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于永正老师学教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3391411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41KB
向于永正老师学教语文.docx
《向于永正老师学教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于永正老师学教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向于永正老师学教语文
向于永正老师学习教语文
刘春
于永正老师是一部大书,可读的东西很多。
许多老师都喜欢于老师,都在学习于老师,可是如何才能学到于老师的教育精髓呢?
1、学习于永正老师对语文的“家”的坚守
什么是语文的“家”?
语文的“家”就是语文的原点,就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简而言之就是“语”,就是“文”,就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语文教学不能一味跟风,赶时髦,要探求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
于老师始终坚守“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按照母语学习规律教学生学语文。
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地教儿童写字、读书、言语交际,从不搞玄虚的玩意儿。
可以这么概括于老师的上课风格:
活而不虚,实而不死。
也许有人会说:
人文性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呀,你怎么可以只强调对于“家”的坚守?
是:
人文在“家”中,莫向“家”外寻。
人文性教育就在识、写、读、背、作、说、习的训练之中。
二、学习于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精神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是讲演员的,我觉得对我们语文老师也适用。
于老师在备课上是非常下功夫的。
在讲课之前,他首先会反复地去读课文,读的十分投入。
有一次我见到于老师当众背诵一篇他讲过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他背得十分动情,在座的老师都被他的读感动得潸然泪下。
于老师讲课文,往往就抓一两个关键性的词儿,给人的感觉就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为什么他能抓住关键?
因为他把课文吃透了。
他细读文本,在“细”字上下足了功夫。
如一个字如何去写才好看,某个字的规范笔顺是怎么样的,某个词儿该怎么理解,都要弄得一清二楚才上课堂。
有一次都深夜了,他还给我打电话,就是为了讨论一个字的写法。
于老师就像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司机,不会让他的汽车带一点点隐患上路。
我们要学他的精神,学他的教学理念,学他舍得在细读文本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模仿他的一招一式。
三、学习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
1.第一个字是“夸”,夸奖的夸。
夸,徐州话也叫“哄”,就是鼓励、激励、赞美、赏识的意思。
如果说于老师是教学大师的话,我觉得他首先是一个善于激励懂得赞美的大师。
高林生老师讲过一个故事,饭桌上大家都在议论于老师的如何精彩,其中一位长期为于永正老师摄像的电教馆师傅在一旁忍不住插话:
“你们都说于老师上课好,好个啥?
依我看,就一字儿,‘哄’,于老师哄小孩有一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局外人的一句插科打诨让高林生们豁然开朗。
是啊!
一个“哄”字,形象地道出了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所在。
于老师曾经在他的随笔中写过:
我在上课前,要给孩子们准备一百顶高帽子。
这些“高帽子”正是于老师的秘密武器啊!
听于老师上课是享受的,特别是他那些课堂上瞬间生成的,对孩子激励的话语、赞赏的话语、关怀的话语,常常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为之动容,更让他的学生感到幸福和温暖。
有一次作文课上,他给一位有进步孩子的习作当堂打了300分,那个孩子激动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在后来的几天里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于老师说,他自己小学时候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他写过一篇作文,老师在批语中写道:
此文有老舍之风,建议投稿!
“于永正同学”看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后来他果真把文章投出去了,只是并没有如愿发表。
但于老师说,从老师那个简短有力的批语里,他收获的是莫大的鼓励和不竭的自信心。
可见,在于老师“哄”或是“夸”的背后,是于老师对童年的关怀与悲悯。
这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显得多么珍贵啊!
2.第二个字是“范”,师范的范,示范的范。
在课堂上,于老师作为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于老师的那个开场:
“孩子们,举起你的手跟我一起写课题”,在一段时间里差不多成了全国小语课堂的流行语。
不光让学生跟老师学写字,于老师在上课中还经常让学生看老师读书,跟老师比赛背书,品评老师的笔记和习作。
于老师也用电教手段,但我注意到,于老师课上用的最多的电教手段是投影,他用投影不光展示学生,更注意经常展示老师自己的“得意之作”。
作为语文老师,于老师有着过硬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和素养,他的书法作品被他的学生珍藏,他的朗读声情并茂,他演唱的京剧反串字正腔圆……在孩子眼里,于老师就像一本大书,从他身上折射出的师者风范和教学风度,已经远远超越了语文教学本身。
3.第三个字是“简”,简单的简,简约的简。
“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句话不是于老师第一个说出来的,但是大概可以说是于老师第一个唱红喊响的。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发表了于永正老师的一篇文章: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篇充满语文教育智慧的好文章,我把它放在包里,经常读,伴随了我大约一年多,在很多场合,我都宣传这个观点。
后来,张庆先生也在自己的文章当中,对这一观点有进一步阐述和发展。
有人不赞同,说语文不简单!
语文怎么能说简单呢!
