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docx
- 文档编号:23488715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91
- 大小:108.08KB
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docx
《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工业机电工程施工技术(摘自二级建造师课本)
工业机电工程涉及的行业多,工况条件多样,安装技术含量高,调试、试运转复杂,具有高、大、难、新、奇、特等特点,其特殊工况一般可分为高压力、高电压、高温、腐蚀、有毒、易燃、易爆等。
工业机电安装工程可划分为: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动力设备安装工程,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工业管道工程,防腐蚀与绝热工程,炉窑砌筑工程,输、变、配电工程等专业工程。
第一部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可划分为:
通用设备安装,如机床、机泵、工业锅炉、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碎磨机械、干燥设备、包装设备、起重运输机械安装等;
专用设备安装,如选矿设备、冶金设备、电站设备、石油化工设备、轻工机械、纺织机械、橡胶、塑料机械、分离过滤机械等;
非标准设备安装、生产线安装等。
第一节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程序
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设备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调整试运行→竣工验收。
一、施工准备
1.进行图纸自审和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2.按工程进度计划编制设备进厂计划,有序地组织设备进场。
按工程进度编制材料、机具使用计划,并组织进场。
3.安装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其精度等级应符合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
4.编制人力计划,按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参加工程施工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应符合管理要求。
5.现场应有电源、水源,有作业平面和作业空间,施工运输道路畅通,施工临时设施已完成。
二、基础验收
1.设备安装前,设备基础应中间交接和验收,基础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对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基础,例如要求预压的基础、绝缘的基础、减振的基础等,应检查相应的检验记录。
基础的坐标位置及标高、预埋地脚螺栓或预留孔的坐标位置及标高应进行复测,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对大型设备、高精度设备、冲压设备及连续生产线设备(如大型造纸机、轧钢设备、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等)的基础,建设单位应提供基础预压记录及沉降观测点(对基础预压不预压及如何预压应由设计单位确定)。
3.基础验收时应提供的移交资料:
基础施工图(包括设计变更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证件;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等);钢筋及焊接接头的试验数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焊接钢筋网及焊接骨架的验收记录;结构外形尺寸、标高、位置的检查记录;结构的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三、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
设备就位前,应依据设计施工图和测量控制网以及现场条件确定基准线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位置,绘制布置图,并根据布置图埋设好中心标板和基准点。
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应埋设牢固,妥善保护。
大型及重要设备应设置永久性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应用铜材或不锈钢材制作。
四、地脚螺栓安装
设备与基础的连接主要是地脚螺栓连接,通过调整垫铁将设备找正找平,然后灌浆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
地脚螺栓按埋设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地脚螺栓、活动式地脚螺栓、胀锚式地脚螺栓和粘结地脚螺栓,常用的是固定式地脚螺栓和活动式地脚螺栓。
固定式地脚螺栓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有预埋地脚螺栓、预留孔地脚螺栓和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三种。
五、垫铁安装
利用垫铁可调整设备的水平度,并能把设备的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均匀传递给基础;可使设备的标高和水平度达到规定的要求,为基础的二次灌浆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垫铁有铸铁垫铁和钢板垫铁两种,形状可分为平垫铁、斜垫铁、开孔垫铁、开口垫铁、钩头成对斜垫铁、调整垫铁等六种。
机械设备一般采用平垫铁和斜垫铁安装,有些设备的水平度在生产过程中常需要调整,采用螺栓调整垫铁;有些设备需要减振,采用减振垫铁。
设备无垫铁安装目前还只限于设计文件有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设备找正调平用顶丝或临时垫铁,找正调平后进行灌浆,由灌浆层起承重作用,安装及灌浆施工工艺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六、设备就位
在地脚螺栓和垫铁准备好后,设备就位。
设备就位前,应将基础清扫干净,将设备底座与基础间灌浆层部位凿成麻面,以保证灌浆层与基础的结合质量,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漆、油污及其他脏物清除干净,以保证灌浆层与底座的结合质量。
