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实习报告20天的实习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3402622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02KB
武钢实习报告20天的实习总结.docx
《武钢实习报告20天的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钢实习报告20天的实习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钢实习报告20天的实习总结
目录
1实习概述2
1.1实习目的2
2实习单位简介2
3.2烧结厂5
3.3冷轧厂7
3.4热轧厂7
3.5武钢通信公司8
3.6碧水源9
3.7武钢博物馆9
4实习总结10
1实习概述
1.1实习目的
在这次武钢二十一天的实习中,我们参观学习了武钢的各个工艺的生产流程,前期的安全教育,在前期的安全教育中我们知道了两穿一戴,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
在最后的两周时间里,我们参观了热轧厂,冷轧厂以及做好前期准备的烧结厂,还有设备的检测和维修总厂,武钢历史博物馆的学习参观更让我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一个泱泱大企的发展历程和它的伟大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
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
2实习单位简介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
武钢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本部厂区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
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
在50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武钢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07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94亿吨,累计实现利税101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692.92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10.86倍。
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和冶金工程技术服务。
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
其中,冷轧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武钢船板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武钢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武钢生产的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
2007年,武钢成为第一家拥有“国家硅钢工程研究中心”的冶金企业。
此外,武钢还生产焦炭、耐火材料、化工、粉末冶金制品、水渣、氧气、稀有气体等产品,并对外承担工程建设、机械加工和自动化技术开发等。
武钢钢铁主业已经成功实现整体上市,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辅业改制正在积极推进。
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和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绩效考核中被评为A级。
当前,武钢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成世界一流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市场控制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冷轧硅钢片、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的主要生产基地。
在“十一五”末期努力实现三个目标,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综合竞争实力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名,规模效益居中国钢铁企业前3名。
武钢集团发展历程:
1954
·苏联专家组确定武钢厂址在武汉市青山区。
1955
·国家批准武钢一期工程年产钢120~150万吨的初步设计规模,青山厂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956
·冶金部批准武钢续建300万吨二期工程。
1958
·毛泽东主席登上一号高炉炉台观看一号高炉炼出的第一炉铁水。
1959
·一号平炉出钢。
1960
·初轧厂1150轧机试轧成功,武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1963
·大型厂竣工投产。
1964
·武钢进行年产钢200万吨的配套设计。
1966
·轧板厂2800轧机投入生产。
1970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100”万吨。
1972
·国家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建在武钢。
1973
·国家批准武钢钢铁“双400万吨”的初步设计。
1978
·冷轧厂试轧成功、二炼钢厂一号连铸机投料试铸成功,硅钢厂、热轧厂建成投产。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200”万吨。
1980
·邓小平同志视察武钢。
武钢被列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
1981
·武钢产造船用钢获冶金部、六机部和国家船检局正式认可并获联邦德国(GL)、英国(LR)和法国(BV)的认可。
1982
·4C造船用结构钢板获国家银牌奖。
1983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获国家金牌奖,建筑模板用薄钢板、宝钢自备电厂H型钢结构工程获国家银牌奖。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300”万吨。
1984
·矿用热轧11号、12号工字钢、电镀锡薄钢板获国家银牌奖。
1985
·DW465—5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获国家金牌奖,自行车用热轧碳素钢宽钢带、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获国家银牌奖。
二炼钢实现全连铸。
武汉市政府将所属冶金系统11家厂矿并入武钢
1986
·武钢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
15万m3湿式煤气柜建成送气。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400”万吨。
1987
·16Mn桥梁用钢获国家银牌奖。
国家正式批准武钢“双七百”万吨技术改造规划项目建议书。
武钢冷轧厂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穿带试车成功。
工业港八、九号码头获国家银牌奖。
武钢研制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套设备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荣誉证书。
1988
·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武钢召开。
武钢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
