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3420222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31
- 大小:81.36KB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修订)
内科教研室修订
(附:
实验课见附表)
二00七年八月
一、前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经皖南医学院领导审议,进行内科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遵循培养目标,适用于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提倡创新,更适用于当前执业医师考试需要而制定新大纲。
通过按大纲内容教学,重点介绍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症,同时加强人文科学内容和增强法律意识教育。
使学生更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实际应用。
大纲的理论内容与第六版全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规划内科学教材相吻合,结合临床,不断扩大大纲中未涉及的内容。
教材部分内容在实习阶段,边临床实习边学习或以讲座形式加强并扩大知识。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了解内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三、了解内科学的进展
(一)内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意义;
(二)增强法律意识
(三)循证医学
(四)中西医结合
【教学内容】
一、内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二、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三、学习内科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四、内科学的进展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
(二)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
(三)预防和治疗方面;
(四)我国近年在内科上获得的成就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1学时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通过25学时的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达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机理、诊断、防治概貌。
二、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结构。
三、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
[解剖和功能]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气管-支气管-肺段的分枝和分段,临床意义。
2.气管-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和防御机能:
粘液纤毛运动,肺泡巨噬细胞,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的作用。
[病因]
1.感染
2.变态反应因素
3.理化因素
4.肿瘤
5.全身性疾病在肺部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共同性与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1.痰和其他分泌物的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2.X线检查。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活检。
4.肺功能检查。
5.放射性核素检查。
6.皮肤试验,血清学试验及其他。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经综合分析,得出病因、病理、解剖部位和肺功能的诊断。
[进展和展望]
1.结核病的控制和消灭。
2.慢性支气管炎-阻塞肺气肿-肿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得出有效的控制发病和治疗方法。
3.微生物病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达到针对性的治疗。
4.吸入各种有机、无机粉尘、化学性物质引起的肺病的防治研究。
5.呼吸生理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6.呼吸系统的免疫、代谢、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1学时。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肺炎
【目的要求】
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肺炎的临床分类,指出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细菌性肺炎多见,而以肺炎球菌肺炎为代表,介绍葡萄球菌肺炎和克雷白杆菌肺炎,指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病原理及临床意义,非细菌性肺炎的支原体肺炎为代表。
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诱发因素,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灰肝变期和消散期,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血浆渗出和红、白细胞浸润,吞噬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临床表现]
1.典型的临床表现
2.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及末梢循环衰竭的症状。
[体征]典型实变不多见。
[并发症]近年来已少见。
[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体征、血白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检查等作出诊断,应与其他肺炎相鉴别。
[治疗]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少见,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伴末梢循环衰竭者按感染性休克治疗。
葡萄球菌肺炎
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原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肺炎支原体肺炎
简介支原体的生物特性及致病性、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4学时。
第三节肺脓肿
【目的要求】
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
[概述]肺脓肿是厌氧菌为主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脓腔形成,含有液平的脓肿空洞。
[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为厌氧菌为主引起的混合感染,感染途径。
[病理]病理变化及其演变,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症状,肺实变体征、空洞体征、杵状指、并发症、大咯血、脓胸等。
[实验室检查]痰特点,细菌培养、血沉、X线检查的特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症状、血象及X线胸片。
应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及肺囊肿继发感染等相鉴别。
[治疗]
抗菌素治疗,首选青霉素。
强调早期、足量、疗程长的重要性。
抗菌素的针对性、体位引流的重要性、导管滴入或纤支镜灌洗治疗、手术适应症。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诱因,加强护理。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一、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二、熟悉病理和病理生理。
三、掌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致成不可逆性支气管扩张和变形,即发生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
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
3.机制免疫功能失调。
[病理和病理生理]支气管扩张的病理及分类。
阐述支气管扩张不同时期的呼吸功能改变。
[临床表现]
1.多数病人在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
2.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继发感染或痰引流不畅时,可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而“干性支气管扩张”仅表现反复咯血。
3.早期或病变局限可无体征,一般在病变部位可听到湿啰音,其特点是性质恒定,部位固定,持久存在。
部分病人可有杵状指(趾)或贫血。
[诊断]
(1)反复咳痰、咯血病史和肺内固定的湿性啰音。
(2)胸部X线和CT的改变有重要意义。
(3)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范围,不但可确诊,而且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鉴别诊断]
应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鉴别。
[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包括应用祛痰剂和体位引流。
(2)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手术治疗:
病史较长的反复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者手术切除。
(4)咯血处理:
参阅“肺结核”一节。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1学时
第五章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
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
大咯血的处理。
二、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
卡介苗接种。
【教学内容】