七、设备安装调整
在机械设备安装中,设备的坐标位置调整(找正)、水平度的调整(找平)、高度的调整(找标高)以及紧固地脚螺栓是一个综合调整的过程,当对其中一个项目进行调整时,对其他项目可能产生影响,全部项目调整合格,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一)设备找正
设备找正是用移动设备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平面坐标位置上,即将其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控制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设备找平
设备找平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水平状态,水平度偏差控制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设备的水平度通常用水平仪测量。
检测应选择在设备的精加工面上。
有的设备在安装中其水平度的要求是以垂直度来保证的,例如有立柱加工面或有垂直加工面的设备。
(三)设备找标高
设备找标高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高度位置,高度偏差控制在设计或有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八、设备灌桨
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二次灌浆)在设备找正调平、地脚螺栓紧固、各检测项目合格后进行。
可使用的灌浆料很多,例如普通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环氧砂浆等,灌浆料通常由设计选用,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宜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
灌浆工艺应根据选用的灌浆料按设计文件或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九、设备清洗和装配
机械设备安装中,有的设备是以零、部件运至现场,在现场清洗装配;有的设备虽整体运至现场,但涂抹的是防锈油脂,或者虽涂注的是生产用油,但己过期变质,或被污染,在现场需拆卸清洗,重新装配。
(一)清洗
清洗可分为除锈及锈蚀清洗、油脂清洗、脱脂、液压和润滑管道清洗等类型;分酸洗和冲洗两个阶段;须在设备试运行前完成调试和运行,以保证设备试运行的润滑和供油。
(二)装配
1.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现场装配的机电设备有:
联结与紧固;联结器、离合器、制动器;轴承;传动带;链条和齿轮;密封件等装配。
2.设备清洗后进行装配,配合面和加工面不得有毛刺和脏物,油路应干净畅通。
在装配中,需要加注润滑剂的润滑点,应按设计的规定加注质量合格、数量适当的润滑剂。
3.装配操作不允许损伤设备。
大重型零、部件装配时,应在悬吊状态下调整好水平度或垂直度,必要时宜装设导向装置,起落应平稳准确。
有过盈装配的大重型零、部件用热装或冷装方法时,宜先操作演练。
装配件表面应涂抹润滑油。
十、调整、试运行
调整、试运行是综合检验设备制造和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涉及的专业多、人员多,须精心组织、统一指挥。
机械设备试运行分三个阶段,单体无负荷试运行和无负荷联动试运行,由施工单位组织实行,试运行必须具备应有的条件及正确试运行方法。
负荷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实行。
十一、竣工验收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完工后要进行竣工验收,这是安装工程的最后一道工艺过程。
当工程验收合格,符合合同约定、设计要求、验收规范规定后,应即办理工程验收。
第二节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
设备安装精度的控制即对设备安装偏差的控制。
设计文件和有关设备安装验收规范对每台(套)设备安装的检查验收项目和允许偏差作出规定。
设备安装中要控制偏差,达到精度要求。
一、机械设备安装精度包括的范围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是将一系列设备组合成一套装置或一条生产线,从而构成一个技术装备系统,并最终形成生产能力。
设备安装精度包括在安装过程中为保证整套装置正确联动所需的各独立设备之间的位置精度、单台设备通过合理的安装工艺和调整方法能够重现的设备制造精度、整台(套)设备在运行中的运行精度等三个方面的精度。
二、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一)设备基础
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沉降不均匀和强度不够。
设备安装调整检验合格后,基础若强度不够,或继续沉降,偏差会发生变化,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因此,设备安装应在基础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找正调平应在沉降观测确定基础稳定后进行,或在基础稳定后作最终调整。
(二)垫铁和二次灌浆
设备支承在垫铁和二次灌浆层上。
当垫铁不平稳、二次灌浆层不密实、强度不够时,会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因此,垫铁应平齐、无毛刺,垫铁与基础、垫铁之间、垫铁与设备接触应良好,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要压紧,垫铁间点焊定位,二次灌浆层应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或有关规范规定。
(三)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和紧固力影响安装的精度,地脚螺栓安装若不垂直,螺母(垫圈)与设备的接触会偏斜,局部还可能产生间隙,受力不均,影响设备固定,紧固力不够同样影响设备的固定,设备在运行中可能振动和位移。
因此,地脚螺栓应安装垂直,防止在浇灌混凝土时产生偏移。
地脚螺栓应按要求紧固,设计有紧固力要求的应使用定扭矩扳手或液压螺栓拉伸器紧固,保证预紧值。
(四)检测方法
1.技术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任何一个侧量过程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还有二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以后的精确程度。
因此,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2.主要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的检测方法及其误差评定
