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茶树栽培学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3416748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76KB
大学茶树栽培学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docx
《大学茶树栽培学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茶树栽培学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茶树栽培学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茶树栽培学
第一章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一、怎样科学划分中国茶区?
中国四大茶区各有何特点?
答:
1、茶区是依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第划分为若干自然、经济和社会提哦啊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单元,依据中国茶区地域差异、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生产特点,将全国国家一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
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2、华南茶区:
本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域划最适宜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主要生产茶类为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
该去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去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且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黄壤。
主要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
江南茶区:
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
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
土壤类型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
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江北茶区:
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
处于亚热带北缘,区内地形复杂,气温低,积温少。
宜茶土壤多位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主要茶类为绿茶。
第二章茶树生物学基础
一、茶树学名及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答:
学名:
Camelliasinensis(L.)O.Kuntze地位:
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二、茶树枝梢生育有那些规律?
答:
茶树新梢:
(1)凡是新梢具有继续生长和展叶能力的都称为正常的未成熟新梢;
(2)当新梢生长过程中顶芽不再展叶和生长休止时,芽成为驻芽,称为正常的成熟新梢;(3)而有些新梢萌发后只展开2-3片新叶,顶芽就成驻芽,而且顶端的两片叶片,节间很短,似对生状态,称为对夹叶或摊片,是不正常的成熟新梢。
三、茶树叶片有那些可区别与其他植物叶片的特征?
答:
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茶叶的主脉明显,与侧脉相连呈网状结构;叶缘有锯齿,一般16-32对,锯齿上腺细胞脱落,留有褐色疤痕。
四、茶树的医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
各时期有那些特点?
栽培上要做好哪些?
答:
茶树一升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幼苗期:
茶籽萌发到茶苗出土至第一次生长休止。
特点:
全株不分枝;叶片较小;幼根长于幼茎;不耐强光;双重营养(异养和自养)。
措施:
以出全苗、壮苗为目的;选择饱满的籽粒;选地,垦地;遮荫、保证水、肥供应。
幼年期:
第一次生长休止到正式投产。
特点:
生长旺盛;单轴式的分枝方式;主根向深处伸展,侧根少(直根系);由双重营养过渡到光合自养。
措施:
培养好树冠骨架;加强水肥管理(NPK比例);以养为主,适当打头;注意保护.
成年期:
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更新改造时为止。
特点:
根系前期离心生长,后期呈向心生长;根系由直根系到分支根系到丛生根系。
前期营养生长旺盛,后期生殖生长加强;自然更新。
措施:
加强水肥供应;协调采养矛盾;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的交替进行的方式更新树冠;防病虫。
衰老期:
第一次更新到植株死亡。
特点:
骨干枝衰老,根颈枝多;生产枝细弱,对夹叶多;生育量小,产量低;营养、生殖生长都弱,但生殖生长>营养生长。
措施:
地上部)掌握各次修剪程度;(地下部)改土改园结合;合理剪采、留养;防治病虫。
五、了姐茶树年生育规律,对茶树子栽培有怎样的意义?
答:
第三章茶树的适生环境
一、光强对茶树品质有何影响?
生产上如何控制?
答:
光强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效率来影响茶叶品质,一方面影响茶树的整体外观,光照强度大,茶树叶色比较嫩绿。
另一方面光强影响茶树的内含物,光照强度越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影响茶叶内N和C的含量,而N直接关系到茶氨酸的含量,C关系到茶多酚的含量,所以适当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而生产上同过遮荫来控制光强。
二、茶树喜酸的原因?
答:
A、茶树的遗传性所决定。
B、茶根汁液的缓冲能力在pH5.0时最高,这也是由于茶树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极低的红壤中,因而造成了根中含磷量较低,借以适应红壤的环境。
C、茶树菌根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生长和侵染与茶树根系共生互利。
D、茶树需要土壤提供大量的可给态铝。
在pH>5.5时,代换性Al3+的含量便很低以致不存在。
E、茶树是嫌钙植物。
三、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的概念?
答:
活动积温:
指植物在某一生育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温度总和。
有效积温:
指植物在某一生育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幼小温度的总和,有效温度是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
四、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原因?
