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docx
- 文档编号:23417503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70.11KB
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docx
《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
干旱地区资源与评价
第一章绪论
资源:
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1、自然资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进行分类,将自然资源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包括可更新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包括恒定性资源(气候资源、潮汐能、原子能等)与易误用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
2、自然资源的特点:
1)可塑性和演变的不可逆性(利用功能和效益上具有可塑性,如土地资源,产量高低可变。
)
2)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自然资源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4)时空变化的不平衡性与节律性5)自然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功能性
3、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
(1)以人类的利用为核心
(2)遵循经济规律(3)遵循自然规律
(4)遵循区域综合性规律(5)评价结果应以实用性为目标
第二章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形成
1、干旱半干旱区界定
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800mm以上;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200~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1)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20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
(2)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将干燥度大于2.0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干燥度1.5~2.0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
干燥度:
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征气候的干燥程度。
(3)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问题会议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提出的荒漠化图以干旱指数P/ETP来确定干旱区界线。
P表示降水,ETP表示蒸散,蒸散是用彭曼方法计算的,考虑了大气温度、风和太阳辐射。
P/ETP<0.03的地区为极端干旱区,0.03
地区
干燥度
植被
利用
湿润区
<1.00
森林
农业,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
1.00~1.49
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农业,以旱地为主,少量水田
半干旱区
1.50~2.00
草原
旱地农田,畜牧业
干旱区
>2
荒漠草原、荒漠
以畜牧业为主
2、中国干旱区形成的古地理过程
在2.8亿年前,这个海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那时特提斯海的南北两侧是被它分裂开来的原始古陆。
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欧亚大陆;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
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南、北两块大陆开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块。
印度板块分离出来以后,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特提斯洋壳受到强烈的挤压,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上升。
到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导致了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个高原地区海洋历史的结束。
一、森林化(过程)时期——早第三纪湿润期
这一过程更早可推至中生代的中、后期,主要发展在新生代,即早第三纪这一地质历史时期。
早第三纪初期的我国北方大陆,由于白垩纪后期以来地壳构造运动相对转弱,地表剥蚀夷平作用成为主要的外营力,地势趋于平坦,古地中海——特提斯海仍占据我国西南广大地区,大气环流受行星风系所控制,平缓而稳定,气候分带不甚明显。
我国北方冬季并无寒冷气团的侵袭,全年保持暖热而湿润的气候。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林木葱郁,生物繁盛,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纵观早第三纪我国北方土地形成的过程与地理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自白垩纪晚期以来,地壳构造运动相对平稳,地表经长期剥蚀夷平,呈准平原化。
(2)气候主要为行星风系环流所控制,北部多受西风环流影响,湿润多雨;但南部夏季为亚热带高压所占有;西北地区盛行东北信风,相对干燥温凉。
(3)全境除西北地区(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西部)为亚热带稀树草原外,其它地区均属森林环境。
(4)岩石风化作用旺盛,风化壳深厚,土地的物质淋溶过程明显,地表可溶盐大多被淋洗,富铁质化。
二、草原化(过程)时期——晚第三纪与早更新世半干旱期
早第三纪渐新世后开始的最重要的地理事件是喜马拉雅运动以比前更广阔更剧烈的气势进行着,古地中海大幅度抬升而成为高原与高山——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早期被夷平的地面再度抬起,并伴有大量的断裂,玄武岩、安山岩喷出,覆盖于古老地面,直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期使青藏高原剧裂隆起。
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强烈断块上升;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柴达木盆地、阿拉善高原相对陷落,接受沉积。
高纬地区虽然温度有所下降,但地处中纬度的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仍然处于亚热带的气候环境,植被类型基本上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针叶林,并含有相当数量的常绿阔叶林、山地通常为红杉、水杉、雪松、柳杉、银杏、油杉和铁杉等。
