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23455124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01KB
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
《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
地基强夯处理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某换流站三通一平工程中整个场地的强夯处理施工。
2、编写依据
1、某换流站工程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
6、《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
变电土建工程》Q/CSG;
7、《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3、作业流程及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夯击能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实后场地高程。
每个夯点的施工工艺:
3.2.1就位:
吊车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
3.2.2提锤:
用脱钩器吊起重锤;
3.2.3落锤:
夯锤提高至设计高度后,打开脱钩器(自动),使夯锤自由下落夯击地表;
3.2.4重复夯击:
重复
(2)、(3)步骤,按规定击数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3.2.5移位:
移动吊车,将夯锤吊至下一个夯点,重新按上述步骤进行夯击。
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见表4-1
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
序号
安全风险
预控措施
检查结果
1
起重设备伤人
1.强夯前应对起重设备、所用索具卡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检查各部位受力情况,一切正常,方可进行强夯。
2.每天开机前,应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机械伤害
1.对桅杆等强夯机具应经常检查是否平稳和地面有无沉陷,桅杆底部应垫80~100mm木板。
2.吊锤机械停稳并先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
3.起吊夯锤,吊索要保持垂直:
起吊夯锤或挂钩不得碰撞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轮胎加以保护
3
落锤伤人
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15m内严禁站人,且不得在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内通过。
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点30m以外
4
夯锤脱落伤人
起吊夯锤速度不应太快,不能再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夯锤脱落;停止作业时,不得将夯锤挂在高空
5
坑壁塌方
夯击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有无坍塌可能,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6
人员伤害
施工场地周围设置警示标语、警示线,悬挂警示牌
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日期:
日期:
注:
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
5、作业准备
表5-1人员配备表
工序名称
建议工作人数
负责人数
监护人数
清理、平整场地
试夯
测量放出夯点
强夯施工
收锤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履带式起重机
辆
2
夯锤
个
3
自动脱钩装置
套
4
脱钩装置
个
5
锚系设备
套
6
推土机
辆
7
装载机
辆
8
自卸汽车
辆
9
振动碾
个
10
平板振动夯
个
11
爆破振动监测仪
个
12
孔隙水压力计
个
13
重型动力触探仪
个
14
标准土壤击实仪
个
15
取土钻
个
作业条件
5.3.1 强夯前平整场地完成后,周围作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放线确定夯位。
5.3.2 划出强夯地基处理范围。
5.3.3重型设备在作业前进行一次检修保养,保证能够完成作业。
6、作业方法
场地平整
将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强夯试验
6.2.1根据12月6日周例会会议精强,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做专门的强夯试验,在施工中验证设计提供的参数,边施工边修改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由A标于12月10日前提供碾压合格的场地约12000平米左右进行强夯。
6.2.2强夯试验区施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和调整正式大面积强夯施工时的强夯参数,检验强夯加固效果。
6.2.3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在试验区进行不同夯击能试验。
试验内容包括:
夯点间排距、单击夯击能及夯击次数等。
6.2.4强夯试验收锤标准按规范规定:
6.2.4.1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8cm;
6.2.4.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应大于1/4夯沉量体积);
6.2.4.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6.2.5强夯处理范围: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为设计处理深度的的、1/2~1/3,并且不小于3m。
6.2.6强夯试验区施工
6.2.6.1强夯试验参数:
①点夯:
夯锤直径d=2m,夯锤重约160KN,单击夯击能:
3000KN·m
②夯点布置:
第一遍点夯,成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D(D为夯锤底面直径),每点击数为7-10击。
③强夯遍数和每点击数由收锤标准控制,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④相邻夯击两遍之间的间隙时间依现场试夯测量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而定:
6.2.6.2满夯:
单击夯击能:
1000KN·m,以锤径倍距离做点距搭夯,每点2~3击;
6.2.7强夯试验效果检测
6.2.7.1在试验区进行夯前、夯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检测项目有
①夯沉量(包括每击夯沉量)及地面变形观测;
②在夯击点以外一定范围布置振动检测点,以检验强夯对周围土体和建筑物的扰动影响;
③挖探坑分层检测土的容重、含水量、孔隙比、颗分、相对密度和击实最大干密度等(夯前、夯后);
④夯击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观测;
⑤动力触探(夯前、夯后);
⑥标准贯入(夯前、夯后)。
6.2.7.2为了检测强夯加固深度和了解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以便判断所采用夯击能量是否合适,并确定二遍间的间隔时间,在各强夯试验区分别设置2个孔隙水压力观测孔,在每个孔的填土层中部和底部布置孔隙水压力计,以便观测强夯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6.2.7.3为检测强夯试验区加固效果,在各强夯试验区各布置3个标准贯入试验点、3个动力触探试验点进行检测、3个探坑检查点,其检测点布置见附图《强夯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6.2.7.4检测试验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
大面积强夯施工
强夯区总面积为264374m2。
按强夯试验区确定的强夯施工参数进行A、B、C区大面积的强夯施工。
强夯施工方法和程序
6.3.1场地清理和平整,测量场地高程。
6.3.2按夯点间距和布点方式对强夯区进行夯点布置和夯点编号,夯点布置见附图《强夯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6.3.3按试验间距的参数布置正三角形夯点,标出第一遍夯点的位置。
