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专题.docx
- 文档编号:23513585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7.95KB
中国地理专题.docx
《中国地理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专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专题
中国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最南:
曾母暗沙,纬度40N
最北:
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约为530N
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经度1350E
最西:
帕米尔高原,经度约为730E
2.国土构成
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三部分。
其中领土——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领海广阔,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南海是我国的边缘海。
1958年,我国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3.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一定要掌握。
二中国的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全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汉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我国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差异很大,其中壮族的人口最多,其次分别为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等。
这1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均在100万以上。
而人数最少的珞巴族只有2312人(1990年)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
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三中国的地形
1.地形的总体特征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配合背陆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顺地势深入内地,带来充沛的降水;许多大江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水路交通;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
c.边缘海大陆架宽广
2.各种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山地:
不同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
东西走向的山脉:
三列
北列:
天山——阴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
南列:
南岭
喜马拉雅山脉是大致呈东西走向的弧形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分布在东部:
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中列:
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
横断山、贺兰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阿尔泰山等
补充:
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全长2400多千米,它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
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的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8848.13米)
2).高原:
面积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上。
A.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我国第一大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海拔高是青藏高原最突出的特征。
在高原上分布有一系列的山脉,成为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地热资源很丰富。
在高原东北部分布有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
B.内蒙古高原:
分布在我国北部,是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为1000米左右。
高原西部为沙漠、戈壁,东部为大草原(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
特征:
地势起伏和缓,地面非常开阔。
C.黄土高原:
特征:
由黄土组成,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原因:
a.黄土疏松
b.原有森林草原被破坏,地表失去保护
c.降水变率大,多暴雨
D.云贵高原:
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势从西北部海拔由2000多米向东降低至1000左右。
特征:
a.起伏大,地表崎岖不平。
河流切割形成峡谷、瀑布。
b.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发育最完整。
在高原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则常常是一些小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
影响:
坝子地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形成“坝子农业”;坝子上人口、城镇、农业生产集中。
3).盆地
A.塔里木盆地特征:
完整的内陆盆地;自然景观由盆地边缘向中心呈环状分布;内部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B.准葛尔盆地:
特征与塔里木盆地相似
C.柴达木盆地:
特征:
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矿产种类多,储量大。
铅锌、金、银、铜、铁、煤、石油、食盐、钾盐、石膏;
D.四川盆地:
特征:
完整盆地,四周为高原或山地;外流盆地;c紫色土广泛分布——紫色盆地肥沃
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4).平原:
集中在第三阶阶梯上,三大平原
A.东北平原:
最大,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特征:
面积大;黑土广泛分布---由腐殖质而来;为东北”粮仓”、“光长野草不打粮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B.华北平原:
由黄、淮、海三河冲积而成,黄河为主。
特征:
a.地势低平,一望无际,土层深厚,耕作便利。
b.水旱、风沙、盐碱等灾害最频繁。
C.长江中下游平原:
形状不规则,沿江分布,宽窄不一。
中游由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组成,比较开阔。
下游西段两侧山丘夹峙、平原狭小。
自镇江的以下为宽广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号称为“水乡泽国”,是我国著名的“渔米之乡”。
除以上三大平原外还有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成都平原等较小的平原。
5).丘陵:
特征:
丘陵众多,分布很广。
A.东南丘陵由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三部分组成
影响:
本身坡度和缓,可以开辟为梯田。
丘陵地区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宜林宜牧。
河谷平原盆地利于耕作。
B.辽东丘陵
C.山东丘陵
3.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但土壤贫瘠,耕作困难,交通不便。
4.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四中国气候