T52L钢板(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连续热镀锌薄板获国家金牌奖,船用4C钢板、建筑模板用薄钢板获国家银牌奖。
1989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武钢。
武钢船板钢通过美国、英国、挪威和中国船级社的检验。
工业港7.2公里皮带通廊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1990
·武钢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
铁路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获国家优质产品金牌奖。
1991
·武钢晋升国家一级企业。
国务院办公厅号召学习武汉钢铁公司走“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的经验。
武钢获国家技术进步奖、特大型工业企业国家质量管理奖。
5号高炉出铁。
全国总工会授予武钢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武钢获全国用户服务先进集体。
武钢被列入国家第一批试点企业集团。
1992
·国务院批准武钢实行利税分流承包方案。
武钢被国家列为特大型企业。
武钢在全国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企业中名列第二、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评价中名列第九、中国重点城市千家经济效益最佳企业评比中名列第四。
武钢被授予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最佳企业。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购买武钢4套APC自动纠偏装置。
“大板坯连铸机”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武钢获全国产品质量优秀企业。
7号焦炉出焦。
1993
·胡锦涛同志视察武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成立。
武钢实施“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
武钢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里制铁所、日本朝阳贸易株式会社签订《关于防塌卷技术转让协议书》,首次向国际市场输出技术软件。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500”万吨。
1994
·武钢推行“集中一贯”管理,成立能源总厂。
武钢获“中国明星企业”称号,武钢牌DW470-5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武钢通过法国BVQI认证公司、中国船级社CSQI公司、中国商检局联合认证组ISO9002标准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ISO9002标准认证的特大型企业。
武钢在中国大中型工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位居第四。
1995
·全国最大的方坯连铸机建成投产。
1996
·武钢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大型厂高速线材轧机建成投产、三炼钢投产。
热轧厂新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武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997
·武钢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600”万吨。
1998
·武钢累计产钢10062.918万吨、铁11153.275万吨。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兼并襄樊钢铁集团公司。
武钢实施机构改革,机关部处室由36个减少到22个,人员由5140人减为930人。
“平改转”工程竣工投产。
武钢20家子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1999
·武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武钢被确定为39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四烧”投产、8号焦炉建成投产。
武钢实现全连铸。
压力容器钢和低碳盘条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武钢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武钢兼并海南鹏达钢板公司。
2000
·武钢股份名列1999年度上市公司50强第15位。
武钢债转股22.189亿元。
武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1
·武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船用结构钢板、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热轧宽钢带、冷轧晶粒取向磁性钢带、拉丝用低碳钢热轧盘条获国家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2
·武钢成为中国第一批专利试点单位。
钢都花园万套住宅工程全面竣工。
武钢科技馆建成。
二炼钢复吹炉龄达到29942次,再创世界纪录。
2003
·武钢取得“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生产经营”全面胜利。
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800”万吨。
2004
·武钢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中央决定:
邓崎琳同志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5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武钢。
集团公司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230万吨、1304万吨、120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33亿元,利润71亿元,利税112亿元。
在全公司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武钢实现与鄂钢、柳钢的联合重组。
武钢产品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功。
武钢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单位”。
2006
·《武钢“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审批。
武钢获国家商务部批准,在德国、日本分别独资设立武钢(欧洲)贸易有限公司和武和株式会社。
武钢二硅钢工程竣工投产。
武钢船体结构用钢板入选“中国名牌”。
国务院国资委调整充实武钢领导班子。
胡望明、王岭、马启龙同志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
同时免去王岭同志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3实习内容
3.1安全教育
两穿一戴始终伴随我们的整个生产学习过程,不管到任何一个地方工人师傅首先强调的就是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一切行动听指挥,尽量多动嘴少动手。
同时红黄绿蓝四种安全色也是工人师傅强调最多的了。
同时,学校也对我们的安全、纪律问题提出很高的要求。
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实习纪律,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交通秩序;爱护国家财产,注意人身安全,尊重现场的工作人员,维护学校声誉;不准无故旷工、早退、不准寻衅闹事、打架斗殴;不准实习期间擅自离开实习地点,外出游山玩水等;实习结束后需按时返校。
