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488149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1KB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厦门六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根据要求,默写句子(10分,每空1分)
1.李白在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蜀道难》李白)
2.描写蜀道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
(《蜀道难》李白)
3.借山水形象蓄势,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
(《咏怀古迹》杜甫)
4.琵琶女弹奏乐曲有一个“声暂歇”的过程,白居易用“,。
”两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行》白居易)
5.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转为激越雄壮,情感暗流达到高潮的句子是:
,
。
(《琵琶行》白居易)
二、选择题(6分)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手抚膺(yīnɡ)阜盛(bù)惫懒(bèi)懵懂(měng)
B.敕造(chì)猿猱(náo)罥烟眉(juàn)寒暄(xuān)
C.拽掉(zhuài)纨绔(kù)拓片(tuò)谬种(miù)
D.脊鳍(qí)崔嵬(wéi)吮血(yǔn)贾人(gǔ)
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扪参历井仰胁息扪:
摸所守或匪亲或:
有的时候
B.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
以前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
随手
C.但见悲鸟号古木但:
只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
随随便便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
难道,哪能行为偏僻性乖张乖张:
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C.林黛玉告诉贾母,她刚读了《四书》,这《四书》指的是《诗经》、《论语》、《孟子》、《中庸》,后来见了宝玉却改口说自己只些许认识几个字。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三、古诗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小题。
(17分)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
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大散财货,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过候肃,并求资粮。
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
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因密议曰:
“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肃对曰: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
刘表死,肃进曰: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权即遣肃行。
至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
肃径迎之,劝备与权并力。
备甚欢悦。
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
“卿欲何言?
”肃对曰: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
“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九》,有删减)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B.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C.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D.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侨、札之分:
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
后以此比喻朋友之交。
B.薨:
诸侯死。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死,庶人曰卒”。
C.桓文: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并称。
《孟子》中就有齐宣王问询“齐桓晋文之事”。
由此可见孙权也想要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D.吊:
吊丧的意思。
鲁肃要去悼念死去的刘表,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以借机行事。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肃为人不吝惜财物,愿以财物助人。
不只是得到乡里之人的赞誉,也得到身为居巢长的周瑜的认可。
B.鲁肃在选择自己的出路时很有理性。
虽然袁术给了自己东城长一职,但认为袁术不会有大发展,所以带人向南投靠周瑜。
C.鲁肃才华与众不同。
孙权与他初次相谈,就发现鲁肃对天下形势的客观分析与众不同,后来曹操要东进,孙权更深感鲁肃的不可替代。
D.鲁肃一心要帮助刘备。
因为刘备堪称天下的英雄,且拥有十分有利的荆州,所以他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4分)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小题。
(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中写景,从视角而言,始而仰视,接以俯视,继而纵目远眺。
B.“百年”与“无边”“不尽”相呼应,共同显示了时间的悠长。
C.颈联深沉的人生感慨,是由颔联雄浑的意境映带而出。
D.“艰难苦恨”四字,是指诗人对韶华已逝壮志难酬,国家动荡国运艰难的苦恨。
14.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背景,使得个人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的“悲”和前文的猿啸“哀”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
至此诗人内心涌出久居他乡的羁旅之愁、老病孤独的悲凉之感,诗意更加深沉。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小题(8分)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
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注】倚然:
自在超脱的样子。
翳:
遮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这首咏画诗中,作者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流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
B.诗的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观画时的节令和环境:
天气炎热,云气蒸腾,溽暑难消。
C.这幅面作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黄白映衬,色彩鲜明,意境雄浑。
D.这幅画作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作者对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
16.本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祝福》选段,完成17-18小题。
(4分)
文段一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
然而……。
”四叔说。
文段二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选自《祝福》鲁迅)
17.对鲁四老爷的话“可恶!
然而……”理解正确的是()(2分)
A.指卫老婆子光天化日之下结伙劫走祥林嫂可恶,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逃出来。
B.指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C.指卫老婆子一伙人劫走祥林嫂太不人道,还给鲁四老爷家添了麻烦,然而祥林嫂也不该从家里跑出来。
D.指祥林嫂光天化日之下被劫走竟无人敢阻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18.仔细阅读文段二,选出对文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2分)
A.嘲弄鲁镇的人们沉浸在迷信的、落后的、麻木的生活状态中。
B.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C.暗示这种虚伪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不会维持多久的时间。
D.悲愤地控诉祥林嫂的死在鲁镇活着的人们中没有引起一点反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小题。
(15分)
炉火
丁肃清
一瘦一胖两个老人,坐在公路旁边的一截矮墙上,看来来往往的汽车,两张脸随着往来的汽车扭过来,扭过去。
他们的面前,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炉子,上面烧着一排水壶,他们脸上的笑、脸上的颜色,也像他们身边火炉子里燃烧着的火焰。
有妇女小孩儿来提开水,或者把冷水坐在炉子上。
瘦老头从矮墙上下来,捅火,捅出一大簇跳跃的火焰。
人们陆陆续续来提水,烧水,他们大都是公路两边做生意的乡亲,和两个老人不生分,也不多客气。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司机说:
“给弄点开水。
”说着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老人把开水倒在他的茶杯里,用嘴一边吹凉着一边喝,喝足了,拍拍屁股站起来,又让胖老人给他续上,拧上茶杯盖,然后扔给胖老人一张毛票儿。
胖老人说:
“不要钱。
”说着就给司机塞了回去。
司机纳闷儿:
“你们不是卖水的吗?