丘陵与低平地区基本为水青冈、胡桃、杨梅、山核桃、山毛榉、桦、榆以及一些常绿植物,如黄杨、黄杞、樟等,林下常有蕨类的紫箕及层间植物海金沙等。
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逐渐隆起的过程,,加速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过程。
其原因主要是:
古地中海的退出,不仅使我国西部地区完全成为陆地,而且使南亚大陆与欧亚大陆联成一片,大大扩大了欧亚大陆的面积,使其更为辽阔,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海、陆间的水热对比关系,使我国西部及北部地区成为地球上最大陆地的腹地,大陆性气候必然会明显加强,由此改变了早第三纪的行星风系,并诱发形成了崭新的季风环流,成为控制我国当今气候的主导因素。
上新世末与第四纪初,青藏高原与帕米尔高原大幅度隆起,至早更新世时,其南部边缘高山已达海拔3000-4000米,高原面也可达2000-3000。
而当时的帕米尔高原可能更高于喜马拉雅山。
这些高山及不断隆起的庞大高原的主体,对当时正在盛行的西风环流与越过南亚的暖湿气团不可避免的都将产生阻碍,这种阻碍作用随着高原主体的不断抬高而增强。
另一方面,当时出现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的冷高压正在形成,并随着大陆的扩大,青藏高原的形成明显地降低了西伯利亚上空反气旋源地的平流作用,强化了产生反气旋的发生场,从而也诱发并加强了西伯利亚冬季风的作用。
西伯利亚冬季风是一个相当薄的天气系统,大致厚仅2000-3000米,因此很难爬上青藏高原,而受阻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山地,如祁连山、阿尔金山等,并被迫偏向东南,横越我国东部地区,为太平洋低压所吸引,进行季节性水热交换。
这一交换形势的出现,奠定了我国直至现代大气环流与气候的根本格局,加大了东、西部水热条件,尤其是水分条件的分异,宣告了我国大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初步形成。
基于上述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北方大陆性气候比过去明显加强,气候干燥,加之晚第三纪在世界范围内气温逐步下降,这就引起了生物界的明显变化。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植被由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逐渐为暖温带疏林草原(或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所代替。
三、荒漠化(过程)时期——中更新世以后干旱期
自第四纪以来所出现的冰期与间冰期这种具有轮回变化的大气候变化,就是第四纪以来最重要的地理事件。
这一事件的出现,无疑加快了从第三世纪开始的我国北方气候逐渐变得干冷的基本趋势,虽然这种趋势自早更新世已经开始,但自中更新世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干旱特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更鲜明了。
因此,中更新世以后,我国北方地区便进入以荒漠化为主要特征的干旱时期。
由第三纪渐新世开始加强的喜马拉雅运动至第四纪以后更剧烈的进行着,尤其是早更新世末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以至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现代高原的基本轮廊已经完成,地处高原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更为高耸挺拔,其高度此时足以阻碍南部湿润气流的北上,因此,使深处大陆内部的我国西北地区更趋干旱。
晚更新世前期为间冰期,气候转暖,且湿润,本区自然景观大体又恢复到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在山地局部地方(较高处的阴坡),有以云杉、冷杉、松等为主要成分的森林。
低洼处河流、湖泊发育普遍,河湖相沉积物(如莎拉乌素系)广泛分布,且以细沙为主,如鄂尔多斯南部与北部、锡林郭勒中部,这些沉积物为稍后的荒漠化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晚更新世后期经历了第四纪以来最后一次范围广阔的冰期——玉米冰期,由于冰期气候寒冷,海水大量被固结于两极及大陆山地,海水退缩,大陆海岸线向深海推移。
据海洋勘探证明,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期,海平面下降到低于现今海平面120-160米。
由于水面缩小且东移,陆地面积迅速扩大,内蒙古中部地区距离海洋更加遥远,东南季风难于抵达,且冰期时的西伯利亚高压,尤其寒冷而严酷。
因此,在晚更新世后期,整个内蒙古乃至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几乎都经历了一次范围空前扩大,程度极其深刻的荒漠化时期,这一荒漠化时期可以看作是我国北方地区荒漠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
随着最后一次冰期的逐渐消逝,除高山高纬地区外,永久冻土渐渐消融,气温上升转暖,海面上升,东部季风区降水增多,一些早期的沙漠渐被固定,如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浑着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等,植被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禾本科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逐渐成为植被的主要成分,贺兰山以东基本为草原所代替,大体显示了现代的自然景观特色。
古地理过程对现代环境特征的影响:
(1)古地理过程的进行,为现代地貌特征奠定了基本轮廊:
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受喜马拉雅运动抬升,成为高峻的大山;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却相对下陷,接受沉积;阴山以北与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被长期剥蚀夷平,呈明显的准平原化;古老阴山断块抬升,成为高度大体一致的侵蚀——剥蚀中山;银川平原、河套——呼和浩特平原均在断陷基础上接受深厚沉积,而成为辽阔的平原。
(2)第四纪以来所形成的季风环流的格局,成为控制本区气候的主要因素,现代土地干旱,降水量少,气候温和,河流稀少,地面总蒸发量大,这些特征,基本上是古气侯特征的延续。
(3)由于长期干旱环境的深刻影响,植被类型较少,覆盖度很低,尤其是贺兰山以西,现代的荒漠特征与晚更新世后期保持了明显的一致性。
仅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受现代东南季风的影响,稍趋湿润,植被以草原为主,盖度多在20-30%,种群明显丰富,但总体上看,单位面积的生物量都较低。
(4)由于土地的诸要素明显地受古地理过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土地本身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古地理过程的烙印,这主要表现在土地的一些基本特征上,如土壤中含C、N量较低,钙化现象十分突出,盐渍化普遍,地面组成物质粗粒化明显等,这些不仅是现代地理过程的产物,同时也是古地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气候资源
第一节太阳辐射资源评价
1、太阳辐射资源特点
