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438098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7.40KB
幸福感开题报告.docx
《幸福感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感开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感开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的实证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
张蓉
二O一二年六月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的实证研究”
开题报告
一、为什么研究
1、个人的学术兴趣
从1995年开始,我既从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是从事经济管理领域的学习和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学交叉领域的内容引发了我的兴趣。
尤其是自2005年深入学习和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以来,我对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领域越来越有兴趣,同时,我发现这个领域的研究对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效率、效果都非常有意义。
这些年,我的研究脉络是这样的:
首先是职业院校战略管理的探索,在职业院校战略管理的过程中,我使用了战略分析工具——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在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职业院校战略实施和战略管理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是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管理,也就是教职员工是关键;接下来,我进行了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我进行了职业院校教师满意度的研究,期间我承接了相关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并撰写、发表了9篇论文。
在教师满意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迎来了绩效工资改革,职业院校教师待遇提高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是,职业院校很多老师还是牢骚满腹,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我发现,仅仅是工作满意并不能使教师乐于工作。
乐于工作的教师乐在哪里苦于工作的教师苦在哪里所以,我选择了“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的实证研究”。
在此期间,我还发现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职业信念”,因此,我同时还主持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规划课题“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职业信念的实证研究”,旨在这两项研究相辅相成、提升研究价值。
2、职业院校解决生存压力、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
《扬子晚报》刊登、“人民网”转载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从报名数据看,2012年江苏省高考生源持续减少,共有474229人报名参加高考,较2011年同期报考数499284人减少了25055人,减少%”;“今年全省共录取417760人,录取率创历史新高,已经达到了%,假设明年录取人数保持今年的水平,录取率将达到88%左右”。
江苏的高等教育已经真正走入了买方市场。
从能够上大学到要上好的大学的转变中,生源人数的下降,报考人数持续减少,生源不足,首当其冲受挤压的是以招收大专生为主的职业院校。
本科院校因为实力雄厚、层次较高、品牌较硬,受挤压的程度较小;相反,高职院校主要是依靠学生人头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办学层次较低,规模、实力都相对较弱。
2011年,江苏省首次在部分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入学试点,总的招生计划完成率达%;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达50%至99%的有12所,有3所院校完成不到一半的计划。
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未来的2至3年内,生存危机显而易见,并将进一步加深。
但是,即使在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下,仍然有一部分院校不仅完成了招生计划,而且大大超额。
可见,在职业院校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淘汰的将是那些办学质量相对较弱的院校。
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
影响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有社会价值、有职业品德、有职业能力的毕业生,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职业品德、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课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一所职业院校凭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培养出的毕业生长期被学生自己认可、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
什么样的毕业生能长期被学生自己认可、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他的职业需要得到满足,他的潜能得到发挥,他能持续进步、成长。
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到增长叫什么叫职业幸福感。
也就是说,一所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是有职业幸福感的学生。
因此,持续培养有职业幸福感的学生的职业院校更能被学生认可、被用人单位认可、被社会认可,最后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扎稳脚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因此,一所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有职业幸福感的学生,进而解决生存压力、提高办学质量,就要拥有一群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构成是什么,然后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切实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做出贡献,让教师们真正在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中获取幸福感,让我们的职业院校真正强大起来。
二、研究什么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了解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2、分析构成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要素有哪些;
3、实践探索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特指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
第一,本课题中的“职业院校”不是普通高校,也不是职业学校、技校,是招收三年制大专或五年制大专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第二,研究对象不是基础课教师,而是专业课教师,并且是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课教师,不包括来自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特征如下:
(1)综合性教育素质特征
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至少都具有硕士学位,这就说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因为要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需要,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又非常关注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
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既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了较好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意识。
在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已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
(2)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素质特征
由于自身复合型知识结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了专业课教师的一种思维习惯,进而也反映在了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中。
他们能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理论分析,能举例实际现象来佐证理论分析;在侧重点的选择上,在概念的解释上,在案例的引用上,更注重结合专业实际来进行设计和实施。
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专业课教师的这一教学特征至关重要。
(3)关注新技术与新知识发展的职业素质特征
长期的岗位工作实践,培养了专业课教师对职业的情感与信念,他们高度关注在自己特长应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高度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根据最新动态调整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教学相长、与时俱进。
(4)适应学生知能发展规律的情感体验特征
职业知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各项教学要素的制定必须符合学生知能发展规律。
就目前职校招生对象而言,在校学生的智力水平尚处于发展之中,其推理以及对具体的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加以引导和提高。
专业课教师大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职业训练和培养,能结合自身感受,合理设计教学,能够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2、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职业幸福感
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也就是说,组织要想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二是激发员工的潜能,三是让员工获得提高和成长。
同时,要想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组织采取的措施有长效机制,要意识到让员工有持续的快乐体验。
这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加工资了,员工开心一阵子后又牢骚满腹。
