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 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3473570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61.84KB
高一会考 复习提纲.docx
《高一会考 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会考 复习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河外星系
1.总星系其它恒星系统
银河系其它行星系统(木卫系,土卫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因为: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并不特殊;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因为:
地球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
3.地球出现生物的原因: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B.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C.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D.地球有大气层。
E.地球上有大量的水。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由内向外):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4、
(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和氦,表面温度为_6000K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
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
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11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干扰电离层 、 扰动地球磁场 、 极地出现极光 、 产生自然灾害 。
5.人类宇宙探测大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2003年我国“神州五号”载人上天成功。
宇宙环境的主要资源:
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太空垃圾产生是人类发射各种航天器而产生的废物。
6、
(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南北极点外,
都是15°/时
规律:
自赤道向南、北两级递减,赤道最大
公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大约1°/d。
大约30km/s
规律:
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2)晨昏线(圈):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90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白天走向黑夜叫昏线。
(3)时间计算:
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600E为10时,则800E为11时20分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16时,纽约为3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赤道面 如3(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黄道面 。
如2
黄赤交角为 23°26′ 。
如b(选填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34′ ,如a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向北
B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向南
D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C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
不填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
南半球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不填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全球昼夜平分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以内
南极圈以内
不填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
昼夜长短 和 正午太阳高度 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7、
(1)地震波分为 纵波 、 横波 , 纵波速度较快, 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2)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33千米、2900千米。
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
(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 地壳 , 地幔 , 地核 。
(4)岩石圈包括 地壳 、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所在圈层 地幔 。
拓展:
8: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
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9: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10: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
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大气
1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
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
(3)大气运动
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纬度分布不均,形式: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最常见的形式:
气旋与反气旋。
(4)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的差异
垂直方向规律:
受热的地方上升(运动),高空(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的地方下沉(运动),近地面(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
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空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
(1)大气环流:
赤道到两极的热力环流形成条件:
地表均匀, 地球不自转 , 太阳直射赤道 。
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
地表均匀、 地转偏向力 和 太阳直射赤道 。
(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注:
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风向:
南东南风、北东北风)
中纬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风向:
南西北风、北西南风)
高纬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风向:
南东南风、北东北风)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其中有3个低气压带。
由于 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
(3)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 热低压 ,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 冷高压 ,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别写出名称:
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印度低压 ;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4)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范围: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
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范围:
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
冬季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
成因:
夏季风主要成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以温定带:
(最冷月气温为t),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写为热雨)
t>150C――热带
(年雨为热雨,季雨为热季(雨季>500mm)或热草(雨季<500mm),少雨为热沙)
00C (年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干为地中海气候) t<00C――剩下的温带气候 (夏雨为温带季风气候,少雨为大陆性气候) 每个月都低于150C――寒带气候 (6)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 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 林气候 受赤道低压控制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 气候 受副高和 西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 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凉冬暖 全年降水丰沛 热带季 风气候 ①西南季风和赤道低压 ②东北季风 北纬0°~25°N大陆东岸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 风气候 北纬35°~50°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3、 (1)锋面 锋面 概念 表示方法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进攻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进攻 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前、后)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2)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 垂直方向 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气旋 低 上升 北逆南顺 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 下沉 北顺南逆 多晴朗、干燥天气 4、 (1)气候变化的阶段: 地质时期: 距今跨度大、周期长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变化是 波动上升, 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 上升 , 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 1~6 0C (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①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 森林被大量砍伐 , 危害: (1)引起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 (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 措施: 控制排放温室气体措施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森林植被破坏,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措施 植树造林 , 固碳技术 , 其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建设和防止海岸侵蚀工程。 1.低层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干洁空气主要为氮和氧。 ①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②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⑤水汽和固体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二氧化碳增多使全球变暖,氟氯烃含量增加使臭氧层破坏。 密度 运动状况 温度的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很小 有逃逸现象 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有利于无线电通信 平流层 小 平流运动为主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大 对流运动显著 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0.6度/100米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其底层,关系密切, 2.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形式为: 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⑴吸收的特点: ①臭氧吸收紫外线,②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③可见光吸收很少;⑵反射的特点: 云层和尘埃反射,云越厚反射越强;⑶散射的特点: 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天空呈现蔚蓝色。 