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38896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59KB
年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docx
《年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将人类环境分成人工环境和( C )
A.生物环境B.生活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A )
A.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 B.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C.盗伐林木罪 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3.狭义的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 B )
A.人文环境的破坏 B.自然环境的破坏
C.大气质量水平的降低 D.水体污染
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
狭义的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类:
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引起一系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
.我国的取水许可制度,不适用于(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的用户 B直接从江河取水的用户
C直接从湖泊取水的用户D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
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和( )
A.以人类为中心B.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
C.以环境为中心 D.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心
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一份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是( C )
A.《里约宣言》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斯德哥尔摩宣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
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
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和( D )
A.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 B.以人为本
C.切实保护环境 D.公众参与
8.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验收
C.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建设D.同时投资、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9.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中的经济刺激措施有财政援助、税收和( B )
A.征收排污费 B.低息贷款
C.征收超额排污费 D.政府拨款
10.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和天然孳息与( A )
A.自然添附B.继受取得
C.原始取得 D.传来取得
1、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
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
2、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
法定取得、天然孳息、开发利用取得。
3、个人所有权的取得。
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完整意义的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只存在某自然资源个别部分的个人所有权。
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是开发利用和继承,而不存在法定取得和强制取得。
11.在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主要是征收自然资源费和( D )
A.排污费 B.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金
C.自然资源承包费 D.自然资源税
12.在环境法中首次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C )
A.中国B.美国
C.日本 D.英国
13.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有关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是( A )
A.押运员让朋友在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舱里搭乘
B.小王向某化工专营店一次购买50克的危险化学物品
C.某五金仓库拒绝保管危险化学物品
D.因科研急需,小李将极少量危险化学品试剂快件托运给小王
日常生活需要的且购量不超过500克或500毫升(有特殊限量的除外)的零星化学危险物品,可直接向经营企业购买。
对运输装卸化学危险物品的规定:
1、装运化学危险物品时不得客货混装。
2、载客的火车、船舶、飞机机舱不得装运化学危险物品。
3、禁止乘客随身携带、夹带化学危险物品乘坐上述交通工具。
4、禁止无关人员搭乘装运化学危险物品的车厢、船舱和飞机机舱。
14.某厂因事故向一湖泊排放污染物,造成该湖泊中的鱼苗全部死亡。
渔民为此向该厂索赔,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可得利益和间接损失。
其中可得利益是指( C )
A.清除湖泊被污染的费用
B.饲养鱼苗所付出的劳务
C.鱼苗成长后的预期收益
D.购买鱼苗的费用
15.结合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来看,“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C )
A.导致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B.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的现象
C.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D.导致海洋污染的现象
16.土地资源的特征有固定性、整体性、生产性、有限性和( D )
A.价值性 B.不可再生性
C.自然性 D.不可替代性
17.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包括( B )
A.淡水和海水 B.地表水和地下水
C.饮用水和非饮用水 D.生活用水和其他用途的水
18.我国《森林法》规定的林业建设方针为: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 A )
A.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B.封山育林,永续利用
C.采育结合,以育为主 D.封山育林,有序利用
19.甲村将村集体所有的荒山以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形式租赁给乙企业使用50年。
后勘查出荒山的地下富含铁矿,荒山地下铁矿的所有权的归属是( D )
A.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归甲村村集体所有
B.乙企业拥有50年采矿权,但所有权归甲村村集体所有
C.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只能归国家所有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在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
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20.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它具有( C )
A.可开采性质 B.属于国家所有的法律属性
C.利用价值 D.天然属性
矿产资源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非再生性;
(2)有限性;(3)分布的不均衡性。
21.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C )
A.《内罗毕宣言》 B.《外层空间条约》
C.《人类环境宣言》 D.《禁止核试验条约》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
2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在环评文件报送审查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 B )
A.7日 B.10日
C.15日D.30日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提出意见的公众反馈意见处理情况。
23.国际上关于实现和维持核设施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是( A )
A.《核安全公约》B.《禁止核试验条约》
C.《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 D.《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
《核安全公约》是国际上关于实现和维持核设施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
1979《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是国际上旨在保护核材料的合法储存、运输和使用的法律规范体系。
24.目前,对于南极的国际法律管制体制主要是1959年的( D )
A.《养护南极海豹公约》 B.《管制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的公约》
C.《关于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 D.《南极条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5.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等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的行为有( BCDE )