6.3.4按要求的夯击能量和锤重定出夯锤的最大起吊高度。
6.3.5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中心位置进行夯击,测量夯前锤顶和地面高程。
6.3.6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落地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计算每一击夯沉量,做好详细记录。
6.3.7重复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6.3.8用推土机推坑填平,测量地面高程,计算第一遍总夯沉量。
6.3.9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按上述步骤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进行满夯。
6.3.10按设计标高要求进行场地整平,计算平均总夯沉量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6.3.11进行夯后检测。
现场监测及检测方法
6.4.1现场监测
6.4.1.1监测项目
①开夯前应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
③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按收锤标准核实检查每个夯点的收锤情况。
④在试夯区夯击过程中还要检查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
6.4.1.2监测方式
①用水准仪观测夯坑沉降量和地面隆起值。
②做好现场记录,内容包括:
夯击能量、夯击区域、夯点编号、夯击遍数、夯点击数、每击夯沉量、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每点总夯沉量、夯点收锤情况等。
6.4.2夯后检测
6.4.2.1检测内容和目的
①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获得各土层标准贯入击数。
②采用探坑检查各层土的容重、干密度、含水量、孔隙比、颗分和相对密度等与夯前进行对比,以检验强夯的加固深度,评价强夯效果。
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进行。
6.4.2.2检测数量和位置
质量检测的数量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确定。
拟定检测点、标贯孔和探坑,具体布置和数量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情况确定。
6.4.2.3检测试验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及探坑检查:
标准贯入试验点、探坑。
可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和探坑检查的结果,对强夯区加固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统计,提交检测报告,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明确的评价。
7、强夯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
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检查点数,50-100m2取一点。
强夯后的土体强度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宜在强夯之后1-4周进行,而不宜在强夯结束后立即进行测试工作,否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质量控制表
表7-4质量控制表
序号
控制点
控制方式
W
H
S
1
地基承载力
●
2
夯击遍数及顺序
●
3
夯锤落距
●
4
夯点间距
●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表所示。
表7-5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性质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查方法
备注
1
关键
地基强度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2
关键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3
一般
夯锤落距
±300mm
钢索设标志
4
一般
夯锤重量
±100kg
称重
5
一般
夯击遍数及顺序
设计要求
计数法
6
一般
夯点间距
±500mm
用钢尺量
7
一般
夯击范围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8
一般
前后两遍的间歇时间
设计要求
施工质量记录
按照《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表BJ2-13~16要求进行。
8、应注意事项
严防强夯机在脱钩时突然释放重锤而发生倾覆,在壁杆顶端系两根Ф的钢丝绳,缚在一台推土机上,将其拉住,两根钢丝绳与地面夹角不大于30度。
为了防止吊钩在夯锤落下时碰壁杆,在臂杆上绑扎橡胶轮胎保护。
钢丝绳定时进行检查,发现严重断丝时应及时更换。
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准确,若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用砂石将坑底填平,方能进行下一锤夯击。
下雨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用砂石回填后方要进行夯击。
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自动脱钩装置定时进行检查。
9、安全措施
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保证体系。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班(组)配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生产。
正式开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安全教育。
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机械设备及时维修保养。
进入现场的车辆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操作者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交接班时先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互相交底,做到心中有数(要有记录)。
吊机要配齐相应的安全保险装置,各种钢丝绳要定期检修,注意及时调换。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夯击时,非施工人员要离开夯击中心50m以外。
吊机必须支垫平稳,操作人员相互配合,如发觉有异,立即通知吊车司机。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各种带电机具要有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非专职人员不得动用。
除日常性的安全检查外,并不定期做专业性的重点检查和定期的安全生产会,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所有施工人员要按部就班,互相配合,不得擅离职守。
做好劳动保护,严禁带病、疲劳或酒后上岗。
交叉作业时,协调好与相关单位的施工安全距离,保证安全生产。
遇到雨、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停止施工。
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起重机的主要承载结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1、起重机的主要承载结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性,且不能修复时;
2、起重机的主要承载结构件,由于腐蚀而使结构的计算应力提高,当超过原计算应力的15%时;对无计算条件的,当腐蚀深度达原厚度的10%时;
3、起重机的主要承载结构件产生无法消除裂纹影响时。
附件:
1、《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表BJ2-13~16
2、履带起重机检查表、检查记事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处理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