答:
茶树是耐阴、喜湿怕晒植物,在高山地区,温度低、湿度大、多云雾,且昼夜温差大。
相对低温导致茶叶生长缓慢,有利于维持新梢组织中高浓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适宜氨基酸和香气物质的形成;多云雾和高湿度,不仅能抑制纤维素的合成,保持芽叶柔嫩,而且还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又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使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增加。
另外,某些鲜爽清香型的芳香物质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形成较多,所以高山云雾出好茶。
第四章茶树栽培品种与繁殖
一、试述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
答:
无性繁殖:
1、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
2、悟性繁殖后代性状一致,有利于茶园的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特别是有利于机械化采茶,其鲜叶原料均匀一致,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茶叶加工品质。
3、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大良种茶园面积,同时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
4、技术要求高,成本较大,苗木包装运输不方便。
5、母树的病虫害容易传输给后代。
6、苗木的抗逆能力比实生苗要弱。
有性繁殖:
1、幼苗主根发达,抗逆能力强,2、菜种、育苗和种植方法简单,茶籽运输方便,便于长距离引种,成本低,有利于良种的推广。
3、有性繁殖后代具有复杂的遗传性,有利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
4、后代个体出现形状分离和个体差异,芽叶色泽、萌芽期都不相同,对机械采茶作业有一定的影响,原料的差异也会导致加工作业和品质保证的困难。
5、对于结实率低的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加以推广。
6、植株间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
二、进行茶树品种搭配有什么意义?
怎样做好品种搭配工作?
答:
意义:
1、将不同萌芽期的茶树品种进行搭配,可以延长生产季节,调节茶树生产的洪峰,缓解相同品种同时萌发带来的茶季劳动资源的压力,可减少单一品种造成的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快速蔓延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茶叶品质。
2、将品质特性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搭配,可加强各品种的品质成分的协同作用,提高茶叶的品质,有利于精制茶生产加工时的产品拼配。
措施:
1、萌芽迟早的搭配。
一般多选用春季芽萌发早的品种,根据不同哦该地区不用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变化来搭配,在生产上注意茶叶色泽一致或相近的品种搭配及百芽重相近的品种搭配,便于茶叶加工和成茶外形色泽及叶底的一致性。
2、品质特性的搭配。
一般在绿茶区选用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合理搭配,红茶区选用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合理搭配。
三、如何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答:
1、水分管理:
一般以保持土壤持水量70%-80%为宜,发根前保持在80%-90%。
2、光照管理:
光照是插穗发根和幼苗生长的必须条件,在遮阳时必须控制好遮阳度,一般遮掩度以60%-70%为宜。
3、培肥管理:
根据苗木生长状况,看苗施肥,扦插幼苗柔嫩,不耐施浓肥,在施肥时没注意先淡后浓,少量多次。
4、扦插苗床要时刻做好中耕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
5、当年冬天前未出圃的茶苗要注意防寒保苗。
可通过盖草和覆盖塑料薄膜来保温。
四、试述影响扦插发根的因素?
答:
1、插穗自身因素:
A、茶树品种的差异,插穗发根能力因茶树品种不同。
B、插穗的老嫩程度,半木质化的绿色硬化枝、黄绿色半硬化枝的插穗发根率较高。
C、枝条的粗细与长短,选用粗而短的枝条具有较高的发根率。
D、扦插留叶量,一般选用一叶短穗进行扦插。
E、腋芽动态,腋芽膨大的插穗发根早。
2、外界条件:
A、温度,扦插发根最适宜温度是20-30度,B、湿度,一般土壤以持水量70-80%为宜。
C、光照,对插穗进行适当遮光,多照射蓝紫光可加快发根。
D、土壤。
土壤PH控制在4.0-5.5,选用腐殖质含量少的红黄壤心土为好。
第五章茶园建设
一、新茶元开垦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考虑茶树种植的适应性。
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适合所选的茶树品种。
2、园地选择。
园地应该线则在茶树生长的最适宜区域或适宜区域,所选地的土壤应为酸性土,PH值一般在4.5-5.5之间。
同时土层厚度与地下水位应适宜。
坡地茶园最大坡度不得大于5度。
茶园四周无污染,最好交通便利。
3、茶园开垦。
在园地开垦是应必须做好茶园地面清理、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陡坡梯级开垦。
凡是荒山地开垦茶园,必须分初垦和复垦二次进行,清除柴根、树根和草根。
熟地种茶首先也要对土壤进行深耕。
4、茶苗移栽。
适宜茶树移栽的时间是春秋二季。
茶行规划时应合理密植,一般一行距4.5尺,株距一尺为好,栽植沟深在33cm左右,移栽茶苗时,要一边起苗,一边栽植,尽量带土和勿伤根系。
5、水土保持,开垦茶园应注意茶园周边的水土流失,在茶园周边种植树木和开排水沟,避免水土流失。
二、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掌握那些技术环节?