(1)主要形状误差: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2)位置误差:
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误差。
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圆轴度、对称度等。
(3)检测方法及其误差评定:
在确定检测方法时,关键是如何将理想要素体现出来。
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比较的结果,经一定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其误差。
3.检测应选择在正确的部位,通常在加工面或轴线上检测,当设备有多个加工面和轴线时,应选择在主要工作面或主要工作轴线上。
检测应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积累偏差。
检测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例如日照温度、风力等因素对室外高层塔类设备的影响。
(五)应力和变形
应力和变形影响安装精度,要消除和限制。
1.设备内应力的影响:
当设备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在材料内部存在的应力成为内应力。
设备在制造或安装过程中都会产生内应力,所产生的内应力将使设备产生变形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2.设备基础、设备的温度变形
设备安装时应避免设备基础、设备因温度变形而影响安装精度。
(1)设备基础温度变形。
例如大型设备(如机床)的基础尺寸长、大、深,当气温变化时,由于基础上下温度变化不一致,上面温度变化大、下面温度变化小,这样就使设备基础产生了两种情况的变形。
当气温升高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设备基础中间上拱;当气温下降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设备基础中间下陷。
(2)设备温度变形。
设备在运行时,由于工作状态的特点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各零、部件受热而产生热变形,影响其安装精度。
如汽轮机转子几个支承因受热条件不同,零、部件将产生不同的温度场,产生不同的热变形,因此导致转子中心位置的改变。
(六)基准的安装精度
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标高、各点的标高差、安装水平偏差、铅垂度、直线度、平行度等,将直接影响设备各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如龙门刨床的床身导轨的直线度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将影响工作台的直线运动精度。
(七)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
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等。
如大型滚齿机安装时若传动链末端的涡轮副因安装精度超差,产生运行误差,将会影响加工齿轮的加工精度。
(八)配合表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
如现场组装的大型设备,配合精度是指配合表面之间达到规定的配合间隙或过盈的接近程度,它直接影响配合的性质。
接触质量是指配合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它主要影响相配零件之间接触变形的大小,从而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和寿命。
例如齿轮啮合。
(九)操作
从事安装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按正确的工艺进行装配和安装。
工作者在安装调整以及在测量时的误差,都将直接影响安装精度,如测量时的主观性或视差,以及测量压力过大等。
三、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
设备安装中,即使每一台设备都达到了安装允许偏差的要求,还是存在安装偏差。
设备安装状态下的偏差在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会发生变化,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使其有利于运行中偏差的补偿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一)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
机械设备安装通常是在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许多设备在生产运行时则处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
例如汽轮机、干燥机在运行时通蒸汽,温度比与之连接的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高,在对这类机组的联轴器装配定心时,应考虑温差的影响,控制安装偏差的方向。
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精度时,运行中温度高的机器(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机器(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精度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运行中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便能得到补偿。
(二)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
机械设备安装通常仅在自重状态下进行,设备投人运行承载后,安装精度的偏差有的会发生变化。
例如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时就应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变化。
(三)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设备安装装配中的许多配合间隙是可以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的。
例如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调轴承的间隙,轴封等密封装置的间隙,滑道与导轮的间隙、导向键与槽的间隙等。