A.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设备,或者采用禁止采用的工艺的
B.对违法未进行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的或在被检测时弄虚作假的
C.拒报或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D.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E.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等物料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本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二)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三)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四)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设备,或者采用禁止采用的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由转让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没收转让者的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罚款。
26.下列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某些机制和平衡的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是( ACD )
A.臭氧层的破坏B.气候变异
C.温室效应 D.酸雨E.热带雨林的减少
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三大问题,即:
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
27.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要尊重和体现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该规律除“物物相关”律之外,还包括(ABCE)
A.“相生相克”律 B.“能流物复”律
C.“负载定额”律 D.“协调稳定”律E.“时空有宜”律
28.国家对环境进行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综合性原则 B.区域性原则
C.预测性原则 D.规划和协调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
29.产生环境噪声的振源有很多,按产生机能划分,可分为( CDE )
A.工业噪声B.交通噪声
C.机械性噪声 D.空气动力性噪声E.电磁性噪声
(1)按污染源的种类,划分为: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自然噪声。
(2)按产生环境噪声机能,划分为:
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3)按时间变化,划分为:
稳定噪声、非稳定噪声。
30.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有( ACE )
A.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 B.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C.全过程管理原则 D.兼顾社会效益原则 E.分类管理原则
31.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只要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都要( AC )
A.实行限期治理B.单处罚款
C.并处罚款 D.征收排污费E.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
32.国际环境法的渊源有( ABDE )
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
C.国内立法 D.“软法”E.一般法律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答:
(1)预防为主:
是指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
(2)作用: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则可以尽量避免环境损害或者将其消除与生产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则通过各种净化治理措施,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这无疑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把三种效益统一起来的卓有成效的措施。
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又是同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
前者是对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上保证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34.简述环境标准及其法律性质。
答:
(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规范性,他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尺度。
(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环境标准的制定像法规一样,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
35.简述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
答: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主要是由下列组成:
(1)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
(2)大气污染防治法;(3)水污染防治法;(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36.简述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
(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水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3)节约用水原则;《水法》作出了国家啊“厉行节约用水”的规定,规定的具体措施:
实行供用水合同制;采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实行节水措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实行用水脊梁,按量收费;实行节约用水、浪费有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论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答: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38.论述我国自然资源费的类型。
答:
(1)开发使用费。
是在单位或个人直接开发、占用、利用、使用自然资源时所缴纳的费用。
例如:
土地使用费、水资源费、海域使用费、矿区使用费等。
这种费用,它直接源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不以是否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或管理投入为转移。
其费用的多少,通常根据开发使用的资源数量、面积以及稀缺程度、可获利益的大小确定。
(2)补偿费。
是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
例如:
育林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费等。
这类费用,通常根据恢复、更新所消耗、破坏的资源的实际费用征收,但也有的只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得的一定比例或数量征收,如育林费、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费、生态环境补偿费等。
(3)保护管理费。
是为解决培育、维护、管理自然资源的费用支出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征收的一定费用。
例如:
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河道采砂取土管理费等。
这类收费,虽然也具有对消耗的自然资源给予一定补偿的性质,但它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而不是像开发使用费那样只是对自然资源本身价值的补偿。
(4)惩罚性收费。
是行政管理机关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不按规定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而让其缴纳的带有制裁性质的费用。
例如:
耕地闲置费,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某县农民乔某,用网箱在其承包的水库中养鱼,经常乘船精心看护。
某日早晨,乔某发现许多死鱼漂浮于水面,且能够明显嗅到水面散发出的难闻气味。
他意识到可能是水体受到上游某化工厂污染,导致鱼死亡,于是马上赶到县环保局,请求派人察看死鱼现场。
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渔业水污染事故应由渔业管理机构调查处理。
乔某又立即赶到县渔业管理局,请求其调查处理死鱼事故。
但渔业管理局既不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死鱼情况,也不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化验。
为固定证据,乔某只好请县公证处对其死鱼情况进行公证,证明死鱼损失达60多万元。
死鱼事件后不久,某化工厂收到县渔业管理局作出的因其渔业污染事故被罚款15万元的决定。
由于缺乏县渔业管理局的现场监测资料,乔某无法向排污者索赔,于是便以县渔业管理局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死鱼损失60万元。
分析:
(1)环保局工作人员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
(1)环保局工作人员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水污染防治法》第68条第2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2)乔某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死鱼损害赔偿问题?