答:
1、浇水抗旱。
移栽茶苗根系损伤大,移栽后必须及时浇水,以后必要时每隔1-2周浇一次水,浇到成活为止,成活后,可适当施一些稀释的农家肥、稀氨基酸液肥等,提高苗期的抗寒能力。
2、遮荫防晒。
由于茶树喜湿、好阴、怕晒等特征,所以在高温季节,必须对茶苗进行遮荫处理。
3、根际覆盖。
旱季根际铺草,有利于提高茶苗成活率,出尽茶苗的生长势。
可采用稻草、麦秆、山草、绿肥等作为茶苗根际覆盖材料。
4、间作绿肥。
幼龄茶园合理间种绿肥不仅可以解决肥源问题,还可以增加土壤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从而提高茶苗成活率。
5、其他处理方法。
为提高茶苗成活率,还可以在茶园中进行假植和药剂处理等手段。
三、试分析低产茶园的成因,如何改造?
答:
成因:
1、树龄过大。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但在栽培条件下长期采摘等原因,会导致生机衰退。
2、生态条件恶劣。
由于茶园生态环境不够理想,会使茶树根系发育不良、叶量少、树冠覆盖率低等状况,使产量降低。
3、建园基础差。
由于选址不合理、基础建设质量差、引种不当和栽培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茶树产量较低。
措施:
1、茶树群体结构改造,从新调整群体结构。
2、树冠改造。
对地上部长势弱、结构不良或枝群的枝系进行改造。
3、改善管理。
主要从肥水管理、采摘管理、茶树保护等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4、换种改造,主要从改种换植、新老套种、嫁接换种等方面对茶树品种进行改造。
四、简述嫁接技术。
答:
嫁接是低产茶园换种更新的技术,具有成园早、见效快的特点。
做好嫁接技术须掌握以下方法。
1、做好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A、嫁接工具。
主要有台刈剪、整枝剪、手锯、锄等。
B、遮荫材料。
采用遮荫网对茶苗进行遮荫。
C、留养优质的接穗。
留养好质量的接穗枝,嫁接成活率高。
2、嫁接方法:
A、老茶树台刈。
将改造茶园的茶树在离地约2-3CM处剪断。
不能使茎杆被撕裂。
B、砧木劈切。
根据砧木粗度在砧木截面中心或三分之一出纵劈一刀,不能让泥土落尽劈口内。
C、接穗切削。
把接穗削成两侧对称的楔形削面,整穗长约2-3CM,芽叶完整,削面长1.5CM左右。
D、穗砧插结。
把接穗轻轻插入砧木的切口内,薄面向内,厚面朝外。
E、培土保湿。
接穗插入后,在接口处覆上不易板结的细表土,接穗芽叶露在土层外。
3、嫁接后的管理。
接穗嫁接后,要进行浇水遮阴、除草抹芽、打顶修剪和防风抗冻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茶园土壤管理
2.简述茶园耕作的技术要求与具体应用。
答:
(1)、生产季节的耕作——中耕与浅锄:
①中耕:
深度稍深度为10~15cm。
不能太深,否则损伤根系,不利于春季根系的吸收,地上部分即将进入活跃生长阶段,养分供应不足,肯定会减产。
在中耕时要把秋冬茶树根颈部防冻时所培高的土壤扒开,并平整行间地面,结合清理排水沟。
②浅锄:
春茶后浅锄,夏季开花植被旺盛萌发的时期,耕作深度约l0cm左右,以能达到锄去杂草根系,切断毛细管作用,保蓄水肥为限,不宜太深,过深反而会使下层土壤水分被蒸发;夏茶后浅锄,此时天气炎热,夏季杂草生长旺盛,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杂草又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为了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同时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要及时浅锄,深度约4~7cm。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这是指在秋季茶叶采摘结束以后进行的一次较深(17~25cm)的耕作。
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提高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从而促进根系生长。
6.采取哪些措施可实现茶园保水?
答:
(1)扩大土壤蓄水能力
①土类选择:
黏土和壤土的有效水范围大,砂土最小。
②深耕改土
③健全保蓄水设施:
坡地茶园上方和园内加设截水横沟,并做成竹节沟形式,能有效地拦截地面径流,雨水蓄积于沟内,再徐徐渗入土壤中,也是有效的茶园蓄水方式。
新建茶园采取水平梯田式,且能显著扩大茶园蓄水能力。
另外,山坡坡段较长时适当加设蓄水池,对扩大茶园蓄水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2)控制土壤水的散失
①地面覆盖
②合理布置种植行
③合理间作
④耕锄保水
⑤造林保水
⑥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
⑦抗蒸腾剂
8.茶园施肥遵循哪几条原则?