设备运行时,这些间隙都会因磨损而增大,引起设备在运行中振动或冲击,安装时间隙选择调整适当,能补偿磨损带来的不良后果。
(四)连续生产机组中各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
连续生产机组是由许多单体设备组成的,在安装中将各个单体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从整个机组考虑,控制其偏差方向,合理排列和分布,不产生偏差积累,而是相互补偿的效果,对机组的运行是很有益的。
例如控制相邻辊子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度偏差的方向相反,就可以减少产品在机组运行中的跑偏。
第二部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为城乡和工厂提供能源;补充建筑物自然光的不足和满足人们夜间活动的需要,使城市和建筑物的功能得以正常的发挥;为设备供给动力,为工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保障。
第一节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
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一般为:
埋管与埋件→设备安装→电线与电缆敷设→回路接通→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试运行→交接验收。
一、常用电气装置施工程序
常用电气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变流设备、母线等。
(一)各类电气装置施工程序
1.电站发电机的安装工序为:
就位→检查及电气试验→穿转子→调整空气间隙→附属设备及管路安装→氢冷发电机的整体气密性试验等。
2.一般电动机安装工序为:
就位→检查及电气试验。
3.油浸电力变压器的一般安装程序为:
开箱检查→本体密封检验→绝缘判定→设备就位→(器身检查)→附件安装→注油→整体密封性试验。
4.柜式真空断路器安装一般程序为:
真空断路器检查→操动机构检查→真空断路器就位→机械及电气性能试验。
5.隔离开关安装顺序为:
基础检查验收→本体安装→传动装置配装→调整。
6.台、盘、柜的一般安装程序为:
就位、找正→接地线安装→部件检验→母线安装→内部配线检查及接线。
7.硬母线的安装程序为:
母线构架安装→支持绝缘子安装→母线平直→测量母线加工草图→下料煨弯→钻孔→母线接触面加工→母线安装和连接→母线刷漆。
8.软母线安装程序为:
构架挂钩检查一绝缘子串安装→测量母线悬挂尺寸→母线下料→耐张线夹安装→架空母线架设及调整→配电装置安装→引下线安装。
9.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安装程序:
基础和组件单元检查→按制造厂的单元编号和顺序依次组合安装→充注六氟化硫气体→调整、试验。
10.全密封结构铅酸蓄电池组的安装程序:
蓄电池室设施验收→蓄电池就位→蓄电池连接线安装→充放电柜调试→充放电试验→投人运行。
(二)电气装置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前应对相关的建筑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2.电气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1年及以下。
保管环境条件应具备防火、防潮、防尘、防止小动物进人等措施;瓷件应安置稳妥,不得损坏。
3.电气设备在起吊和搬运中,受力点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户外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5.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应该将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
暂时不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应短路后再接地。
6.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开关动作正确可靠。
7.电抗器安装要使线圈的绕向符合设计要求。
8.电容器的放电回路应完整且操作灵活。
9.绝缘油应经严格过滤处理,其电气强度、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和色谱分析等试验合格后才能注人设备。
l0.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标志和标明其类型、级别、组别标志的铭牌。
11.组合装配六氟化硫封闭式电器元件时,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12.接线端子的接触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氧化膜,并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
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表面凹陷及锈蚀。
二、交接试验
应严格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执行。
交接试验主要作用是鉴定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判断设备是否能投人运行。
(一)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内容
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交流耐压试验;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电体电阻比;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二)交接试验注意事项:
1.在高压试验设备和高电压引线周围,均应装设遮拦并悬挂警示牌。
2.进行高电压试验时,操作人员与高电压回路间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例如:
电压等级6~10kV,不设防护栅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7m。
3.高压试验结束后,应对直流试验设备及大电容的被测试设备多次放电,放电时间至少1min以上。
4.凡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都应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5.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