3.保温效应的原理是: 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使大部分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使面增温,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大部分留在空中,并通过大气逆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4.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提高了夜晚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的气温为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5.全球热量平衡是指: 地球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这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大气的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6.热力环流 DEF高空比较: ABCDEF点的 ABC地面气压高低状况。 并能画出热 (冷却(受热)(冷却)力环流图 7.气压带、风带位置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⑴原因: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⑵移动规律是: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季风的形成原因有二: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如东南季风;二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如西南季风。 8.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过境时,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锋前有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影响我国天气的封面主要为: 冷锋。 天气系统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气流运动特点 低层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升,形成上升气流 低层气流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从上而下来补充,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天气特点 阴雨 晴天 9.气候形成的四大因子是: 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⑴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 低纬气温>高纬气温。 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山脚气温大于山上气温;暖流经过地区气温>寒流经过地区气温。 ⑵大气环流决定降水的情况①多雨地区: 赤道地区,大陆的东岸,西风控制下的大陆西岸;②少雨地区: 副热带地区,大陆的内部,极地地区,副高控制下的大陆西岸,⑶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阶段: ①地质时期、②历史时期、③19世纪末以来。 10.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危害。 ⑴全球变暖 ①原因: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二氧化碳增加。 ②影响: 海平面上升,全球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的变化,③解决: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⑵臭氧层遭破坏 ①原因: 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②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③解决: 禁止氟氯烃的排放,使用新型的制冷系统。 ⑶酸雨危害 ①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②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③解决: 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资源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④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我国的酸雨区在: 东南部;重酸雨区在: 南方。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是氧、硅、铝。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 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岩石是指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岩石按成因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⑴岩浆岩代表是玄武岩和花岗岩,⑵沉积岩代表是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⑶变质岩代表是大理岩 2.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以分为: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⑴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⑵内力作用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全球岩石圈分为6大板块,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或张裂,在板块张裂地区,形成了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在板块碰撞挤压区常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也形成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 3.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要在地壳中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地壳运动的“足迹”,就叫做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褶皱和断层两种。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断层是指岩体破裂并沿着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大工程要避开断层带。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作用的地貌有: 冲积扇和三角洲;风力作用的地貌有: 风蚀地貌蘑菇石,沙丘。 4.地球上水体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海洋水。 海洋是大气的水源和主要热源。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激烈的地区。 ⑴人类和海岸作用的四个阶段: ①人类很少干预、②人类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⑵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 ①低纬海区>高纬海区;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寒流流经海区,夏季>冬季。 ②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⑶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①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3.5%。 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原因: 位于副热带,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蒸发又强烈。 ③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海区,原因: 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蒸发又小。 5.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 波浪、潮汐、洋流。 ⑴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⑵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①风海流: 在盛行风长期吹拂下,推动海水运动而形成。 如: 西风带、信风带、冬夏季风。 ②密度流: 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海水的流动。 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 ③补偿流: 风力和密度差异,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而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流来补充,而形成补偿流。 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如秘鲁沿海海区形成的上升补偿流 类型 概 念 流 向 暖流 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通常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 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通常由高纬流向低纬 洋流对渔业影响: 四大渔场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或盛行上升流处;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洋流对气候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 6.陆地水按空间分布分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 ⑴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潜水和承压水。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 ⑵根据水体的更新循环的周期,水资源分为: ①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和②动态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③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⑶我国的大多数河流靠降水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水或潜水,河流水补给湖水或地下水。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水或潜水,湖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⑷水循环的意义: ①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③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7.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②生物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⑴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如: 向阳的地方生长喜光植物,背阳的地方生长喜阴植物。 沙漠生长骆驼刺,水塘生长荷花。 生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如: 二氧化硫的污染指示植物是矮牵牛。 ⑵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是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的产物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到环境。 ⑶生物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①改变大气成分、②陆地水的成分,③形成沉积岩,④促进土壤形成,⑤使地球地貌发生根本改变。 ⑷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有: ①保持大气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8.土壤是指陆地表面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⑴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它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②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⑵土壤肥力特性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⑶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①矿物质作用: 土体的“骨骼”,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②有机质作用: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水分和空气作用: 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⑷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是: 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空气2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会考 复习提纲 一会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