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506552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25KB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是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为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根据县xxXX年度工作安排,在县xxx带领下,对我县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和主攻方向来抓,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五个一”工作机制,紧紧围绕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以组团式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小连片消除插花式贫困为路径,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
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xxx亿元,其中财政产业扶持基金xxx万元,整合项目资金xx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xx万元,带动和促进了全县xx个贫困村种养、林产、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县贫困村共发展种植产业xx万亩,其中优质粮油xx万亩、特色水果xx亩、蔬菜xxx亩、中药材xx亩;发展核桃、青花椒、香椿、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济林产业xx万亩;发展优质生猪xx万头、牛羊xx头、小家禽xx万羽;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xx家、村级电商服务平台xx个、旅游扶贫村xx个、农家乐xx家、
农事服务超市xx家;创建无公害农产品xx个,有机产品xx个,授权使用“xxx”区域公共品牌xx余个。
全县基本形成了以优质水果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蔬菜、莲藕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核桃、速生红叶杨、香桂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休闲、创意、观光农业为主导的“xx组团”,以优质粮油为主导的“xx组团”等5大产业组团、xx个产业小连片区,实现贫困村“村村进园,户户入社”,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
全县有xx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层次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企业托管”“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贫困户优先股”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流转土地xx万亩,发展订单特色产业,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带动xx余户贫困户。
通过产业扶贫的实施,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500余元,发展产业脱贫500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逐渐弱化。
xx县属川中丘区大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但近年来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偏低,抓农业发展的力度减弱,缺乏统一、持续、稳定的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撑,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基础地位日趋弱化。
部分基层干部和贫困户对产业扶贫的认识不高,怕苦畏难不愿干。
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1.4:
64.9:
23.7,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xx%,贫困户从发展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xx%。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产业发展。
我县绝大部分乡村道路建设于十余年前,路面宽度普遍只有3米左右,目前已相当落后,社道路面更窄,通达能力弱,尤其是分布在偏远地区的贫困村,“道路窄,水源缺”更是普遍现象,成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导致农业招商引资难,龙头企业引进难,农产品运输难。
三是市场化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较慢,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研判不够,不适应市场日益多元化、高质化需求。
大部分贫困村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规划不完善,没有形成区域发展、适度规模发展。
农业产业链较短,产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下游产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缺乏精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价格低。
四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队伍力量薄弱,科技服务的力度和广度不能满足贫困村发展种、养、林、渔、加、旅等各类产业的实际需要。
产业新类型、新业态的技术引进不系统、不全面,落实不规范。
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程度低,设施配套粗放单一,栽植管理标准不统一。
产品质量安全、田间监测难以监管到位,产业发展效益难以确保预期目标。
五是利益联结不紧密。
“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还不完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能人带动作用不明显,没有真正形成以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为核心、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形式;贫困农户和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三、加快推进我县产业扶贫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我县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业和产业扶贫工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制约,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势产业;“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农村脱贫、农民小康关系全县全面小康;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和关键,它承担着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让贫困地区能够脱贫致富,能够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把加强农业放在应有的位臵,真正地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农业、抓好产业扶贫工作,制定和落实统一、持续、稳定的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聚集贫困地区资本、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升贫困人口收入脱贫致富。
(二)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扶贫规划
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贫困
村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产业现状、龙头带动、市场竞争和贫困户致贫原因等因素,确定贫困村主导产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
坚持种养加结合、农业和乡村旅结合、长期和短期结合,加强各产业间的相互协调和促进。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通过规划引领发展方向、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实施过程,按照“最适生态”原则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要求进行产业布局,“有边界、无围墙”,集中发展、聚集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
(三)突出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产业扶贫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就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应让产业资本和市场发挥决定作用。
这次考察的几个县区,尤其是xxx县在乡村道建设上眼光长远,建设标准高、路面宽达5.5至6米、通达能力强,令人印象深刻;而我县村道路落后,通达能力弱,许多业主、企业不愿来投资。
因此,要以乡村道路建设为核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兼顾道路环线和村社路网均衡发展,提高建设标准,提升通达能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完善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工商资本、社会资金进入贫困村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快产业发展
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推动农
业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不断适应市场化进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按照“有市场,有龙头,有技术,有效益,有意愿”原则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二是要树立规模意识。
不管传统产业还是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都要提升和扩大规模,只有适度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
比如xx梨在xxx本地来说是传统产业,通过科学化、标准化进行打造和提升,扩大种植规模,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业,效果非常明显。
要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加快推进“五大产业组团”发展,以产业环线带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
三是要创新发展机制。
加强产业与经营主体的有机结合,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民(贫困户)”“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机制,确保产业有竞争活力、有市场保证。
四是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优势强、产量品质好、环境友好型的优势产业。
五是要坚持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相融互促、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存、运输、销售等物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农机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强化“互联网+”,优化提升传统营销方式,完善贫困村电商平台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方便快捷;充分发挥贫困村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农家特色等资源禀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基地“田
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产业变商品”,提升基地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六是要坚持绿色发展。
要坚持种养结合,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防止面源污染,确保产业基地绿色、生态。
(五)强化产业扶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能力。
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化经营理念、乡村旅游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经济意识、市场意识、产业意识,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投身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产业增收。
二是完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及时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各类产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
突出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四是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贫困村产业基地“三品一标”建设,力争更多农产品进入“xxx”区域公共品牌,争创知名商标和著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六)完善产业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关键是要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激发内生活力,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增收项目。
积极探索把产业扶贫资金量化给贫困户,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贫困户每年获取一定分红的模式,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防止项目业主“圈钱跑路”、
产业扶贫资金“打水漂”的风险。
大力扶持和培育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可能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优势,采取订单农业、土地(林地)入股、协议收购、能人引领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开展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新型合作体系,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上联基地和农户(贫困户)、下联市场,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收益。
(七)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建立持续产业扶贫机制
对于有效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产业,要集中各项扶贫专项资金和政策积极扶持,尽快实现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同时,实现差别化政策,在扶贫产业实现脱贫的阶段性目标后,要积极制定并实施长远发展规划,继续给予政策、资金、金融、土地等相关方面的支持,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持续的产业发展机制,防止返贫。
建立部门联系机制,实行业务部门分片联系产业、联系基地、联系贫困村,确保项目配套、技术指导及时到位。
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产业扶贫联系会议,分析、解决问题,确保有序推进、快速发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政治坚定、办事公正、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推上村“两委”主要岗位。
完善产业扶贫考核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党政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快 推进 我县 产业 扶贫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