[概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严重关注。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
类型、生物学特性,兼及未分类分支杆菌。
2.感染途径:
呼吸道为主。
3.人体反应性:
免疫力及变态反应。
[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及转归,肺结核播散途径。
[肺结核演变过程及常见的临床类型]结合我国肺结核分型、分期标准进行讲解。
[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全身、呼吸道)和体征,以及容易造成误诊的临床情况。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和解释。
2.痰结核菌检查。
3.影像学检查:
诊断价值和正确运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我国肺结核诊断的分型和分期标准讨论诊断步骤。
鉴别诊断应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相鉴别。
[并发症]脓气胸、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心病、支气管扩张。
[治疗]强调合理化疗是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1.常用抗结核药物名、剂量、作用机理,主要副作用。
2.化疗原则:
从结核菌生物学特性讨论肺结核的化疗原则,短程化疗和间歇治疗的理论根据。
3.常用的肺结核的初治和复治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现状。
4.大咯血的治疗。
[预防]
1.流行病学调查指标:
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
2.防痨措施:
①防治系统和登记管理;②早期发现,定期胸部X线检查的意义,重视病因就诊发现。
③卡介苗接种的目前地位;④化学预防。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3学时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含义。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
三、了解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防治的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指出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病因和发病机理]指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由于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着重说明机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发病的关系。
[病理]指出慢性支气管病理变化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及其病理特征。
[病理生理]阐述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时,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增多,肺泡膨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等,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肥厚,发展成为慢性肺心病时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1.症状:
重点阐述“咳”、“痰”、“喘”、“炎”四大症状。
2.体征:
重点指出早期无特体征,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肺气肿体征。
[并发症]指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指出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或有肺气肿X线征象。
2.肺功能检查:
简介肺气肿可有轻重程度不同的肺功能障碍。
3.实验室检查:
指出痰、细胞学及血液的检查对诊断及疗效考核有帮助。
[诊断]根据诊断标准,并注意排除心、肺其他慢性疾病后,才能建立诊断。
[治疗]指出不同病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1.发作期治疗:
以控制感染为主,一般常用抗菌药物或视感染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配合祛痰、止咳、解痉、平喘,中医中药治疗。
2.缓解期的治疗:
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包括预防性用药,免疫治疗,肺气肿的腹式呼吸锻炼。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2学时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其发作与过敏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三、掌握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的不同类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法来阻断引起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
[概述]胸腔积液的发生机理和常见病因,说明本课着重讲明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和发病原理]主要讲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胸膜活检、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胸液性质的鉴别诊断:
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胸液、乳糜胸液。
[治疗]1.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胸穿抽液,抗结核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
2.略述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和处理原则。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2学时
第八章肺血栓栓塞症
【方法与时间】通过典型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肺栓塞的鉴别诊断、临床表现,结合现代肺栓塞的治疗指南让学生掌握该病的特点及处理。
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
第一节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二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临床教学
第三节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方法;
二、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三、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四、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作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定义、概况(发病率、年龄、病程)。
近年来国内防治研究本病的进展及重大成就。
[病因]
(一)肺、支气管病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为最常见,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扩张、肺结核、尘肺、肺部反复炎症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和胸廓畸形。
(三)肺血管病、如过敏性肉芽肿症,血吸虫所致坏死性肺动脉内膜炎。
(四)其他:
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等。
[发病原理和病理]慢性肺心病是从慢性肺部病变引起的肺功能不全作为基本矛盾的全身性病变,并具有复杂的(肺、心、脑、胃、肝、肾及血液等多系统损害)多变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特点。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因素,如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1)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引起肺小动脉炎,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2)肺气肿肺泡内压增高、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造成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3)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毁损。
(4)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病情进展、肺动脉压持续增高、右心失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右室舒张末压增高,促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
肺心病时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相对血流量增多等因素,则可发生左、右心室肥厚、甚至导致左心衰竭。
(三)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临床表现]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
无心力衰竭。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心电图、心电向量、超声心电图、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验查,痰培养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诊断、治疗有指导作用。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需与冠心病、风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相鉴别。
[治疗]
一、急性加重期:
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控制心衰;心律失常,加强护理。
二、缓解期:
原则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
三、营养疗法
