算是结了。
艾小伟就业第六法则:
找一个能帮你的导师。
艾小伟就业第七法则:
不要抱怨单位的问题,正是因为单位有问题才要你来的,问题是你的机会。
艾小伟就业第八法则:
时间不用并不会存起来,即使一件事今天没有报酬,只要是对单位或者别人有益的,就去做吧-其实这样的事,你总是能找到的。
在做事中,你会培养更多的能力和积累更多的资源。
艾小伟就业第九法则:
超越竞争,向最高点看齐。
创造没有竞争的空间,这一点有些象现在流行的《蓝海战略》,其实七八年前我就是这样做的了。
而一个最高的要求标准,与最高的人打交道将给你和你的单位带了更大的价值。
艾小伟就业第十法则:
永远跟你的老板站在一起。
世上成功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做对事,一条是跟对人,如果你不能做一个做对事的人,那么做一个跟对人的人吧。
把前面的法则也写在这里:
艾小伟就业第一法则:
如果连艾小伟那个猪头都能拿年薪20万,你也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笨,或者成绩很差,没特长,等等,都没关系,关键你要自信,要去做。
艾小伟就业第二法则:
大部分人最终要从事的都不是本专业,而且经理从来不是学校里教出来的。
有一技之长更好,专业不对口也没什么关系。
艾小伟就业第三法则:
一切都是可以学的。
有什么不会的,就学吧,哪怕第二天做,头天晚上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什么 年薪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