因为当员工适应了新的工资标准后,快乐体验逐渐减退,无法持续。
因此,高明的组织会重视在员工进修、培训上进行投资,让员工通过进修、培训获得的提高和成长,这种提高和成长让员工终身受益,长效、持续地带来快乐体验。
(2)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于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持续地快乐着。
教师这个职业,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饭碗,更是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舞台,自己内心的精神、信念被激发出来,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收获。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
教师收获的除了看得见的工资福利,还有精神上的收获。
当一名教师看见自己的学生进步了、成功了、对社会有贡献了、获得幸福了,教师会收获巨大的喜悦,这就是精神报酬。
同时,教师给学生答惑解疑,和学生触膝谈心,给学生雪中送炭,和学生同喜共泣,等等,这些劳动的付出和收获不仅是物质报酬,还有精神和感情上的满足和愉悦。
二是劳动及其报酬的关系性。
教师劳动及其报酬精神性的获得是受到学生的关系的。
教师的付出并存在“付出就能得到”的必然。
教师付出的热情和智慧是从教育对象、从学生身上才能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才能实现精神享用,体验幸福。
如果“一腔春水付东流”,教师的给予没有回报,教师不会有幸福体验,相反还会有挫败感、失落感,严重的还会引起职业倦怠。
三是劳动及其报酬的集体性。
教育劳动是一项集体劳动,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团队共同的付出和智慧,因此,学生的进步、成功、贡献、幸福必须是教师群体良性合作的结果。
团队的消极合作或恶性竞争都无法取得好的工作效果。
因此,教师的劳动和报酬是共享的,是集体的,是超越个人的,不能够精打细算、斤斤计较。
四是劳动及其报酬的无限性。
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对学生人格和课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限的,是终身的,是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的。
教师因此获得精神、情感收获也是无限的、终身的,转而影响到他以后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效果,这种职业态度和职业效果的影响又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校园,会对整个社会网络都产生影响。
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教师的劳动及其精神报酬都是无边界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和研究价值
国内外对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比较成熟,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也比较多、比较成熟。
但是,对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少。
比如,2011年6月止,中国知网上主题为“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有243条,主题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有139条,主题为“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为零。
为什么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研究如此之少是不是没有研究价值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求证。
高职院校、职业院校在高校体系中还是一个比较小的群体,没有代表性,高职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和高校专业课教师特征上不太相同,群体比较小,研究结果涉及面比较小,从宏观的角度上看,研究意义不大。
但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职业教育不断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职业院校面临着重新洗牌,面临着生存危机,也面临着自我提升的迫切需要。
专业课教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是中流砥柱,所以,从微观的角度上看,我认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研究有实践意义,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说意义重大。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是对教师职业性幸福感研究边缘领域的延展和补充;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对职业院校解决生存压力、提高办学质量、完善教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建议。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如下:
1、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概念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济南大学的陈艳华、湖南师范大学的曹俊军对教师幸福的概念做了不同的阐述,概括起来说,教师幸福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教师幸福是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教师幸福是个人主观努力与客观机会及条件契合的结果;教师幸福是个体对其生存状况与职场环境肯定的价值评判;教师幸福是具有教育动力源性质的精神力量。
2、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产生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的肖杰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以自身的标准对从事的教师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
南京师范大学的束从敏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彭文晓认为,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两个方面。
3、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的研究
檀传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感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教师幸福的精神性(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教师幸福的关系性(或给予性与被给予性)、教师幸福的集体性(具有合作与共享性,也具有超越性)、教师幸福的无限性(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4、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肖杰认为,社会地位、职业性质、经济收入、学校的管理风格、教育自主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职业态度、自身能力水平、自我期望等。
徐生梅认为,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教师道德促进教师幸福的获得,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总体上是趋于一致的。
黄乾玉认为,教育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引导教师去追求人生幸福,教育信仰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
对职业信仰才有职业的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
教师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进而形成了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教育内在动机,从而乐此不疲地付出和给予,并使自己融入这一事业之中。
5、关于员工激励的研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如图1所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
(1)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是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包括:
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2)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3)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图1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1、对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分析、提炼,深入研究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教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弄清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成果中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业幸福感相适用的部分内容和不相适用的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
2、调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结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提炼,总结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分布,以及找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构成因素;
3、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积极为职业院校的管理决策服务,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是:
(1)“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作为学校比例超半的教师,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必须受到重视,我们必须清楚了解他们是否有职业幸福感;
(2)我们必须清晰知道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构成,只有知道构成和影响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管理措施,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2、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1)理论拓展:
国内外对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成熟。
但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具有教师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很多明显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对其职业幸福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职业幸福感的结构和普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结构不同。