1.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a.季风气候显著(最突出的特征)。
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咯拉山——冈底斯山为界,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B.气候复杂多样。
具有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的多种气候类型,此外还有高山高原气候。
2.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冬季:
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
一月00C等温线大致沿青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河流不结冰;此线以北,河流结冰。
漠河一月均温为—30.90C,极端最低气温为—52.30C(1969/2/13)被称为是“中国的北极村”。
夏季:
东部等温线大致与海岸平行,表明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西部等温线相对密集,基本与等高线吻合,反映那里的气温随高度变化。
中国的三大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
中国的“火洲”——吐鲁番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400C的天数在一个月以上,极端高温达49.60C。
3.温度带
热带:
一月均温在160C以上:
亚热带:
一月均温在00C~160C之间;
暖温带:
一月均温在—100C~00C之间; 中温带:
一月均温在—200C~—100C之间
寒温带:
一月均温在—200C以下; 青藏高寒区
影响:
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不同
4.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A.特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雨极”:
台湾东部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mm,最多为8409mm。
“旱极”:
吐鲁番盆地托克巡,近20年年降水量平均仅为5.9mm,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B.成因:
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特别丰富;而我国西北内陆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或影响很小,主要受大陆气团的影响,因此降水少。
5.干湿地区
一地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湿润区:
年降水量大于800mm;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干旱区:
年降水量小于200mm
6.主要灾害天气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梅雨:
6月中旬到7月上旬,影响我国的降水带移到江淮一带,在其影响下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由于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梅雨季节正是夏初高温时期,若梅雨适时适量对农耕极为有利,特别是对水稻,往往带来丰收;若梅雨过迟或过早,雨期过长或过短,雨量过多或过少,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危害农业生产。
2).寒潮:
当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0C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0C以下,伴有5~7级大风时,就为寒潮。
寒潮出现在秋冬季节。
寒潮过后会出现霜冻,对越冬作物危害很大。
3).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出现在夏秋季节。
危害:
大风掀起巨浪,破坏船只;登陆后大风则摧毁树木、房屋、农作物和各种设备;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往往造成巨大损失。
有利影响:
能缓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伏旱,有利于农业生产。
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区与内流区
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到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
流到内陆湖或中途消失而不能与海洋相同的河流。
外流区:
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3;
内流区:
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内流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
2.外流河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
我国外流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河流流量比较丰富。
外流河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95%以上。
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外流河的水量也有明显的夏涨冬枯的变化。
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降水较多;北方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雨季短,降水也少。
总的说来,外流区各河流的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以南以北的河流水文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
a.流量和汛期以南流量大,汛期长;以北流量较小,汛期短。
b.冰期以南最低气温在00C以上,河流一般不会结冰,没有冰期;以北冬季气温低,河流普遍结冰,由南向北从一个月增加到6个月不等。
黑龙江是我国冰期最长的河流。
c.含沙量以北的河流初黑龙江外,含沙量都大,特别是黄河(世界之最);以南的河流含沙量较少。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山上积雪的多少和融化情况,对河流水量影响很大。
夏季高山冰雪消融,是河流的丰水期;冬季,冰雪冻结,河流水量减少,有的甚至干涸,所以许多内流河是时令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全长2300多千米,水量不及珠江的1/30
4.长江
1).长江的源流概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是我国第一大河,水量约占37%。
上游:
源头(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峰)到湖北宜昌。
沱沱河到青海玉树称为通天河;玉树到宜宾为金沙江,宜宾到宜昌河段,习惯称为川江。
在四川盆地纳入岷江、嘉陵江、乌江等众多支流,流量大增,江面展宽,东流切割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中游:
宜昌至江西湖口。
长江出三峡后,进入平原地带,水流变缓,河道拓宽,在平原上摆动,形成曲流。
曲流使水流不畅,泥沙淤积,极易泛滥成灾,有妨碍航运。
例如:
从湖北枝江到湖南洞庭湖的城陵矶,习惯称为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完成的荆江分洪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治理长江中游的水患起了积极的作用。
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
现因围湖造田势头过猛,调节作用大减,长江洪灾已成为新的忧患,应立即“退耕环湖”。
下游:
湖口至长江口。
下游支流不多,水量增加不大,但地势低平,江阔水深。
下游航运非常便利,万吨海轮可以到南京,5000吨轮船可以全段通航。
2).长江的经济意义:
可以从航运、灌溉、养殖、旅游、水能资源等方面回答。
3).开发利用和治理
在干支流兴建二滩、葛洲坝、龚、丹江口等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目前正在兴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黄河
1).黄河的源流概况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北麓,流经9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干流呈“几”字形。