答:
在目前情况下,张某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解决死鱼损害赔偿问题:
以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以渔政管理站的上级单位水库管理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因不履行法定职责给张某造成的损失。
对向水库排放废水的化工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污染损失。
40.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核发30.7亩地的《土地使用证》后,村民张某建起了一座砖瓦厂。
在该土地上能够用于做砖瓦的土壤被取用完以后,张某为了继续经营砖瓦厂,经与本村干部协商,村委会将本村的16.1亩耕地划归砖瓦厂用作取土场地,张某与村里签订了《租用土地协议书》。
张某同时还与村民唐某、沈某、贾某等私下达成用地协议,占用耕地5亩用于取土烧砖。
经村民举报,县土地管理局对张某占用耕地的行为进行了查处,并作出处理决定:
根据占用耕地的面积对张某处以每平方米5元的罚款,限期恢复土地原状,没收非法所得,责令赔偿唐某、沈某、贾某土地两年不能耕种的损失。
分析:
(1)张某先后与村委会和村民签订的用地协议是否合法?
请说明理由。
答:
张某与村民组和村民签订的用地协议是非法的,也是无效的。
因为: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
村委会无权批准使用耕地用于企业取土烧砖。
农民个人更无权转让其承包的耕地的使用权用于非农业生产。
(2)县土地管理局的处理决定是否存在遗漏?
若有,请指出来。
答:
县土地管理局对案件的处理存在下列问题:
(1)只处罚了张某,未处罚同样是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村委会和私下转让耕地使用权的村民。
(2)对非法转让耕地使用的,没有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EHS-010-00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年7月1日发布2012年8月1日实施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控临时性危险性作业,规范临时作业的审批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涉及到的临时危险性作业管理。
3责任
公司各部门。
4程序
4.1高危险性作业:
指对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活动。
4.2高危险性作业的分类
4.2.1动火作业:
指除固定动火区、固定用火作业外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从事电气焊(割)、使用电钻、砂轮、喷灯等临时性动火作业。
4.2.2有限空间作业:
指一种相对狭窄或有限制的空间,诸如箱体、锅炉、容器、舱室等,有限空间意味着由于结构、尺寸、形状而导致恶劣的通风条件。
4.2.3高处作业:
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2.4临时用电作业:
指临时搭建的较大用电作业。
4.2.5拆除(工程)作业:
指大型设备设施、物品物件等在拆除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性的作业。
4.2.6起重吊装作业:
指利用起重机吊运设备、大型物件等转移过程的作业。
4.3高危险性作业的要求
4.3.1公司对高危险性作业实施审批许可制度,凡需进行高危险性作业的部门都必须经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公司EHS部负责高危险性作业的审批许可管理。
4.3.2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4.3.2.1凡在公司所属范围内从事临时性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4.3.2.2动火作业分三级执行:
一级动火指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库区、储罐区等重要部位;二级动火指在易燃易爆区域(即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的临时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指除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作业以外的临时性动火作业。
4.3.2.3动火作业的办理程序
4.3.2.3.1动火许可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或部门指定专人办理,应按动火许可证的项目逐项认真填写,不得漏项,按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
4.3.2.3.2一二级动火作业最终审批权限到总经理室;三级动火作业最终审批权限到EHS部门。
4.3.2.3.3申请人持合格的动火许可证到动火现场,认真检查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确认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护人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许可证交动火人持证上岗。
4.3.2.3.4动火许可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方及动火人各一份(见附件一)。
4.3.2.3.5一级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一天;二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二天;三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天。
4.3.2.4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
4.3.2.4.1凡在有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管道、容器、阴井等部位动火时,必须清除易燃易爆介质及沉淀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准动火。
4.3.2.4.2凡可能与易燃易爆介质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动火时,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除一段管线。
4.3.2.4.3设备内动火时,连接在设备上的所有物料、蒸汽等管线都要加堵盲板,打开人孔、排气管,切断电源,分析合格后,方准进入设备动火。
4.3.2.4.4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采取隔离措施后的区域内,在动火任务完成之前,不准再存放易燃易爆物质。
4.3.2.4.5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可燃物质,设专人看火,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4.3.2.4.6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严禁露天动火作业。
4.3.2.4.7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好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4.3.2.4.8使用气焊(割)动火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距明火点均不应小于10米。
4.3.2.5动火作业各级人员职责要求
4.3.2.5.1动火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并向作业人员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环境 资源 保护 法学 试题 答案