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非常少。
2011年6月止,在中国知网上,主题为“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有243条,主题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有139条,主题为“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搜索结果为零。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是对教师职业性幸福感研究的一个延展和补充;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对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2)学校管理实践的创新依据:
为更有效的采取学校管理措施、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依据。
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部动力和重要前提。
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
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专业发展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职业影响是终身的,所以,在学校管理中追求更高的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事业成就。
三、怎么研究
(一)研究思路
确立课题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教师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对比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调查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实践研究
归纳总结
图2课题研究思路图
如图2所示,本课题研究思路是:
首先,理清概念,构建理论基础,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普通教师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异同的相关思想进行梳理和提炼,解决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假设的问题;然后,具体调查研究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第三,深入调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收集数据,加工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检验;第四,针对第二和第三步中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检验、实践推广等工作;第五,归纳总结。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实证研究,具体使用的是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对己有的研究中的结论进行衍生推出假设,以实践调查为依据,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结构模型,并加以实践检验,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力求做到相关事项到位,如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题任务的细分、人员培训、开题论证、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
本阶段还将归纳整理了出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以及近年来与本课题相关的时间研究成果。
本阶段将采用文献法来搜集和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用对比法初步探讨我国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框架和策略。
本阶段负责人是袁雪娇。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全面展开阶段,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实施阶段一(——)
本阶段数据采集阶段,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拟分问卷调查和访谈,确定结构变量,并利用对其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层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本阶段拟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完成上述研究任务。
本阶段负责人是王丽。
(2)实施阶段二(——)
本阶段是数据加工,即在前一阶段采集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做出数据模型。
在使用过程中,将利用SPSS软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对假设的初步结论。
本阶段负责人是周慧。
(3)实施阶段三(——)
本阶段是实践检验,即对前一阶段的结论在实践中进行检验,选择一些职业院校,采取一些措施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检验结构变量是否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我们的实证研究结论,如果有偏差,要找出原因,纠正偏差。
本阶段将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本阶段负责人是闵晓玲、陈娅列。
3、总结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形成最终结果。
主要工作有收集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成果、筹备课题鉴定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编辑有关论文、经验和总结以备出版。
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整理资料。
本阶段负责人是张蓉。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
(一)课题主持人
本课题的主持人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及这两个学科交汇领域的研究,在教师的人力资源挖掘上颇有收获。
课题主持人曾经担任教师满意度方面的省级课题的研究,现已顺利结题,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是上一个省级课题研究的延展,是一项更为务实、深入的研究,近三年来在核心刊物、省级刊物上独立发表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10篇,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3项,现已全部结题,主持人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完全胜任一个省级课题主持人的要求。
(二)本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组成员中,一位老师是人事处教师工作主管,教师管理的实践经验丰富,也便于在本校和同类学校开展实践调研、访谈;一位老师是常年从事管理研究的老师,擅长调查设计,尤其是问卷调查设计、访谈调查设计;一位老师是常年从事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研究的老师,对本课题的实证研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两位老师是常年从事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老师,理论研究功底深厚。
这五位老师都是中级职称,其中有三位是研究生硕士,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经历教丰富,研究能力较强,也具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前期工作
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本课题已经基本完成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工作。
我们已经认真阅读了相关论文五十余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对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开始关注对教育服务的有效性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制度保证
本课题有较严格的研究活动制度(附:
课题研究活动制度):
1、本课题采取集体研究与分工研究相结合的制度。
2、集体研究一般安排在每一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般由课题主持人召集,也可由承担该阶段研究任务的人员召集;研究内容一般有集体学习研究、交流讨论有关研究活动的情况、开展集体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听取专家讲座、安排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等等。
3、分工研究主要是根据分工按时按质完成研究任务。
在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开展较大的活动时,如需帮助,课题主持人应统一安排,组内成员应主动配合。
4、无论是集体研究还是分工研究,所有成员都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集体研究决不允许迟到、早退、缺勤,分工研究决不允许拖延时间,影响下一阶段的研究。
总的是宁前勿后。
课题主持人要经常检查督促。
5、研究中要注意形成和积累台帐资料,包括书面文本资料和电子文本资料。
书面文本资料要使用专用稿纸或A4纸打印。
特别要注意成果资料的形成和收集,论文、阶段性研究文章要及时拿出去评奖、发表。
6、凡违反上述制度且不参加实际工作、无成果者,则从课题组中除名,且不能享受课题组共同成果
(五)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比较重视课题研究,学校有较好的研究氛围。
(六)社会支持
学校有较丰富文献资料,具备较为完备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现有超星电子图书20万种,方正电子图书万册,电子学术期刊6000种;有专项科研经费预算,特别是有较多、较稳定、较热心的社会协作单位。
(七)时间保证和经费保证
将建立课题运作的管理制度。
课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协调。
课题启动学校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一定的保证。
五、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理论学习成果
读书笔记
2012年01月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调研汇总
调研报告
2013年01月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2013年01月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的实证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活动记录
2014年06月
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两篇
发表论文
2014年12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幸福感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