上游:
源头至内蒙古河口 中游:
河口至河南孟津 下游:
河南孟津以下
2).黄河水文特征
a.水量不大,而流量变化大。
水量不及珠江和闽江,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大。
据统计,一些年份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竟相差100倍。
b.含沙量特别多
黄河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尤其山西、陕西河段和它的支流汾河、泾河、洛河、渭河。
中游地区的输沙量的90%。
原因:
黄河中游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雨水又集中在夏季,尤其是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就变成了滚滚的“泥沙河”。
黄河的年输沙总量约16亿吨。
c.黄河成为“地上河”
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从中游搬运来的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迅速抬高,只能靠人工筑堤束水,成为“地上河”。
黄河下游河床平均高出平地4—5米,有些河段甚至高出10米以上。
d.有凌汛
河流因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做凌汛。
黄河有两段河道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入冬后较高纬度河段的河水开始封冻,春季较低纬度河段的河水先开始解冻。
这时就会发生凌汛。
解决办法:
采用炸开冰坝的办法疏导河水。
3).开发利用和治理
a.在经常决口改道的下游,加固1800千米的黄河大堤。
b.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引黄淤灌,化害为利”
c.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使黄河的含沙量开始减少,这是治黄的关键。
d.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初步实现了梯级开发,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e.引黄河水灌溉还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6.珠江——华南的大动脉
珠江是我国南部最大的河流,从长度和流域面积来说,都居全国第四位,但从水量和航运价值来说,却仅次于长江。
1).珠江的水系组成——三江汇合,同归南海
珠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流而成,其中西江最长,是珠江的主干。
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在三水与北江汇合。
2).珠江的水文特征:
径流丰富、汛期长、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少的特征。
7.京杭大运河
1).概况: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通州区,南到杭州钱塘江,纵贯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
,全长1800千米。
它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对沟通我国南北交通起过很大的作用。
2)目前通航河段清代中期,由于海运开通、津浦铁路的修建,江苏江阴以北许多河段断航。
新中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整治,现在山东济宁以南河段可终年通航。
3)其它作用:
灌溉、防洪、排涝等,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有利用它作为长江水源北上的输水渠道,古老的运河将发挥新的作用。
8.湖泊的分布
外流湖,湖水与外流河相通,含盐分少(多为淡水湖)
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具有航运、灌溉、养殖作用,还能调节长江水量和发展旅游业。
内流湖(内陆湖):
大多是内流河的归宿,只有进水口,没有出水口(多为咸水湖)
青海湖: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s为4500多平方千米。
湖中有一鸟岛,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六海洋
1.中国近海
由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河、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渤海:
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平均深度为18m),沿岸水域冬季结冰,影响航运。
黄海:
半封闭大陆架浅海,受古黄河、长江的影响,西部海域含沙量较大,海水呈浅黄色。
东海:
介于我国大陆与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
东海海域辽阔,面积和水深都超过黄海和渤海,有大片大陆架。
南海:
位于我国南部、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海域十分辽阔,地处热带,水温高,盐度大。
2.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著名渔场——舟山渔场
非生物资源:
盐场——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台湾布袋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
矿产资源:
锰、铁、金、铜、锡、钴、金刚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潮汐能资源优点: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缺点:
稳定性差、成本高
目前我国在东南沿海一带已建立了40个小型潮汐电站。
七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
(一)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
凭借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线路、港口、场站专门从事人和货物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
2.铁路运输:
1).优点:
载运量大、长途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2).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干线:
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
哈尔滨、长春、天津、乌鲁木齐、石家庄、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南昌、贵阳、昆明、南宁、广州、杭州、上海长沙
3.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门到门的服务;缺点:
运量小、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
4.水路运输:
是以天然河道、海洋或运河作为运输线路的的一种运输方式。
1).优点:
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线路投资少 缺点: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2).主要内河航道和重要河港
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有长江、珠江、松花江等它们对沟通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有重要意义。
A.长江航道:
长江特点是支流众多、水量巨大;干流河道宽阔,全年可以通航;与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湖泊相通,并与京沪、京九、京广、焦柳等多条铁路线相交。
重要河港:
上海、南通、镇江、南京、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等,其中重庆、武汉、南京分别是上、中、下游最大的河港。
B.珠江航道:
是我国第二条重要河流,也是南方河运大动脉,通航仅次于长江货运量占全国的1/5。
通航主干是西江。
广东境内全年和通航,万吨轮可到广州,千吨轮可到广西梧州。
最大航运中心是广州和梧州。
C.松花江航道:
东北地区航运价值最大河流是松花江。
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也是重要的木材产区,中下游地区是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甜菜、亚麻、大豆主要产区。
