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3466103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46.81KB
高一政治练习题.docx
《高一政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练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练习题
高一政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 )
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
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
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
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1【解析】 材料中的“这一跳跃”是指“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也就是商品所有者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因此,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继而商品所有者营利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故选C。
【答案】 C
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Q币、网易的POPO币等。
据估计,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
这些虚拟货币( )
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交换来的
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
D.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
2【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虚拟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故选D。
【答案】 D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这说明(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一般等价物实质就是货币 ③商品交换改变了货币的形式 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3【解析】 题意强调的是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正确;金银作为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正确;②表述错误;货币的出现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③错误。
【答案】 D
4.从银行取出工资,并购买所需的商品,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职能为( )
A.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解析】 从银行取出工资体现的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购买商品体现的货币职能是流通手段。
故选A。
【答案】 A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
①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③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④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解析】 本题考查对纸币的理解。
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纸币不能再用来购买商品,①正确;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错误;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 C
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今天你刷卡了吗?
”成为流行问候语,“刷卡消费”渐成时尚。
“刷卡消费”能( )
①提高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②促进信用货币的发展
③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④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6【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工具的知识。
信用卡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
如,能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同时能促进信用货币的发展,②③正确;“刷卡消费”与消费水平无直接关系,与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也无关,①④不合题意。
【答案】 D
7.某国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2013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待售商品总量增加10%,商品价格水平下降4%,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32%。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该国2013年的货币流通次数应为( )
A.6次B.5次C.4次D.3次
7【解析】 依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2013年的货币流通次数=(1.1×2012待售商品总量×2012年待售商品价格×0.96)/1.32×2012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0.8×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0.8×5=4(次)。
【答案】 C
8.对“商品—商品”和“商品—货币—商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前者买和卖在时空上同时进行,后者买和卖在时空上分开进行 ②前者是商品流通的原始方式,后者是商品流通的高级形式 ③前者和后者都需要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和销路 ④前者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后者每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8【解析】 “商品—商品”属于商品交换形式中的“物物交换”,买卖同时进行,“商品—货币—商品”属于商品交换形式中的商品流通,买卖分开进行,①说法正确;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没有货币媒介,②错误;前者和后者都属于商品交换,都要求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和销路,③正确;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但并非每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④错误。
【答案】 A
9.假定A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A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发行了15万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时的货币________,物价________,原来标价为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
( )
A.升值80% 上涨25% 37.5元B.贬值25% 下跌25% 20元
C.贬值20% 上涨25% 37.5元D.贬值25% 上涨20% 36元
9【解析】 ①2012年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8×5)÷5=8(万亿元);②2013年A国货币需求量增加50%后为8×(1+50%)=12(万亿元);③由于2013年实际发行了15万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贬值幅度为(15-12)÷15=20%,物价上涨幅度为(15-12)÷12=25%;④原来标价为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为30×(1+25%)=37.5(元)。
【答案】 C
10.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列对网上购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网上购物将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10【解析】 本题考查结算方式的知识。
传统购物多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而网上购物采用银行转账结算的方式,故选B。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有关,网上购物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不选;C说法错误;目前电子货币还没有取代纸币,货币的职能没有发生本质变化,D不选。
【答案】 B
11.2012年9月5日,1欧元兑换7.9525元人民币。
2013年1月5日,100元人民币兑换12.28欧元。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②能从欧元区国家进口更便宜的产品 ③增强我国产品在欧元区国家的竞争力 ④欧元区国家可能扩大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解析】 计算出2012年9月5日人民币兑换欧元的汇率:
100元人民币=1/7.9525×100欧元。
比较2012年和2013年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可看出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故选出③④,排除②。
①与题干的指向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D
12.观察近期惩处的朱志东等贪官违法犯罪的轨迹,可以发现他们信奉的一条人生信条就是“金钱至上”。
对金钱的无限渴望把他们一步步推向了罪恶的深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正当手段赚钱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这一弊端必然导致人们违法犯罪 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因为金钱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④金钱是一切罪恶之源,它会把人引入罪恶的深渊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12【解析】 这些贪官对金钱的过度追逐是他们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金钱要取之有道,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的“必然导致人们违法犯罪”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④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A
13.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现象”也引爆一场图书销售大战,其代表作《蛙》这本标价20元的小说,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19元、20元、25.65元……一路飙升,“促销价格”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
这反映了(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价格D.消费需求决定价格
1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的需求量增加导致价格升高,故选B项。
A、C项未体现材料主旨,D项本身不对,应排除。
【答案】 B
14.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
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会因其高价格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
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
14【解析】 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性因素是商品的价值,所以A正确。
【答案】 A
15.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
这是由于( )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15【解析】 该题涉及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等一系列问题。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降低,商品价格就会逐渐降低,故选C。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故不选A。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于这个企业而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是减小而是增大,故B项也不正确。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应该是不变,而不是减小,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D项也是不正确的。
故选C。
【答案】 C
16.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变动着的价格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6【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高档耐用品在N点时,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呈现出买方市场,需求量增加,对其替代产品需求量会减少,①错误。
生活必需品在M点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人们会减少对其需求,对其互补产品需求量也会减少。
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不能无限涨落,③正确。
农副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影响不大,④正确。
【答案】 B
17.下面是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有关情况的变化图。
