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 要点.docx
- 文档编号:23500334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26KB
土木工程施工 要点.docx
《土木工程施工 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施工 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施工要点
木工程施工要点
单选:
数据型:
1.常用推土机功率:
45kw、75kw、90kw、120kw;推土机经济运距100m以内,效率最高运距60m,几台推土机同时作用间距>8m。
2.铲运机斗容量:
中型6~15m3,大型15~30m3特大型大于30m3
3.基坑土方机斗容量:
0.2m3、0.4m3、1.0m3、1.5m3、2.5m3
4.以砾石、卵石或块石做填料,分层夯实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mm,分层压实不宜大于200mm。
5.施工中土的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
6.桩身直径小于250mm为小桩,250~800mm为中等直径桩,大于800mm为大直径桩。
7.混凝土预制桩在工厂制作单节长度不宜超过12m,现场制作不宜超过30m。
方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静压法沉桩时不宜低于C20,锤击桩纵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8%,压入桩不宜小于0.4%,桩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桩身宽度(直径)大于等于350mm时,配纵向筋不应少于8根。
8.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必须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以进行。
9.PC桩混凝土强度为C60,PHC桩混凝土强度为C80桩身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4%,预应力筋不少于6根,由节桩连接的管桩接头不宜超过4个。
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沉桩。
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在焊接后应使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10min后方可继续沉桩。
11.打桩时桩插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帽和桩顶周围四边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
12.按标高控制的装,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倾斜桩倾斜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
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13.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桩机接地压力的1.2倍,压桩机及配重之和应大于最大压机力的1.1倍。
稳定压桩的时间宜为5~10s
14.避免挤土效应的措施:
在施工的桩位上进行钻孔,孔径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直径一般为70~80mm,间距1~1.5m,深度10~12m;塑料排水板,深度、间距等也可以按袋装砂井相同的方法布置;设置隔离板桩、地下连续强或采用水泥搅拌桩等隔离措施;设置防震沟沟宽0.5~0.8m;限制打桩速率也是分层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土中的超空隙水压力消散,减少挤土现象。
15.回旋钻机成孔:
护筒用4~8m钢板制作,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埋入土深度通常不宜小于1.0~1.5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护筒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
16.泥浆循环:
注入的泥浆比重在1.1左右,排出的泥浆比重宜为1.2~1.3,清孔采用射水法,至排出的泥浆比重降到1.1,换浆法。
至换出泥浆比重小于1.15.
17.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大于8%,粘度不大于28s。
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
18.锤击沉管:
套管偏斜不大于0.5%时,可起锤沉套管。
采用跳打方法,中间空出的桩须待邻桩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施工。
19.振动沉管:
单打法:
桩管内灌满混凝土以后,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出0.5~1.0m后,停拔并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到桩管全部拔出;在一般土层内,拔管速度宜为1.2~1.5m/min,在软弱土中,控制在0.6~0.8m/min。
反擦法:
先振动后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m,向下反擦0.3~0.5m,如此反复直到全部拔出。
20.后注浆工法:
导管及注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一般直径不大于1.2m的桩,沿钢筋笼周围对称设置2根,直径1.2~2.5m的,对称设置3根;浆液的水灰比,对于饱和土宜为0.45~0.65,对于不饱和土宜为0.7~0.9(松散碎石土、砂砾宜为0.5~0.6);桩端注浆终止注浆压力,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宜为3~10MPa,对于饱和土宜为1.2~4MPa,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
注浆作业宜于成桩2d后开始,桩侧桩端注浆间隔不宜少于2h,检验装的承载力,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注浆20d后进行,加有早强剂的可于15d后进行。
21.钢筋保护层允许偏差对水下浇注混凝土桩为+20mm到-20mm;对非水下浇注混凝土桩为+10mm到-10mm。
22.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水下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45%;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40mm;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配制强度应该比设计强度高一级(5MPa)。
23.水下混凝土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对于沉管灌注桩不宜大于50mm,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3;对于素混凝土桩,不得大于桩径的1/4,并不宜大于70mm;桩身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该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少于1组,每组3件。
24.混凝土浇注的导管的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为200~250mm;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接头宜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导管使用前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
25.浇注水下混凝土开始灌注时,为使隔水栓能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桩直径小于600mm时可适当加大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混凝土灌注后能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下0.8m以上;导管埋深宜为2~6m;