3.2烧结厂
3.2.1烧结的概念
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3.2.2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带式抽风烧结机生产烧结矿。
主要包括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抽风烧结工艺流程
烧结原料的准备
①含铁原料
含铁量较高、粒度<5mm的矿粉,铁精矿,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
一般要求含铁原料品位高,成分稳定,杂质少。
②熔剂
要求熔剂中有效CaO含量高,杂质少,成分稳定,含水3%左右,粒度小于3mm的占90%以上。
在烧结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云石,使烧结矿含有适当的MgO,对烧结过程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③燃料
主要为焦粉和无烟煤。
对燃料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含硫低,成分稳定,含水小于10%,粒度小于3mm的占95%以上。
对入厂烧结原料的一般要求见表2—2。
入厂烧结原料一般要求
配料与混合
①配料
配料目的:
获得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烧结矿,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常用的配料方法:
容积配料法和质量配料法。
容积配料法是基于物料堆积密度不变,原料的质量与体积成比例这一条件进行的。
准确性较差。
质量配料法是按原料的质量配料。
比容积法准确,便于实现自动化。
②混合
混合目的:
使烧结料的成分均匀,水分合适,易于造球,从而获得粒度组成良好的烧结混合料,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和提高产量。
混合作业:
加水润湿、混匀和造球。
根据原料性质不同,可采用一次混合或二次混合两种流程。
一次混合的目的:
润湿与混匀,当加热返矿时还可使物料预热。
二次混合的目的:
继续混匀,造球,以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
用粒度10~Omm的富矿粉烧结时,因其粒度已经达到造球需要,采用一次混合,混合时间约50s。
使用细磨精矿粉烧结时,
因粒度过细,料层透气性差,为改善透气性,必须在混合过程中造球,所以采用二次混合,混合时间一般不少于2.5~3min。
我国烧结厂大多采用二次混合。
烧结生产
烧结作业是烧结生产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布料、点火、烧结等主要工序。
①布料
将铺底料、混合料铺在烧结机台车上的作业。
当采用铺底料工艺时,在布混合料之前,先铺一层粒度为10~25mm,厚度为20~25mm的小块烧结矿作为铺底料,其目的是保护炉箅,降低除尘负荷,延长风机转子寿命,减少或消除炉箅粘料。
铺完底料后,随之进行布料。
布料时要求混合料的粒度和化学成分等沿台车纵横方向均匀分布,并且有一定的松散性,表面平整。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圆辊布料机布料。
②点火
点火操作是对台车上的料层表面进行点燃,并使之燃烧。
点火要求有足够的点火温度,适宜的高温保持时间,沿台车宽度点火均匀。
点火温度取决于烧结生成物的熔化温度。
常控制在1250±50℃。
点火时间通常40~60s。
点火真空度4~6kPa。
点火深度为10~20mm。
③烧结
准确控制烧结的风量、真空度、料层厚度、机速和烧结终点。
3.3冷轧厂
不锈钢冷轧带钢的生产是由9个以上的专业化机组完成的,热轧带钢首先在CB准备机组焊接引带,以减少冷轧不轧部分(头尾约6m)的消耗,并对带钢测长测厚,为冷轧做准备。
然后带钢在热轧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HAP上进行软化和去除氧化铁皮处理。
带钢在ZR20辊或CR12辊轧机上进行冷轧,在冷轧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CAP进行再结晶软化退火和酸洗。
成品冷轧带钢经平整机组SKP改善板形,提高表面光泽度,经纵切SL(钢卷交货)或横切CL机机组(单张板交货),完成冷轧带钢的生产。
不锛钢除了铁素体不锈钢外,冷加工硬化率都非常高,一般为室温强度的2倍以上,为了对不锈钢进行冷轧,广泛使用20辊整体机架的森吉米尔轧机或四柱分离式20辊轧机或CR12辊轧机。
多辊轧机工作辊径只有45~120mm,由于变形区面积小,相对总的变形抗力小,所以总变形率可达到85%以上,可以生产0.1mm薄规格产品,轧制速度可达80m∕min。
在20辊轧机中分离式轧机在通板中比较容易,不易伤害轧辊,同时检修方便。
CR12辊轧机由于工作辊径较大,对提高轧速和轧机刚度(1t∕mm)及降低热凸度有利,同时由于工作辊辊径范围大,因而可以采用小辊径生产薄规格产品。
这些轧机对厚度尺寸精度的控制能力都很强。
有预置FF–AGC,对设定规格进行控制,有反馈FB–AGC,对厚度公差进行控制,对薄规格产品还设有张力AGC,秒流量AGC(BISRA)。
另外有的工厂还采取了对轧制温度进行精确控制的措施。
因此带钢的厚度精度已达到±2.0μm的水平。
3.4热轧厂
武钢热扎带厂主要设备有步进式加热炉4座,1700毫米(3/4)连续式热轧机1套,包括大立辊轧机1架,粗轧机4架,精轧机7架,切头飞剪1台,层流冷却装置1套,地下卷取机3台,热轧钢卷精整加工线5条(即一、二、三号横切线,热平整线,纵切线)。
武钢热轧带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板坯经加热、除鳞、粗轧、精轧、剪切、冷却卷取、入库、精整(板坯→加热炉→粗轧区→精轧区→卷取区→精整区)。
具体流程为:
将合格板坯由吊车运至辊道,由推钢机推入加热炉内加热。
板坯在加热炉内被加热到约1150-1250℃,用取料机将加热好的板坯从加热炉内托出放到出炉辊道上。
当板坯经过立辊和第一架轧机时,板坯的四面都受到轻微的挤压,氧化铁皮开始炸裂,然后经高压水装置清除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除鳞后的板坯,送入第二架粗轧机进行轧制。
第二架粗轧机为可逆轧机可进行多次扎制,一般情况进行五或七次扎制即可。
经过第二架粗轧机多次轧制后,轧件再进入三、四轧机进行扎制。
从粗轧区域出来后轧件进入精轧机组进行轧制。
精轧机组是热轧生产的核心部分,轧件在精轧机组中轧制七个道次后得到成品厚度。
精轧机组间设有电动活套装置,使带材进行恒定的微张力轧制,保证带钢的轧制精度。
带钢的精轧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50—950°C之间。
精轧后的带钢经过切头切尾等工序后经夹送辊送入卷取机卷成钢卷。
在精轧后输出辊道上设有层流冷却装置,分别对带刚上下表面进行冷却,根据带刚的品种、尺寸、速度、和终轧温度调节层流冷却装置喷咀的组数和水量,将带刚的卷取温度控制在550~650°C之间。
层流冷却主要是控制钢板的卷取温度,也就是淬火质量。
钢卷从卷取机卸下来后经过钢卷称称重后打印出生产报表和质量报表并入库,入库的钢卷再经精整作业线剪切、矫直、平整包装成品。
整个过程由1台过程控制计算机和3台直接数字控制计算机组成分级系统。
其设备特点是:
轧制线全部采用大型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的内容为从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燃烧全部采用温度自动控制开始至带卷收集装置为止的全套控制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相关的自动测厚、测宽、测温、测压、高压水除鳞设施、层流冷却、压缩空气等控制设备及仪表等。
包括加热炉区、粗轧区、精轧区和卷取区在内的整个车间的全套电控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设备制造(含生产联系信号),以及与轧制工艺和控制相关的过程控制应用软件、基础自动化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配有工业电视、彩色显示装置和跟踪轧制盘等。