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C.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D.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17【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对相关商品的影响。
在同一时期内,甲商品的价格上升,乙商品的销售量下降,则二者的关系最有可能是互补商品。
【答案】 A
18.根据价格影响需求的理论,不同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下列图示中(横轴Q为需求量,纵轴P为价格)能够反映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的是( )
18【解析】 价格上涨,需求减小,C、D排除。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相对于A,B显示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大,故属于高档耐用品。
【答案】 B
19.从“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到“向钱葱”,农产品价格上涨关系着农民增收,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也坑了许多农民。
什么涨,种什么,到了产出的时候,价格却落到成本以下,这使得农民欲哭无泪。
上述现象的成因在于( )
①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产出率不高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年农产品价格高导致下年供过于求 ③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作物的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④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解析】 什么涨,种什么,到了产出的时候,价格又落到成本以下,这反映了价格变动调节生产,②正确;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农民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过剩,④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①与实际不符;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作物生产调节具有积极作用,但也有失灵的时候,③错误。
【答案】 C
20.一般来说,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20【解析】 本币升值会减少商品出口,②错误;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错误。
【答案】 A
21.2012年,A国某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为30元。
该商品出口到B国,用B国货币表示为60元。
如果2013年A国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卖到B国的价格应该是( )
A.30元B.40元C.60元D.80元
21【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汇率的有关知识。
2013年,A国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其价格为30÷(1+50%)=20(元);A国与B国的货币兑换比率为30∶60=1∶2,那么该商品出口到B国后的价格为20×2=40(元),B正确。
【答案】 B
22.上图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图,横轴Q代表需求,纵轴P代表价格。
如该需求曲线水平向左移动,则意味着( )
①其替代商品价格可能上涨 ②其替代商品价格可能下跌 ③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有效需求减少 ④在有效需求减少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涨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2【解析】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商品价格不变,需求减少,而引发这种变动的原因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跌,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3.荷兰土豆具有和中养胃、降糖降脂、美容养颜等功效,又是有机食品,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山东泰安韩家岭村及时引进需求旺盛的荷兰土豆,带动了近300户农民增收。
这表明( )
①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②要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生产结构优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④需求决定生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3【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了只有面向市场,推动生产结构优化,才能获得经营的成功,①②符合题意。
③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生产决定需求,需求调节生产,④错误。
【答案】 C
24.经济学中常用图示法表示一种经济现象与另一种经济现象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所表达的关系相一致的是
A.①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格下降
B.②体现的是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性能与价格的关系
C.③中引起Dl向D2移动的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D.④表明价格变动能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24【答案】C
25.下图表示我国生产的某商品M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商品需求量Q,纵轴为M商品价格P)。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B.增加M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C.收入预期增加,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D.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25【答案】C
26.假设右图是我国猪肉在某个时期的价格走势图,则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①猪肉销量逐渐增加 ②牛肉销量逐渐降低 ③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④生猪养殖户收入增加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
26【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图中的价格走势表明猪肉价格逐渐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③④入选;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升高,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①不选;猪肉和牛肉互为替代品,当猪肉价格上涨时,牛肉的销量会增多,②不选,故选D。
【答案】 D
27.2013年10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
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影响的是
(注:
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价格不含关税)
A.③B.②C.①D.④
27【答案】A
28.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说明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8【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A、C、D都不是从根本上说的。
【答案】 B
29.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
购买和阅读书籍属于家庭消费中的( )
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活资料消费D.发展资料消费
29【解析】 购买和阅读书籍属精神消费而非物质消费,属有形商品消费而非服务消费,A、B排除;家庭消费皆属生活资料消费,C过于笼统,未对买书消费进行准确分类,排除C。
【答案】 D
30.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54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因为2013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我国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相应增加了百姓的生活成本。
这说明( )
①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 ③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④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30【解析】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又影响着消费,②③正确解释了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影响。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①错误;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④错误。
【答案】 B
3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推动力。
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
①表明人们的非食品类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逐渐增大 ②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减小
③表明我国居民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④表明人们生存资料的消费支出日渐萎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31【解析】 消费结构升级意味着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在下降,意味着恩格尔系数下降,①②符合题意,选A;③说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不选;④说法错误,不选。
【答案】 A
32.2013年中秋节,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类简装月饼。
“瘦身”后的月饼物美价廉,颇受消费者青睐。
这表明( )
A.攀比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B.物价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D.求实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
32【解析】 消费者青睐物美价廉的月饼,是一种追求实惠的求实心理,D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33.当前我国私家车数量剧增,其中一部分人是受到了“人家有,我也得有;我没有,创造条件也得有”的观念的影响。
这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33【解析】 “人家有,我也得有”体现的是攀比心理。
【答案】 C
34.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平均每笔消费高达203.04英镑,而对于奢侈品,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更是惊人。
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
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
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 )
①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③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 ④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4【解析】 ③减少消费不正确;④克服说法绝对,求异心理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5.针对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5【解析】 我国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故③错误,应选C。
【答案】 C
36.“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这个故事反映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 )
A.攀比心理B.从众心理C.求异心理D.求实心理
36【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伯乐绕着马转了几圈,走的时候又回过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身价就翻了十倍。
由此可见,材料中的卖马者利用了消费者敬慕名人的心理来推销商品,这体现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答案】 B
37.2013年,甘肃省通渭县在农村开展“变牌桌为书桌,变酒柜为书柜,变玩风为学风”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在农闲时进农家书屋学知识、学技术,讲文明、树新风,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娱乐的新天地。
这说明政府( )
A.引导人们把精神消费放在首位B.注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引导群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D.认识到读书学习是致富的主要途径
37【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的消费观。
材料旨在表明政府引导群众进行正确的精神消费,答案为C。
【答案】 C
38.近日来,由公众发起的吃尽盘中餐——“光盘行动”,掀起一股餐桌新风。
参加“光盘行动”( )
A.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生活水平
B.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是坚持勤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