6.除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外,进行绝缘试验时,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进行。
7.做直流耐压时,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露电流。
三、电气回路接通要求
回路接通条件是确认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其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验收合格;电气交接试验合格;所有建筑装饰工作完成并清扫干净。
电气回路接通作业的环境应整洁。
四、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要求
检查顺序要先进行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一次回路试运行。
(一)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注意事项:
1.按通电回路编制通电检查大纲。
2.检验回路有关的一、二次设备安装接线应全部完成,所有的标志应明显、正确、齐全。
将被检验回路与暂时不检验的回路之间的连线断开。
3.回路中继电器、变送器、和仪表等有关部件应校验合格。
4.具备可靠的操作、信号和合闸等各系统用的交、直流电源。
5.回路经过绝缘电阻测定和耐压试验合格。
弱电回路或回路中的弱电设备应按制造厂规定执行。
(二)通电检验步骤
1.受电系统的二次回路试验合格,其保护定值已按设计整定完毕。
受电系统的设备和电缆绝缘良好。
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已布置到位。
2.按已批准的受电作业指导书,组织新建电气系统变压器高压侧接受电网侧供电,通过配电盘按先高压后低压、先于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3.试通电后系统工作正常,可进行新建工程的单机试运行。
五、试运行
通过试运行检查电气设备系统是否完整、正确;检查设备的制造和施工质量;考验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调整设备和系统以形成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方式。
(一)电气设备及系统试运行的条件
1.设备安装完整齐全,连接回路接线正确、齐全、完好。
2.动力回路应核对相序无误,动力电源和特殊电源应具备供电条件。
3.电气设备应经绝缘检查符合合格标准,接地良好。
4.环境整洁,应有的封闭已做好。
5.测量仪表校验合格;二次回路通电检查动作无误。
6.电气系统的保护整定值已按设计要求整定完毕。
(二)安全防范要求
I.防止电器设备误动作的措施可靠。
2.在试运行开始前要再次检查回路是否正确,需要解开的回路已解开,需要退出试验位置的回路已退出,需要闭合的刀闸已合好,带电部分挂好安全标示牌。
3.在做好电气设备系统试运行的同时,要按工程整体试运行的要求做好与其他专业配合的试运行工作,及时准确地做好各回路供电和停电,保证整体工程试运行的安全进行。
六、交接验收
(一)电气装置在验收时一般应进行的检查
固定牢靠,外表清洁完整;电气连接应可靠且接触良好;瓷套应完整无损,表面清洁;每一台(套)电气装置的性能检查。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二)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
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技术文件;安装技术记录;调整试验记录;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清单。
第二节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电气线路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包括:
图纸会审;编制工程预算;编制电气专业的计划;做好施工所用的机具配置工作;编制电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等。
一、室外线路施工方法
室外线路的形式有输送电力的高压架空线路、配电用的低压架空线路以及直埋电缆、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电缆、保护管内电缆等。
(一)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
1。
架空电力线路安装程序:
挖电杆和拉线坑→基础埋设→电杆组合→横担安装→绝缘子安装→立杆→拉线安装→导线架设。
2.架空电力线路电杆组立后进行拉线安装及调整,方可以进行导线架设。
导线架设程序:
导线展放→导线的连接→紧线→绝缘子上导线固定和跳线连接。
3.电杆上的电气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导体连接应有过渡措施,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纹、无破损。
(二)接户线施工
1.低压架空进户管宜采用镀锌钢管,其管口应装有防水弯头。
人户处螺栓固定式横担应在建筑外墙装饰工程结束后安装。
同一回路的相线和中性线必须穿在同一进户管内。
配电系统如采用TN-C或TN-C-S制,在室外进线处的PEN线或采用TN-S系统的PE线均应进行重复接地。
2.接户线架设时,应先绑扎杆上一端,后绑扎进户端。
(三)室外电缆敷设
1.对电缆及其附件的外观和电缆结构进行现场检查。
2.电缆在施放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3.直埋电缆敷设要求:
(1)电缆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2)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要保持规定的距离,严禁平行敷设在其正上、正下方。
(3)不应受到化学、动物和人为等其他原因的损坏。
(4)人工开挖电缆沟时,沟两侧应留置边坡,防止塌方。
(5)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4.电缆接头的制作应按随成套接头器材提供的制作使用说明书执行。
二、室内线路安装
(一)桥架与支架安装
1.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铝合金桥架在钢制支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2.直线段钢制桥架超过30m、铝制桥架超过15m时,应留有伸缩缝或伸缩片。
3.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机电工程 施工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