3.5武钢通信公司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武钢集团首家注册成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控股公司,集网络通信系统集成与运营、通讯产品研发与制造、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综合贸易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冶金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通信企业。
公司紧跟信息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与开发,不断推出基础通信网络的增值业务,建立了以宽带数据业务、GPS/GIS、视讯会议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信息平台;工业通信产品行销全国各冶金企业及相关行业,并成功出口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与韩国Possmedia合作生产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也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监控、大型会议室、控制指挥中心、学校等领域。
武钢通信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通信运营服务、通信产品与网络通信系统集成的高科技IT公司。
通信公司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重用,目前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其中:
教授级高工3人,高工10人,中级技术工程师54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1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22人。
武钢通信公司将本着“团队、创新、诚信、超越”的神精,以一流的企业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武钢通信”品牌,争做国内一流的网络通信产品提供商,为客户创造价值。
我们参观的武钢网络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机房,主要为武钢厂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机房工程整体建设
机房工程整体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布线、抗静电地板铺设、棚顶墙体装修、隔断装修、UPS电源、专用恒温恒湿空调、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新风系统、漏水检测、地线系统、防雷系统、门禁、监控、消防、报警、屏蔽工程等。
2、隔断装修
隔断墙要既轻又薄,还能隔音、隔热。
机房外门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的安全,又保证机房内有通透、明亮的效果。
3、UPS不间断电源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
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要求较高的机房项目中,UPS不间断电源可采用直接并机技术或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其供配电系统称为N+1冗余并机技术。
“辅助供配电系统”,其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
4、接地系统
机房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机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机房一般具有四种接地方式:
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
在机房接地时应注意两点:
(1)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
(2)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
机房接地宜采用综合接地方案,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5、防雷系统
机房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压。
6、监控系统
机房CCTV监控系统的规模不大,但是它是建立机房安全防范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它能24小时监视并记录下机房内发生的任何事件。
3.6碧水源
武汉武钢碧水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6日由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
公司注册资本30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污水处理膜及环保设备的生产、承接冶金污水及自来水和市政污水工程,进行EPC、BT、BOT、TOT项目投资运营等业务。
有限公司将利用双方在水处理方面的市场优势、研发实力、设备制造能力和工程承接能力,以武钢冶金废水和市政自来水工程为示范项目,建立有限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开拓冶金行业污水处理市场及华中地区(湖北、江西、河南)市政供水、污水处理等环保市场。
3.7武钢博物馆
在武钢博物馆里,不仅了解到武钢的发展,更了解到中国的钢铁事业发展史。
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老照片、旧工服、安全帽、荣誉证书、荣誉勋章以及测量仪器等,这些看来有些老旧的物件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武钢这50多年来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历程。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级科技仿真区,这是目前国内顶尖的高科技仿真区,该展厅采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通过“矿山采掘”、“高炉出铁”、“转炉炼钢”、“热轧机”、“硅钢轧机”等生产工艺的演示,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钢铁冶炼的全过程。
4实习总结
短短三周时间匆匆而过,但我在这三周里却真真切切的对武钢的的许多工艺生产流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参观学习过程当中武钢以及勤劳的武钢人给我留下了的影响是那么的真,那么的深!
武钢人工作认真,他们朴实、踏实,为了中华名族的钢铁事业,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激励我在将来的工作中要勤劳、踏实。
其次在实习的过程当中使我了解了自己今后就业所涉及到的一些很重要的行业和流程,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指明了方向。
对武钢的人员状况有了概括的了解。
武钢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思想,并将其贯穿于生产经营和模拟市场核算机制的全过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公司员工管理的最终目标。
近些年来,武钢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并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内部人员流动均通过市场的形式实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钢 实习 报告 20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