”
胖老人说,“不是。
我们是打铁的。
”
“哎呦我的天!
”司机拍着脑门儿呵呵地笑了,“我还当你们是卖水的呢,什么年月了,还打铁?
能赚多少钱?
”
瘦老头说:
“不赚钱,赔钱。
”
把司机说愣了。
老人向他解释:
“没有活儿,白烧着碳呀。
”他又默默地像对自己说:
“要说也不能算白烧碳,给乡亲们烧烧水。
这不,碳又没有了,凑吧。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着,掏出一张十元,胖老头也掏出了一模一样的一张,交给他。
“我说,你们这是图什么呀?
”司机干脆又坐了下来,他对这俩老人感兴趣,他说:
“你们收她们的水费呀。
”
胖老人说:
“咳,乡里乡亲的,这火,闲着也是闲着。
”
司机说:
“那你们不如不干。
”
胖老人说:
“咳,这人哪,闲着也是闲着。
”
司机说:
“真是有意思,有意思,赔钱赔工夫做生意,有意思。
”
胖老人把眼睛瞪得很大:
“过去,我们赚钱。
”司机说,“是吗?
”老人说:
“是,那会儿,我们的钱赚海了,问问,十里八乡谁家的家伙儿,不是我们打得呀,铁锹犁耙、牛鼻环、烧开水的水汆子,都是。
”
瘦老头说:
“还有县城大门的铁门环。
”他炫耀地问胖老头:
“是吧,是我打的吧?
”
胖老头说:
“那是我淬的火。
”
两个人一争,额头、脖子上都冒出了筋疙瘩,他们说话时挥动的手上,筋疙瘩更是密密麻麻的,像蚯蚓。
西天边上的云霞退了,蒙上了暮色。
司机笑呵呵的脸,慢慢地不笑了,一脸的凝重。
他站起来说:
“我有点活儿,你们干不干?
打个车挂钩。
”
两个老人高兴得不得了。
风箱呼呼地拉了起来,炉子里的火苗跳跃了起来,铁锤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叮当、叮叮当、叮当……
胖老人抡着大锤,叮当、叮叮当、叮当……铁砧上的火花,在暮色中四溅着,一层儿、又一层儿……瘦老人说:
“让我来一会儿!
”
他把大锤要过来,赤裸的臂膀抡成了一个椭圆,叮当、叮叮当、叮当……铁块燃烧着淬在火里,吱——弥漫起浓浓的浪烟。
车挂钩打好了,在满月的照耀下,跳跃着一簇一簇蓝色的光亮。
“给钱。
”司机把一百元的新币递过来。
“免了。
”胖老人说。
“不要了。
”瘦老人也说。
他们流着汗水、红彤彤的脸,在炉火的映照里奕奕发亮。
他们帮着把那个挂钩抬在了汽车上。
汽车隆隆地发动,缓慢地开了。
原本,司机打这个车挂钩没有用,只是他愿意。
两个老人也并不想挣司机的钱,他们只是觉得痛快。
真痛快!
两个老人拾掇了摊子回家去,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他们唱的是晋剧老调,在夜幕里,清亮地痛快淋漓地荡漾……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透过司机不理解两个老人做不赚钱还赔钱的打铁生意这个细节,折射出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引人思考。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闲着也是闲着”,既说出了两个老人现在的无奈处境,同时也展现出了两个老人热心肠的一面。
C.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然不多,却恰到好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温馨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内心。
D.司机并不需要打车挂钩,和老人不收司机的钱这个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作者在前面埋下了伏笔。
20.小说反复使用“叮当、叮叮当、叮当……”的声音来描述打铁的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21.小说为什么要以“炉火”为题?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2-24小题。
(9分)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
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
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
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
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
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
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
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C.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
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D.文章第
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D.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五、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完成25-28小题。
(8分)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
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
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C.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D.元妃省亲时命宝玉及诸姐妹题诗助兴,宝钗、黛玉二人之作得到元妃的夸赞。
宝玉得到宝钗的指点,改“绿玉”为“绿蜡”;黛玉干脆代他做了一首。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红楼梦》里有句话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
黛玉住了蘅芜苑,宝钗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稻香村,李纨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想把这串念珠送给了宝钗,宝钗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
D.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贾府的“四春”分别是:
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春暖花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也看得入迷。
二人还各借《牡丹亭》词句互相打趣。
C.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
D.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
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B.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探春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
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C.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在贾府,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D.宝玉不愿会贾雨村,黛玉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
“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1题。
(9分)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
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人所理解,国人却能心领神会。
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
我是谁?
有个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回到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
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
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
团结统一。
无需地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地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
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
因此,想要过好春节,我们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
()。
有人说,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
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
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
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2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喻户晓雷厉风行故步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厦门 第六 中学 一月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