哈尔滨是松花江上最大的河港。
缺点;冬季河流封冻,不利于航行,但可发展冰上运输。
3).海洋运输和主要海港
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大部分,沿海运输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航区。
北方航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
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和湛江。
4).远洋航线按方位可划为:
东行航线:
东到日本,横渡太平洋到美洲各国;
南行航线:
至东南亚、大洋洲各国
西行航线:
至新加坡、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港口;
北行航线:
至朝鲜、韩国及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
5.航空运输:
优点:
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速度快、路径短、基建成本低、客运能力大;缺点:
运输成本高、受天气状况影响大。
6.管道运输
优点:
连续性好、运输量大、运价便宜、管理方便;缺点:
修建管道、加油站、储油器要耗费巨资;线路确定后,运输弹性小灵活性差。
7.不合理运输的种类与原因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有:
a.对流运输 主要是指相同的或可以相互取代的货物在同一线路或流向上的相向运输是无计划运输中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运输 b.重复运输 是指产品输入那些本身生产该种产品,而且数量等于或大于自身需要的地点的运输 c.迂回运输 指不采用便捷交通线路的运输 d.过远运输指附近有某种货物,却要从超过合理货流图规定的范围以外的远距离地区输入的运输 e.短途运输指在短距离运输中采用适合长途运输的铁路运输或海洋运输方式,造成严重浪费的运输。
原因;生产分布的不合理可能造成原材料、半成品的不合理运输;地区产销不平衡和信息不灵可能造成对流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某种运输方式满足不了运输需要,可能导致迂回运输和短途运输,人们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用范围的认识不清,也可造成不合理运输。
(二)商业
贸易:
以买卖方式交换劳动产品的商品流通活动,通常称为商业。
分为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
1.主要商业中心
按照商业中心形成的规律:
我国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通方便的东部沿海地区。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城市是全国性的大商业中心。
2.主要进出口商品
古代对外贸易,主要以我国著名的特产——丝绸、瓷器、茶叶、,换回香料、象牙、珠宝等各国的土特产。
广州、泉州、宁波等沿海城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对外贸易口岸。
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过去以农副产品、工业原料或工业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目前,工业制成品以占出口商品的83%以上。
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欧洲的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巴西和香港等。
(三)旅游业
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资源大多可以重复利用,旅游业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同时还会促进工业、农业、建筑、商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一般不会污染环境,有“无烟工业”之称。
2.我国主要旅游地
十大旅游胜地:
长城、桂林、故宫、西湖、苏州园林、黄山、三峡、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兵马俑
五岳:
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嵩山
四大佛教胜地:
九华山(皖)、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浙)
八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包括东北的黑、吉、辽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和京、津两市以及甘、宁中南部和苏、皖北部。
2.主要特点:
a.纬度位置较高,大部分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北端小部分已进入寒温带。
b.以旱作为主的耕作区和全国粮、棉、油料作物的生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发达
东北是我国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首先发展了钢铁工业,鞍山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60年代开发大庆油田,又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利用炼油和炼焦的副产品,建立了化学工业。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基础上,轻工业也发达。
d.海陆交通发达,对外贸易便利
e.有低温、风沙和干旱等灾害
春季冻土解冻可以缓解春旱,但有些底层冻结,形成一个不透水层,土壤水分不易排干,容易积水形成沼泽。
东北沼泽分布广泛,给农业利用带来困难。
九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的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鄂、湘、赣、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南部沿海四省一区(闽、台、粤、琼、桂)和西南三省一市(云、贵、川、渝)。
2.主要特点
a.热量水分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是全国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c.有色金属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
南岭和云贵高原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富集区
d.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主要城市有:
沿海港口城市:
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珠海、湛江、北海、海口等;沿江城市有:
重庆、武汉、南京;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
杭州、桂林、昆明、成都;新兴特区城市有:
深圳、珠海等。
十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三区一省的全部或部分,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2.气候、地形特点
西北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3.农、牧业生产特点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主要靠灌溉,灌溉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引河水灌溉,如宁夏平原。
另一种是引高山雪水灌溉的绿洲农业。
如河西走廊的祁连山麓、新疆两大盆地的边缘,都有大大小小的绿洲镶嵌在荒漠之上,由于阳光、热量充足,土地比较肥沃,一旦得到水源,就可以在绿洲上种植水稻、棉花、瓜果等,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内蒙古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区,那里水草丰盛,是主要牧区,盛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等优良牲畜;再往西,降水逐渐减少,牧草稀疏、矮小,牲畜为耐旱的三羊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地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