[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预后]反复急性加重,肺功能损害加重,预后不良,经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
[预后]戒烟、防治诱发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
[方法与时间]
1.理论授课,结合典型病例示教。
2.教学时数:
理论授课2学时。
[复习思考题]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肺心病的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肺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肺心病治疗原则和主要措施。
第十章间质性肺疾病与结节病
第一节间质性肺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间质性肺疾病的产生机理、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概述]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机理和常见病因。
[病因和发病原理]主要讲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肺活检。
[诊断和鉴别诊断]
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肺活检等可作出诊断。
确诊标准一、二
[治疗]
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方法与时间】
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二节结节病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第一节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胸腔积液的产生机理、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
了解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液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概述]胸腔积液的发生机理和常见病因,说明本课着重讲明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和发病原理]主要讲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胸膜活检、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胸液性质的鉴别诊断:
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胸液、乳糜胸液。
[治疗]
1.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胸穿抽液,抗结核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
2.略述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处理原则。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2学时。
第二节气胸
【目的要求】
一、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掌握气胸的临床类型
三、掌握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概述】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按病因常分为以下三大类气胸:
(1)人工气胸:
用人工方法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常用于诊断和肺结核治疗等。
(2)创伤性气胸:
见于胸部创伤或医疗操作损伤脏层胸膜引起的气胸。
(3)自发性气胸:
又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型,本节重点讨论自发性气胸。
1特发性气胸:
胸部无明显病变,可能是胸膜下肺大泡破裂所致。
2继发性气胸:
常继发于肺部多种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脓肿、肺癌等,发病诱因常与用力动作、剧咳、打喷嚏、排便等使气道压力突然增高有关。
[临床类型]
自发性气胸临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破口封闭,空气不再进出胸膜腔。
(2)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吸气时空气经破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不能经破口排出,故气体逐渐增多形成高压。
(3)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空气随呼吸自由经破口进出胸膜腔。
[临床表现]
取决于气胸发生的快慢、肺萎陷程度和肺部原有的病变。
常突然胸痛,继之干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有紫绀、气急、不能平卧,气胸在30%以上出现明显气胸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突然一侧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及气胸体征即可诊断,胸部X线显示气胸征是确诊依据,并可提示气胸的程度。
病情危重不允许作X线检查时,可作胸腔试穿,抽气测压。
鉴别诊断应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肺大泡及消化性溃疡穿孔、膈疝、胸膜炎、肺癌等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
(2)排气疗法。
1闭合性气胸的气量少于20%时可自行吸收,气体较多时可抽气。
2高压性气胸:
应尽快排气,实行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水瓶装置。
3交通性气胸:
应变为闭合性气胸,必要是水封瓶引流。
(3)并发症的处理:
包括复发性气胸、脓气胸、血气肿、纵隔气胸和皮下气肿等的处理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2学时
第十二章支气管肺癌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三、了解肺癌预防和治疗的趋向。
【教学内容】
[概述]近年来各国肺癌发病率概况,肺癌的早期发现,戒烟对减少肺癌发病的重要性。
[病因]吸烟、工业性致癌因子、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
[病理及分类]
1.中心型和周围型:
简述其发生、发展特点,结合说明此分类的临床意义。
2.细胞分型:
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各型肺癌的生物学特性。
[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着重说明肺癌临床表现特点及其与肿瘤部位的关系,肺癌的转移和压迫症状,肺癌副症的发生原理,表现和临床意义。
2.X线表现:
①癌症本身的征象,如肺癌肿块,癌性空洞的特点,②支气管阻塞的征象如局限。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3学时
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一、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二、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三、了解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意义。
【教学内容】
[概述]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病因]1、支气管肺疾患;2、神经肌肉疾病;3、胸部疾患;4、其他病因。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结合呼吸病理生理讨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或排出过多)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说明动脉血气改变和酸碱失衡,可影响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诊断]结合基础疾病(包括诱因、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诊断,几种典型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治疗]
1.氧疗:
指征、方法和原理。
2.改善通气:
呼吸兴奋剂的合理应用,呼吸治疗(气管切开、插管、机械呼吸)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
3.控制感染。
4.酸碱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5.多脏器衰竭的处理。
[预防]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医疗性因素。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3学时
第十五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教学进行自学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病的定义。
二掌握心血管病分类、诊断和处理。
三了解心血管病与我国人口死亡率、流行和防治情况以及预后和进展。
【教学内容】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二心血管病与我国人口死亡率
三心血管病的分类:
包括病因分类、病理解剖分类和病理生理分类
四心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病学
五心血管病的诊断:
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
器械检查包括
侵入性和非侵入性。
六心血管病的预后和防治
七研究进展情况
【方法与时间】结合临床实习进行自学
第二章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一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
二熟悉心力衰竭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治疗
【教学内容】
心力衰竭概述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
二心力衰竭的病因:
基本病因、诱因
三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舒张功能不全、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四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学 理论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