答: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
(3)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6)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茶园。
10.如何制定年施肥计划?
答:
11.如何解决茶园有机肥不足的问题?
答:
(1)在茶园间作绿肥是资历更生解决茶园有机肥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此外,有的茶园绿肥可作为家畜饲料;
(2)大力提倡茶场办养殖场,茶农养猪、牛、兔和家禽,利用畜禽粪便堆呕造肥;
(3)积土杂肥;
(4)利用当地肥源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肥料等;
(5)茶园铺草。
13.试分析茶园间作的利弊。
答:
(1)茶园间作的优势:
①、改良茶园土壤、增加土壤肥力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改善茶园的生物种群④、品质改良和增产效应。
(2)茶园间作的不足之处:
间作物与茶树争夺水分、养分,有些间作物与茶树可能发生共同的病虫害,这些都不利于茶树的正常生长。
14.有哪些茶园土壤覆盖形式?
如何应用?
答:
(1)生物覆盖:
即对某种作物不进行任何方法的中耕除草,而使园地全面长草或种草,并在它的生长期间刈割数次,铺盖行间和作物根部,或者将刈割的草做成堆肥、既肥,也有作饲料,即在田间放牧。
其具有较多的优点:
①防治水土冲刷②调节土壤温度③保蓄土壤水分④通过土壤肥力,促进根系分布⑤节省劳力。
(2)人工覆盖:
采用的覆盖材料有铺草、铺泥炭及覆地膜等。
其中铺草覆盖有许多综合效应:
①保水保土,提高土壤含水量;②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现状;③促进茶树生长,提高品质。
第七章茶树树冠培养
1.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答:
(1)分枝结构合理:
茶树分枝级数多,骨干枝粗壮而且分布均匀,生产枝健壮而茂密。
一般认为骨干枝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数的比值以1:
3:
6~9为宜。
(2)树冠高度适中:
茶叶产量的高低并不决定于茶树的高度,但过高或过低还是会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
茶树树冠培养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为合适。
(3)树冠广阔,覆盖度大:
高幅比(树冠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达到1:
1.5~2.0左右。
即若树冠高度为80cm,则其宽度应为120cm~160cm。
同时要使树冠覆盖度达到85%以上水平。
树冠面一般采用弧型和水平型较好。
弧型冠面上分布的芽均匀一致,密度较高,是制绿茶和名优茶所需的茶芽。
(4)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一般中小叶种高产树冠面应有10~15cm厚的叶层。
新芽生长时老叶逐渐脱落,所以在生长季节中,采摘应适当留叶,以利下季芽叶的正常发育。
2.修剪对茶树树冠培养起哪些作用?
答:
(1)促使幼龄茶树合轴式分枝提早发生,培育健壮的骨干枝。
(2)调整茶园树冠结构,维持旺盛的生产力。
在修剪是应以小桩数量达到较高标准,并保持树冠面生产枝粗度在一定范围内。
(3)控制树冠高度与平整度,调节采面芽叶的分布。
(4)促使侧枝生长,形成合理的树冠覆盖度。
5.茶树系统修剪包括哪几种修剪方式?
答:
(1)定型修剪;
(2)轻修剪和深修剪;
(3)重修剪和台刈。
6.各种修剪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答:
(1)定型修剪用于幼年茶树和台刈后的茶树。
它通过剪去部分主枝和高位侧枝,控制树高,培养健壮的骨干枝。
包括对灌木型幼年茶树的一刀齐修剪和对小乔木、乔木型幼年茶树的分段修剪的两种方法。
(2)轻修剪用于成年采叶茶园。
在当年留养的枝条上适当剪除部分枝叶,以保持生长势的稳定和发芽基础的相对一致。
(3)深修剪用于经多年轻剪和采摘后,树冠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弱枝,结节枝,育芽能力减退,新梢生长势减弱的茶树。
目的在于重组新的生产枝层。
(4)重修剪用于半衰老茶树或未老先衰,其主枝尚强壮的茶树。
方法是剪去树冠大部分,仅留主枝粗干及少数侧枝。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
(5)台刈用于衰老茶树。
剪去树冠全部枝条,利用根颈部不定芽的萌发重新培养树冠骨架和整个分枝结构。
8.茶树树冠综合维护技术主要有哪几方面内容?