我想这是曲解了于老师的意思。
于老师并不否认语文的丰富性,语文是最富人文内涵的学科,但是,自古至今,我们不难发现,教语文的方式其实是可以很简单的。
(张庆先生插话:
教语文啊,我概括起来就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如此而已。
)张老师说得太好了,这八个字看起来再普通、也再简单不过,但是细细想来,语文教学又再没有比这这八个字更有用、更要紧的方法了。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常常把这种最朴素的教学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4.第四个字是“趣”,趣味的趣,兴趣的趣。
如果有人问我,你觉得小学语文什么最重要?
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兴趣!
让孩子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孩子没有兴趣,讨厌语文,不喜欢读书,恐怕所有的目标和努力都将流于空谈。
于老师无疑也是“激趣”的大师。
于老师的语文课堂仿佛有一种特别的气场,学生置身其间,由不得他不快乐,也由不得他不喜欢!
有一次我陪于老师到海南省琼海市上课,上完课以后,一大堆孩子围着他问这问那,还缠着他签名,像歌迷追星似的,久久不愿离去。
我就问其中的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他说于老师太好了,课上得太有意思了,从来没觉得语文课这么有意思。
我想把语文课教成这样,该是我们语文老师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
以上四个字并不足以概括于永正老师全部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杨九俊院长说于老师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而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这部大书的最精彩的章回!
我还想说,今天我们在欣赏品味于老师的课堂,为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喝彩赞叹的时候,可能更为迫切的是转向课堂的背后,用心体味和学习那些支撑着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师德境界、教育思想,特别是他鲜明的学生观和儿童观。
那些才真正是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育之道!
四、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
1.给学生的童年乃至一生产生作用和影响
第一个案例是,于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要随着家庭搬家,家长的工作岗位调动了,从徐州调到别的城市了。
但这个孩子不想走,他说他不跟他的爸爸妈妈走。
为什么呢?
他就说了这么一个原因:
我要跟于老师学写作文。
第二个案例是:
于老师有一个学生叫马金花。
山西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给于老师,她在信中还提起当年于永正老师在她的一篇作文上画满了长长的波浪线,她说正是这个长波浪线载着她驶进了大学中文系,载着她驶入了充满憧憬的漫漫的人生旅途。
各位老师,我们的作文课能够给学生的童年乃至一生产生如此的作用和影响吗?
2.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一种精神是指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早在80年代初期,于老师就努力让命题教学顺应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让命题教学的“命题”从儿童的生活中生发出来,让孩子们有话可说,让命题成为作文的一种诱因。
他努力把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也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
他一直努力在探索,在生活中如何充分发挥作文的言语交际表达功能。
一直让孩子们一次次在作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感受到:
写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语文作业,不是为了把这篇文章让老师看,得个分数。
作文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
于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实践和新的创造。
他着眼的是孩子的发展,他总是引导孩子们关注班级,关注同学,关注校园生活,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的发展。
他也在自己教的班级当中,不断地组织各种有地方特色,有儿童情趣,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实践活动:
科技的,文体的,到军营,到果园……和别的班、别的地区的孩子们进行交流等等各种活动。
他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首先为的是孩子们的发展。
他强调综合,强调孩子们素养的综合发展,让孩子在这些活动当中积极地投入,在活动当中努力做活动的积极分子,在活动当中经受锻炼,获得知识,获得感受和体验。
而交流表达就渗透在整个过程当中,为活动的开展,发挥了言语交际的作用。
一种境界:
以生为本的教学境界。
他还特别强调尊重孩子们作文的学习主体性,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氛围,让孩子们充分地发挥主动性。
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于老师强调教方法。
但是我们要理解他强调怎么教呢?