太阳以电磁波形式不断向外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后,其中被吸收约占19%,被大气反射约占20%,被大气散射约占34%(6%至宇宙,28%重新到地表),即55%到达地表,被地表反射4%,太阳辐射资源主要指被地表吸收的太阳总辐射,约占到达大气顶界辐射量的51%。
太阳辐射资源的多寡主要由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两个因素决定。
太阳总辐射变化是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主要由太阳高度角变化决定。
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总的是东部小西部大。
年内月总辐射量最低值在12月份,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
一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
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2、太阳辐射资源的利用
光热转换:
常见的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制冷、太阳能温室、蓄热太阳池。
光电转换:
利用太阳能发电。
光化转换:
基本形式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化反应。
光化反应利用物质化学变化贮存太阳能,其原理可表达为:
A+B+热→C+D上式表明,当物质A和B在一定温度下吸热后,反应向右方进行,生成C和D,贮存了太阳能;当需要热量时,使C和D逆向进行反应,放出太阳能热量,还原成A和B。
二、太阳辐射资源的计算
1、太阳总辐射的计算
主要采用经验公式:
Q=Qi•F1(p)•F2(s,n)
式中:
Q:
太阳总辐射;F1(p):
大气透明度的影响函数;F2(s,n):
天空晴朗程度的影响函数,其中s是日照百分率,n是云量;Qi:
理论太阳辐射,一般可通过天文计算公式获得或查表获得,主要包括天文辐射、晴天总辐射和理想大气总辐射三种;可分别利用天文辐射、晴天总辐射和理想大气总辐射计算太阳总辐射。
三、太阳辐射资源的评价
1、评价指标
1.1、光合有效辐射(PAR)
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那部分太阳辐射能。
1.2、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与其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比。
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理论计算值:
一般可达5.0~6.0%,而实际生产中仅为0.5~1.0%,最大可达2%。
1.3、光合生产潜力
在光、热、水、二氧化碳等外界环境条件和作物的群体结构、长势及农业技术措施等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由作物的光合效率所形成的群体最高产量称为光合生产潜力,亦称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
2、提高光能利用率
目前实际光能利用率与理论光能利用率相差很大,主要受其他环境因素(如CO2浓度,温度等)的影响。
此外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地区往往干旱少雨。
2.1、改善微观环境条件
调整农作物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等,改善微观环境条件,使农作物群体能够充分利用投射的太阳辐射,减少漏射、反射等损失。
2.2、改善宏观环境条件
通过适当的人工措施,改进其它环境因子的适宜程度,如CO2含量正常,气温适宜,水分供给充足等,还可以通过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第二节热量资源评价
一、热量资源
热量是指地表或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后所产生的能量。
热量资源主要是指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热量,通常以温度表示。
地气系统不断接受太阳辐射,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地表、大气及下层土壤间进行热量传输,同时向太空放出长波辐射,维持整个地球的热量平衡过程。
其中地表热量平衡是气候形成的能量因子,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热量资源状况。
受天文因素、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地表热量平衡中各个分量既有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
包括昼夜、季节更替的周期变化,以及受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影响的非周期变化。
二、农业生产中热量资源的评价指标与计算
1、基本温度指标
1.1、三基点温度
三基点温度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三基点温度,即使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要求不同的三基点温度。
三基点温度的高低还与所处环境有关:
热量资源丰富地区的三基点温度较高,反之则低。
三基点温度有以下规律:
三基点温度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最适温度与最高温度接近,多远离最低温度,而且各种作物的最低温度相差很大,最高温度相差较小;在热量资源丰富地区,植物易受到高温危害,在热量资源匮乏地区,植物易受到低温危害。
1.2、最低致死温度与最高致死温度
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则会引起植株死亡,此时温度称为最低致死温度,所造成的危害称为低温害。
使植物受害致死的最高温度成为最高致死温度,此时造成的危害称为热害。
植株的死亡,不仅取决于温度绝对值,还和低温或高温出现的时期,持续时间,突发或者渐变及与其它环境条件配合状况等因素有关。
所以不仅不同种类植物抗御高低温度的能力相差悬殊,同种植物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生长状态条件下抵抗灾害的能力也不一样。
2、热量累积指标
2.1、界限温度
界限温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点的温度。
如日平均气温。
2.2、生长期和无霜冻期
生长期分为气候生长期和实际生长期。
气候生长期是指植物可能生长的时期,根据农事活动、农业类型等不同要求,常用界限温度期间的日数表示。
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
实际生长期是指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日期,或多年生植物从返青到枯黄之间的日期。
它因作物种类、品种而异,并受环境条件如日照、温度、水分等影响。
无霜冻期是指一年内终霜冻日至初霜冻日之间的持续日数。
2.3、积温
积温是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大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实际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活动积温是指生物某发育期内或生命周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有效积温是指生物某发育期内或生命周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3、光温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是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水分、二氧化碳供应充足,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理想群体在当地光、温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