26.沉管灌注桩的坍落度当桩身有钢筋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宜采用80~100mm;素混凝土桩宜采用60~80mm;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小于1.0,否则宜全长复打;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部标高不低于设计标高的500mm。
27.帮条焊接头的焊缝厚度s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
28.坡口平焊时,坡口角度宜为350~450;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宜为400~550,其中,下钢筋宜为00~100,上钢筋宜为350~450.钢筋根部间隙,坡口平焊时宜为4~6mm;立焊时,宜为3~5mm;最大间隙均不宜超过10mm,钢垫板厚度宜为4~6mm,长度宜为40~60mm;坡口平焊时,垫板宽度应为钢筋直径的10mm;立焊时,垫板宽度宜等于钢筋直径。
29.预埋件钢筋电弧焊:
一般钢板厚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0.6倍;钢筋应采用HPB235或HRB335,受力锚固钢筋的直径不得小于8mm,构造锚固的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当采用HPB235钢筋时,角焊缝焊脚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5倍;采用HRB335级钢筋时,焊脚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6倍。
30.电阻电焊:
在焊接骨架中,当较小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当较小钢筋直径为12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
焊点的压入深度,对热轧钢筋电焊时,应为较小钢筋直径的25%~45%;对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点焊时,应为较小钢筋直径的25%~40%
3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32.分层浇注时,振动棒头部插入下层50~100mm深,方格排列振动棒相邻两插点的间距,S不大于1.5R(R为振动器的作用半径),交错排列,S不大于1.75R,插入式可垂直或450斜向振捣,距模版不大于0.5R,持续时间10~30s,快插慢拔。
33.混凝土养护期间,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最少养护时间: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得少于14d,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得少于21d。
34.混凝土的临界强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标准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应为设计强度等级的40%;在任何情况下,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N/mm2。
冬期施工时,模板和保温层应该在混凝土冷却到50C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温度和外界相差大于200C时,拆模后的混凝土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35.泵送混凝土: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之比,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
3,对卵石不宜大于1:
2.5;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
3~1:
4;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
4~1:
5;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颗粒含量不大于10%;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通过0.16mm筛孔的不应少于5%;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水灰比宜为0.4~0.6.
36.浇注水平结构混凝土时,应注意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注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
6~1:
10坡度分层浇注,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间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37.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水平缝厚度和竖缝宽度规定为10mm+2mm;钢筋截面小于同一截面50%钢筋间距小于500mm。
38.普通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细骨料要求颗粒均匀、圆润、质地坚实,含泥量不得大于3%,中粗砂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砂的粗细颗粒级配适合,平均粒径0.4mm左右;粗骨料要求组织密实、形状整齐,含泥量不得大于1%;颗粒的自然级配适合,粒径宜为5~40mm,且吸水率不大于1.5%。
39.制备要求:
水泥不小于32.5MPa,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坍落度宜为100~140mm,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掺用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但亦不宜超过400kg;粗骨料选用卵石砂率宜为35%,粗骨料为碎石时砂率宜为35%~40%,水泥与砂的比列应控制在1:
2~1:
2.5,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比设计值提高0.2MPa。
40.
多选:
特点要求类:
1.重力式水泥墙设计要点:
整体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抗滑移稳定性、位移
2.土体下滑因素:
坡顶上堆物,行车荷载;雨水或地表水渗透入土中使土中水含量提高使土的自重增加;地下水渗流产生一定的动水压力;土体竖向裂缝中的积水产生侧向静水压力。
3.基坑开挖原则: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4.基坑开挖方法:
直接分层开挖、有内支撑分层开挖、盆式开挖、岛式开挖及逆作法开挖。
5.流砂现象:
土颗粒不断地从基坑边缘或基坑底部冒出的现象。
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
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作用的结果。
6.轻型井点组成:
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
7.板式支护结构设计要点:
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8.防治流砂措施:
枯水期施工法、抢挖并抛大石法、设止水帷幕法、冻结法、人工降低水位法
9.填土压实质量影响因素:
压实功、土的含水量、每层铺土厚度。
10.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力求采用“重锤低击”;如采用轻捶重击,锤击功能很大一部分被桩身吸收,桩不易打入,且桩头容易打碎。
11.桩架是支撑桩身和桩锤,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并保证桩锤能沿着所要求方向冲击的打桩设备。
12.打桩顺序: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由中间向两个方向进行、由中间想四周进行。
13.静力压桩是利用静压力将桩打入土中,施工中虽然任然存在挤土效应,但没有振动和噪声。
14.泥浆作用:
泥浆具保护孔壁、防止坍孔的作用,同时在泥浆循环过程中还可携带土渣排出钻孔,并对钻头具有冷却与润滑作用。
15.