如何掌握?
答:
(1)茶树修剪后的培肥管理:
①.轻、深修剪的茶树,可在修剪前后,在行间边缘修剪后开施肥沟,施入一些速效氮肥和体积小的有机肥。
②.定型修剪的茶树,按茶树生长规律,一年多次进行养分的补充。
③.重修剪和台刈后的茶树需进行深翻后施肥。
(2)茶树冠面叶片的留养与采摘:
修剪后的另一项重要管理措施,是合理地进行采与留养,在树冠养成的一段时间里应坚持少采多留。
(3)修剪茶树的保护:
茶树修剪后,应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第八章茶园安全生产
3.简述茶树产生寒、冻害的机理及其防御技术。
答:
寒害是指茶树在其生育期间遇到反常的低温而遭受的灾害,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冻害是指低空温度或土壤温度短时期降至0℃以下,使茶树遭受伤害。
其防御技术如下:
(1)新建茶园寒、冻害的防护:
①地形选择;②选用抗寒良种;③深垦施肥;④营造防护林带。
(2)现有茶园寒、冻害的防护:
①深耕培土;②冬季覆盖;③茶园施肥;④茶园灌溉;⑤修剪和采摘。
(3)防寒、冻害的其他方法:
熏烟法、屏障法、喷水法、防霜风扇发、喷施化学药剂、喷石蜡水乳化液、使用抗菌素杀灭冰核细菌。
10.试述有机茶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答:
(1)有机茶基地的建设:
①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及河道上游无污染源;
②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史;
③生产基地的空气新鲜、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
④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其周围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水资源。
(2)生产技术:
①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覆盖、水土保持、耕作除草、疏松与培肥土层等,如:
茶园行间铺草覆盖、精耕细作、勤除杂草、茶园蚯蚓饲养等。
②有机茶园的施肥:
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方法很多,如EM堆腐法、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工业化无害处理法等。
③有机茶园的病虫害的农业调控:
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理间作、正确施肥。
适时排灌、及时采摘、修剪调控、杂草防除等;另外还有物理调控,如直接捕杀、物化诱杀、培植植物驱除害虫和培植植物助长天敌等等。
12.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概念和异同点。
答:
(1)概念:
①无公害茶叶:
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②绿色食品茶:
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物质,是由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③有机茶:
一种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近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加工、包装、楚云过程中不受化学物质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2)异同点: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的共同点是要求生产的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生产、加工标准的依据不同;
②标准的要求不同;
③颁证组织和时效不同。
第九章茶叶采摘
2.试述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及其掌握的方法?
答:
(1)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
①依据茶类要求;
②依树龄树势强弱;
③依新梢生育和气候特点。
(2)掌握方法;
①采摘应因地、因时、因树制宜,从新梢上采下的芽叶,必须符合某一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去;
②采茶要量质兼顾,发挥最佳的经济效应;
③在采摘的同时,注意适当留叶养树,确保茶树在年生育周期内留有适量的新生叶片,维持茶树正常而旺盛的生长势,促使茶树生长健壮,延长经济年限,确保茶叶可持续发展;
④能较适当兼顾同一类茶、不同等级或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
⑤采茶必须与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充分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要,运用科学的修剪制度,保证茶树萌发出数多质优的新梢,满足茶叶采收的需要。
4.怎样做到依树龄、树势留采叶?
答:
茶树不同年龄阶段,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
(1)幼年茶树的采摘:
通过合理打顶,“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的原则;
(2)成年茶树的采摘:
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采养结合为原则,以延长丰产年限;
(3)更新茶树的采摘:
采摘只能作为配合修剪、养好茶树的一种手段,强调“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原则。
5.怎样运用茶树栽培措施调节茶叶采摘的洪峰?
答:
(1)品种合理搭配:
茶树品种不同,新梢的物候学特性显著不同,因而品种间的萌发期、生育强度、萌发轮次表现各异,在采摘上也就有所不同;
(2)改变剪采方式:
同一品种可采用不同修剪时间和修剪强度来调节萌发期,降低鲜叶进厂的峰值。
同时,老茶树采取轮回更新,此外,还可以采用轻剪或不剪的结合重采,重剪的结合轻采的方式进行调节;
(3)其它措施的应用:
施肥的种类和时期,耕作的迟早和使用发芽促进剂等,都能改变育芽时期,影响采摘日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鲜叶高峰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茶树 栽培 课后 知识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