它实质是光合生产潜力受到地区温度条件限制后的产量。
三、农业气象灾害
1、低温害:
包括冷害、热带作物寒害和冻害。
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出现零度以上低温时对作物的损害。
热带作物寒害是指热带作物受低温侵袭,导致损伤或死亡,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与强烈的冷空气活动有关。
冻害是指植株体温降至零度以下,受冻损伤或死亡。
2、热害:
包括高温逼熟和日烧。
高温逼熟是指出现高温而使作物早熟,品质受到影响并减产。
日烧是指强烈太阳辐射引起增温,致使植物表皮灼伤,最终因干旱缺水而死亡。
第三节气候资源综合评价
一、气候资源特征
1、无限性与有限性。
2、随时间变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波动性。
3、空间分布上的有规律性和区域差异性。
4、气候资源各要素之间、气候资源与其它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气候资源评价原则
1、确定总体目标,即整体性原则。
光、热、水、气四个子系统。
2、因地制宜,明确优劣,即生产性原则。
确定指标要有生产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因时制宜,减轻灾害,即主导因素原则。
空气随时间空间变化量小,由此产生的生物产量差异不大,可以暂时不考虑。
4、最佳综合效益,即最优化原则。
评价过程在自然、技术、社会三方面达到最优化。
三、中国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特点
中国西北干旱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绝大部分以及甘肃的河西走廊。
一般划分为两个气候带:
①干旱温带。
>0℃积温为2100~4000℃,灌溉或旱作农业一年一熟,牧业占较大比重。
②干旱暖温带。
>0℃的积温为4000~5700℃,灌溉农业可一年两熟,牧业占一定比重。
干旱区气候资源特点:
1、日照长、辐射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
2、日温差大,热量资源独特。
3、水资源极端缺乏。
4、风能资源丰富。
中国风能的分布: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
“三北”地区指的是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5)云贵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以及塔里木盆地,为我国最小风能区。
风能潜力很低,无利用价值。
6)在4)和5)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为风能季节利用区。
有的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
第四节农业区划(了解)
1.农业区划概念
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劣势、生产发展的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的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农业区划实质是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间差异性加以系统揭示和归纳,用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指导农业生产。
2、农业区划的意义
为因地制宜地更充分、更有效而合理地利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发展成“气候”才能有效益。
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革和采取技术、经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制订农业生产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农业区划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两个条件:
1、比较稳定的地域差异的现象。
2、地域差异不是偶然出现、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大类对象——农业领域内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对象基本可归纳为四类,对应四大类区划。
农业的各种自然资源————————农业自然区划
农业各部门和各主要作物布局————农业部门区划
农业的各种重要技术、途径和措施——农业技术区划
农业生产自然、经济和技术各要素——综合农业区划
4、农业区划基本特征和特点
基本特征:
1、地域性:
地域差异分异。
2、综合型:
自然、经济和技术多方面综合研究。
3、宏观性:
农业区小到几个村、几个乡,大到若干县,甚至几个省。
特点:
1、长期性:
农业生产空间差异、资源、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过程。
2、超前性:
着眼未来。
研究重心在农业区域的发展方向、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合理调整以及采取关键措施的拟定上。
是对未来农业的一种策划。
3、战略性:
侧重研究带有整体性、关键性、宏观性的问题。
抓住影响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带有根本性、关键性殷素,深入分析以明确区域农业发展战屡目标、方针和措施。
第四章土地资源概论
一、土地和土地资源概念
1、土地概念:
《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
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和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土地评价纲要》:
土地是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下伏地质、生物圈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
2、土地资源概念:
人类现在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用的那部分土地,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
由于人们还很难确定哪类土地是绝对不能利用和创造财富的,所以土地和土地资源两个概念经常是相互通用的。
具有自然属性(自然物)和经济(人类利用改造土地)属性,土地的特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制约。
3、土地和土地资源的特性
L土地=F(n自然、e经济、s制度、t时间)土地是自然综合体(自然n),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和范围的地段。
(垂直剖面:
从土壤母质层和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旱 地区 资源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