16.锤击沉管灌注桩方法:
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
17.钢筋进场要求:
1)要有钢筋厂出据的钢筋质量保证书及产地号;2)要有吊牌,上面要有生产企业、日期及出产批号;3)抽样检查,由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18.钢筋焊接方法:
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
19.闪光对焊工艺参数:
对焊留量、调伸长度、变压级数
20.接头形式、角钢尺寸和焊接工艺符合下列要求:
1)角钢边长宜为40~60mm,长度宜为80~100mm;2)钢筋端头应加工平整,两钢筋端面的间隙应为10~16mm;3)从接缝处垫板引弧后应连续施焊,并使钢筋端部熔合,防止未焊透、气孔或夹渣;4)焊接过程中应停焊清渣一次。
焊平后,再进行焊缝余高的焊接,其高度不得大于3mm;5)钢筋与角钢垫板之间,应加焊侧面焊缝1~3层,焊缝应饱满,表面应平整。
21.电渣压力焊分为:
引弧、稳弧、顶锻。
适用于:
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1:
4的范围内)钢筋的焊接接长。
22.钢筋机械连接:
钢筋挤压连接(通过挤压力使连接用钢套筒塑性变形与螺纹钢筋或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它适用与竖向、横向及其他方向的较大直径变形钢筋的连接)、钢筋螺纹套管连接(它施工速度快、不受气候影响,质量稳定,对中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钢筋的连接、钢筋与钢板的连接以及在混凝土中插接钢筋等)。
23.
24.模版要求:
1)保证土木工程结构和构件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2)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3)构造简单、便于拆装,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4)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25.模版形式:
木模版、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爬升模版、台模、隧道模、其他模版
26.梁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底模板应起拱,一般可取结构跨度的,1/1000~3/1000;
27.模版拆除原则:
1)拆模前应制定拆模程序、拆模方法及安全措施;2)先拆除侧面模版,再拆除承重模版;后安装的模版先拆除,先安装的模版后拆除;3)非承重的模版在保证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的条件下即可拆除;4)大型模版板块宜整体拆除,并采用机械化施工;5)支承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版应逐块拆卸传递,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6)模版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7)拆下的模版、支架和配件均应分类、分散堆放整齐,并及时清运。
28.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材料的计量、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运输、浇注和养护
29.混凝土制备要求:
质地均匀、颜色一致、具备一定流动性,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30.混凝土运输基本要求:
不分层离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漏浆,不要垂直倾落;有足够坍落度;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器具严密、光洁、不漏水、不吸水、经常清理。
31.混凝土泵送基本要求:
1)骨料粒径,碎石不大于1/3管径,卵石不大于2/5管径;2)砂率,40%~50%;3)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4)坍落度80~180mm;5)掺外加高效减水剂、流化剂,增加和易性;6)保证供应,连续输送超过45分钟间歇应清理管道;7)用前润滑,用后清洗,减少转弯,防止吸入空气产生气阻;8)由于水泥用量较大,需要仔细养护防龟裂。
32.混凝土浇注要求:
防止离析,否则二次搅拌;控制自由倾落度高度;做好于原有混凝土结构的接触面处理;满足坍落度要求;分层浇注(1.25倍振长);连续施工;正确留置施工缝和后浇带;注意模版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空洞的情况;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33.施工缝:
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梁跨长度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的楼板等,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34.施工缝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除掉水泥薄层和松动石子,表面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并应待已浇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N/mm2时才允许继续浇注。
35.取样与试件留置: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连续浇注超过1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6.防止开裂措施: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选用冰水搅拌混凝土;混凝土外表保温;混凝土内部降温(内部设置水管);冬季施工:
选用早强型高水化热水泥;选用热水搅拌混凝土;混凝土外表保温;混凝土内部保温(内部设置水管,通热水)
37.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方案:
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
38.振动机械:
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和振动台。
39.振捣的目的:
充满模板而成型;排除多余的水分、气泡、空洞而密实。
40.振捣和成型的方法:
人工振捣、机械振捣、挤压法、离心法、真空作业法、掺高效减水剂自流化。
41.混凝土养护:
1)标准养护:
温度为20+30C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条件下进行养护(28d);2)自然养护:
平均气温高于50C条件下的保温养护;3)加热养护:
蒸汽养护或电热养护(预制及冬期施工);4)养护剂养护:
在混凝土终凝前在表面喷洒养护剂;5)人工养护:
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42.预应力结构特点:
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减小构件的截面高度,减轻自重;充分利用高强钢材;具有良好的裂缝闭合性能与变形恢复性能;提高抗疲劳强度,此外,预应力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43.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要求:
高强,轻质,高耐久;不小于C30,保证较高摩阻力,保证较高端头承压能力,外加剂不得掺用对钢筋有侵蚀作用的氯盐、氯化钠。
44.常用的钢筋预应力筋:
高强钢筋、高强钢丝、钢绞线;
