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案例.docx
- 文档编号:23512050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05KB
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案例.docx
《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荷花对于塞北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绝大多数的学生缺少旅游的机会,见过荷花的学生很少,见过月光下荷花的就更少了他们对于荷花的印象还停留在抽象的有限的几句诗词上因此要体会月下荷塘之美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直是我们在《荷塘月色》教学上存在的接受性问题语文需要学习语言文学知识不假,而传承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的重要使命本课教学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荷塘月色》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是学生学会用审美的思维方法品味经典,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切入点与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便都选择了充满文化审美内涵的诗句、图画来予以启发
【教学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审美追求之——画面美感染:
(导入语:
落木萧萧是而今北国之秋在无水文化的塞北,能遥想水面清圆的荷塘是一件模糊而优美的事情,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欣赏这碧叶红蕖之美播放幻灯片(自动切换,有视频效果)(配古筝笛子曲《荷塘月色》)——)
雨荷——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暂谢铅华养生机一朝春雨碧满塘
风荷——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萧萧疏风乱雨荷
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嫩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美荷——
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净荷——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残荷——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这些诗句配上相合的图画、清雅的古乐,给先给学生以美的视听冲击,这种冲击又并不停留在视听体验上,优美的诗句也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审美追求,吸引着学生的各种感官
然后展示给学生荷花不同的名称:
莲花——荷花——芙蓉——芙蕖——菡萏
而每一种名称都有不同色彩以此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从而引出月色荷塘的课题
二、朗读
审美追求之——朗诵美:
(让闭眼凝神,倾听教师配乐朗诵之所以选择教师朗诵而不是名家录音,是因为一则教师本人有一定的朗诵才华,二则教师朗诵更有现场感染力配乐古筝笛子合奏《荷塘月色》曲,与意境相当吻合)
三、赏析
审美追求之三——画面美与语言美:
课堂过程记录:
师:
通过朗诵,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请同学们迅速默读第四段探讨:
课文第4段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怎样写的?
师生共同整合:
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师:
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
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来读一读(说明:
这种“删除法”,是想通过“不美”来对比出语言之美)
师:
我们试着改动文字,老师读,你们品味——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问:
感觉怎么样啊?
生:
没有原来的美感了
学生对比刚才的朗读发现改变了原文的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的重要,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师: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生一:
“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师: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
锅盖也不是圆的吗?
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生二: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师接问:
何以见得很“柔美”?
生三:
句中有“亭亭”二字
生三:
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由学生自主发现其它描写得美的语句分析列如下——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儿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②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③“在牛乳中冲洗过一样”“笼着轻纱的梦”比喻出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比喻出荷香的清淡,若有若无
师:
比喻?
那么,作者所指的“本体”和所用的“喻体”在感官上没有什么不同吗?
生:
本体“荷香”是嗅觉的,喻体“歌声”是听觉的
师: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写《围城》的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作者运用通感写出了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朦朦胧胧、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师:
还有什么美可发现吗?
生四:
叠词美
师:
叠词可以增加音韵美除此以外,作者笔下的景物很有灵气呢!
有的静静的,有的也动着呢这叫动静结合
引导学生总结第四段的画面美:
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分析欣赏第五段:
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李白的月是浪漫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的月是多情的朱先生的月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默读第五段讨论一下问题:
1、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
如流水
月影:
如名曲
2、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
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
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
和谐的旋律
3、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板书:
语言:
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
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
(以学生展示为主,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
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教师协助学生总结写景技巧:
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学生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
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
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
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
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
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教师小结:
朱自清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
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
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在欣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我在幻灯片的顶部始终设计着“幽幽荷香,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提示语,增加美感在每一处精彩的描写段落、语句分析欣赏时也采取幻灯播映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月下荷塘之美
幻灯播放: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结束后的学生整体反映比较愉悦,大多数始终面带微笑,尤其在听朗读的时候表情很享受但是教学内容安排较多,节奏比较紧由于听课老师较多,在第四段分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稍微有些紧张,不够主动,因此在下半课时第五、六段的学习中及时调整了课堂的气氛,在教学设计上临时将多部分内容转化成了学生的必须活动内容情况一下有了好转学生变得热情起来
本科的收获主要有两点:
一是美文审美绝对是正确的思路;二是课堂操作应灵活,要敢于打破自己的课前设计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障碍,好在及时调整,颇有些“化险为夷”的味道,使本教学过程得以愉快完成
第二课时摘要说明
审美追求之一——导入(语言美感染)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给我一塘清波,映出连天芙蓉色美是因为自然,美是因为多情,美是因为西风愁起,美是因为灵性相通美在于悉心的观察,美在于细腻的体味
又比如,在分析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这一难点问题时,我又引《江南可采莲》的古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来明采莲事本身有对自由的向往在讲解《西洲曲》的自由与热闹的内涵时,配了相应的幻灯画面(如下图)——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此外,我的课堂语言也尽量优美,以匹配优美的荷塘意境如“借景消愁愁尚愁”的情感分析,“满塘清荷因忧国,无边月色为黎民”的主题提炼
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
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8226;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专家评价】
本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景物的联想,均能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美,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品位教师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完整 word 荷塘 月色 教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