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394988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2.13KB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其要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2.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公民权利的重大举措是 ( )
A.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B.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C.废除平民的公私债务,土地归还平民
D.建立“四百人会议”
3.《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民……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D.焚烧诗书
4.“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 发展
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
在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上述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有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更戌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减少财政开支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8.“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
”这段话反映出
A.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9、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①战神议事会②执政官③公民法庭④四百议议事会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0、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 )
A.封建地租剥削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D.确立封建制度
1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
12、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 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王安石变法的各项内容中,限制地主、官僚、商人特权和利益的措施有
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市易法⑤方田均税法⑥均输法⑦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4.孔子曰: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15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1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17.“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亚里斯多德C.普罗泰戈拉D.柏拉图
1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9.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化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20.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2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22.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下列哪些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②网络犯罪③过分沉迷,不能自拔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A.众多著名思想家的努力结果B.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C.周王室无法控制诸侯争霸导致D.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冲击井田制
24.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5.“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6.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麽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27.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陕西B.河北C.河南D.山东
28.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B.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D.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理论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麽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
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
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2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6分)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愚牙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孔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
(2分)战国时期孟子如何发展了儒家思想(2分)
(2)、西汉时期董仲舒如何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2分)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
(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分值,写出答案要点)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梭伦:
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6分)
(2)从背景、中心目标方面分析两次改革的不同。
(6分)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
(4分)
(4)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4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50分)
31、1)依据
2)思想
实质
3)内涵
4)原因
影响
32、
1)
2)
3)
33、1)共同涉及方面
2)不同
3)特征
4)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B
A
D
D
C
C
B
A
D
C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D
B
D
B
D
C
B
C
A
D
C
A
答案
31.
(1)依据: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
(2分)
(2)思想:
信仰得救。
实质:
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
(4分)
(3)内涵: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6分)
(4)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2分)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2分
32
(1)提倡“仁”和“礼”,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分
孟子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倡仁政。
2分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2分
(3)康有为: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2分
陈独秀:
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宣传民主科学,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分
33、1)等级划分,官员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为缓解贵族与贫民的矛盾;诸侯争霸,社会变型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6分
3)中庸;注重信誉,执法如山4分
4)为民主政治打下了基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 东方红 林业局 中学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