45.预应力筋用的锚具是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夹具则是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生产台座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或者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施工时,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46.施工注意事项:
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6%;当进行多根成组张拉时,应先调整各预应力筋的初应力一致;应先张拉靠近台座截面重心处的预应力筋;锚固后,预应力筋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并不大于构件截面短边长度的4%;严禁正对钢筋张拉的两端站人,防止断筋回弹伤人;冬季张拉预应力筋,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50;拉速一致,设备缓慢放。
47.混凝土浇注与养护:
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级配良好,振捣密实;采用两次升温的措施;不允许碰撞或踩动预应力筋。
48.预应力筋放松:
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才可以放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放松根据配筋情况和数量,选用正确的方法和顺序;配筋不多的中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钢丝可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等方法放松;配筋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钢丝应同时放松。
49.孔道留设方法:
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和预埋波纹管法。
钢管抽芯法:
钢管要平直,表面要光滑,用前刷油;每根长不大于15m,每端伸出500mm;两根接长,中间用木塞及套管连接。
50.应力损失:
变形应力损失、摩擦应力损失、温差应力损失、松弛应力损失、收缩徐变应力损失、挤压应力损失、压缩应力损失。
51.砖墙的砌筑工艺:
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挂准线、铺灰、砌砖。
52.三一砌砖法:
一顺一丁(一皮顺一皮丁)、三顺一丁、梅花丁(同皮一顺一丁)
53.砌筑工程质量要求: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交错、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54.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如下规定:
砖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应融化后使用;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0mm的冻结块;当采用热拌砂浆时,是的温度不得超过800C,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0C。
55.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其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坚固稳定;拆装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56.脚手架按构造分类:
立杆式、桥式、吊式、挂式、升降式、工具式、组合式。
57.构配件:
钢管、扣件、脚手板、连墙件、底座。
58.里脚手架拆装较频繁,要求轻便灵活、拆装方便。
59.吊装工程施工特点:
受构件的类型和质量影响大;正确选用起重机具是完成吊装任务的主导因素;构件的应力状态变化多;高空作业多,容易发生事故,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0.柱的吊升:
旋转法、滑行法
61.防水工程施工原则:
杜绝防水层对水的吸附和毛细渗透;接缝严密,形成封闭的整体;消除所留空洞造成渗透;防止不均匀沉降而拉裂防水层;防水层做至可能渗透范围以外。
62.防水类型:
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普通、外加剂防水混凝土;附加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
油毡、橡胶、塑料、橡塑;涂膜防水层:
橡胶、树脂、改性沥青。
63.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
设计的合理性、防水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保养与维修管理等。
64.普通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机理:
控制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制、浇注、振捣的施工质量、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消除空隙间的连通,最后达到防水要求。
65.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密实剂防水混凝土、加气剂防水混凝土、减水剂防水混凝土、防水剂防水混凝土、膨胀剂防水混凝土。
66.防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
保持施工环境干燥,避免带水施工;模板支撑牢固、接缝严密;防水混凝土浇注前无泌水、离析现象;防水混凝土浇注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防水混凝土应采用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浇注后4~6h开始养护)。
67.卷材防水屋面材料:
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
68.对于卷材屋面的防水功能要求主要是:
耐久性、耐热性、耐重复伸缩、保持卷材防水层的整体性、保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
69.装饰工程的内容:
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板工程、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等
70.装饰工程作用:
保护结构面受风雨、潮气等侵蚀,改善隔热、隔音、防潮功能,增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美观并能美化环境。
71.
简答题:
工艺流程类:
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一次喷浆、二次搅拌”“二次喷浆、三次搅拌”。
“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流程:
定位-------预拌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下沉喷浆------重复提升搅拌-------成桩结束;“二次喷浆,三次搅拌”流程:
定位-------预拌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下沉搅拌------重复提升搅拌-------注浆-------重复下沉搅拌-------重复提升搅拌-------沉桩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施工 要点 土木工程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