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来说,在具体做法上,他跟我们的很多做法不一样。
比如命题以后孩子们知道要写什么了,不少老师往往就是一个作前指导,教方法啦,传授知识啦,传授某个技能啦,让孩子们了解这个审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怎么写。
当我们把方法变成知识传授的时候,恐怕就是灌输知识了。
当我们把方法仅仅做为要求提出来的时候,恐怕孩子们很难理解把握和运用方法。
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他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去写,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语文强调创造性,其中有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用自己积累的各种语言材料,能够创造性地组织好语言,把自己要交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于老师将作前指导——孩子动笔前的指导,变成孩子们先实践先写,在初稿写完以后,教师再指导。
他把这样的做法命名叫“作中指导”。
在孩子们独立写作的时候,他主张教师做两件事,都是有道理的。
一、很多时候他自己也写一篇同题作文,他写这样的作文不是为了开题做个范文,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为了教师自身去体会写作的甘苦,去进一步地下水体验一下,这次作文孩子们可能碰到些什么困难,可能出现什么状况。
二、更重要的一方面,他是去了解全班的孩子写作的一种状态,去发现共性的一些问题,然后抓住这些共性问题,选择一些典型的句、词、片段,来进行作中指导。
孩子们是独立写,孩子们在写作当中也会有种种体会,也会有困难,孩子们这时候就会带着期待,满怀需求来积极地投入这个作中指导。
在这时他就抓重要的引导大家讨论。
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他又个别的指导,而不为个别的情况来占用全班的这个时间。
你看,这与传统的做法真是大不一样。
他为的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在自主走的过程当中学会走,走得稳,走得快。
在言语交际实践中自己学会运用言语交际,所以他把批改也改成教师批,学生自己改。
教师重在眉批,他的眉批着重是起两个功能:
一是激励,用简短的几句话,或者符号来表扬孩子。
像李亮老师刚才讲的,他不吝啬,他努力用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
用放大镜找到优点以后,然后又能够把这个优点满怀热情地、真诚地把它放大,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激励孩子。
二是点拨指导,满怀热情地用童趣盎然的、活泼的文字,指出文字的妙处,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回忆、推敲、修改。
于老师是言语大师,有很多创造,他深爱儿童,亲近儿童,强调我们教师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强调蹲下身来和儿童对话,我们学习于老师改革作文教学,首先就应该学习他坚守儿童立场,着眼于儿童的写作素养发展,遵循儿童认识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断创造经验。
袁浩老师认为学习于永正老师要学习与他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崔峦老师有一个评价:
“于老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做出了永载语文教育史册的贡献。
”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于老师曾经跟我说:
“我五十岁以后,才知道语文该怎么教。
五十岁之前,我是在教课本。
五十岁以后,我才是在教学生。
”研究这些年来大量的课例,我发现于老师语文课确实不是在教课文,他是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学语文。
我举个案例,这是2010年于老师在上海国培班上的一堂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这篇课文,是沪教版两年级的一篇课文,内容不深。
所以借班上课的那个班级语文老师对于老师说:
“这篇课文太浅了,没什么好讲。
”于老师笑了笑:
“你以为我是讲课文吗?
”这堂课于老师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事先预习过,所以朗读正确、流利了,但没有感情。
然后于老师让大家拿着书听老师朗读一遍。
于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很有感情。
学生听完以后都不由自主鼓起掌来。
于老师问大家为什么鼓掌?
学生说,于老师读得很投入,于老师读得太有感情了,于老师的感情和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完全融为一体。
“是呀,这就叫‘感情朗读’”。
于老师用自己的示范对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的指导。
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把书放下来,看着于老师的脸,再听老师读一遍。
这一次于老师是表情朗读。
读完以后,再让学生模仿于老师的样子,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次朗读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认真,使劲地想把感情读出来。
读完后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情朗读。
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学习感情朗读。
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语段划出来;然后在旁边学写批注,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写完以后,先让左右同学交流,然后全班进行评点。
最后于老师又出示了自己的评点,让学生体会好的评点应该是什么样的。
于老师没有说太多的话语,而是用自己的评点进行非常具体的指导。
接下来,于老师又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项作业,就是把这篇课文改成“儿子”给高尔基的一封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动笔写,这是一个书面表达的练习。
这堂课简简单单,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清楚楚,于老师就是设计了三个练习:
朗读,写批注,然后是写信。
这堂课上完,听课老师都非常感慨,于老师确实不是在讲课文,而是用这篇课文教学生学朗读,学写批注,学习写信。
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
于老师回顾了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说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的语文能力就是读出来,写出来的”。
于老师深谙我国语文课程构建中的先天不足,重阅读,轻表达,因此他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安排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
教学《新型玻璃》安排学生写新型玻璃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请学生把各种玻璃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
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安排了续写课文:
陈赓为什么说他对不住这位小红军,他会怎样贼被自己?
会怎样做?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教学《圆明园的的毁灭》,就让学生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想说的话。
研读于老师近年来上的语文课,几乎每堂课都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练习。
于老师的语文课不分析课文,但是非常重视方法的教学。
其实语文课不应该是教师讲课文,不应该是老师解读文本以后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的感悟,而是应该引导让学生去学会怎么读文章,应该教的是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鱼。
于老师教学《月光曲》,先让学生画出课文在描写事物和写作者联想的句子,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事物和联想”。
许多老师教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于老师的教学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他把这段课文中联想的句子全部去掉,再让学生读这段话,学生明白了这段文章如果去掉了联想的句子文章就不美了,加上作者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会更深刻。
这样就把“事物和联想”这个知识教成了一种阅读的方法。
然后他又设计了实践操练的环节,发给学生事先印好的一篇短文,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体会作者写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还发了一篇学生写的短文,启发学生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
让学生动手修改这篇短文。
这样就把课本中“事物和联想”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知识教成了一种阅读的方法,然后又向作文方法迁移。
这样教学语文,不仅有利于这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还能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